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0 洞察到这两点消费者购买心理,营销规划就变得简单清晰

你准备买一台电脑,办公用?出差用?打游戏?看电影?

哪个品牌能够满足你的需求?

这个时候你开始在网络搜集品牌机型的详细介绍。

浏览电商平台的产品销量与评论。

你还要对比价格,是否有优惠折扣。

......

这就是消费者购买决策时的常见动作,通过拆解这些动作,我们提炼出购买行为背后的深层次动机,以此来指导你的品牌营销,让产品卖的更好。

虽然购买价格较高的耐用品时决策所花的时间、精力更多,决策购买快消品时更为简单,但实际上无论购买哪种类别的产品,其行为本质都是一样的。

上海拳胜认为:消费行为的背后是投资行为,消费心理学跟投资心理学根本上是相通的,看似纷繁复杂的购买行为,当把它看成一种投资行为时,很多营销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

洞察到这两点消费者购买心理,营销规划就变得简单清晰

我们在进行投资行为时格外注重两件事,第一,能不能花1块钱获得100块的利润,即投资效益最大化;第二,能不能100%确保自己投的钱不会亏,即投资风险最小化。同样,对应到购买行为时,我们会本能的通过一系列的判断、分析、决策动作,来解决内心存在的两大问号,即购买价值最大化与风险最小化。

购买价值最大化,物超所值才能心里踏实

对我们营销人来讲,经常要敲击键盘写文案做方案,那么thinkpad键盘所带来的体验感是其他品牌无法取代的。如果你是一位设计师,那么MAC的视觉体验会让你情有独钟。每款产品都在卖力的宣传自己独特的价值,试图告诉消费者,我的卖点是领跑行业的,只有选择我,才能最大化的满足你的需求,最大程度的解决你的痛点。因此,选择价值最大的产品才能让消费者心里踏实,才能实现购买价值的最大化。

同事准备买一个小音箱放在家中使用,当她看到小米AI音箱的介绍时两眼放光,播音乐、听相声、讲故事、设闹钟、问天气、路况提醒、计算、翻译......小小音箱集几十个功能于一身,简直物超所值,感觉像中了彩票一样花一份钱翻了几十倍收益。这种消费心理,也是典型的购买价值最大化的体现。

买完手机,你特别希望店家再送你个充电宝,哪怕免费贴个膜也会让你觉得值;逛商场看到喜欢的衣服准备付钱时,一想到下个月换季档大减价,你果断离开下次再来;本打算只是去超市买个菜,当你看到牛奶在做买一赠一的活动时,这种物超所值,捡了大便宜的牛奶不买白不买。

广告大师奥格威讲过:“说的越多,卖的越多”,没错,无论是放大产品价值,还是丰富产品功能、促销买赠等等,本质上都是为了迎合消费者购买价值最大化的行为,满足他们物超所值的消费心理,特别是购买价格较高的产品时,这种表现就更为明显。

洞察到这两点消费者购买心理,营销规划就变得简单清晰

购买风险最小化,规避风险是人的天性

无论是点外卖,还是电商平台购物,大多数人的选择方式是先销量排序,销量越高,就意味着购买选择的人越多,那么产品质量应该会更好,毕竟大家都喜欢。这种现象的深层次动机就体现了人规避风险的天性,在自己无法判断与决策的时候,跟随大众主流选择,错不了。

“奶茶连续七年销量领先,一年卖出七亿多杯,杯子连起来可绕地球两圈”、“瓜子二手车,每分钟成交一辆,销量遥遥领先”、“每卖出10罐凉茶,就有7罐是加多宝”等,此类广告语层出不穷,无论事实与否,当消费者面临决策时,这些广告语就是在给他们信心。

这两年家用光伏产品在中国市场做的风生水起,但动辄四五万起的产品价格,着实难倒了大批消费者,花这么多钱买家用光伏到底值不值?会不会被骗亏损在手里?面对大额消费品,风险意识是人的本能,洞察到这一点后,很多光伏企业开发“光伏贷”的金融产品,并且还给消费者一部分补贴,让消费者实现零现金投入,当他们感觉到购买风险最小化时,成交也就顺水推舟。

不仅如此,为品牌找背书也是为了实现消费者购买风险最小化的行为,例如拳胜服务的客户鲁花花生油,之前一直将“人民大会堂宴会用油”醒目的标示在产品包装上。还有四季沐歌太阳能,与中国航天结成合作伙伴,不仅是提升产品的价值感,更是向外界传递了购买我的产品是风险最低的、最靠谱的。

再来回顾一下本文核心观点,是通过投资行为来解析购买行为,投资行为的关键是为了投资效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同样购买行为也是如此,购买价值最大化、风险最小化是消费的深层次动机,利用这些动机,商家就可以制定出营销策略来实现销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