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美俄首脑会晤,两国的目标是什么?

妙笔生花难落墨


6月24日,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俄罗斯总统普京和美国总统特朗普会晤的具体日期还不确定。佩斯科夫证实了“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博尔顿即将访问莫斯科”。


6月22日,美国务卿蓬佩奥公开表示,希望博尔顿此行能够促成两国领导人会晤。此前就有多家媒体报道称,博尔顿访问莫斯科是为普京和特朗普的会晤做准备。


顺利实现是有很大可能的,美、俄双方都在为此而努力。之所以说“实现的可能性很大”,是因为美、俄首脑会晤有这个基础——两国领导人都想改善美、俄之间的关系。也有这个必要——美、俄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核大国,首脑会谈会增加彼此之间的相互了解,以免发生形势误判。 但是两国领导人的会晤也有很大的阻力,主要是来自于美国国内。在6月初的时候,美国防部长马蒂斯曾警告称,对于和俄罗斯的关系必须保持清醒,俄罗斯在“试图破坏美国的道德权威”。


美国总统自参加竞选开始就提出了“与俄罗斯改善关系”的政治主张,上台后也在为这一目标而努力,只是陷入“通俄门”之后,特朗普才不再提这件事——特朗普是迫于其执政压力,从而做出来的妥协举动,包括制裁俄罗斯、驱逐俄罗斯外交官等等,但这并不是他的执政理念发生了变化。美国驻俄罗斯大使已经在为两国首脑的会晤在做着准备,与俄罗斯方面进行协商。

对于俄罗斯总统普京来说,与特朗普的会晤就更重要了——解除美国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对普京来说是最重要的。受西方制裁、油价下跌的影响,俄罗斯的经济始终很糟糕。2017年,受油价趋稳的影响,再加上经济多元化的努力等,俄罗斯经济得以缓慢提高,但是西方的制裁无疑是限制了俄罗斯经济的发展。想要解除西方的制裁,把美国搞定,无疑是最有效的办法。



特朗普与普京预计7月中旬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举行会晤,他们各自希望的目标是什么? 特朗普的目标在其竞选时就已经说的很清楚了:联合俄罗斯打压我们。特朗普实际上很聪明,就是有些过于自信,想法是不错,想要实现?不是一般的难。俄罗斯虽然军事实力很强,仅次于美国,然而其经济发展是最大的短板,这将严重制约俄罗斯未来的发展。换句话说就是,俄罗斯没钱在军事、科技等领域投入太多,其发展速度必然缓慢,与美国的差距只能是越来越大,所以特朗普不怕。这种小孩子的把戏,也亏他能想的出来。



普京的目标当然是希望能够解除美国对俄罗斯经济制裁,尽管实现的可能性很小、很小、很小。美国主导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使其经济始终不景气,这也是俄罗斯开始“向东看”最重要的原因,没有之一。面对西方的打压,不可能指望特朗普一任政府就改变这种情况,但是哪怕能改变一点,普京也得想办法去做。这是对俄罗斯国家有利,对俄罗斯百姓有利的事,普京自然不会放弃。


两人会晤即便是顺利实现,对当今的世界局势都不会有什么影响,更不会改变世界格局。尽管两人寻求的都是“改善美、俄关系”,但是双方的目的却是差的太远:美国寻求继续它的世界霸主地位,俄罗斯寻求的是建立一个强大的俄罗斯。两国之间在这上就已经有了冲突,强大的俄罗斯威胁的是美国的霸权。美国能源部长佩里于周二在华盛顿会见俄罗斯能源部长亚历山大•诺瓦克,看看两国就能源能谈出什么东西?

特朗普的贸易战已经是大大的超过了他的预期,下面就等着看他还能搞出什么幺蛾子吧。


儒道之主


为什么特朗普要把软弱展示给普京看?

