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3 今天,是爷爷离开我的第1834天

此文献给所有想念爷爷的孩子,还有因为失去亲人痛苦和迷茫的人。

今天,是爷爷离开我的第1834天

今天,是你离开我的第1834天。

这个天数不是记录出来,而是根据年数推测出来的。五年多。

但我很清楚,你离开后的第89天以内,我是数着日子,一边记录一边强挨过来的。

而90天以后,日记本基本空白了,除了扉页上的涂鸦以外,已经没有文字。本子再翻出来的时候,纸张变成了黄色,残留下淡淡的硫磺的味道,可当初我记得它是茉莉花香的,曾浮在你身上的花香。

我坐在客厅里,坐在没有后背的方凳上,一页一页地翻看着这本日记,感受着当初我曾感受过的一切。

此刻窗外的晚风很柔,不如当晚那样冷冽,今夜的月色也是平和的,比当初温暖许多。

翻开本子,从前几页的文字,我能感受到,一开始我是不愿接受你离开这个现实的。

我时常梦到的场景,是你递过来一盒抽纸给我,让我擦干眼泪,继续上前跟着你走。可你明明在我面前,我却触不到,直到最后手麻了,胳膊酸了,我才醒过来告诉自己,过去的都过去了,那不过是一场梦。

可现在,我记得起你的样子,却不会再梦见你的身影了。

我并没有刻意去遗忘些什么,只是岁月变迁,我已不清楚我为什么要想起你;正如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会突然翻出这本日记一样。

后来的日子想你,我承认除了思念的本能,还有我自己在这世上的种种的不如意。对你的怨恨,对你过早的宠爱娇惯让我变得一无是处经不起风雨。

完全忘记是不可能的,谁叫你曾在我生活中出现那么多年,触景生情,在所难免。但此刻的我,已经接受了你离开了我的事实,且开始了没有你的新生活。

我学着照顾自己,自己准备好生活用品,学着多吃青菜,喝一些汤汤水水,学着保护自己的胃,学着你的样子做那些你曾为我做过的每一件事。

我听你的话和爸妈好好相处,我努力让他们代替你在我心里的位置,我甚至花了比和你在一起更多的精力去迁就着他们。我听你的话让自己变得开朗,试着和周围的人相处,让自己变得宽容大度。

我学着你努力上进的样子,却好像没有遗传到你聪明和恒心,我以为你那么无所不能我也可以的,却在这个该长大的日子里不得不承认我不知道怎么去追赶你。你说我急躁、你说我没有耐心,现在我统统承认。

我试着过好没有你的日子,不因为思念你而让自己变得痛苦,我学会把悲伤控制在某个范围内,不因为自己的难过而打扰到别人的生活,我学着你那么开心的样子。

却只是在今天突然想起你。

这是我爷爷,分别五年,往事却历历在目,你身边有没有那么一个亲人是牵动自己心底最深处的那根弦?

丹麦作家金‧富兹‧阿肯森 (Kim Fupz Aakenson)和瑞典人伊娃‧艾瑞克森(Eva Eriksson),把这种情感描绘成一本以爷爷去世为题材的生命教育绘本

《爷爷变成了幽灵》,又名《爷爷再见了》

[丹麦]金·弗珀兹·艾克松/图[瑞典]爱娃·艾瑞克松

今天,是爷爷离开我的第1834天

(彭懿 译;湖北长江出版社)

作者是林格伦儿童文学大奖作家、国际安徒生大奖提名画家

这本豆瓣9.3分的《爷爷变成了幽灵》,引起了无数成年人对亲人的哀思,更告诉孩子们:关于生命和死亡的温暖阐释,死亡只是一场告别。

今天,是爷爷离开我的第1834天

小男孩艾斯本最喜欢的人爷爷霍尔格在大街上突发心脏病而去世,他伤心极了。

妈妈说“爷爷变成了天使”,爸爸说“爷爷变成了泥土”,这样的说法艾斯本无法想象也无法相信,对他来说,爷爷还没有真正离开。

今天,是爷爷离开我的第1834天

爷爷变成幽灵回来了!

