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5 隆裕太后和袁世凱談退位籌碼時,什麼事都答應,唯獨此事寧死不從

隆裕太后一生坎坷,她本是慈禧兄弟葉赫那拉·桂祥的女兒,只因為慈禧一己之私硬是將她作為政治工具嫁給了光緒,但是婚後的光緒幾乎從未搭理過隆裕,慈禧這種損人利己的行為可謂是親手毀掉了自己侄女隆裕的終身幸福。公元1908年,光緒和慈禧這兩個晚清帝國的掌權者同時駕鶴西去,偌大的大清國一下子失去了兩位主心骨,一時間群龍無首。就在這個時候,孤苦無依的隆裕太后被無情的推到了歷史的前臺,不得不站起來收拾慈禧留下的這個爛攤子,奈何滿清王朝的腐朽統治早已經在內憂外患之下風雨飄搖,僅憑隆裕一個弱女子縫縫補補就想要挽救這即將傾倒的大廈無疑是是痴人說夢。

隆裕太后和袁世凱談退位籌碼時,什麼事都答應,唯獨此事寧死不從

慈禧終於死了,可是光緒也死了,她成了寡婦。好在張之洞等人為她爭得了太后的地位,從此之後不再是風箱夾道里的貓。可是,就在這時,大清帝國的末日也到了。武昌起義引發遍地旌旗,起義,獨立,如火如荼,載灃無奈起用袁世凱,袁世凱掌握了帝國的命運,經過南北和談,隆裕太后最後決定:放棄帝位,把大清江山交出來。隆裕太后幾乎答應了民國提出的所有條件,唯獨對一件事情誓死反對,那就是民國每年支付給皇室的費用總額,當時袁世凱代表的民國主張每年是300萬兩,然而隆裕則堅持要求400萬兩,兩人一時間僵持不下,氣氛變得相當尷尬。

隆裕太后和袁世凱談退位籌碼時,什麼事都答應,唯獨此事寧死不從

當年12月28日,鑑於全國各地對清帝遜位的呼聲越來越大。隆裕太后只能召集袁世凱、慶親王奕劻等人來商討結局解決辦法。眼看清帝退位已經不可挽回,隆裕太后表示,“頃見慶王等,他們都說沒有主意,要問你們,我全交與你們辦,你們辦得好,我自然感激,即使辦不好,我亦不怨你們。皇上現在年紀小,將來大了也必不怨你們,都是我的主意。”清帝退位事在必行,那麼剩下來的就是清帝退位的條件了,隆裕太后所能做的就是為清廷爭取一個比較好的優待調解。然而,隆裕太后也沒得選擇,只能全權授予袁世凱,“在最後的日子裡所發生的事情,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天,在養心殿的東暖閣裡,隆裕太后坐在靠南窗的炕上,用手絹擦眼,面前地上的紅氈子墊上跪著一個粗胖的老頭子(袁世凱),滿臉淚痕。

隆裕太后和袁世凱談退位籌碼時,什麼事都答應,唯獨此事寧死不從

隆裕下詔遜位後,她內心難安,抑鬱不已,沒有多久就身染重病,後來就去世了,享年46歲。隆裕去世後,受到全國公祭。民國政府將祭堂設於太和殿內,大殿佈置得莊嚴肅穆,頂端正中掛著題有“女中堯舜”的大匾,袁世凱率文武百官前往致祭。袁世凱是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人物。曾是北洋軍閥的領導人,在辛亥革命後,與南方革命軍有約,只要推翻清帝奉袁世凱為大總統,袁世凱履行承諾,逼宣統退位,成為中華民國首任大總統。隆裕太后和袁世凱談退位籌碼時,什麼事都答應,唯獨此事寧死不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