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8 央行年內三次降準 房價是否水漲船高

2018年一半將過,央行三次定向降準,分別為1月25日普惠金融定向降準,4月25日定向降準置換中期借貸便利,而這第三次則是近日公佈7月5日起下調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

央行年內三次降準 房價是否水漲船高

什麼是降準?

顧名思義,降準則是降低人民幣存款準備金,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是什麼呢?打個比方銀行如果收到客戶存款100元,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是10%,那麼銀行就要上交10元給央行作為人民幣存款準備金,剩下的90元銀行就可以自留部分超額人民幣存款準備金,還有庫存現金,多數現金用於放貸,例如車貸、放貸和消費貸等。而降低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的0.5%,就可以上交9.5元給央行作為存款準備金,剩下90.5元正常運轉,這樣銀行可以支配的資金增加,市場上各主體從銀行裡能貸款的錢增多,市場會活躍。

為什麼要降準?

繼一月份和四月份降準之後,央行在2018年年內的第三次降準,總共釋放資金7000億。而近年來,我國企業槓桿率攀升,企業債務規模增長較快,債務負擔加重,為了減少各大企業槓桿率施行許多去槓桿率政策,但企業去槓桿需要的是真金白銀,所以央行降低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也是為了推動企業融資,營造一個良好的經濟金融生態,通過積極穩妥降低企業槓桿率,促進企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央行年內三次降準 房價是否水漲船高

降準會影響房地產產業麼?

國內知名的經濟學者和著 名財經評論員馬光遠表示,4月份降準之後,房地產的很多關鍵指標都出現了明顯的反彈,根據我們觀察到的事實,每一次降準,和房地產總會產生強烈的共振。特別是在如今中國經濟面臨很大的壓力下,房地產作為穩定經濟的重要工具,所以維護房地產市場的穩定對於宏觀經濟至關重要。但是,就房地產目前的基本面、短期趨勢以及宏觀環境而言。房地產的走勢無疑處在最尷尬的境地。

就價格本身而言,房地產市場在經歷2015年以來的三年上漲週期之後,無論是大城市,中等城市,還是小城市,房價都經歷了一次史詩級的大漲,房價短期而言,基本都處在歷史高位,各種需求都得到了滿足。

特別是,由於貨幣化棚改的推動,連庫存巨大的五六線城市,都出現了房價的翻番和火爆局面,可以肯定地說,這次基於政策救市而產生的房地產的三年大歷史,正在接近尾聲;其次,就高層對房地產的態度而言,儘管房地產仍然是穩增長無可替代的選擇,但高層對目前房價的上漲很顯然是否定的,一些城市出現了明顯的短期泡沫,如果再次刺激,房地產很可能危及中國實體經濟的安全,高層不希望再次上漲,但也不希望房地產出現波動,實現這樣的平衡,其實很難;各種需求都基本釋放到位,房價從短期而言,很多城市已經處在高位。如何在避免房地產波動的同時,能夠維持價格不大起大落,是唯 一的選項。

在這種情況下,儘管我認為中國90%以上的城市房價不高,但就短期市場的基本面而言,除了我多次說的一些房價明顯偏低的城市,仍然可以出手買房之外,其他城市房價短期內再次出現明顯上漲的概率很小,如果出於投資的考慮買房,暫時可以不用提上日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