7月16日晚上的美国,所有人都在谈论同一件事:总统特朗普在赫尔辛基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的首次正式会晤上现场推翻了“俄罗斯干预美国大选”的已确定结论,将美俄关系恶化归咎于美国,邀请普京尽快访美,还在记者面前对克里米亚地位问题避而不谈,与之同时,普京在自己的发言时间里则表示俄罗斯希望就某些犯罪案件传唤一些美国公民,其中包括前美国驻俄大使迈克尔·麦克福尔。

芬兰赫尔辛基,普京向特朗普赠送俄罗斯世界杯比赛用球 来源:视觉中国

两相对照,美国国内舆论众口一词:总统背叛了自己的国家。

但这还不是结局。7月17日,特朗普对外表示“口误说错了,我是要说俄罗斯确实干预了美国大选”,同天美国国务院将普京“讯问美国公民”要求斥为“完全荒谬”,两天后该要求被美国参议院以98:0否决。7月24日,对于普京访美的邀请被宣布推迟,7月26日,白宫公布的正式声明重申了美国不承认克里米亚在俄地位的基本立场,并表示会将制裁留在原地。

对于外界,这次美俄首脑会晤至此已经彻底像是一次“吃了吐”,一个抖给全世界吃瓜群众的包袱:美国在十天内颠覆了特朗普的所有表态,对此俄罗斯甚至没有表现得太过意外。

俄罗斯圣彼得堡,俄总统普京参加海上大阅兵 来源:视觉中国

但除了再一次给全世界展示了华盛顿的一片混乱以外,赫尔辛基会晤中作为绝对主角的普京也贡献了一个重要细节:7月20日彭博社刊文称,在二人的单独会谈中普京不止与特朗普讨论了俄罗斯要讯问美国公民的问题,还有一个未被曝光的秘密要求:在乌克兰东部战区举行(美国承认的)决定该地区地位的全民公投。普京甚至承诺,在特朗普做出决定以前不会向外透露此事。

关于消息真实性的猜疑只持续了几个小时。当天晚些时候,白宫新闻官出面宣布国家安全会议已决定拒绝在东乌组织公投的提议。这是外界所能想到的、对于此前彭博社“消息人士消息”的最有力证明。尽管难以预测美国的公开回应是否早在普京计算之内,但这两句话泄露出的信息量,是普京任何一次马拉松连线直播都无法比拟的。

第二次东乌公投?

站在局势分析角度,华盛顿会拒绝有关东乌公投的提议并不值得意外,但俄罗斯时隔四年后的旧事重提则并非如此——2014年,在克里米亚突然入俄带来的政治余震当中,陷入混乱的乌克兰东部各地不是没有举行过“独立公投”,并且同样得出了“脱乌入俄”的结果,但当时含糊其辞、极力试图将克里米亚与东乌其他地区区别对待的恰恰是普京领导的俄罗斯自己。

在当时,俄罗斯的立场很容易推断:一方面最重要的克里米亚已经到手,东乌地区无论从政治意义还是战略地位上都远不及克里米亚,俄罗斯不想再承担因领土吞并而带来的更多负面影响,另一方面,让东乌在保持混乱状态的同时留在乌克兰境内,才最符合俄罗斯利益——它将导致新生的乌克兰持续失血,给基辅新政府造成极为长久的麻烦。

俄民众“亮红牌” 抗议政府计划延长退休年龄 来源:视觉中国

后来事态几乎完全按照剧本进行:除了起初几个月战事比较激烈以外,之后的四年这一地区一直维持着有限范围内的持续冲突,有关东乌命运的题目则在乌克兰——也包括俄罗斯——全部对外谈判中长期据有一席之地。一如当初的设想,乌克兰东部的隐形战争状态成了莫斯科四年来牵制基辅的关键杠杆,早在2015年,承认东乌两州是乌克兰合法领土的条款就被写进了明斯克协议,正是在此基础上后者地位问题才成了莫斯科持续指责基辅不履行协议的发力点——俄罗斯想要通过东乌两州在乌克兰的国内特殊地位获取对乌克兰内政问题的否决权,为此,这一地区的“独立”可能性早已被排除在外。

