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9 黃震:區塊鏈的信任機制源於“代碼即法律”

日前,“2018中國金融信息服務發展高峰論壇”在京召開,該論壇由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信息服務管理局指導,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聯合主辦,中國經濟網承辦。出席論壇的中央財經大學金融法研究所所長黃震在接受中國經濟網記者採訪時表示,區塊鏈分佈式記賬方式形成的共識算法可解決信任度、透明度不高等難題,而區塊鏈的信任機制源於“代碼即法律”。

黄震:区块链的信任机制源于“代码即法律”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法研究所所長黃震

中國經濟網記者呂夢一/攝

黃震指出,區塊鏈在金融領域中的應用要佔到總體應用的80%,除此之外,其他領域也在逐漸加大應用。區塊鏈的優勢一是能夠做分佈式賬本,二是通過數據共享增強管理能力,三是支持一些交易平臺的非大規模的併發交易。

“區塊鏈的分佈式賬本、時時動態同步信息、加密信息管理等方面均有利於促進金融管理,解決金融交易的效率和安全等問題。”黃震說。

黃震認為,區塊鏈分佈式記賬形成的共識算法能夠讓更多的行業得到支持,讓更多的領域通過區塊鏈來促進發展。同時,還可以解決信任度、透明度不夠高的問題。

區塊鏈是如何解決信任難題的呢?黃震分析到,建立信任的條件之一是契約精神,但是目前契約精神並沒有深入每個人的心中,這個時候就需要技術手段來輔助。

黃震表示,區塊鏈的共識算法可以讓大家時時動態同步,信息存在於每一個節點中,且這些信息不可以刪除。投資者可以通過這些節點了解交易對手的信息。“簡單來說,區塊鏈的信任機制源於‘代碼即法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