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山东地震是怎么回事?山东之前有过地震吗?


山东之所以频繁地震,主要是因为处于地震带上–郯庐地震带,虽然频发地震,但地震的级别不高,通常以以 小震为主,5级以上地震较为罕见,一般来说,只要不是危房和过于破旧的房屋都能扛住5级以下的地震,不会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损失。

以山东省会济南为例,济南作为山东地震大省,几乎每隔几个月都会有一次小地震,历史上,济南发生过3次5级以上的地震,剩下的都是2~4级的小地震,俗话说得好,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因此居住在济南的朋友们大可不必担心,地震是一种地壳运动的自然现象,每一次地震都会释放出积压的能量,能量无法聚积发生大地震的概率就会小很多,不怕小震频繁只怕一鸣惊人,以下数据来自《山东省地震局》统计的数据,从数据中大概可以得出,山东地震频发的地方大致有:威海市,烟台市,其中没有出现的济南市也属于地震频发的城市。

早在2012年–2017年中,山东就已经发生过3级以上地震近30次,4级以上地震0次,由此可以看出山东的地震大多数以小震为主,现在我国房屋百分之八十都能扛6级地震,因此小震是不需要太过于担心的。

当发生地震时,应该至少做到以下几点:

1.不慌乱,不乱窜,迅速找到卫生间角落,客厅墙边,甚至来不及的时候床边也可以,以手护头蜷缩蹲下,小朋友可以蜷缩趴下。

2.立即切断煤气电源,大地震发生时是由小到大,在地震变大之前有十几秒的时间,如果楼层高于三层,最好就不要指望逃生了,而大多数情况下因地震死亡的人中有百分之十左右是因为被煤气泄露后引起的火灾呛死或烧死。

3.地震前就和家人约定,例如成功救出后应该在什么地方等待或与家人团聚,并且平时应该有防范意识,可以放一两瓶水和面包以及一个手摇式手电筒在床边,地震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降临,提前做好准备放在那里又不碍事。


镁客网


沂蒙山区,我们这在郯庐断裂带。在印象中最早的地震,那时我还很小,也就七十年代后期,大家都在讲地震刚开始,讲的人心慌慌的,我姥爷还在院子里搭了团瓢,就是用几根细树杆搭成围上麦杆,临时性小屋用来防震。地震讲的紧时都穿着衣服挤在一起睡在团瓢里,在后来震没震也忘了。

九十年代中后期,我们这里又讲地震。那时讲的很厉害,那时候这边平房,瓦房多,楼也有最高也就六层。住平房、瓦房的几乎家家都焊防震床,就是用钢管,角铁焊接好用罗丝紧固拼成床,上有隔层铺上木板竹排,用来睡觉时地震房屋上掉落东西好挡住。有的人还把酒瓶倒放当做预报,地震倒有过,震级很小,有的人说感觉到了,后来地震时常有讲,讲的多了,也就麻木了,该吃,该睡,该干啥,还干啥,没有影响。

再往前山东临沂市郯城1668年7月25日晚(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19-21时)在山东南部发生了一次旷古未有特大的地震,震级为8.5级,极震区位于山东省郯城、临沭、莒县一带,震中位置为北纬34.8°、东经118.5°(临沭县干沟渊村),极震区烈度达Ⅻ度。由于极震区大部分位于郯城县境内,故称为郯城地震。这次地震是我国大陆东部板块内部一次最强烈的地震,造成了重大的人口伤亡和经济损失。那次郯城大地震书上丶网上都有记载,虽然那次地震离我们时间太遥远,但是我们应记住历史,以史为鉴,尽可能的做好预防,把地震灾害降到最底。



阳都伯照


临沂郯城特大地震

说道山东地震就不得不说临沂地震了,临沂地震发生在1668年也就是清康熙七年,震中莒县,郯城为中心,四周扩散,波及现在的潍坊,日照,淄博等地,震荡整个沂蒙山区,地震强度有8.5级以上,根据史料《康熙郯城县志》中记载“戌时地震,有声自西北来,一时楼房树木皆前俯后仰,从顶至地者连二、三次,遂一颤即倾,城楼堞口官舍民房并村落寺观,一时俱倒塌如平地”由此可以看出地震之强烈。