一年前,顿涅茨克(乌克兰第五大城市,俄罗斯人比例较高)武装分子头目扎哈尔琴科曾单方面宣布过独立建国,这一明显出自自作主张的表态立刻引起了莫斯科方面的激烈驳斥,最终不了了之。除此之外,乌克兰局势并未发生什么值得注意的变化,无论前线冲突,还是国际谈判,都一如既往地处于僵持之中,乌克兰固然没有进一步解决东乌两州地位问题,俄罗斯也从未认真履行过停火协议。

四年过去了,俄罗斯刚刚结束了普京时代的第四次大选,乌克兰则将在一年后迎来广场革命以来的第一次常规选举。普京在这个时候以接近“密谋”的方式重提“独立公投”,思路堪称古怪——难道时隔四年,俄罗斯又打算推翻此前所有计划,撕毁全部协议,重新开疆拓土了?

被瞄准的大使

与此同时,被普京在记者会上公开提出的“讯问美国大使”的要求同样耐人寻味。

麦克福尔在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出任美国驻俄大使,在此之前则是奥巴马内阁当中对俄政策的主要推手之一。俄罗斯政府对他的敌意早已不是新闻:麦克福尔是在2011年底爆发的全俄反普京抗议方兴未艾之际抵达莫斯科的,上任伊始即被拍到在美国使馆内接待俄罗斯反对派,而在他宣布辞去大使职务以后不到三周,乌克兰危机全面爆发。对于大抗议后迫切需要外部敌人来宣泄国内不满情绪的俄罗斯,麦克福尔成了送上门来的靶子——他的存在几乎完美地证明了“一切都是美国的阴谋”。

特朗普访问美国钢铁公司(USS)格兰奈特城厂,并就贸易发表讲话 来源:视觉中国

在卸任大使以后,回到斯坦福大学的麦克福尔很快成了特朗普最引人注目的批评者之一,也是最早断言俄罗斯正在干预美国大选的公众人物之一。2017年,成为推特活跃人物的麦克福尔被俄罗斯公开宣布禁止入境。

在普京与特朗普的赫尔辛基会晤确定后不久,俄罗斯司法机关发动了新一轮针对麦克福尔的攻击,令人意外的是,这一次他被与著名的马格尼茨基案当事人、美国商人威廉·布劳德联系到了一起,后者是近年来影响力日益凸显的《马格尼茨基法案》的第一作者——2009年,布劳德聘请的俄罗斯律师谢尔盖·马格尼茨基因追查一起涉及官员的偷税案件离奇死于俄罗斯监狱,此后布劳德多方奔走,在包括美国在内的六个国家推动了禁止相关俄方责任人入境的人权法案,也因此在利特维年科死于钋中毒后成了新的“普京头号敌人”。

按照俄罗斯检方的最新说法,他们怀疑布劳德从俄罗斯境内非法转移了15亿美元,并向希拉里的竞选活动投入了4亿,而麦克福尔则参与其中。考虑到两个人毫无交集的履历表,这一最新指控依然像是为了目前针对俄罗斯的各种指控而硬造出来的一个对应案件,与此前马格尼茨基事件中其他荒谬案件不同的是(俄罗斯检方在马格尼茨基死后还对他提起了新的指控,同时已有多人离奇死亡或重伤),这一次事情被直接上升到了国家权力最高层。

实际上,尽管俄罗斯长期以来一直对此事投入了令人吃惊的精力,但马格尼茨基法案的原始制裁名单上只有18个名字,马格尼茨基生前追查的那起偷税案件,真正涉及的不过是地方税务局局长级别,俄方异常激烈的反应因何而起至今仍是个谜。另一边,如今在斯坦福大学任教的麦克福尔几乎已经没有政治影响力可言,即使在赫尔辛基会晤以后,被公开列为目标的麦克福尔所能做的也只不过是发了一大堆愤怒声讨的推特。目标和成本差距如此悬殊,让这一切看起来都加倍地古怪难解——普京为什么要在赫尔辛基特别提出此事?

