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以色列为何归还埃及面积更大的西奈半岛,却仍长期占领叙利亚面积狭小的戈兰高地?

装备空间


以色列并不愿意放弃任何一块土地,之所以舍掉西奈半岛也是被逼无奈,因为当时的美国出于疏通苏伊士运河的需要,以及调整中东战略的考虑,主动要求以色列缓和与阿拉伯世界的关系,失去了美国的支持以色列只能忍痛割爱了。



美国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就是扶植以色列和伊朗两个中东能有,培养伊朗巴勒维国王的实力,一方面用于打压波斯湾国家,同时防止苏联向中东的渗透,这一时期伊朗订购了80架当时最先进的F-14雄猫战斗机,并得到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力支持;而以色列则在美国的纵容下四面出击扩张地盘,通过五次中东战争控制了戈兰高地和西奈半岛,成为美国在东地中海的可靠盟友。


(以色列扩张的两大成果)

戈兰高地是以色列的长城和水源,这里向东北60公里就是大马士革、向西是近在咫尺的以色列产粮区“胡拉谷地”,这个谷底是联合国分治巴勒斯坦时,西方盟友有意划给以色列的富饶之地,从地图上看它就是以色列的一块飞地或者突出部,向南沿着约旦河连接加利利海这个淡水湖,胡拉谷地南北25公里长、东西仅有6公里宽,面积大约177平方公里,其中约有三分之一是农业区,对以色列的重要程度堪比我国的江南。(胡拉谷地的农业区)

而占领戈兰高地的叙利亚军队居高临下,对以色列来说它不仅仅是威胁到胡拉产粮区那么简单,从戈兰高地急驰而下的装甲部队,在一个礼拜之内就能攻占以色列的政治经济中心海岸平原地区,以色列的雅法、海法和特拉维夫等主要城市,都分布在这里。胡拉谷地西侧有一道不高的山脉加利利山,这里曾是第一次中东战争的战场,很明显以色列占据戈兰高地是将其作为拒敌于国门之外的长城,顺便保护重要的胡拉谷地。由此我们可以理解,内塔尼亚胡听到特朗普宣布:戈兰高地主权属于以色列时的心情该有多激动。(注意胡拉湖以北的谷底,就是个突出部)

以色列的国防安全全赖于戈兰高地之上,中东战争中以色列的著名指挥官沙龙曾说:阿拉伯国家失败N多次仍然是阿拉伯,以色列失败一次就不是以色列了。而戈兰高地就是确保以色列不被任何一次失败打垮的屏障!因此绝对不能放弃。相比之下,西奈半岛的意义就不那么重要了!西奈半岛对欧洲、美洲和以色列来讲是经济利益的关键,当初纳赛尔领导的埃及与西方和以色列势不两立,他不允许以色列的船只通过苏伊士运河,以商业立国的以色列仅能看亚喀巴湾的一个小港口维持贸易,这让它下决心夺取西奈半岛、控制苏伊士运河。(以色列让出了面积广阔的西奈半岛)

1956年的第二次中东战争让以色列的兵锋抵达运河,但仅仅是击沉一些船只阻塞河道,对航运的影响微乎其微;1967年的6日战争中以色列军队推进到苏伊士运河区,顺便控制了西奈半岛,但并没有像西方期待的那样萌从此借助以色列控制运河,埃及不妥协的纠缠以色列导致苏伊士无限期运河关闭,此时,整个西方都傻眼了。在1973年的赎罪日战争中埃及发起强有力反攻,夺回部分运河和西奈半岛,双方在运河两侧激烈交火,直到1975年在联合国斡旋下运河才得以正常运转。


运河封闭的这段时间让西方看清了占领西奈半岛的代价,就是来自整个阿拉伯世界的死磕和重要航道的关闭,同时美国最倚重的盟友伊朗突然变天了,霍梅尼领导的伊朗成了美国的对头,这迫使美国改变中东战略,同时重新看待以色列占据戈兰高地是否有必要!由于美国打算拉拢沙特对付伊朗,作为对阿拉伯世界的礼物,美国在1979年促成了埃以和解,确切的说是牺牲了以色列的利益换取阿拉伯国家的信任!重新拿回面积6.1万平方公里的西奈半岛之后,埃及死心塌地的成了美国的盟友,代价是从此失去了在阿拉伯世界的老大哥地位!


