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6 「方誌四川家風家訓」蒼溪縣賈儒珍家訓:重教育人 崇德孝悌

「方志四川家风家训」苍溪县贾儒珍家训:重教育人 崇德孝悌

賈儒珍(1816~?),名道圓,字聘侯,號山亭,別號知足子,四川蒼溪人。樂善好施,用個人財物興辦義學、施惠鄉鄰,被鄉民尊稱為“賈善人”。

賈儒珍十分重視家風家教,將修身、做人、治家、處世之道總結提煉,撰寫、修訂《敬義齋訓家條規》《九思祠家訓戒規》《家規十條》《賈氏祠堂規條序》《賈氏宗譜》等族規家訓,並鐫刻於祠堂、尋樂書巖,每逢節日,要求家族成員對照誦讀,深思其意,自省自勵,對家族後輩和周邊鄉鄰影響深遠。

「方志四川家风家训」苍溪县贾儒珍家训:重教育人 崇德孝悌

尋樂書巖(外觀)

重教育人

1854年,賈儒珍個人出資在尋樂書巖創辦“養正義學”。為方便遠近適齡兒童就近入學,他相繼建立學堂7所。辦學過程中,他發現當時市面刊行的“四書”“五經”謬誤甚多,貽誤子弟,又修建書院,取名“竹橋齋”,重金聘請有學識、有聲望的士人校正復刊,並翻印《小學集註》及古人詩文,作為7所義學的教材。賈儒珍所辦義學校產設置和經費開支,絕大部分出自私蓄,他一生共捐置學田百餘畝、白銀數百兩,為義學長盛不衰提供了經費保障。為杜絕所捐田、糧、銀被貪汙、截留或挪作他用,他多次向縣署申請立案,並刻石立碑於東嶽場。

賈儒珍不僅自己傾注大量心血發展教育,還把興辦義學作為家族的長久之計。他囑咐後人“欲求子孫賢達,各盡孝悌之道,敦倫重禮,非設學田、設義學不能成就人才”。立下《家常遺訓》,妥善安排義學的經費開支。為保義學有長久的經濟支撐,賈儒珍告誡子孫,無論如何不準出賣土地。在尋樂書巖的一幅石刻中,他不惜用惡毒的詛咒來阻止兒孫們有違他的要求:“不肖子孫毀壞此產,惡疾終身!”可謂用心良苦。

賈儒珍鼓勵家族子弟讀書明禮,求學上進。他認為“書不可不讀,蓋能變化氣質者,非讀書不為功”。他撰寫《敬義齋訓家說》教給子孫讀書之道,他主張教育要從小抓起,他在族譜中規定,凡族中子弟,有認真讀書參加縣府院試的、有已身入黌門補廩生員的、有文武生監大比之年求上進的,都酌情酌量給予錢財獎勵,以昭激勵。這些措施為賈氏族人樹立了求學奮進的目標。賈儒珍重教興學、進德修業的理念深深影響著後代,後世子孫始終牢記“獲從豐歲偏耕石,窮到奇時不賣書”的教誨,個個勤奮讀書,人人注重修身養性。

「方志四川家风家训」苍溪县贾儒珍家训:重教育人 崇德孝悌

尋樂書巖(內景)

孝悌傳家重

賈儒珍重孝,主張通過虔誠的祭祀活動,號召子孫慎終追遠,傳承先輩優良傳統。他修訂並刊刻《賈氏宗譜》,又主持修建賈氏宗祠,並專門制定《賈氏闔族九思祠逐年敬儀住持薪水記》《敬愛祖說》《合族供奉神主約》等,對祭祀活動作出詳細的制度規定。並制定《祭田、族長約》等嚴格的族規確保祭祀制度世代傳承,不流於形式。

賈儒珍教導子孫行孝悌之義,敦倫重禮。他強調“敦倫首推孝悌,孝悌乃為人之本”(《敬義齋訓家條規》)。並制定《家規十條》,分別就“父母宜孝”“兄弟宜和”“族人宜睦”“詩書宜讀”“生業宜理”“男女匹配”等10個方面,對賈氏後輩治家、做人提出了明確規範。

崇德向善

賈儒珍崇德向善助人為樂,不僅自己樂善好施,還帶動周邊鄉鄰積德行善,共同參與鄉村治理。他撰寫《勸捐資為公說》,發動鄉鄰捐資助學。為解決鄉里人過溪難的問題,他率領眾人搬石運土,修建“農善橋”。在族人和鄉黨的襄助下,先後共建石橋八座,農善橋、同善橋至今堅固如初;鑿井泉6口,養正泉、清惠泉長流不息;砌五曲溪河堤兩公里,使洪溢之地成魚米之鄉。賈儒珍扶危濟困、樂善好施的德行深受敬重,在他的帶領下,鄉人爭相行善舉,鄰里和睦友好,河西民風為之一變。

賈儒珍嚴格要求子孫為善去惡。他撰寫《敬義齋訓家條規》,主張“施惠先在族鄰,族鄰有相恤之義,不則義有乖矣”。在《九思祠家訓戒規》等家規中,要求子孫謙恭遜讓,寬容待人,與人為善,行好事,常自省。

賈氏家訓內容十分豐富,除上述內容外,還包括修身、待人、耕種、學問等諸多方面,在賈儒珍的嚴格教誨和約束下,這些家風家訓得到良好傳承併成為族人的自覺行動。每年清明祭掃後,賈氏家族成員聚集在祠堂,對一年中賈姓族裡作奸犯科、為非作歹、忤逆不孝、喪德敗行的,進行懲罰教育。賈氏詩書傳家之風薪火相繼,其後輩子孫和周邊鄉鄰中多德高學富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