随着最近临沂接连地震的发生,就有人预测临沂又将发生在大地震,有人说李四光预言的四个地方有山东,现在也无从考究,而且还直☞沂蒙山区,我们来看一下山东地震带

山东地震带以郯庐地震带为主,四周也是不断发生大大小小的地震,主要以沂蒙山区为主,沂蒙山区不仅仅是指临沂,他是指临沂的大部,还有日照的莒县,淄博的沂源,潍坊的临朐,和枣庄的部分地区,所以说涉及地方较大,有人说枣庄和临沂被称之为龟驼城,早先挖煤给挖空了,所以容易地震,也有人说沂蒙山区地质较硬,已发生就是大地震。

不管怎样大家还是不要瞎猜测。大家还知道什么地震,欢迎评论。


流浪的猫ing


首先十分明确,山东之前有过地震,大范围上讲山东几百年来最大的地震是指是17世纪的那次临沂大地震,以郯城、临沭为中心,震级有八级以上,这也是有记载以来我国东部板块最大的一次地震。而自20世纪以来山东地区虽也有发生地震,但是震级都不大,七级以上的地震有两次,一次是建国前的菏泽地震,一次是六十年代的渤海滨州、东营一带的地震。其他的地震震级一般在六级以下。

在以前之所以提起山东地震会造成山东人,尤其是造成临沂人恐慌的大部分原因是因为谣言的传播,其实临沂郯城虽然处在地震带上不假,但是我国有很多地方都处在地震带上,而像日本更是处在强地震带上,基本每天都有地震发生,但是几百年了山东都再也没有发生过特别大的地震。所以,山东发生地震的概率虽然有,但是远没有像谣言传播的那么严重。尤其是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什么时间发生地震第一时间便可以知道,不是所有地震都与临沂与郯城有关。

现在去郯城农村,在很多人的家里还能见到一个纯由钢管做成的防震床,就类似于古代的“架子床”,四根直径有15公分的主梁,三个方向以及顶端全都是焊有钢管支撑,只在一面留有一个上下床的出口。这种床在九十年代往后的几年里特别流行,原因就是95年底,临沂的苍山县(现在的兰陵县)发生了5级左右的地震,苍山和郯城是邻县关系,仓山发生地震后虽然震级小,但是郯城的居民仍然会与三百年前的郯城大地震以及郯庐地震带做出联想,这时就有了防震床的历史舞台。

其实郯庐地震带的准确名称是郯庐断裂带,并且也不单纯指的是山东郯城到安徽庐江这一段,只不过是以前在不同地段区域狭义的根据地方命名。广义上的郯庐断裂带在我国境内有两千多公里的长度,涉及大半个中国,从南部的长江沿岸武穴湖北开始,经过安徽、山东、渤海、辽东半岛、东北腹地直达俄罗斯。还是那句话,关于地震的发生,目前还没有哪个国家能在震前就准确的预测到,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多学习地震知识,以及不要听信谣言以讹传讹。


地理有意思


地震是地球能量的正常释放,构造地震是地球板块运动造成的,板块运动会造成应力的累积,应力累积超过临界值突然释放就会产生地震,是再正常不过的自然现象。山东处在著名的郯城-庐江断裂带上,是强震多发地区。此次发生地震的曲阜不在郯庐断裂带主干的正上方,但距离不远,也会受其连带影响。

郯庐断层带的南段(郯城以南)在三叠纪末期形成,当时是扬子板块与中朝板块之间的秦岭-大别碰撞带以东的一条走滑断层。在中生代燕山期,因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到欧亚板块(广义)之下,而使郯庐断层带向北大幅度延伸,并转化为逆冲断层。以后,郯庐断层带虽然一度恢复为走滑断层,但在多数时间内仍以逆冲运动为主。

