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我太爱你了,所以要伤害你

我太爱你了,所以要伤害你 | 心理防御之「反向形成」

昨天晚上和我老婆去外面吃饭。牛排上来的时候老婆问我:“左手拿刀还是右手拿刀来着?”

我说哪个手拿不行啊,咱是来吃饭的,不用追求逼格。

我老婆当时就感觉有些不舒服的说:“我就问问你而已嘛!”

然后我马上自我觉察到:是我自己的潜意识里有着“吃牛排的时候要追求逼格”的这种想法,但是,这种想法会让我觉得很羞耻。

因为吃牛排本身已经是一件非常大众化的消费行为,而我却认为这种大众化的行为是一种有逼格的象征,这就会显得我很Low。

所以,我就将我自己潜意识里“吃牛排的时候要追求逼格”的这种想法,投射到了我老婆身上,搞得好像是她有这种想法。

我通过对她的“咱是来吃饭的,不用追求逼格”的这种带有否定和攻击意味的回应,来表示,我是没有“吃牛排的时候要追求逼格”的这种想法的。

从而,我就能够避免“我很Low”的这种羞耻感。

再继续深入的分析,我意识到“吃牛排的时候要追求逼格”这种潜意识中的想法,是源自于在我贫穷的成长经历、落后的成长环境中,“吃牛排”这种行为是只能从电视和电影中才能够见识到的。

而这样一种行为,在我所接触的信息中,它对我的象征意义是指代着一种和我贫穷落后的身份完全相反的,代表着富有、优雅、先进、高逼格等等这样一系列的意义。

我第一次吃到牛排还是在两年前,我退学一年半以后的事情了。

所以“吃牛排=高逼格”,这种认知本身就会令我回忆起贫穷、落后、很Low的自己。

其次是,随着我逐渐来到一些比较大的城市,我发现吃牛排这种行为只是一种很常见的、很普通的消费行为。

而我对这样一种在大城市中只是普普通通的食物竟然好像对其有那种仰视的感觉,这更是反映出了我很土、很没有见识。

这样一种如此负面的、有着强烈攻击自己意味的自我认识,它是我没有办法直接承受和面对的。

我不可能每天任由自己不断对自己说:你好Low呀,你没有见识,你好土哦~

这样强烈的自我攻击,持续不了多久估计我就精神分裂了。

所以“吃牛排=高逼格”这种认知就被我压抑进了我的潜意识之中。

同时呢,为了更加彻底的不让“吃牛排=高逼格”这种会让我觉得很羞耻的认知影响到我,我就通过刻意表现出、和“追求优雅的吃牛排”完全的相反的“丝毫不在意吃牛排时的形象”,来证明,我不是这样的一个很Low的人。

这样我就没有了对自己的否定和攻击,从而保持了我正常的社会功能。

在我的这个例子中,像这种:把「潜意识」之中不能够被接受的欲望和冲动,转化为「意识」层面上与这些欲望和冲动相反的行为,就是我们人类一种非常典型的心理防御机制,叫做「反向形成」

这种防御机制在我们生活中使用的实际上非常之频繁,比如你明明十分讨厌一个人,但在和他相处的时候却会对他很友好;

明明很想过度控制另一个人,却表现的对其完全开放、从不施以任何的约束;

骨子里非常的自卑,但表现出来的却总是十分强大、甚至是自负的一面。

我们之所以会表现出和潜意识中的意愿完全相反的做法,归根结底是在于,我们潜意识中的这些意愿、冲动、需求等是我们自身无法接受的。

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就是:青春期的男孩喜欢某个女孩的时候,他可能不会直接追求、大胆的示爱,而是会通过贬低、甚至是伤害这个女孩来表示自己讨厌她。

他对于这个女孩的爱是如此的强烈,以至于令他自己会觉得羞耻、或是会在女孩面前自卑、或是担心自己被这种爱给吞噬到了无法承受的地步,所以他需要通过表现的毫不在意、或是对对方的伤害,来逃避自己很爱对方的这个事实。

