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趙匡胤死後,趙光義如何對待年僅24歲的皇后嫂子的?

蔡賢毅


趙匡胤當年發動陳橋兵變,效仿郭威“黃袍加身”,滅了後周建立宋朝,對柴榮的妻兒老小還算優待,十七年後,正值壯年的趙匡胤卻在酒後身亡,留下“燭影斧聲”的千古之謎。之後,趙光義繼位,那麼他會怎樣對待年僅24歲的嫂子宋皇后呢,還有趙匡胤的兩個兒子?

畢竟野史裡,趙光義曾經覬覦過孟昶的貴妃花蕊夫人,頻繁臨幸南唐後主李煜的小周後。趙匡胤先後有過三個皇后,第一位是孝惠賀皇后,賀皇后比趙匡胤小兩歲,兩人算是青梅竹馬,婚後夫妻恩愛,只是賀皇后在958年去世,時年三十歲,彼時趙匡胤還只是後周的殿前都點檢。

後來趙匡胤又迎娶孝明王皇后做繼室,趙匡胤做皇帝后,王氏被冊立為皇后,只是王皇后也是個命短的,963年去世,時年二十二歲。

968年,孝章宋皇后被趙匡胤納入宮中做了皇后,那一年,趙匡胤42歲,宋皇后17歲,趙德昭18歲,趙德芳10歲。

宋皇后出自大家,母親安寧公主是後漢高祖劉知遠的女兒,父親是後唐莊宗李存勖的外孫宋偓。宋皇后自小見多識廣,進退有度。

據說宋皇后身上有趙匡胤原配賀皇后的影子,雖然相差25歲,但趙匡胤和宋皇后很恩愛,每當趙匡胤下朝的時候,宋皇后都換好衣服去迎接,然後伺候趙匡胤進膳,如平常夫妻一般,只是兩人之間也沒有長久。976年,十月十九日晚,趙匡胤和趙光義在宮中飲酒,趙光義離去後,過了一段時間,趙匡胤莫名其妙的死了,時年五十歲。

趙匡胤去世的時候,宋皇后是在場的,她馬上讓心腹太監王繼恩去宣趙德芳(趙匡胤第四子,《七俠五義》和《包青天》中的那個“八賢王”)入宮。但是王繼恩卻另有主張,他去了趙光義府上,司馬光《涑水紀聞》記載:

宋後聞繼隆至,曰:“德芳來耶?”繼隆曰:“晉王至矣。”後見王愕然,遽呼官家曰:“吾母子之命,皆託於官家。”王泣曰:“共保富貴,無憂也。”

宋皇后不可謂不鎮定機智,瞬間就明白天下將是趙光義的,於是說:“我孤兒寡母,就全仰仗您了。”趙光義心裡跟明鏡似的,嘴上是共富貴的話,轉眼把宋皇后遷到了西宮軟禁起來,後來又遷到東宮。

可能有人會問,難道趙光義就沒有把年輕漂亮的嫂子佔為己有?畢竟趙光義劣跡斑斑。當年,趙匡胤滅了後蜀,納後蜀後主孟昶的貴妃花蕊夫人為妃,就有傳說趙光義看上了花蕊夫人,調戲不成找了個機會把花蕊夫人解決了,趙匡胤也並沒有說什麼,實際上當時花蕊夫人很可能是牽扯進立嗣問題裡去了。觸動了趙光義的利益,所以趙光義才除去了花蕊夫人。

又傳說趙光義強佔小周後,當年後唐滅亡,李煜舉族遷往宋都,趙匡胤還好吃好喝的軟禁著他們,到了趙光義繼位,就開始召小周後入宮,每次回來,小周後就哭著罵李煜,後來李煜被賜死,小周後也很快死去。關於這件事,還有一幅畫為證。即《熙陵幸小周後圖》。

這件事包括這幅畫都很值得懷疑,正史裡絲毫沒有任何痕跡,況且趙光義繼位本就不服於天下,他怎麼可能還去做這樣的事。

趙光義繼位並非名正言順。所以他坐上皇位後,一直在努力證明他是合法的繼承人,並且是個明君(雖然他確實比趙匡胤弱很多)。所以五年後有了趙普所謂的“金匱之盟”,說是杜太后病重之際,找來趙普記錄,然後勸說趙匡胤去世時將皇位傳給趙光義,防止出現幼主失國的情況,趙匡胤應了此事,這份盟書藏在金匱中,由妥善之人保存。