在新构造期,郯庐断层带为右行走滑-逆冲断层。历史上沿这一断层带发生了许多大地震,如1668年郯城大地震、1975年海城地震等。

郯庐地震断裂带是国内惟一的第四纪活断层地貌景观,站在马陵山西坡,可以看到一面是浅红色、一面是黄褐色的土地,一线之隔“泾渭分明”。浅红色的是新生代的土壤,而黄褐色的是中生代的土壤,两者相差的年代超过亿年。如果你从中间的线上漫步而过,就实现了“一步跨跃亿年”的神话。郯城地震断裂带,对研究中生代和新生代地质构造、地震的形成与变化提供了可靠的实物依据。

1668年7月25日晚(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19-21时)在山东南部发生了一次旷古未有特大的地震,震级为8.5级,极震区位于山东省郯城、临沭、莒县一带,震中位置为北纬34.8°、东经118.5°(临沭县干沟渊村),极震区烈度达Ⅻ度。由于极震区大部分位于郯城县境内,故称为郯城地震。这次地震是我国大陆东部板块内部一次最强烈的地震,造成了重大的人口伤亡和经济损失。


山若无棱


我想你说的山东地震可能指的是昨天晚上(9月10日)山东济宁一带发生的3.5级地震,这其实是一次级别很小的地震,这样的地震通常都是不会造成破坏的,所以很少被人关注。




地震之所以会发生,如今有四个原因,分别是板块构造运动引起,火山喷发引起,地层或山体陷落引起,人为引起(地下核试验),级别较大的地震一般都是板块构造运动引起的。山东地区虽然大部分处于华北平原上,大部分地区看上去很平坦,但其实这里是一个地震多发区,因为有一条在我国算比较活跃的地震带正好穿过山东中部地区,这就是郯庐地震带,这条地震带北起辽宁北部地区经山东向南,直达安徽庐江一带,长度达2400公里,历史记载600多年来这条地震带上发生六级以上地震17次。1974年和1975年发生在辽宁海城的两次七级以上大地震,就属于这条地震带上的地震,而有史以来我国东部地区发生的最大规模的地震也是发生在这条地震带上,并且也是发生在山东省,这就是清朝初年的郯城大地震。



这次大地震发生的时间是1668年7月25日(清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 ,山东沂蒙山一带的沂河、沭河流域属于震中地区,行政区划上,以山东郯城、莒县、临沂县为最。此震是中国东部人口稠密地区有史以来影响最广和损失惨重的一次地震,震级估计为8.5。据史书记载,地震的时候山崩地陷,平地涌沙,地裂泉涌,河水倒流,损失方面莒县百里无存屋,郯城房倒屋平地,临沂一县无完屋。造成损失的范围达40余万平方公里,又由于地震的时候是晚上,人都呆在家里,而且古代农村人晚上都睡得比较早,所以伤亡巨大。称得上是一次古今少见的地震重灾。清朝散文家蒲松龄亲历了这次地震,曾经专门写有一篇描述这次地震的文章。



这条地震带最活跃的一段就是从辽东半岛到山东南部的这一段,也包括江苏徐州的一部分。传说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曾经预言这一地震带的山东南部地区有发生大震的可能,不过地震并不是那么容易预测的,他说的只是可能性,也许几百年都不会发生呢。


科普大世界


1937年菏泽7级地震


是20世纪华北地区第一次灾难性7级大地震


1937年8月1日,山东菏泽县一日之内发生了两次强烈地震,4时35分,菏泽县(北纬35.4度,东经115.1度)发生7级地震。

第一次强震极震区在菏泽县(今牡丹区)西南,东到马岭岗,西至东明县五坝岗,南到通古集,北至耿海,烈度达Ⅸ度。

第二次强震极震区在菏泽县(今牡丹区)北部吴油房、朱楼、大马庄、王堂一带,烈度为Ⅷ度。


震灾情况

地震使菏泽、东明二县遭受严重破坏,周围14县也受到不同程度破坏。这次地震有感范围很大,东到威海,西到河南宜阳,南到南京,北到天津。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河北等省40余县受到破坏。位于河南省北部的林县(今林州市)吉珍庄的《重修三大士殿碑记》(民国三十一年)记载:“6月25日(即公历8月1日)黎明,地球大震,翌日暴雨翻盆,七日不绝。”