另一个答案

最为直接的推论是普京想要的只不过是展示特朗普的软弱:难以想象美国真能应俄方要求交出本国前大使,更不要说是在乌克兰组织毫无根据和可行性的“独立公投”从而为俄罗斯吞并更多别国领土提供机会。普京在赫尔辛基提出的这两个要求不寻常到了离谱程度,让它们看起来倒更像是一次蓄意挑衅:即使是面对这样的要求,特朗普在普京面前也没有说出一个“不”字。

赫尔辛基新闻发布会现场出现手举标语的示威者,标语的内容为“禁止核武器条约” 来源:视觉中国

过去两年俄罗斯在俄美关系上的首要关键词大约是“失望”,与赫尔辛基类似的剧情已经重演过无数次:特朗普的确经常释放亲俄信号,但每一次都逃不脱在华盛顿其他人的反弹和特朗普本人的变化无常当中荡然无存的结局。当选近两年来,这位美国历史上最亲俄的总统并没有给俄罗斯带来什么实质性的礼物:他的确搞乱了美国,也搞乱了北约,但俄罗斯的国际处境非但没有因此出现转机,反倒经常要为特朗普的一时冲动买单,在因此导致的暧昧不明的俄美关系中犹豫了两年的俄罗斯,如今看起来几乎有些破罐破摔的味道了。

但另一方面,赫尔辛基事实上在另一个层面构成了答案的一部分:普京表现得充满侵略性且丝毫没有掩饰的打算,其程度甚至超过了2014年吞并克里米亚前后,但美国关注的是特朗普不同寻常的软弱以及“通俄”嫌疑。这正是如今美国现状的缩影,特朗普与美国国内其他人互相掣肘,分歧与裂痕已堪称无处不在,在对俄议题方面尤其如此。

几乎没有人怀疑,俄罗斯在各种意义上都无法长期维持现状:乌克兰东部的僵持总有打破的那一天,社会保障体系正面临着苏联解体以来最大的一次危机,依靠普京本人的绝对垄断而维持近二十年的国内政局,也在第四任期内开始了倒计时。一种普遍看法认为,未来几年如果世界局势仍没有重要转机出现,那么俄罗斯势必需要有所行动——而如今在他们的对面,你甚至很难确定究竟谁能代表美国。


世界说


美俄首脑会晤是板上钉钉了,7月16日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美国安全助理博尔顿27日到访俄罗斯,与普京和俄外长的会晤,肯定已经定调了。首脑会晤就是“盖章”最后定盘的事。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克里米亚的“回家”,使两个军事强国走上了竟赛跑道。发展成了军备竟赛,地区战略竟争。话题很多,可最终能解决的,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叙利亚问题,叙政府军进攻南部德拉省。这涉及到了美国利益,特朗普表示要撤军叙利亚。但又无法隔舍美国支持和武装的组织。与普京商谈让其安全撤离。这个估计普京会答应。

二,以色列和约旦的安全问题,牵扯到了伊朗,哈梅内伊多少年前就支持的哈马斯和黎巴嫩真主党。是伊朗手里随时会使用的一张牌,他们可以随时听从伊朗的指令,对以色列进行“骚扰”,火箭弹加火炮射向戈兰高地,让以色列疲以应付。能把巴以冲突进一步推向高潮。置美国和以色列与“道德”审判席上,让全世界没完没了的炒作,特朗普有啥招能解决呢?只好请普京出面担保了。这个问题普京无法满足,哈梅内伊不会答应。保证《伊核协议》的执行要化钱的。

