03.06 怎么样防治果树上的蚧壳虫?

蓝色军团V薇薇


果树蚧壳虫怎么防治,灭杀?

很多果树上都会有蚧壳虫,比如柿子树、香椿树、杏树等等,蚧壳虫密密麻麻的爬在树干和果树上,蚧壳虫严重时还会出现果实掉果现象,严重影响了果实的品质和质量。


因为蚧壳虫外层有一层坚硬的蚧壳,很多药物是不能穿透蚧壳虫,所以很难治理。所以在防治蚧壳虫时,就要根据蚧壳虫的生长特点来灭杀。


蚧壳虫的成长分四种状态,第一种状态,成虫。蚧壳虫成虫时,表皮有一层坚硬的蚧壳,用东西挤压的话会有红色的液体,所以这个时候喷药对蚧壳虫时没有效果的,这个时期不建议用药。第二种状态,虫卵。蚧壳虫虫卵时期是白色的粉末,一个蚧壳虫可以产1500粒虫卵,这就是蚧壳虫发展迅速的原因,这个时期喷药也不会对蚧壳虫产生影响。第三个时期,若虫。此时期是蚧壳虫的移动时期,若虫一般在一个星期后由白色粉末变为肉色的小虫从蚧壳里爬出,10天后由肉色变成褐色,这个时期也是蚧壳虫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所以在蚧壳虫若虫期连续喷药2-3次就可以彻底消除蚧壳虫。第四个时期,成虫。这个时期确切的说是蚧壳虫由褐色小虫变成有壳的蚧壳虫时期,如果在若虫时期没有及时灭杀的话,那么在第四个时期若虫变成有壳的蚧壳虫时期再去灭杀是没有作用的。


当了解蚧壳虫的四个不同状态后,要想彻底清除蚧壳虫,就要从蚧壳虫为若虫时下手,这样才能彻底消灭蚧壳虫,减少因为蚧壳虫带来的减产。

除了灭杀蚧壳虫以外,预防蚧壳虫也很重要。在春天刮掉果树外层的枯老树皮,将寄生于枯老树皮中的蚧壳虫卵一并去除并集中销毁,也能将一部分越冬的蚧壳虫卵消灭。



以上就是我对蚧壳虫彻底防治灭杀的方法,如果您对治疗蚧壳虫还有更好的方法,欢迎回复讨论。


小马话三农


蚧壳虫虫类多、分布广、食性杂,危害多种农作物、果树和林木。果园里的蚧壳虫主要危害枝干,以成虫和若虫刺吸枝条的汁液,使枝条皮层爆裂,肿胀,严重枯死,并造成落叶落果。个别种类也危害果实,如梨园蚧和康氏粉蚧,多集中在果实萼洼和梗洼处,被梨园蚧危害的果实在果面形成紫红色环纹,被康氏粉蚧危害后,将形成黑点。其他类蚧壳虫虽然不直接上果危害,但其排泄的蜜露如果滴到果面上,可诱发霉污病的发生。

大多数蚧壳虫一年发生一代,而危害果实的蚧壳虫一年发生三代,它们越冬形态不等,有的以卵越冬,有的以若虫越冬,还有以成虫越冬的,主要越冬场所在枝条上,个别在树干基部的土壤中。翌年春天果树开始萌芽时出蛰,花谢后开始大量危害,一直到9月份。

对蚧壳虫的防治:

1、萌芽前喷施石硫合剂。

2、萌芽前,越冬卵刚开始孵化,蚧壳虫刚出蛰,还没形成蚧壳,可用毒死蜱,效果比较好。

3、5月下旬到6月上旬,是蚧壳虫的若虫孵化期和产卵期,还没有形成蚧壳,比较容易防治,但此时正是幼果期,对还没有套袋的果园,喷药时要避免使用刺激性较强的有机磷农药,可用阿维菌素、啶虫脒等,套袋后的果园,可用毒死蜱、弯刀等。


中农乐


提到蚧壳虫,有点让我咬牙切齿,可以说是苦大仇深,一棵杏树今年让它祸祸到不行!

如何更有效的预防蚧壳虫?