当时上海华洋义赈会的赈灾人员在灾区拍下了照片,真实反映出灾区房屋的破坏情况

震后屋毁人空

解元集王贵家房屋被震裂

由于人们多住土坯房,极震区内房屋几乎全部倾倒,解元集、木里、高庙等村房屋尽毁,所剩无几;地裂普遍,宽者1米,远离震中30多千米的黄河大堤也多处出现裂缝,最宽处为20多厘米。喷沙、冒水和塌陷现象较普遍,涌黑水及流沙,有人和牲畜陷落坑中。解元集一农民连同牲畜、住房、磨房一起陷入坑中,后又被水冲出(1993年版《菏泽市志》)。

灾民贫困无助

灾民艰难度日

上海华洋义赈会在为灾民发放食品

时值抗日战争开始,震时及其后又连日暴雨,加重了灾情。地震共造成人员伤亡1.8万余人,死伤牲畜6000余头,房屋倒塌47万余间,无家可归者10余万人。


河南坠子《大劫段》地震后,民间艺人就此创作出“河南坠子”《大劫段》。地震好比天鼓响,咕咕涌涌乱动弹。只震的曹州满城动,如同货仓里边坐海船。只听咔嚓一声响,好比大年五更放火鞭。七里哗啦响一阵,房屋倒塌万几间。河里浪花来回滚,井里的井水往上窜。......


大画卢晓峰


如果问山东有没有地震的可能性,还真的有,山东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

具体来说,山东是在郯城-营口地震带上,这一活动带包括了辽宁、河北、山东、江苏等部分地区。

虽说山东处于地震带上,发生的地震确实也不少,但是99%以上的都是3级以下的地震。1级地震人们根本感受不到,4.5级以下地震能有震感,但丝毫不影响人们正常生活。

据统计,20世纪山东共发生了5级以上地震10次,其中7级以上2次。但都未造成太大的经济损失。

再者大家多少都会听到过一些传言:李四光先生当年预测的四处地震,已经应验了三处,剩下未地震的即是山东。但实际情况是,据李四光先生的同事和学生回忆,并没有类似的言论,也就是说网传的“四大地震”属于谣言,以讹传讹罢了。

最后想说,大家更重要的是活好当下,流言止于智者,但要具备充足的防震意识和技能。


leeatp


山东经常有地震啊,只是震级不大,没有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和社会安定造成危害。


有的时候晚上在家会感到轻微晃动,上网一查,果然刚才有3级地震。


其实地球上不存在没有地震的地方,只是看地震震级的大小和地震的频率,那些经常有大地震的地方都是正好处在地震带上。


古生物探索


首先可以回答楼主的是山东之前是有过地震的。

不过有些地震震感大,就会有感觉,甚至会造成灾害,有些地震的震感小,微微的感觉,或者不注意根本就感觉不到。

再说一下地震是怎么形成的。地震是因为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其中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内部错动和破裂,从而引起震感。是一种自然现象。

据统计,地球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即每天要发生上万次的地震。

而只是绝大多数太小或太远,导致人们感觉不到。而这些人们感觉不到的地震会有地震仪记录下来。

所以山东当然也是发生过地震的。

比如威海文登、荣成海域附近,发生4.6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1937年的时候菏泽发生过7级地震。就在今年7月份,山东烟台市长岛县海域发生3.2级地震,震源深度7千米。 像还有一些轻微的地震。

其实,最重要的还是要掌握一些突发地震应对的小知识,可以说是非常必要的了。

1、 如果不能尽快逃脱,就尽量躲在桌椅、床、结实的家具下面或靠墙根趴下避难,躲到坚硬东西下面或者墙角这种三角结构的地方,即使大楼倒塌时也会有生存的空间,可以等待救援。

2、 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3、 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明火,要避开高大建筑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