這裡有一個疑問,杜太后去世的時候是961年,彼時趙匡胤35歲,趙匡胤的次子趙德昭11歲,而杜太后何以認為趙匡胤會早死,兒子們繼位就成了幼主,實際上趙匡胤去世的時候,趙德昭已經26歲,趙德芳18歲。

即便“金匱之盟”存在,那麼究竟是隻讓趙匡胤傳位於趙光義,還是還有下文,趙光義之後傳位於弟弟趙延美,再傳之於趙匡胤的兒子趙德昭,怎麼想,後者可能性比較大。

但是,趙匡胤的兩個兒子趙德昭和趙德芳都去世的很早,979年,趙德昭隨趙光義攻打幽州,趙光義短暫的失聯,軍中有人想要讓趙德昭做皇帝,趙光義記恨在心,回朝後並未論功行賞,趙德昭議及此事,趙光義一句:“等你做了皇帝,再來論功行賞吧”打發了趙德昭。回去後,趙德昭就自殺了。時年29歲。而到了981年,趙德芳病死了,時年23歲。

宋皇后欲扶立趙德芳的事實惹惱了趙光義,趙光義將她軟禁起來,直到995年去世,時年44歲。宋皇后去世後並沒有享受到前朝皇后該有的禮儀規制,趙光義拒絕為皇嫂成服,也不讓群臣臨喪,甚至不讓宋皇后與趙匡胤合葬,神主也不升祔於廟。翰林學士王禹偁對賓客說了句打抱不平的話,趙光義把他貶到了滁州。

可見趙光義對宋皇后有怎樣的恨意。

至於宋皇后欲扶立趙德芳是不是趙匡胤的意思,趙匡胤是不是趙光義謀害的,趙德昭和趙德芳的死有沒有趙光義的身影,“金匱之盟”究竟是怎樣的,都還是迷。


尚宮女史


那一晚,我丈夫倒下了,永遠的倒下了。我的丈夫叫趙匡胤,是當時大宋的皇帝。幾個小時前,太監過來傳話,說皇帝想見我,我二話沒說,立馬往皇上的寢宮走去。心裡有種不安的感覺,自從看到那太監的第一眼開始,今天太監的舉動和往常感覺不一樣,但有說不上來。到了皇帝的寢宮門前,沒等太監們通報,我就走了進去,我看到他,我的丈夫,大宋的皇帝,躺在龍床上,靠著,顯得很疲倦,身邊就只有管事的太監,我立馬湊了過去,他看著我,眼神流露出一種不捨,他並沒有說話,只是看著我,我摸著他的手,問:皇上,您感覺如何?沒有回答,沒有回答,他閉上了眼睛,什麼都沒有留給我。


悲傷,痛苦,卻不敢痛哭,我摸著他的臉,仔細的端詳著他,一切好像又回到了7年前,,那年我17歲,我就被納入了後宮。那時皇上會選擇我,大部分的原因是我的家庭背景,我祖母義寧公主是後唐莊宗李存瑁的女兒,母親永寧公主是後漢太祖劉知遠的女兒。我到宮裡,第一次見到皇上,我就愛上他了,高大俊朗神武,7年裡,我們很是恩愛。

現在他走了,留下一大攤子的事情,叫我如何處理。或許因為繼承了點政治基因和長期的宮廷生活,我知道我現在還有比悲傷更要緊的事情。

找德芳來

原本我丈夫就有兩個兒子了,大的叫德昭,年18歲,小的,叫德芳,年10歲。自從我被冊立皇后以來,我儘量避開大的兒子,畢竟他已經成年,而德芳才10歲,就沒有關係了,平常和德芳來往多,覺得他還是很不錯的孩子,可以繼承他父皇的江山。於是,我叫來太監王繼恩,去傳德芳進宮。而就是這個小小的錯誤,我為此付出了難以承受的代價。