与防治其他害虫不同,对蚧壳虫的防治可以说是一场战斗,我今年被害的这棵杏树打了3遍才治住,可以说极难防治。所以我们有必要做到知己知彼。下面我们就先来唠唠这个虫:



蚧壳虫种类繁多,有桑白蚧,朝鲜球坚蚧,红圆蚧,吹绵蚧等几十余种。群居于枝条和叶片上,为害方式为用口器插入植物枝条组织中吸取汁液,造成枝叶萎焉枯死,诱发煤污病。

在防治方面,其他害虫我们通过春季用石硫合剂等其他药物清园都可以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防治效果,但这个方法在这货身上却不太容易奏效,主要原因就是越冬雌虫有蚧壳保护,加之春季气温低,药物难以渗透到壳里,使越冬雌虫难以被消灭。根据自己的经验,我推荐两个我常用的防治方法:

  1. 发病不严重的情况下采取用钢丝球或毛刷刷除枝上虫体,然后再用石硫合剂喷树体和地面,这个方法耗时但治的较彻底。
  2. 发病严重时药物防治。用功夫或毒死蜱或辛硫磷,另外一定要加个东西:矿物油,进行喷施,然后5到7天复喷一次。矿物油具有物理窒息的作用,药液接触到虫体后会同时与害虫的气孔接触进而封闭气孔,从而导致害虫无法呼吸而死亡,通俗点说就是把虫捂死。但前提是害虫要接触到药液。矿物油也是我这两年清园的时候必用的药,很好,安全低毒,还高效。这种配法可以杀死大部分蚧壳虫成虫。
  3. 保护它的天敌:飘虫,蚧壳虫是飘虫很好的食物。



天山张果佬


“科学种植,从作物健康开始”

防治蚧壳虫一般从三个方面做起:

第一,强壮树势:

1.根据树势合理修剪,控制留果量;

2.合理施肥,均衡营养,控制氮肥的使用量,防止果树旺长;

3.控制病虫害,防止早期落叶,影响树体的营养积累。

第二,抓住防治关键期:

蚧壳虫防治一般分为:

清园:落叶果树在冬剪之后、萌芽之前进行清园;

卵孵盛期:4月底5月初,7月末8月初两个时期(区域不同时间也不同)。


第三,选对防治药剂

清园:10%吡丙醚1500倍+43%毒死蜱750倍,10%吡虫啉·吡丙醚1000倍+植物油(助剂)1500倍;

卵孵盛期:22.4%螺虫乙酯3000倍+烟碱类,10%吡丙醚1500倍+烟碱类,22.4%螺虫乙酯3000倍+10%吡丙醚1500倍等,因噻嗪酮的安全性问题不推荐使用

第四,注意施药方法

1.喷雾时务必做到均匀喷雾;

2.喷雾时尽量此时需要选择有强渗透的,有触杀活性的,能杀卵的药剂,不推荐只有内吸性的药剂;添加具有渗透性强的药剂。

3.清园时,需要选择有强渗透的,有触杀活性的,能杀卵的药剂(吡丙醚,毒死蜱或噻嗪酮),不推荐只有内吸性的药剂(如螺虫乙酯);

总之蚧壳虫防治是果园管理的综合过程希望果农认真对待。

(关注“农田上的懒汉”,科学的种田技术让农民都能“懒”起来!!!)


都市农人通哥


介壳虫是果园中危害果树重要的一种病虫害,其主要吸取果树的枝叶、茎杆、果实的汁液,造成果树枝干,干枯、树皮开裂、树叶脱落,轻者造成果实品质受损,出现裂果、畸形果,从而使果实价值大大降低,严重的会造成果树死亡。

介壳虫在成虫时表面都会有一层像安全套一样的保护层(蜡质层)这个一般在刚刚从虫卵孵出4天左右形成。这样一来一般的普通药物无法轻易杀灭,对于治理工作加大难度,更加大对果树的危害。



市面号称对介壳虫有杀伤力的农药有多种,但是对于成虫还是没有比较好的办法。我们在治理介壳虫时,要在虫刚刚孵化出来时就用药物及时进行杀灭,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要有好的治理手段,就必须了解当地介壳虫发生规律,也就是一般情况下的孵化时间。在这个时间点及时用药物进行治理。一般在四月底五月初一次,第二次在六月底、第三次在八月底,第四次在十月底这几个时间爆发。


