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5 这场传奇战役,为什么美国的军史研究者至今都想不通?

美国的军事研究者至今也想不通,上甘岭为什么会打不下来。他们用电脑模拟得出结论,凭借美军强大的机械化装备,中国军队的两个主力师无论如何是抵挡不住的,可是中国军队却做到了。

电脑往往只能模拟常识性的东西,它永远也模拟不出一个民族重新觉醒时所能迸发出的力量。今天我们要讲的故事,便是在那场传奇的战斗中的故事:

文献文电篇

五圣山作战部署电

文物简介

这场传奇战役,为什么美国的军史研究者至今都想不通?

名称:抗美援朝时期军委转发志愿军第三兵团的《五圣山作战部署电》

年代:1952年

类别:文献

材质:纸质

形状:长方形

大小:27.5cm×20cm

馆藏数量:9页

这是一份1952年11月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下发、经由军委转发的《五圣山作战部署电》。电报题头印有密级、编号和标题等项目,电文明确指示:“为便于指挥,决定组织五圣山战斗指挥所,由十二军副军长李德生同志负责统一指挥三十一师和三十四师的反击作战及二十九师配合动作(三十一师、三十四师担任反击,二十九师担任防御),该指挥所归十五军秦基伟军长直接指挥。”

文物故事

上甘岭是朝鲜战场上的一个小村庄,其右前方的597.9高地和左前方的537.7高地北山,总面积约3.7平方公里,是五圣山前沿的重要支撑点。 1952年10月14日,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发起“金化攻势”,企图首先攻占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以便进一步夺取五圣山,改善其防御态势,尔后向我纵深发展。 10月30日,志愿军第15军打下597.9高地后,准备继续反击537.7高地,这时,志愿军第三兵团令12军的31师和34师也补充到战役中,并于11月5日发布了《五圣山作战部署电》,主要确定了参战部队的指挥关系。

电文写道:“五圣山前沿阵地争夺战,迄今已达二十二天,战斗仍在继续中。二十二天激战中,我参加五圣山作战的各部队(包括步兵、炮兵、后勤、运输各兵种)打得极为坚决和英勇,前仆后继,视死如归,战斗越艰苦、越困难,部队表现的越英勇、越顽强。在两三平方公里的面积上,每天落炮(弹)十万发以上,飞机每天两百至三百架次,并用千磅以上重磅炸弹倾泻,坦克每天三十至七十辆抵近直接摧毁射击。地面上的工事已成为黑色的碎石松土,八公尺长的坚石坑道,由于轰击,只剩三、四公尺,山打低了,坑道打短了。

这场传奇战役,为什么美国的军史研究者至今都想不通?

电文明确秦基伟担任作战总指挥

部队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弹坑里与敌厮杀搏斗,每天击溃敌十次以上至数十次不等的攻击,他们负伤不仅不下火线,只要手能动,毅然与敌进行战斗。这不是个别而是普遍现象,像董存瑞式的英雄事迹、英雄人物层出不穷……由于我前后方全体同志的艰苦奋斗,苦战二十二天已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二十二天的战斗,我给了敌美、伪军以惨重的打击,大量杀伤了敌人。

在十一月一、二两日的激战中,在敌尸体上发现其符号‘空运五零部队’,敌人这样忙乱的调动,证明了这次战斗我们在战役上的价值是很大的。但这次战斗仍在继续发展,伪九师到后,还可持续的打下去(我们要坚决把伪九师打倒在五圣山前沿,以免把他扶植起来)。同时美二十五师换下来之后,也可能用到金化方面来,我们应该从最困难方面估计。因此这个仗还可以继续打一个时期,战斗越持续下去对我们越有利,我们也必须在这方面作充分准备……”

历史背景

五圣山是朝鲜中线战场的制高点,西临平康平川,东扼金化至通川公路,可瞰视敌纵深10余公里,是我军中线防守战略要点,敌若从中线北犯,五圣山是必争之地。1952年4月20日,彭德怀总司令在桧仓会议上单独对秦基伟军长说:“五圣山是朝鲜中线的门户,失掉五圣山,我们将后退200公里无险可守,你要记住,谁丢了五圣山,谁就要对朝鲜的历史负责。”

这场传奇战役,为什么美国的军史研究者至今都想不通?

彭德怀司令员(左一)在桧仓会议上部署作战任务

当时毛主席对五圣山反击作战十分关注,11月7日在为军委起草的《给志愿军的复电》中指示:“你们对加强15军作战地区之决心和部署是正确的。此次五圣山附近之作战已发展成战役规模,并已取得巨大胜利,望你们鼓励该军坚决作战,为争取全胜而奋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