我在苦苦的等待著,煎熬著,希望德芳能夠立馬出現在我的跟前。而我等來的不是德芳,而是晉王趙光義。不用想,也明白了,這個狗太監已經出賣了我,還有我丈夫的基業。事情到了這步,自保已經成為本能的需求,我沒有猶豫,立刻跪了下去,哭訴著說:“吾母子之命,皆託於官家”,趙光義用帶有得意的語氣說:“共保富貴,無憂也”

趙光義登上了皇位,我沒有哪一天是開心的,每天都在擔驚受怕中度過。仰望天空,我發誓:如果有來生,定不入宮中門。


總有話說到你的心裡頭


趙匡胤,宋朝開國皇帝,一生文治武功、功勳卓著。趙匡胤結束了五代十國的紛爭亂世,重新一統華夏,堪稱一代雄主明君。可惜的是,趙匡胤僅僅在位16年,年僅50歲,就突然暴斃身亡。趙匡胤死時,皇后宋氏年僅24歲。宋皇后美貌出眾,溫柔賢慧,正是風華絕代、風情萬種的大好時光呀。

按照野史傳聞,趙光義對美人,特別是皇帝的美貌妃子,是沒有什麼免疫力的。

趙光義曾經垂涎於後蜀後主孟昶的妃子花蕊夫人,還因此毒死了孟昶。不過,讓趙光義沒有想到的是,孟昶死後,花蕊夫人卻被趙匡胤納入了後宮。趙光義心有不甘,再加上花蕊夫人支持趙匡胤冊立太子,深深刺激到了趙光義想做皇帝的野心,就藉機,一箭射死了花蕊夫人。而趙光義在繼位後,為了得到南唐後主李煜的妃子小周後,故技重施,毒死了李煜,以達到霸佔小周後的目的。

那麼太祖趙匡胤的遺孀,年僅24歲的宋皇后,是不是也被趙光義納入後宮了?當然沒有。這種橋段只有在唐朝才會發生,宋朝是萬萬不可能發生這種事情的,即使發生了,也不會讓我們知道的。宋朝可是講究立貞潔牌坊的,更何況是前朝皇后。

那是不是宋皇后可以享受太后的待遇,被趙光義妥善的供奉起來了?當然也不會。

開寶九年(976年),也是太平興國元年(通常情況下,前任皇帝去世的當年不改年號,除非是篡位,比如曹丕代漢、明英宗復辟),趙光義繼位,因為宋皇后為皇嫂,不能尊為太后,因此賜宋皇后封號“開寶皇后”。並於第二年,將宋皇后遷至西宮。西宮在唐朝時,一般是太上皇居住的地方。宋繼唐制,宋皇后居住於此,合乎禮制,趙光義此時做的還算厚道。

但是,到了雍熙四年(987年),趙光義將宋皇后遷去了東宮。東宮,一般是儲君居住的地方,等於將宋皇后待遇降級了。猜測是因為趙光義雍熙三年北伐失敗,遷怒到了宋皇后身上。雍熙北伐失敗,為什麼會遷怒到宋皇后身上,這個史書中沒有記載,大家只能猜了。

至道元年(995年),宋皇后遷居東宮8年後去世,年僅44歲。宋皇后如此年紀輕輕就去世了,可見這20年的後宮生活並不愉快。

宋皇后去世後,有司上諡號“孝章皇后”。太宗卻不為皇嫂成服,即太宗不肯按照禮制穿喪服,給宋皇后服喪。同時,也不讓群臣臨喪。翰林學士王禹偁對此很不滿,就對賓客說,“後嘗母儀天下,當遵用舊禮”,立刻遭到了趙光義的貶黜。宋皇后的梓宮也被遷往故燕國長公主(宋太祖妹)的府第,放到了普濟佛舍,沒有與太祖合葬,神主亦不祔廟。

對比趙匡胤的第一任孝惠皇后,因為當時趙匡胤未亡,暫時別廟供奉;而第二任開國孝明皇后,在趙光義繼位的第二年就被趙光義祔享太廟,可見趙光義也是明禮法的。而宋皇后去世後,卻連個別廟都不允許立,足見趙光義對宋皇后懷著深深的恨意。