防治介壳虫

1、在果园果树采摘果实后,进行全方位的一次杀灭工作。并把翘、老、病虫害枝等刮下或者修剪,再把这些拿到远离果园处进行焚烧处理。再把果园树底土壤深翻及树下杂枝清理再用石硫合剂进行一次彻底喷洒,在早春期再用石硫合剂进行一次喷洒。



2,那就是在介壳虫生长期间,根据当地爆发时间进行药物防治,必须是在刚刚孵化时及时处理。

以上是小晓个人观点,有不同观点及补充请留言,赞同小晓观点请点赞、评论,谢谢大家🙏🙏🙏

【关注小晓、每天给您带来更多新鲜事】


小晓农民


防治方法:

1,在第一代幼虫出现后,应经常检查,去年的秋梢叶片和当年的春少叶片上雄幼虫的发育情况,如发现有少数雄虫背面出现“飞鸟状”三条白色蜡丝时,应当在1到5天内喷洒第一次药。


2,在三月下旬至五月初,第一代幼虫发生前,直接在果树上观察,有无初孵幼虫出现,在初见后的21到25天内喷洒第一次药,隔15天到20天喷第二次药,也可在五月上中旬和下旬各喷一次药。

3,药剂使用。可选用40%扑速杀2000-3000倍液,40%氧化乐果1000%-2000倍液,或者25%扑虱灵1000-2000倍液。加上0.25%-0.5机油乳剂,防效更好。


4,另外,在果树方面可剪出虫枝,干枯枝和郁闭枝,以减少害虫源头和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有不足,欢迎补充。也可加我关注,一起探讨更多农业知识。


强哥的农村生活


大家好,今天来聊聊在柑橘上蚧壳虫的防治措施,柑橘介壳虫是柑橘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它种类多、繁殖快。常常附着在枝、叶、果上,吸取植物汁液为生,严重时会造成枝条枯萎或死亡。此外,蚧壳虫的分泌物还能诱发煤污病的产生,其危害性极大。

柑橘蚧类害虫的共同特点是雌雄异形,雌虫有发达的口器、无翅、体壁坚韧或柔软,体外披有蜡粉或坚硬的蜡质介壳保护身体。一般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大多数躲在叶子背面或者是枝叶茂密、空气不流通的地方。被危害后的枝梢会枯萎、叶片卷曲干枯容易脱落,造成果树生长衰退,造成柑桔果皮品质变差,影响其产量和附加值。

1、春梢抽生、开花期:是柑橘介壳虫的高发期,当春梢伸长到1~2毫米时,要及时用药物进行叶面喷施。要在第1代幼蚧盛孵高峰期至第1代雌成蚧产卵前这个阶段做好前期防治工作,这样可以阻碍后期蚧壳虫繁殖生长的规模。

2、夏梢抽生、生理落果期:及时要对6月中下旬抽生的夏梢要抹除,利用晚夏梢,先保果后扩大树冠,要连续不断地抹梢至7月中旬促放早秋梢结果母枝时为止。在这段时间内正是柑橘第2次生理落果高峰至幼果生长期,又是梅雨季节尾声和夏季干旱来临之前,气温较高,空气湿度也大,喷药一般不会产生药害,能有效地阻止第1代幼蚧上果、上新梢危害,极大地压低蚧壳虫的规模数量。

3、柑橘采收后的11~12月:要在采果后抓紧喷药,冬季气温低,柑橘进入休眠、介壳虫也处于相对静止时期,所以要在这一时期进行防治。可以剪除病虫危害严重的枝叶,清除柑橘园的落叶、枯枝、地衣、苔藓和杂草,集中烧毁,清翻园土,将入土越冬的虫体晒干冻死。12月中下旬全面喷药(以石硫合剂为主)防治1次。切忌在采果后柑橘树尚未恢复生理平衡时喷药,否则会导致大量落叶,影响树势及下年产量。2月中下旬,春芽即将萌发前,对介壳虫重发的柑橘园可全面喷施1次松脂酸钠合剂,可以在树干和叶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将介壳虫封闭腐蚀致死。