在父母和子女之间,也有一组十分典型的反向形成的例子。

一种是父母对子女会显得非常的疏离,即便是子女以后长大了主动想亲近父母,可能也会被父母强行给推开。

这不是因为父母不爱自己的子女,恰恰是因为他们太爱自己的孩子了。

但是,他们自己缺乏爱与被爱的经验,或是基于他们自身的成长原因,会令他们感觉向子女表达爱是一件非常羞耻的事情,或者会显示出自己的脆弱,再或者是担心和子女过于亲近以至于丧失了边界,所以他们需要通过推开子女、疏离冷漠,来保证自己不会因为对子女的爱而遭受到什么不好的事情。

另一种是,父母可能会非常强调、并且丝毫不吝于表达对子女的爱。

当然我们都可以意识到,这是父母在隐藏自己对子女的“恨”。

事实上父母会恨自己的子女,子女会恨父母,情侣之间有相互怨恨等等,这些都是再正常不过了的。

而且也不可能说有任何一段关系中只有爱、没有恨。如果存在的话,那这不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只可能是神与神之间的关系。

恨的存在令爱更加真实,恨也令一段关系能够保持必要的平衡,不至于陷入极端的边界崩溃。

子女和父母之间如果没有恨的存在的话,那可能就会是有一点点乱伦的味道在里面了。

事实上如果父母和子女能够恰当的承认自己对对方的那一点点“恨”,这通常只会令你们的关系变得更健康。

但多数时候由于我们的文化背景,道德压力等等因素的影响,仿佛子女和父母之间如果有“恨”的话就成了一件大逆不道、有违天理、绝对不能被接受的事情。

那么这种情况所导致的结果不会是令父母们都好好爱自己的子女,而只会令父母们潜意识里对子女的“恨”更加的强烈。

同样的,在生活中也有一种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当一个人说:“我来说句公道话/我不是针对谁……”的时候,那通常意味着他接下来要说的话只会是看似公道、或者是他会努力让自己做出一副很公道的样子;

他的话也必然是在针对团体中的某些人,而他针对的是谁,往往也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

还有一个在个人身上非常明显的例子,有很多人在与人沟通中会习惯说:“我是一个挺懒的人”、“我这人没什么脾气”、“我这个人真的没什么心机”。

这往往意味着:这个人潜意识中其实对自己有着很严苛的要求、他一旦有了情绪就很难管住自己的情绪、他心机很深。

如果一个人他的言行举止超出了正常的强度、或者是他在没有任何前提的情况下忽然刻意的强调某些事情,那么往往这个人是在掩饰与他所表现和表达的完全相反的东西。

所以理解「反向形成」的这个概念对我们来说最直接的作用有两个:

首先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自己

反向形成这种防御机制,相对而言还是我们比较容易就能够自我觉察到的。

只要我们多加关注自己的感受和行为,就能够从那些我们过度或是刻意的表现中,解读到我们潜意识中所一直被掩盖的东西。

「潜意识意识化」,这本身就是精神分析起到治疗作用的一个重要原理。

我们对自己潜意识探索和了解的越多,我们让越多的潜意识中的冲突、需求和愿望在意识层面显化,我们的内外一致性就越高,心理也就越健康。

第二个作用就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别人。

理解了反向形成这种防御机制,就能够令我们更清晰的理解别人究竟在表达什么,令我们清楚别人究竟在怎样想。

这样我们就可以直接和语言与行为的掩饰背后的那个真实的对方相处,从而避免被欺骗、伤害、或者是——错过。

从我们对反向形成这种防御机制的理解上来说,什么样的人才算是真正的心理成熟呢?

老子的《道德经》中有一个词非常精妙的可以用在这里——无执

就是没有执着,不拘泥。这个人有着很高的自我接纳的能力,他不会通过刻意表达、或是刻意掩饰的方式来“证明”自己没有问题,来“证明”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而只是纯粹的在存在着。

一个真正有主见的人绝不会是那种永远都拒绝别人的意见的人,有主见的意思是听别人的可以;

一个刻意强调要尊重少数群体的人其实正在用这种方式对少数群体的歧视,尊重的意思是我不尊重你也可以;

一个真正接纳自我的人也绝不是任何时候都绝不责怪自己,接纳自我的意思是不接纳也可以;

当然这只是一种理论上成立的最高境界,现实生活中能够做到的人想必其实是少之又少。

但毕竟这是一个我们可以看的得到的让自己生活的更加幸福的方向。少一些刻意掩饰与过度表达,多一些自我觉察和自我接纳,我们的生命会存在的更加充分与真实。

作者风墟,心理咨询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