(埃及的西方武装确实厉害,但在阿拉伯世界的影响力大不如以前)

事实证明,让以色列退出西奈半岛对美国、对欧洲发达国家都是一大利好,因为苏伊士运河承担全球每年14%的贸易运输和波斯湾70%的石油出口业务,埃及的损失换来了世界的繁荣稳定以及美国新中东战略的巨大成功,例如,阿拉伯国家们被收买的眼看着萨达姆被收拾都不愿伸出援手,让美国在中东拥有了绝对的话语权。

当然也有例外,这就是叙利亚了!西方也考虑过牺牲一部分戈兰高地的既得利益,换取与叙利亚的和平协议,但以色列坚持保有戈兰高地的一部分确保国家安全,并认为推出西奈半岛已经完成了使命。由于双方分歧过大,时至今日都未能实现与叙利亚的和平,阿拉伯之春以后西方干脆谋求推翻不合作的巴沙尔,在这个过程中以色列表现的最为积极。但是在2018年的德拉战役之后,以色列看不到击败巴沙尔的可能,立马改口称:不谋求巴沙尔的倒台,也实在也是无奈之举。


兵器世界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很多人看多了新闻,认为以色列在中东就是无恶不作,欺男霸女的国家。

其实,时至今日,以色列已经退出了绝大部分 联合国没有划归给它的土地。

在中东战争中,以色列曾经占领了4大块土地,分别是埃及控制的加沙、西奈半岛、约旦控制的约旦河西岸、叙利亚控制的戈兰高地。

其中加沙和约旦河西岸行政权力,全部还给了巴勒斯坦人,分别是哈马斯和法塔赫。

而面积广大的西奈半岛,也还给了埃及。

唯一只有戈兰高地还了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控制在以色列手中。

关于戈兰高地的意义,萨沙说了很多遍了。

戈兰高地是以色列西北唯一的制高点,如果被叙利亚控制,以色列就有随时灭国的危险。

以色列是个小国,尤其领土宽度很窄。

从戈兰高地出发驾车横穿以色列的东西,只需要2个小时。

如果戈兰高地彻底掌握在叙利亚手中,叙利亚的装甲部队可以随时居高临下冲击以色列本土。就算不冲击,只要将火箭炮放到戈兰高地,也可以覆盖大片地区。

当然,戈兰高地还控制着以色列大部分水源。

所以以色列没有办法放弃,一旦放弃就可能有可怕的灾难性后果。

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叙利亚不惜代价使用800多辆坦克冲击戈兰高地,以色列2个坦克旅200辆在这里几乎全军覆没。如果当时戈兰高地在叙利亚手中,以色列本土早就被叙利亚坦克冲垮了,连首都特拉维夫都未必保得住。

至于西奈半岛对以色列并不是很重要,虽然它的面积远远大于戈兰高地。

以色列的国土是东西短,但南北相对较长。以色列南部有大片沙漠地区,开战以后是比较好的缓冲地带。同时,以色列的大城市主要集中在北部地区,南方则相对不发达。

即便西奈半岛控制在埃及人手中,对以色列的突袭难度大。

至少不至于被一次攻击,以色列就亡国。

当然,在80年代以色列主动将西奈半岛还给埃及,也有通过此举争取埃及,瓦解阿拉伯联盟的意思。


萨沙


以色列不想归还戈兰高地,是有特定的国家安全考虑和历史原因的。

从国家安全的角度看,戈兰高地地处以色列上方,从戈兰高地往下开,可以俯瞰以色列全境。叙利亚屡次从戈兰高地进攻以色列,以色列非常被动,所以以色列决定占领这块地方,危险不除绝不归还。



从历史原因看,以色列一开始并没有想或者说没有敢长期占领甚至吞并戈兰高地。以色列在跟阿拉伯国家的谈判中,归还戈兰高地是一个必谈的条款,而且设置了归还的条件。问题是,在1973年的第4次中东战争中,经过精心准备的埃及差一点就能够打败以色列,但最后因为猪队友叙利亚的鲁莽行动导致功亏一篑,损失惨重。从此以后,埃及决定放弃叙利亚,再也不想管他们的烂事。

因此,在后来的戴维营会谈中,以色列代表团把他们的谈判条款和条件交给埃及人的时候,埃及人接过纸条,轻蔑的撕去了归还戈兰高地的条款,随手丢尽垃圾桶,把剩下的部分还给以色列人,说到:就谈这些。

以色列代表敏锐的捕捉到了埃及人的心理变化,知道叙利亚的阿拉伯朋友已经抛弃了他,知道埃及人不会要求以色列人归还戈兰高地,也知道叙利亚自己没有能力拿回戈兰高地。所以萌生了彻底吞并格兰高地的想法。这也直接促成了1981年以色列出台法律解释,将戈兰高地规定为以色列领土的一部分,并不断的深入进行犹太化的工作。