直到至道三年(997)正月,趙光義才將宋皇后祔葬太祖永昌陵之北,神主享於別廟,並未像孝明皇后一樣祔祀太廟。

這就讓人奇怪了,趙光義對亡嫂孝明王皇后都禮遇有嘉,甚至直接祔祀太廟,為什麼這麼恨宋皇后呢?其實原因並不複雜,就是因為皇位之爭,趙光義因此也被後世罵了千年。

趙光義為了自己能坐上皇位,先是不惜殺害了自己喜歡、卻干涉立太子的花蕊夫人。其後,又製造了“燭影斧聲”,讓趙匡胤暴病而亡。按照司馬光《涑水紀聞》的記載,趙匡胤病故的當晚,趙光義並不在皇宮。當時宋皇后命大太監王繼恩召皇子趙德芳入宮,很明顯,宋皇后是要傳達遺詔,立趙德芳為新任皇帝。讓人沒想到的是,王繼恩直接跑到了趙光義那裡,將趙光義傳入了皇宮。宋皇后見到趙光義時的神情是“愕然”,雖然及時稱趙光義為“官家”,認可了趙光義繼承皇位的事情,但由此也遭到了趙光義的記恨。

趙光義繼位後,逼死了趙德昭,趙德芳不明原因的死去,趙廷美也憂憤而終。趙光義為了穩固自己的皇位,是無所不用其及。還夥同趙普搞了一個“金匱之盟”,更加顯示了得位的不正。

這些事情的內幕,宋皇后應該是一清二楚。宋皇后在趙匡胤去世後,宮中的19年光陰,是如何渡過的,作為皇家秘史,我們已經無從得知了。而宋皇后死後,由於太祖一脈的趙德昭、趙德芳已經去世,沒有得到應有的禮遇,也實屬無奈。幸好,趙光義的玄孫、神宗皇帝趙頊繼位後,意圖重振朝綱,任命王安石變法,並將孝惠皇后、孝章皇后同時入祀太廟,算是告慰了逝者,替趙光義減輕了一些罪責。

也許是天理昭彰,循環有報。北宋開國皇帝是趙匡胤,之後的帝位皆為趙光義一脈所居;到了南宋,趙光義一脈的高宗趙構開國,之後的皇位又回到了趙匡胤一脈。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也是有趣呀。


奕天讀歷史


趙光義是什麼角色?強幸小周後,調戲花蕊夫人,面對趙匡胤遺留的年輕美貌皇后,他幹出來的事比耍流氓更狠,倆人到底有什麼恩怨情仇?

趙匡胤死時,兒子有兩個,次子趙德昭和四子趙德芳,趙德昭25歲,趙德芳17歲,年輕貌美的宋皇后則只有24歲。

趙匡胤駕崩,宋皇后最早得到消息的。趙匡胤沒有遺囑,按一般道理,繼位的應該是25歲的趙德昭,但宋皇后卻做出一個令人摸不著頭腦的舉動——讓宦官首領王繼恩宣趙德芳進宮。

按照史料記載,宋皇后和與自己年齡相當的趙德昭關係比較疏遠(可能是為了避嫌),而和年齡較小的趙德芳關係比較親密(17歲也不小了),不排除她想借此機會讓趙德芳捷足先登的可能。

但王繼恩何許人也,他是個政治老手,出宮以後既沒有叫趙德昭,也沒有叫趙德芳,而是直接跑到晉王府叫來了趙光義,還告訴趙光義:你趕緊去吧,去晚了皇位就是別人的了!

趙光義進宮後,宋皇后一看,完了,自己的陰謀破產了,立刻口稱“官家”,說我們都靠官家您了,表現出一番孤兒寡母,柔弱可憐的模樣,相當於承認了趙光義的皇帝身份。

對這一切,趙光義心知肚明,他本來就是一個多疑的小心眼兒,喜歡睚眥必報,當然不會對這個試圖阻撓自己繼位的嫂子有任何好感,換作你我任何一個人,恐怕也會恨的牙癢癢。

趙光義登基後,宋皇后這個寡婦就沒了消息。趙光義一向以好色聞名,他是否對這個可憐的年輕嫂子動過手腳?都是未知之數。

995年,宋皇后去世,趙光義繼續發洩自己的不滿,他本人不為皇嫂成服,也不讓群臣臨喪,完全不符合皇后應享有的禮儀,就連宋皇后的梓宮(棺材)都沒能與趙匡胤合葬,神牌也沒能祔太祖廟——恨一個人也不過如此。