今天,是爷爷离开我的第1834天

因为爷爷忘了做一件事,什么事呢?

今天,是爷爷离开我的第1834天

到了晚上,艾斯本陪着爷爷回到过去的家。

今天,是爷爷离开我的第1834天

爷爷回忆小时候哥哥送他自行车、年轻时和奶奶约会亲吻、初为人父时手足无措。

今天,是爷爷离开我的第1834天

还有博物馆、拳击赛、醉酒的朋友和浪漫惊险的旅行。

今天,是爷爷离开我的第1834天

晚上陪着爷爷的艾斯本白天总是困得睡着。

今天,是爷爷离开我的第1834天

爷爷坐在橱柜上等着艾斯本,和艾斯本回忆起了好多事:去游乐场、看赛车、看电影、钓鱼、堆沙堡,爷爷冲他大吼大叫、和他一起扮鬼脸、挠他痒痒、把糖藏起来……

艾斯本还记得爷爷身上烟草的味道。

今天,是爷爷离开我的第1834天

“我想起来了,我想起来我忘记什么事了。”爷爷说着,不再笑了,“我忘记对你说再见了,我的小艾斯本!”

爷爷和艾斯本都哭了。

爷爷对艾斯本说,你要乖一点(也不用太乖),他们还说好了要时不时的想着对方(不过,不用一直想着)。

今天,是爷爷离开我的第1834天

最后,爷爷穿过墙壁走了,走进花园,走到了马路上。

他目送爷爷消失在黑暗中,不见了......

今天,是爷爷离开我的第1834天

用平静的道别将死亡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教给孩子面对死亡的态度:生死之间并非不可逾越,生死两相安。

葬礼是一种道别,而道别并不意味着绝望。

生命有开始就会有结束,这是生命的定数,是这个世界游戏规则的一部分,生命到了这里,就该让它自然地离开。

“人为什么会死”“人死了去哪里”“我还能见到他们吗”……相信这些问题对于父母来说和“我从哪里来”一样难回答,或许还会更加沉重些。

多年前,英美等国家已经针对这些问题,通过“死亡教育”等课程对孩子进行“早教”,然而国内对此却一直存在教育缺失。

心理学家表示,6岁左右大的孩子应该提前接受“死亡教育”。

现在不少家长对孩子回避家人死去的悲痛消息,其实想想,虽然孩子知道后可能情感上会受打击,但是他们应该学会面对现实。

关于活着这件事,死亡是最好的老师,毕竟我们都得学着“向死而生”。

什么是死亡?不少家长告诉过孩子,“人死了就要去天堂”“天堂是一个很安静的地方”。

如何让孩子接受亲人的死亡,对于许多父母来说是一件棘手的事。

家人有去世的并不可怕,告诉孩子真实的死亡原因,带孩子参加告别仪式。

让孩子充分宣泄悲伤并安抚孩子,一起回忆亡者人生经历中的美好时刻,重温彼此的情感,给孩子留下可以念想的物件如照片、书信、纪念品……

走过这样的心路历程,相信孩子能够理解和面对死亡,不再有慌张、恐惧和放不下的悲恸。

有时候孩子可能比大人更坚强,孩子以后的成长关键看陪伴在他身边亲人的心理状态。

今天,是爷爷离开我的第1834天

看了这么多依然无法坦然面对生死,或许无法说服自己,我们不是文中艾斯本,也不会变成幽灵。

但是生而为人,我们要继续生活下去,从小对孩子进行的“死亡教育”,会让他们在以后的生活里更加懂得珍惜身边的人。

亲子共读提示

1.家长在和孩子一起阅读时,要用一颗平静的心,告诉他家人有去世的并不可怕和真实的死亡原因。

2.带孩子参加告别仪式,帮助孩子保留逝去亲人的物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