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7 這部戛納史上最高分電影,我勸你不要看

很多人看標題應該就知道小猩今天要和大家聊的電影了。

沒錯,就是這周在影迷圈引起巨大爭議的——

《燃燒》

버닝

這部戛納史上最高分電影,我勸你不要看

爭議在哪?

無非就是好看,或者不好看。

不著急說結論,先來說說為啥大家都對這部電影充滿期待吧。

首先,在上個月舉辦的戛納電影節中,《燃燒》拿下了場刊有史以來最高分3.8(滿分4分),刷新了2016年《託尼·厄德曼》3.7的歷史最高紀錄。

這部戛納史上最高分電影,我勸你不要看

大家都知道,戛納電影節在業內的地位不用說。

能夠創下戛納場刊最高紀錄的電影,就這一個頭銜就不知道吸引了多少人。

其次,這部電影出自韓國最受好評導演之一——李滄東之手。

為什麼這麼說他最受好評?

因為李滄東是典型的低產高質量選手。

自1997年導演處女長片《綠魚》開始,到如今的《燃燒》。

這部戛納史上最高分電影,我勸你不要看

▲1997年,李滄東作品《綠魚》

21年的時間只推出了6部作品。

最重要的是,這6部電影全是精品,豆瓣平均得分在8分左右。

所以,李滄東這個名字,本身就已經是質量保證。

但是!!!

這部電影最終還是沒能成為戛納評委的心頭好。

就像你所知道的那樣,金棕櫚獎花落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

這部戛納史上最高分電影,我勸你不要看

▲是枝裕和憑《小偷家族》拿下金棕櫚

《燃燒》只拿下費比西影評人獎。

而當它面向韓國大眾公映,熟肉資源流入國內後,

口碑更是不斷下跌。

豆瓣評分從最初的8.9迅速跌至8.0

短評區除了原本一水的好評外現在也增添了不少點贊數頗高的差評

丁一:沒有你們吹的那麼好,戛納評委又不瞎。戛納史上最大遺珠,是顆魚眼珠。

豆瓣網友:看完資源再來看影評一臉懵逼,對不起不懂電影,更不懂你們文藝影評人?吹的很牛逼看完很懵逼,夕陽下女主脫衣服跳舞,是美的,但不知道為啥要突然脫衣服跳舞?可能站在你們文藝的制高點這就是所謂的藝術吧!所以還是看不了文藝片,沒劇情的感覺,很多鏡頭,就只是為了鏡頭而鏡頭而已吧。

Alias:略顯直白的階級寓言。廢篇太多了

韓國網友也是一樣的感受。

韓國的百度NAVER電影頻道的觀眾評分為7.92。

而誰都可以打分的吃瓜群眾們更是祭出6.75的及格分。

這部戛納史上最高分電影,我勸你不要看

▲韓國網友評分

甚至還有失望至極的網友喊出了——

“稱讚這部電影的都是在裝逼”這樣的話。

這部戛納史上最高分電影,我勸你不要看

▲韓國網友評論

那麼,這部電影到底是好是差?

喜歡的人真的在裝逼?不喜歡的人又真的沒有品味嗎?

小猩認為都不是。

1

先來說說,為什麼很多人不喜歡這部電影。

原因在於,這是部文藝片

再詳細一些,這是一部翻拍村上春樹作品的文藝片

這部戛納史上最高分電影,我勸你不要看

▲《燃燒》,翻拍自村上春樹作品《燒倉房》

當導演選擇了這個題材的時候,就早該預想到這樣的結果。

它一邊享受讚譽,一邊備受苛責。

而這,也是大部分文藝片所要面對的現實,更何況還是以神神叨叨出名的村上君呢。

大部分人對於文藝片隱晦又不爽快的敘事方式通常會感到痛恨。

因為如今電影對於大眾而言,是一項消遣娛樂,是希望能夠在看完後感覺到“爽”的東西。

而不是等待人琢磨把玩的藝術品。

試問又有哪個觀眾喜歡在放鬆娛樂的同時做閱讀理解題?

文藝片註定不是用來娛樂的,翻拍村上春樹的《燃燒》更加不是。

問題就出在,不喜歡看文藝片的大眾受熱潮的影響紛紛湧入網盤。

或者一睹女主裸舞,或者看男主露屁股

這部戛納史上最高分電影,我勸你不要看

▲《燃燒》中,女主有一段長達3分鐘的半身裸舞

更要命的是,我們還希望在這部電影裡找到——

情緒的發洩點、充實又激盪的劇情、甚至是圓滿的結局。

畢竟唯有這樣,我們才能感覺到“爽”。

可偏偏《燃燒》又對普通觀眾太不友好了。

除了裸舞和屁股,大眾想要的一切它全都沒給。

於是,帶有高度期待的觀眾在觀影過程中彷彿被鎖在狹窄又密閉的房間裡。

隨著時間的流逝,期待就像房子裡的空氣,一點點被抽乾……

這樣你就不難想象,在經歷了2個半小時的“煎熬”後,觀眾的窒息感已經近乎爆炸。

就像被騙了一樣,走出房間後,就只剩下滿滿的失望和憤怒

2

那麼,為何《燃燒》又能同時捕獲這麼多影評人的心呢?

簡單來說,就是G點不同。

和大眾追求的驚心動魄的劇情、結構完整的敘事不同,

專業的影評人對於千篇一律的電影已然失去激情,他們更加渴望的是影片所能呈現出的別具一格的高級感

這部戛納史上最高分電影,我勸你不要看

▲《燃燒》中,女主在表演剝開一顆“不存在的橘子”的啞劇

在《燃燒》裡,最大的高級感是它把村上春樹文學作品,透過文字所流露出的虛無、散漫、意境,很好的進行了復刻。

換句話說就是,它用了無限接近於文學作品的表達方式來拍這部電影。

這對於電影作品來說,是極為艱難的。

看看以往那些翻拍村上春的電影就知道了,幾乎全部撲了街。

這部戛納史上最高分電影,我勸你不要看

▲1980年,大森一樹作品《且聽風吟》

但《燃燒》做到了。

影片中沉寂緩慢的節奏,美而長久的鏡頭語言,無限的留白及符號,深藍色的電影色調,沉重到近乎壓抑的配樂……

這部戛納史上最高分電影,我勸你不要看

▲《燃燒》預告海報,男主在雨中窺探室內卻不得進入

一切的一切,共同營造出書裡所表達的孤獨,以及能夠被自由想象的空間。

這部戛納史上最高分電影,我勸你不要看

於是,你會開始驚歎,

原來電影語言的邊界可以被這樣擴寬,

原來看電影的人也能因為自身狀態的不同而解構出豐富的電影意義。

3

再回到開頭的那個問題:

這部電影到底是好看,還是不好看?

這樣說吧,

如果你渴求不同以往的觀影體驗,那麼它絕對能滿足你。

但如果你習慣了模式化的電影,那我勸你還是不要看了。

它完完全全取決於你的喜好,在於你到底希望在電影裡得到什麼。

最重要的是,這兩者,並沒有誰對誰錯,誰高級誰低級

因為看電影本就是一項私人度極高的體驗,

在沒有水軍的浸染下,所有人都在發表真實的主觀感受又是何其珍貴?

不論是好是壞,它都是觀眾代入自身經驗後重新解構的產物。

從另一種意義來說,這不也是這部電影獨特的魅力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