趙光義的薄情寡義固然可恨,但這恰恰證明宋皇后曾想要趙德芳繼位一事屬實,不過是她太過幼稚,手段不夠高明,被趙光義阻擋了而已,他對宋皇后的冷淡也就可以理解了。我想換作任何一個皇帝都不可能對這樣一個皇嫂有任何好感,讓安安穩穩活到最後就不錯了。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趙匡胤趙光義這對兄弟,著實是一對奇怪兄弟的!皇位兄終弟及這種事情並不是特別奇怪的事情,但是在所有統一王朝的開國之初,由開國皇帝的弟弟繼任皇位的例子,僅此這一例!為此還留下了燭影斧聲這樣的千古謎案!


題主的這個問題,的確容易讓人想歪,難免會想起一些桃色緋聞。畢竟,宋太宗還是名聲在外的。李煜的小周後,被黑黑胖胖的趙光義霸佔,還叫人現場做了春宮圖,歷史上也是難以找出第二例。

此文所提到的皇后,應該是宋太祖的第三任皇后,孝章皇后宋氏。宋氏嫁給趙匡胤之時不過17歲,比老趙足足小了25歲,典型的老夫少妻啊!不過二人之間感情倒是不錯。

可惜的是,趙匡胤幾年之後不明不白的死了,留下25歲不到宋皇后。講道理,即使是趙光義繼承皇位,宋皇后雖不能成為太后,但地位也是無比尊貴才對。



但實際上好像並不是這樣,趙光義對於年輕的皇嫂,並沒有特別的照顧。先是讓宋皇后遷居西宮4年,然後又命她移居東宮。宋皇后在這深宮之子,無兒無女,憂鬱而死。


死後,趙光義既不讓宋皇后和趙匡胤合葬,也以節儉為名禁止大臣為宋皇后治喪,連大臣都感動十分奇怪。期間奧妙,耐人尋味。

至於有沒有什麼桃色新聞,史書上並沒有記載!以趙二好色和變態的本性,倒也不是不可能!


小鎮月明


我們可以從側面來看一下這個事情。

趙匡胤沒有死的時候,南唐後主李煜雖然被滅了國,但是趙匡胤還有好吃好喝的待他,並沒有欺辱他的意思,還封他為違命侯。

而趙匡胤死後,其弟弟趙光義繼位,不僅廢掉了他的爵位,改封為隴西公,而且還看上了李煜的媳婦兒小周後,看上也就看上吧,你居然還強幸,不僅強幸,而且還當著眾人,不僅當著眾人,還令人繪畫,更是留下題為《熙陵幸小周後圖》的這幅畫。

從一個高高在上的皇帝,到現在連媳婦都不能保護,寄人籬下,受此大辱。

李煜的詩詞也變得無奈和對故國的眷戀。

家國不幸詩家幸,而後李煜的一首虞美人,名留青史。

然而這首詩,也成為他的絕命詞。

隨後,趙光義一杯“牽機鴆”當著小周後的面毒死了李煜,而後不久,小周後自殺。

趙匡胤,陳橋事變,黃袍加身,杯酒釋兵權,自此武將難亂國,士大夫與皇帝共治天下,可見非凡氣度。

趙光義呢?連一個亡國之主都容不下,連一個亡國之後的美色都忍不住要貪戀一番。

高低立判。

那趙匡胤死後,24歲的皇后嫂子又是怎樣一般的下場呢?

史書上是這樣記載的:

趙匡胤死後,宋皇后遷居西宮4年,而後移居東宮,之後抑鬱而死。

死後,趙二既不讓松後和趙大合葬,有禁止大臣為宋後治喪,此間奧妙,頗令人尋味。

但是從上面的那個事情,你會覺得面對趙二這個荒淫好色之徒,這位皇后會有什麼好的下場嗎?