在冬季清园的时候:可采用用矿物油300倍+48%毒死蜱1000倍喷雾,对介壳虫有较好的防效。在主要防治期:可以使用48%毒死蜱800倍+噻嗪酮1000倍喷雾或着是使用螺虫乙酯4000倍喷雾。在柑柑橘蚧壳虫爆发期:可以进行药物加大剂量或者使用螺虫乙酯,几种药剂轮换着打,减少抗药性。

以上仅供参考,果园的湿度、透气、透光性能很重要,做好前期的预防工作,后期才能降低蚧壳虫的危害,大家可以关注我一下,相互学习交流柑橘的种植技术,谢谢!


甜园芒果


以前确实用石硫合剂在果树芽前防治病害和部分虫害,但不能控制整个生长期不发生虫害。介壳虫本身可分泌粘性物质保护自己,很多农药因为无法渗透它的这层“护甲”而显得防效差,因此有时需要先破除介壳虫这层“护甲”,我们当年从河北农大侯宝林教授处讨得一法:即先喷施一遍洗衣粉溶液冲刷,一般介壳虫即可暴露,之后再用药加助剂(当时是害立平),药剂选的是24.5%爱福丁3号(阿维菌素)。这几年可防治介壳虫的药剂涌现的有:22.4%螺虫乙酯(亩旺特)、溴氰虫酰胺`氟吡呋喃酮等,以螺虫乙酯防效较好。还可与烯啶虫胺等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虫剂混用,提高药效,延缓抗药性产生。


102705716761五福


蚧壳虫危害

蚧壳虫虫体较小,主要以刺吸方式吸食树叶等汁液,严重时会造成烟煤病等发生,也可能造成落叶等现象出现,严重时会造成树体死亡。

防治蚧壳虫推荐两次清园

蚧壳虫的防治,重要还是清园工作,建议在使用石硫合剂清园后,过一段时间再使用优质矿物油进行一次彻底清园,这次清园一定保证用水量,确保枝条均喷布均匀。特别是一些平常蚧壳虫发生严重的果园,更加需要喷淋彻底。

防治蚧壳虫推荐药剂和方法

对于蚧壳虫来说,一定是严防第一代,蚧壳虫2龄后会出现蜡质包裹层,所以抓住若虫孵化盛期最为关键,在柑橘等作物上,一般第一代蚧壳虫幼蚧在5月出现,建议保护澳洲瓢虫、蚜小蜂、金小蜂等天敌,这些天敌一般在秋季活跃,所以一般秋季建议使用对蚧壳虫天敌毒性较小的药剂,特别需要减少一些广谱性药剂的使用,例如毒死蜱这样有机磷农药。目前推荐可以使用成分有螺虫乙酯(注意要有助剂的)、噻嗪酮、氟啶虫胺腈、矿物油等,注意喷施药剂的时一些叶背,树冠隐蔽处等隐蔽处的喷施。


农业助手


蚧壳虫是同翅目,蚧壳虫科,是刺吸式害虫,主要吸食杆、叶、果汁液而生存,造成危害,要彻底消灭它,必须弄懂各种蚧壳虫的生物学习性,即:活动规律、气候适应性等。蚧壳虫的种类很多,下面就柿粉蚧(柿子虱)、草履蚧壳虫、日本龟蜡蚧较常见的害虫为例加以说明:

一、柿粉蚧6至9月份每年四代,主要寄生、危善柿果、柿蒂,造成柿果木栓,影响果子品相,难加工,也会造成大量落果,防治此虫,除精细清园外,5月下旬六月初至九月份每月喷消灭刺吸式害虫的农药且配渗透剂,如:75%蚍出啉、毒死蜱、过氧乙酸等。

二、草履蚧壳虫(俗名麻雀屎),此虫人2月分出卵直至清明前后,长达月余,幼虫喜居梢,待此虫孵化完后清园(即清明前后),灭杀效果佳。(所用农药同上)

三、日本龟蜡蚧:此虫一年一代,是在阳历7一8月分多雨,高温高湿条件下产生,始寄生叶面后转枝,不上果,消灭这种蚧,越早越好(叶表发现小白点),若迟,害虫的蜡层已加厚,很难消灭。(用药同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