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0 揪心!我不是药神,我只想活命!个人防范风险应该做些什么?

周末小编去电影院看了最近大热的电影《我不是药神》。

《我不是药神》,上映首日票房破3亿,并且在国内最专业的电影网站豆瓣得到了9分的评分。

故事是根据一个叫陆勇的原型改编的。

揪心!我不是药神,我只想活命!个人防范风险应该做些什么?

无锡人陆勇,2002年被确诊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需要用格列卫控制病情。

而当时这种明星抗癌药价格相当昂贵,一盒23500元,一个月需要服用一盒。

他服用了两年“格列卫”,花费了56.4万

后来他接触到一款印度仿制药,价格只要原来的1/20,自己试用了,药效还不错。

陆勇后来把药物推荐给更多的病友,还帮助病友从印度代购仿制药。

结果因“涉嫌妨碍信用卡管理罪和销售假药罪”被起诉了。

揪心!我不是药神,我只想活命!个人防范风险应该做些什么?

在中国,一个中产阶级家庭,都不足以负担这样的医疗费

白血病需要的免疫球蛋白一瓶1000多,一组四瓶,每次两组。难怪知乎上有一位白血病患者说:“家里人笑我天天喝茅台。”

新上市的一种肺癌新药,每个月51000元

别说在2002年,20000元块钱一瓶的格列林是天价。就算放到现在,20000元一瓶药也是天价。

我买一瓶只要1000块的药,就能达到相同疗效,你说病人和家属们要不要去买?

揪心!我不是药神,我只想活命!个人防范风险应该做些什么?

就像《我不是药神》片中那句台词:“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病治不了,就是穷病”

大病当前,生命是会被讨价还价的。

遇上特别费钱的肝癌,医生都会委婉的问你:“家里经济情况怎么样?”

有钱,活下去的希望大一点。没钱的很有可能就“不治了”,在煎熬中等死。

揪心!我不是药神,我只想活命!个人防范风险应该做些什么?

虽然现在国家颁布了各种政策,加大了降低大病医疗费的力度,但是作为我们个人,也应当注意防范风险方面。

首先,要有风险意识。

很多人觉得,疾病、失业都离自己很远,平时几乎没有风险意识。

往往事到临头,才去想法补救,但代价已经太大了。一个理性的人应该知道,人生处处有风险。

然后,建立控制风险的体系。

比如定期体检,也是控制风险的一种行为。

还有购买重疾险、医疗险、寿险,也是控制风险的一种手段。

还比如做好理财规划,给自己和家人的未来更坚实的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