第一,宋皇后不是小周後,無根無落的亡國之後,他是開國皇帝趙匡胤的妻子,就憑這一點,就足以讓趙二束手束腳,即便是做了,也不敢留下蛛絲馬跡。

第二,宋皇后,可是出自三朝國戚的宋家,名門望族的貴女,就算身為皇帝,也不能做的太過分了吧。

隨手關注,祝你幸福。


以上


木劍溫不勝


宋太祖總共有三位正妻,最後一位是左衛上將軍宋偓的女兒。開寶元年,十七歲的宋小姐被四十多歲的趙匡胤看中,納入後宮,立為皇后。史書記載:宋皇后溫柔、懂禮數,每次太祖退朝,她都會專門守候,陪丈夫用膳。後來趙匡胤駕崩了,晉王趙光義繼位,稱她為開寶皇后。

因為接班人與自己平輩,宋皇后的身份非常尷尬。宋太宗把她遷到了東宮居住。至道元年,守寡多載的宋皇后去世了,享年四十四歲,趙光義接到消息,降低嫂子的喪葬規格,本來牌位是要放到太廟的,改為放到別廟。有大臣為宋皇后打抱不平,竟然被皇帝貶官。

有觀點認為,宋太祖去世當天宋皇后的行為觸怒了趙光義,讓他懷恨在心。見丈夫去世,宋皇后讓太監王繼恩喊趙德芳過來,似乎有讓德芳繼位之意,王繼恩沒有去找德芳,直接把晉王叫來了。看到是趙光義,皇后大驚,趕緊求饒,說以後母子的性命都託付給官家了。趙光義雖然沒有加害嫂子,但對她一直有意見。在這樣的背景下,宋皇后的待遇想必也好不到哪裡去。

更多內容關注微信公眾號:時拾史事(historytalking)


時拾史事


宋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奪了後周柴家的江山。出來混遲早要還的,他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會意外猝死,並且死後自己的弟弟趙光義會登基為皇帝。更沒有想到的是他這個親弟弟趙光義在他死後,竟然會如此對待年僅24歲的皇嫂,究其原因只因為這個24歲的小嫂子做了這件事情,被趙光義一直所記恨。



宋太祖趙匡胤雖為帝王,但是並沒有後宮佳麗三千人,一生只有3位皇后,連一般的地主都不如。他的3位皇后中前兩位皇后都早於他先去世,只有第三位皇后孝章皇后(宋皇后)晚於他去世。只是在宋太宗趙匡胤去世後,留下宋太后這些孤兒寡母,處境極其悲慘。



這一切都要回到公元976年宋太祖趙匡胤去世的那一夜,據說當晚,趙匡胤與趙光義一起喝酒聊天,席間燭光下趙光義離席避險,只聽趙匡胤引柱斧戳地,並大聲說:“好為之”。當夜,趙匡胤就駕崩。



在趙匡胤死後,宋皇后立即派親信王繼恩召第四子趙德芳進宮,以便安排後事。沒有想到的是這個叛徒王繼恩叫來的卻是晉王趙光義。宋皇后一看大吃一驚,知道事情有變,並且無法挽回,只好對趙光義稱“官家”(宋朝皇帝的稱謂),並且乞道:“吾母子之命,皆託於官家。”趙光義答道:“共保富貴,無憂也!”

於是,趙光義順利當了皇帝。但在他登基後,面對這個年僅24歲的小嫂子宋皇后,他早就忘了“共保富貴,無憂也”的承諾。他先是將宋皇后囚禁在西宮,隨後又將其遷到了東宮。這還沒有完,在宋皇后去世後,宋太宗趙光義既不為皇嫂成服,也不令讓群臣臨喪。更過分的是他既不讓宋皇后與趙匡胤合葬,神主亦不祔廟。

宋太宗趙光義之所以對自己的皇嫂宋皇后如此薄情寡義,這與宋皇后在燭影斧聲當夜的行動有著莫大的關係。各位,你們說呢?


密探零零發


趙匡胤算是歷代開國皇帝裡面最有情義的了,但是趙光義絕對像他名字一樣一點情義都沒有。

趙匡胤不但沒殺功臣,對亡國的李煜也是無微不至,這不僅僅是形式上的。李煜因為喝酒過多,趙匡胤怕他傷了身體,還下令禁了他酒。後來李煜上書說,自己離不開酒,趙匡胤就批准了他飲酒。趙光義稱帝后就把李煜殺了。

趙匡胤對趙光義也是信任有加,但是趙匡胤的死最大的嫌疑人就是趙光義。因為趙匡胤死的時候聽到裡面有爭吵聲,後來又聽到斧頭的聲音。而趙光義在奪得帝位當即命令操控現場,不許立案,不許查詢。修改史書,毀滅證據。這一切都表明趙光義欲蓋彌彰。

