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5 決戰金馬獎,成就票房神話,她是《我不是藥神》的幕後“女主”

最近,一部《我不是藥神》引發了多少人的感慨,賺足了一票人的眼淚。“世界上只有一種病,就是窮病”、“他想活下去,他有什麼罪”,《我不是藥神》的經典臺詞,在朋友圈、微博頻頻出現,可見這部電影的火熱程度。

這部電影,是關於生命的救贖,從小人物出發,展現了中國病患的生活現狀。真誠的故事,打動了太多的觀眾,《我不是藥神》票房每日都在突破,徐崢、甯浩這個組合又一次創造了傳奇。但是一部優秀的電影,是匯聚了集體的力量的。

決戰金馬獎,成就票房神話,她是《我不是藥神》的幕後“女主”

後期剪輯,作為電影后期製作最重要的環節之一,在電影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今天小編就來和你聊一聊《我不是藥神》的剪輯師。

11年沉澱終獲金馬獎

《我不是藥神》的剪輯師是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藝術學院03級攝影專業畢業生朱琳,師從著名剪輯師孔勁蕾、林安兒。朱琳嬌小的外表下包容了一個強大的邏輯思維,從事剪輯11年的她,被眾人熟知的影片有《推拿》、《無問東西》、《風中有朵雨做的雲》等。這些作品成就了朱琳,朱琳也成就了這些影片,2014年金馬獎朱琳憑藉《推拿》與恩師孔勁蕾一舉斬獲“最佳剪輯獎”、2015年提名金雞獎“最佳剪輯獎”。

決戰金馬獎,成就票房神話,她是《我不是藥神》的幕後“女主”

這一份份盛譽,自然離不了朱琳在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的經驗積累。在校期間,朱琳作為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校報學生記者團骨幹,拍攝了大量的新聞照片,並採寫了一批新聞稿件。大學時的刻苦精神一直延續到工作中,朱琳一次次挖掘,一次次翻閱素材,一次次推翻再打磨,最後的成片都是朱琳滿滿的誠意。朱琳感慨:“剪片子就是打磨雕塑,讓你摸上去很舒服,剪過之後如果‘像沒剪一樣’那就算是成功了。”在不斷嘗試之後,總會發現有那麼一個眼神一個動作是電影最恰當的表達。

決戰金馬獎,成就票房神話,她是《我不是藥神》的幕後“女主”

誠意的“裝修”成就了《我不是藥神》

也許是因為畢業於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的緣故吧,朱琳在一次採訪中,這樣生動地比喻一部電影的三個重要階段:劇本就像是建築草圖;拍攝則是施工過程,添磚加瓦後成為毛坯房;而剪輯是最後裝修,涉及水電管道和佈線,涉及房子的風格基調。因此,剪輯是一個三度創作,也是最後非常重要的一環,裝修完畢,“房主”(觀眾)就可以進來看到這個“房子”(電影)了。

決戰金馬獎,成就票房神話,她是《我不是藥神》的幕後“女主”

“一邊剪,一邊哭,一邊笑,一邊痛”朱琳在完成《我不是藥神》時就發表這樣一篇微博。只有真心對待過的作品,才會有發自肺腑的感慨吧。《我不是藥神》的“最後裝修”也是這部電影的一個出彩環節。

決戰金馬獎,成就票房神話,她是《我不是藥神》的幕後“女主”

只有堅守才能出成績

凡事都不易,只有堅守才能出成績。在剪輯過程中如何進行二度創作,一直以來對於剪輯師都是一種挑戰。而時間限制、節奏限制、審查限制等等諸多的因素都要求剪輯師必須再度創作,這其中,牽一髮而動千鈞的狀況會層出不窮。但是朱琳每一步都把握的很好,《我不是藥神》30個小時的素材,13800分鐘,通過朱琳的剪輯為萬千觀眾呈現了堪稱完美的113分鐘。

決戰金馬獎,成就票房神話,她是《我不是藥神》的幕後“女主”

朱琳一直認為剪輯是無形的藝術,服務於影片。影片風格決定剪輯風格,剪輯也沒有統一的標準,你剪完的片子引人入勝,讓觀眾感覺到故事的魅力,感受到人物的情緒,當影片結束時回味無窮,忘記剪輯,那麼你就成功了。

未來,讓我們期待她更多的優秀作品吧!

注:文章素材來自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新聞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