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0 文物中国——《韩熙载夜宴图》

文物中国——《韩熙载夜宴图》

《韩熙载夜宴图》

《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十国时南唐画家顾闳中的作品,现存宋摹本,绢本设色,宽28.7厘米,长335.5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韩熙载夜宴图》描绘了官员韩熙载家设夜宴载歌行乐的场面。此画绘写的就是一次完整的韩府夜宴过程,即琵琶演奏、观舞、宴间休息、清吹、欢送宾客五段场景。整幅作品线条遒劲流畅,工整精细,构图富有想象力。

作品造型准确精微,线条工细流畅,色彩绚丽清雅。不同物象的笔墨运用又富有变化,尤其敷色更见丰富、和谐,仕女的素妆艳服与男宾的青黑色衣衫形成鲜明对照。几案坐榻等深黑色家具沉厚古雅,仕女裙衫、帘幕、帐幔、枕席上的图案又绚烂多采。不同色彩对比参差,交相辉映,使整体色调艳而不俗,绚中出素,呈现出高雅、素馨的格调。

文物中国——《韩熙载夜宴图》

【文物现状】 绢本,宽28.7厘米,长335.5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文物中国——《韩熙载夜宴图》

顾闳中

顾闳中,约910年生,980间逝世,五代南唐画家。江南人。元宗、后主时任画院待诏。工画人物,用笔圆劲,间以方笔转折,设色浓丽,善于描摹神情意态。存世作品有《韩熙载夜宴图》卷,绘写南唐中书侍郎韩熙载夜宴。该画真实地描绘了在政治上郁郁不得志的韩熙载纵情声色的夜生活,成功地刻划了韩熙载的复杂心境。为古代人物画杰作。但有人将此画断为宋人摹本,未得公认。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也是顾闳中唯一的传世作品,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文物描述

《韩熙载夜宴图》是中国画史上的名作,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它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韩熙载为避免南唐后主李煜的猜疑,以声色为韬晦之所,每每夜宴宏开,与宾客纵情嬉游。此图绘写的就是一次韩府夜宴的全过程。这幅长卷线条准确流畅,工细灵动,充满表现力。设色工丽雅致,且富于层次感,神韵独出。

文物中国——《韩熙载夜宴图》

局部图

为了适于案头观赏,作者将事件的发展过程分为五个既联系又分割的画面。构图和人物聚散有致,场面有动有静。对韩熙载的刻画尤为突出,在画面中反复出现,或正或侧,或动或静,描绘得精微有神,在众多人物中超然自适、气度非凡,但脸上无一丝笑意,在欢乐的反衬下,更深刻的揭示了他内心的抑郁和苦闷,使人物在情节绘画中具备了肖像画的性质。全图工整、细腻,线描精确典雅。人物多用朱红、淡蓝、浅绿、橙黄等明丽的色彩,室内陈设、桌椅床帐多用黑灰、深棕等凝重的色彩,两者相互衬托,突出了人物,又赋予画面一种沉着雅正的意味。

《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大画家顾闳中所作,这幅画卷不仅仅是一幅描写私人生活的图画,更重要的是它反映出那个特定时代的风情。由于作者的细微观察,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把韩熙载生活的情景描绘得淋漓尽致,画面里的所有人物的音容笑貌栩栩如生。在这幅巨作中,画有四十多个神态各异的人物,蒙太奇一样地重复出现,各个性格突出,神情描绘自然。《韩熙载夜宴图》从一个生活的侧面,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统治阶级的生活场面。画家用惊人的观察力,和对主人公命运与思想的深刻理解,创作出的这幅精彩作品值得我们永久回味。

中国自古瓷器就是国粹,可谓传承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早在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陶瓷已经与酒结缘,出现了陶质酒缸和酒杯。从此,酒与陶瓷的关系紧密相连,相伴至今。两宋时期,世俗生活丰富多彩,饮酒之风盛行,无论是文人士大夫还是普通民众,不同阶层各呈精彩,在现存的两宋时期各大窑口器物中,酒器所占的比重非常大,主要有瓶、罐、壶、杯、碗、盆、缸等,反映出酒在两宋时期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饮酒成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逢各种节日当然要集体饮酒作乐一番。特别是在冬天,围炉取暖饮酒聚会更是适逢其时。不单文人雅士,普通市民热衷饮酒,连妇女也饮酒为乐。宋代妇女在寒食、冬至、元旦三大节日晚上,有结伴外出游玩,在饭馆饮食的习惯。古记载农历十一月一日,“民间皆置酒作暖炉会也”,宫中“遇雪即开筵”,赏雪时“羊羔儿酒以赐”。整个冬天好像除了喝酒作乐外,并没其他要紧的事。

冰天雪地的日子喝酒,当然得喝温酒,古人因此发明了一种特殊的酒器,温酒壶。生产温酒壶最多的应该是江西和福建各大窑口,尤以景德镇湖田窑制品最有名。温酒壶最早有图片记载的应该是出现在五代顾闳中所绘《韩熙载夜宴图》中。普遍流行于北宋时期,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也有所记载曰:“大抵都人风俗奢侈,度量稍宽,凡酒店中不问何人,止两人对座饮酒,亦须用注碗一副,盘盏两副,果菜碟各五片,水果碗三五只,即银近百两矣。”

名画赏析

《韩熙载夜宴图》卷以时间为序列,共分五段,每段以屏风巧妙隔开,前后相连又各自独立,图中有许多独具匠心的构思,体现了作者敏锐细腻的观察力和纯熟畅达的表现力。从全图的结构上看,画家分别利用三件大的立屏将画面分为四个部分,每部分内的空间深度感又通过斜置的榻、几案、屏风等物件的对称布局来表现;全图共绘了49人(女21人,男28人),有些人物频繁出现,各自的形象十分统一。韩熙载在画中出现五次,有左侧、右侧和四分之三正面,但形神不改;他气宇不凡,眉头紧蹙,忧心如焚。随着晚宴情节的发展,韩公从穿黑袍(听乐),发展到脱去黄衫(击鼓),再穿上黑袍(休息),后转入只剩一件内衣(清吹),最后又穿上黄衫(送客),韩熙载屡次更衣 。

作品赏析:

文物中国——《韩熙载夜宴图》

局部图

文物中国——《韩熙载夜宴图》

局部图

文物中国——《韩熙载夜宴图》

局部图

文物中国——《韩熙载夜宴图》

局部图

文物中国——《韩熙载夜宴图》

局部图

文物中国——《韩熙载夜宴图》

全卷展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