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9 每日一本草——沙棘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概述

又名醋柳果、醋刺柳、酸刺,系蒙古族、藏族习用药材,为胡颓子科植物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冬二季果实成熟或冻硬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或蒸后干燥。

入药部位

植物的干燥成熟果实。

每日一本草——沙棘

性味归经

酸、涩,温;归脾、胃、肺、心经。

功效

健脾消食,止咳祛痰,活血散瘀。

每日一本草——沙棘

主治

用于脾虚食少,食积腹痛,咳嗽痰多,胸痹心痛,瘀血经闭,跌扑瘀肿。

用法用量

3~10g。

炮制方法

除去杂质、晒干。

每日一本草——沙棘

生理特性

本品呈类球形或扁球形,有的数个粘连,单个直径5~8mm。表面橙黄色或棕红色,皱缩,顶端有残存花柱,基部具短小果梗或果梗痕。果肉油润,质柔软。种子斜卵形,长约4mm,宽约2mm;表面褐色,有光泽,中间有一纵沟;种皮较硬,种仁乳白色,有油性。气微,味酸、涩。

产地

分布于华北、西北及四川、云南、西藏等地,主产于内蒙古、新疆。

每日一本草——沙棘

植物文化

在中国800多年前,传说在公元1200年,成吉思汗率兵远征赤峰,由于气候等环境条件十分恶劣,很多士兵都疾病缠身,食欲不振,没有战斗力。战马也因过度奔驰而疲软而吃不下粮草体力欠缺,严重影响部队的战斗力,成吉思汗对此毫无办法。而在此时,道家宗师丘处机根据当地丰富的沙棘资源以及唐朝医书《月王药珍》中记载,沙棘能增强体力,开胃舒肠,饮食爽口,促进消化的功能,于是向成吉思汗开出了一种以沙棘为主的药方。成吉思汗喜不自禁急让众将服用,并用沙棘的果、叶喂马。果然不久后,士兵们的疾病霍然痊愈,个个食欲大增,身体越来越强壮。而战马更是把粮草吃的干干净净,能跑善弛。至此之后成吉思汗便视沙棘为“长生天”赐给的灵丹妙药,将其命名为“开胃健脾长寿果”和“圣果”。

从此以后,成吉思汗便让御医用沙棘调制成强身健体的药丸。每次征战便随身携带,以抵御疾病,强身健体。成吉思汗年虽过六旬仍能弯弓射雕,与长期食用沙棘是分不开的。成吉思汗率领大军远征欧亚,横扫千军,累立战功,建立起前所未有的强大帝国。

从成吉思汗开始,沙棘在蒙古民族的生活中便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蒙古民族是一个游牧民族,需要有强健的体魄,才能在草原恶劣的气候环境中生存。沙棘因其特殊的抵御疾病、强身健体的功效,而在蒙古民族中代代相传,成为成吉思汗子孙们常用的食品和保健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