三,乌克兰内战问题,特朗普与普京讨论没结果。美国支持乌克兰是战略选项,俄罗斯要乌克兰不能加入北约是底线。肯定双方对此问题不可能做出让步。

只能说,普京和特朗普见面比不见好,几个小时打成什么实际互相让步,有用的东西短时间无法完成。



何由之


对于特朗普与普京将于7月16日举行首次正式会晤,美国媒体特别提到了这次会晤是在芬兰的赫尔辛基,而且说赫尔辛基是美俄(美苏)领导人都喜欢的会晤地点,好像在表达赫尔辛基应该是一个福地的感觉,主观上有希望会谈取得较好结果的预期。历史上,1975年美国总统福特和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在此会面,当时还是冷战时期。1990年,老布什总统和戈尔巴乔夫也在赫尔辛基举行了会谈。到了1997年,克林顿总统和叶利钦总统又在这里举行了两国最高领导人的第三次会面。

相比,俄罗斯方面的感觉就显得冷静一些,只是说俄美两国总统打算讨论双边关系发展前景及国际议程热点问题,俄方也提到双方可能签署共同声明,改善美俄关系与国际安全。但特朗普想要跟普京讨论的东西不少,包括叙利亚问题和乌克兰问题,而且,俄罗斯媒体甚至提到了特朗普想跟普京讨论军备竞赛的问题。但普京在会见到访的博尔顿时,就直言不讳地指出,目前俄美关系处于低点。对美俄此次峰会,黎叔会予以关注,但对会晤结果并没有特别的期待,因为这两个国家的关系搞不好是根子上的问题。特普会更像是一次必须该做、但一直还没做的事,双方例行公事的意味更大一些。


人称黎叔


美俄首脑选择在第三地会晤是有传统的,比如80年代美国总统里根和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1986年在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的会晤,不过,特朗普和普京的首次会晤恐怕不可能产生三十年前雷克雅未克会晤那样的效果。原因就在于美俄双方对此次会晤的目标设定都是比较低的,谁都没有抱着取得重大成果的期待,都是为了营造改善关系的气氛,争取外交上的主动。当然,特朗普还有内政方面的考虑。

美俄之间目前的主要分歧在如下问题上:乌克兰主要是克里米亚,叙利亚、网络安全主要是特朗普所谓通俄门、核武器和其他战略武器的平衡等等。如果仅就这些问题而言,美俄之间实际上存在着很大的协调空间,但由于美国国内政治环境的羁绊,特朗普并没有能力实质性推动其缓和与俄罗斯的关系——尽管这是符合美国国家利益的。而从俄罗斯的角度来说,俄罗斯很清楚特朗普希望改善美俄关系,不过如果美国拿不出来具体行动,俄罗斯也并不会仅仅因为美国有善意就单方面采取缓和关系的举动,甚至为了营造美俄缓和的气氛而在某些问题上主动让步。在当前的国际格局下,俄罗斯并不希望和美国对抗,但如果美国不改变其对俄的新冷战心态,俄罗斯对美国的态度也会一如既往。毕竟每一个俄罗斯人都记得,戈尔巴乔夫当年在冰岛相信了一把里根,然后苏联遭遇了什么。经历过那一切的普京更不会忘记这一点,相信美国人的善意,那是会过错年的。


高程CASS


特朗普上任以来没少打普京的“脸”,现在发现打的有点重,于是想揉揉。要说能达什么目标,这可难说。毕竟两个冤家争来吵去若干年,彼此之间的矛盾早已彻入骨髓,除非合为一体才能”春江花月夜”。

“双普”二人之前仅仅见过两次面,皆属于“偶遇”。这次选择在赫尔辛基正式会晤,相当于双方各让一步,又都敬对方一尺,面子上也都好看。

俩人可谈与想谈的东西非常之多。叙利亚问题、伊核问题、北约东扩问题、军备竞赛问题、克里米亚问题、经贸问题……足足会有几箩筐。但欲达成双方共识、消除积怨、增加互信、解除制裁,并恢复到特朗普上台时的状态,易也易,难也难,关键是能否将双方达成的协议落实到纸面上。这是因为特朗普说了不算、算了不说的不靠谱特性,无论是谁与他打交道心里都会感觉不踏实。