趙匡胤立過三個皇后,前兩個都先他而去。最後一個皇后姓宋,宋氏是北宋名將宋偓的女兒,母親是後唐義寧公主,也是個名門望族了。但是趙匡胤駕崩後,她就沒有受到過作為皇太后該有的尊重,趙光義登基後就把它遷到了西宮。後來又遷到了東宮。在這裡她渡過了淒涼的20年,在這期間趙匡胤的兩個兒子,兒子趙德昭和趙德芳也相繼不明不白地死去。



在她死後也沒得到趙光義的尊重,按道理,趙光義應該給皇太后服孝,但是趙光義不但自己不做,也不許其它大臣服孝。趙光義讓她的靈柩停放在普濟佛舍,還不允許她和趙匡胤合葬,也不讓她入太廟。直到宋神宗的時候才下旨把她靈位放在太廟。

不過也是報應不爽,他對他的哥哥後代屠殺,反倒自己的後代都被金人擄走羞辱。後來皇位又回到了趙匡胤一脈。


漁耕樵讀


要說宋太祖死後,宋太宗如何對待嫂子,首先要搞清楚這個嫂子是誰。宋太祖去世時,其在世皇后只有宋皇后一人。因此,提問者所說的想必就是這位宋皇后了。



宋皇后,宋太祖的第三任皇后,左衛上將軍、忠武軍節度使宋偓長女,生母為後漢永寧公主劉氏,祖母為後唐義寧公主李氏,這位宋皇后絕對可謂生於大富大貴之家了。宋太祖孝明王皇后去世之後,宋氏於開寶元年被宋太祖正式迎娶進門,成為宋太祖的第三任皇后。宋太祖比宋皇后大二十五歲,就連其元配所生的長子趙德昭都比宋皇后大一歲。可能因為與趙德昭這個尷尬的年齡差,同時也為了避嫌,宋皇后與宋太祖比自己小七歲的次子趙德芳顯得更為親近一些。



開寶九年,宋太宗即位之後,宋皇后被尊為“開寶皇后”,遷居西宮,之後便養在宮中。至道元年,宋皇后去世,上諡號“孝章皇后”。之後,宋太宗既不為皇嫂服喪,也不讓群臣到喪禮現場祭奠,不將宋皇后葬入宋太祖永昌陵。而且,宋皇后的神主牌位也不祔太廟。為此,後世史家多有詬病,野史甚至將之與“燭影斧聲”掛鉤,演繹出一串串故事。實際上,熟悉這段歷史的人都知道,宋太宗的反應再正常不過了,因為宋皇后和宋太宗有過過節,結過樑子,而且是大梁子。



事情還得從開寶九年宋太祖去世說起。宋太祖去世之後,宋皇后的第一反應既不是讓宋太宗即位,也不是迎立宋太祖的嫡長子趙德昭即位。而是命宦官王繼恩接宋太祖次子趙德芳入宮,想製造趙德芳即位的既成事實。宋皇后此舉何意?趙德芳年紀偏小,且與自己關係較為親密,便於控制。一旦擁立趙德芳,自己便可以以皇太后的身份,憑藉擁立之功獲得更大的權力。如果是宋太宗或者趙德昭即位,基本上就沒她什麼事了。換句話說,這個女人的野心還是很大的。



只可惜,宋皇后光有野心,卻沒有手段,就連派去接趙德芳入宮的王繼恩都和自己不是一條心。或許是王繼恩政治投機,又或許是和宋太宗早有默契,王繼恩非但沒有接趙德芳入宮,反而徑自將宋太宗迎進了皇宮。宋皇后最終不得不接受宋太宗即位的既成事實。



試問,這麼一個曾經想和自己爭權、爭位,而且野心勃勃的女人,宋太宗即位之後怎麼可能對她有多好?但是,即位伊始、立足未穩的宋太宗表面文章還是要做的,依然以皇后的待遇將宋皇后養在宮中。但是,多年之後,宋太宗地位穩固,長期壓抑在心中的不滿一次性釋放,自然不會讓宋皇后死後有多風光,所有之前所說的一切也就都說得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