我认为,俩人的会晤谈不出个子丑卯寅出来。特朗普自私自利的“美国优先”策略,为的就是打压一切威胁、阻碍和侵占美国利益的国家和地区,而俄罗斯绝不是可以成为朋友的国家。换句话说,即便是美国的盟友依然是亲兄弟明算账,哪怕是美国的亲爹亲妈健在,特朗普也不会免费赡养的。可想而知,“双普”手握手的背后不知有多少暗箭藏身。特朗普想知道普京的底牌是什么,而普京想知道特朗普打着什么算盘,彼此心照不宣地明争暗斗,却让世人猜来猜去,又不是世界杯比赛。


怡人之人148633009


美国总统川普和俄罗斯总统普京两人会不会见面?什么时候见面? 在哪儿见面? 见了面以后谈什么? 达到什么目的? 简直成了世纪大猜想。

今天就让闲看秋风带您去破解这些谜团:

见面,那是必须的。通俄门闹剧已经进入尾声,美国国会里的反对派也没有理由再去限制川普与普京会面。短时间内,普京本人也不可能成为美国制裁的对象。

什么时候见面? 七月十三号以后,也就是川普结束对英国访问的行程以后。此事,川普已经与北约各国首脑会面,表明了美国对北约的立场;当然也了解了北约对美国的态度。

在哪儿会面? 芬兰首都赫尔辛基。按照川普总统"大胆"设想,他原本准备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白宫会见普京。结果普京断然拒绝——因为美国正在制裁着俄罗斯!

俄罗斯正在美国经济制裁下艰难度日,在这种形势下, 俄罗斯总统怎么可能"屈尊"前往美国总统官邸会见"敌人"? 俄罗斯国内舆论怎么平息!

见了面谈什么? 想必两国元首都不会对赫尔辛基这个地方感到陌生。冷战期间这里可是美国和苏联交换各自被俘获判刑的间谍或者侦察机飞行员。

赫尔辛基只谈政治。根本不可能有川普想要的"私人感情"。谈话内容也可能只有乌克兰东部、克里米亚、经济制裁以及伊核协议。

至于叙利亚? 川普根本就认为那不是什么事儿。


闲看秋风999


美俄首脑确定7月在芬兰赫尔辛基会晤,这是特朗普和普京第一次正式双边会晤——虽然两人以前也见过面,但都是在多边场合。这次会晤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但是会谈不会像1986年10月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和美国总统里根冰岛雷克雅未克会晤那样产生戏剧性成果。俄美关系出现大幅度回暖的可能性基本上是不存在的。两国领导人也并没有设定如此高的目标,实际上,这次会晤一方面双方的确有缓和关系的意愿,但另一方面更加重要的是,双方试图对美俄关系的主要矛盾进行管控,至少要实现立场的沟通。

从特朗普的角度说,特朗普从竞选阶段就希望缓和与俄罗斯的关系,只是受制于美国国内激烈的政治斗争,当选以后很难大幅度调整对俄政策。这次会晤如果处理不当,甚至有可能对中期选举产生负面影响。可以说特朗普能真正用来实现缓和的牌并不多。而俄罗斯方面则不会满足于美国缓和关系的表态,一定会根据美国能释放多少善意再考虑是否要作出政策调整。普京不是一个在乎用什么概念描述美俄关系的人,他只在乎美俄关系到底是什么。

尽管如此,双方也还是有一些释放善意的空间的,特别是在美国国内炒得沸沸扬扬的那些问题上,比如网络安全、俄罗斯干预美国大选等等,俄罗斯压根不在乎这些有的没的指控,老实说特朗普也不真把这些国内政治斗争的借口当回事儿。双方作出积极表态的可能性还是有的。至于美国的欧洲以及中东盟友希望美国给俄罗斯施加的压力,其实特朗普也不是那么重视,为盟友出头,可不符合特朗普的外交风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