可以说,以色列人没有归还戈兰高地,完全是叙利亚人自己的愚蠢导致的。


高尚涛


我16年去以色列国防军卫生学院做过访问学者,亲身去格兰高地的以军基地参观过,以色列把这里叫做“My hometown “,有重兵驻守,有军事基地,以色列国土面积狭长,与十几个国家接壤,除与周边个别阿拉伯国家是非战争状态,跟周边大多数国家在战争状态,戈兰高地目前还有近十万叙利亚人不愿意规划,还保留叙利亚国籍,之所以占着不让,我认为有三个原因:第一,战略位置重要,从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出戈兰高地是以色列与叙利亚之间最重要的战略屏障,以色列国土面积狭窄,缺乏纵深,我们当时驱车从特拉维夫开往戈兰高地,走了三个多小时,但其实面积不大,一路上全是国境线铁丝网,陪同我们的以军官员全程全副武装,说周围境外可能会有敌对行为(打冷枪)路上我们的车爆胎,虚惊了一场;第二,戈兰高地水资源丰富,这在地处沙漠的中东地区尤为珍贵,这也是十万叙利亚人既不选择规化入籍以色列,也不愿意离开的原因;第三,以色列人的民族特性,我接触了大量以色列军人,这个民族非常优秀,也恩怨分明,有恩必报,有仇也必报,我们因为二战时帮过犹太人,所以我们中国人在以色列特别受欢迎,对我们非常友好,中国在中东地区最好的朋友其实是以色列,不是阿拉伯国家(九十年代要顶着美国压力要把费尔康预警机卖给我们的就是以色列),叙利亚在中东战争期间没少干背后捅以色列刀子的事,所以他们是不会轻易归还的,而且以色列占领一个地方马上就建立定居点和军事基地,犹太化很快,戈兰高地已经占据多年,我看到那边的以色列人比重现在远超叙利亚人,而且现在叙利亚的现状也无暇顾及这一地区。作为一个在以色列生活过近三个月的人,我要负责任的告诉大家,以色列虽然强敌环伺,但国内非常安全,安保措施相当优秀,机场出入境安检之严是世界之最,是世界上第二安全的国家(仅次于中国),而且那边中资企业很多(华为、魅族、一加都卖的很好),我国政府与以色列关系也非常好,长期有深度沟通和交流,而且以色列人民对中国人特别友好,你下了飞机,遇到路人问路,如果说自己是中国人,他们对你的态度特别好,我们下飞机时,一个以色列小伙主动上来指引把我们送上接站车,下面给大家发几张在以色列照片:分别是以军戈兰军事基地标志(背后是希伯来文:我的家乡),第三张照片是戈兰军事基地留影(背后是戈兰高地远景),第四张,是随队保护我们的军车,第五张是耶路撒冷,第六张是当时去戈兰高地爆胎后的留影(本人已于18年退出现役)。








图南心动力


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都是在1967年埃及、叙利亚失手于以色列,那场第三次中东战争让犹太人国家“收获满满”,它还一举占领西岸、加沙和东耶路撒冷,是其历次中东战争中最“成功”的。

西奈半岛地处亚非交界处,面积6.1万平方公里,地理位置重要。地形多为沙漠半沙漠,水源与降水稀少,不易生存,其居民多为贝都因半游牧者。

戈兰高地面积1800平方公里,水源和土地等生存环境良好,同时又是一座“小水塔”,向西径流约占以色列来水量的1/3强,它同时俯瞰以境内的重要农产区加利利湖垦区,向东距大马士革一马平川仅60公里,于以色列和叙利亚均具有战略重要性。

以色列归还西奈而霸占戈兰高地,源于时局和埃及政策的转向,更与美国所起作用密不可分。

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既让以色列“吃闪”,也让埃及萨达特认清中东严峻态势:美国支持以色列不遗余力,苏联援助阿拉伯半心半意;屡战而不胜,不战不和更难忍,索性赶走苏联顾问,“加入”美国阵营。1979年,在美国时任总统卡特力促下,美以埃三方达成“戴维营协议”,埃以从此交好。1980年代初,根据协议埃及收回西奈,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以色列也在“赎罪日战争”中吸取教训:阿拉伯国家长期“合围”下难有长治久安,需要一个安全突破口。与埃及土地换和平消除了军事上的最大威胁,一劳永逸地解决了两翼作战的压力和安全负担,从此可以专心对付巴解、叙利亚等弱小对手。

叙利亚则不同埃及,阿萨德上世纪70年代上台,父子执政至今一直“倒向”苏联/俄罗斯,只是在海湾战争中参与过联军阵营。立场问题是大事,美国断无可能像对待埃及那样促使以叙和解,相反,特朗普用最阴险的方式历史性地伤害叙利亚。

至于以色列,有美国撑腰,地区安全无忧,根本没有归还戈兰高地的选项,相反,永远占有已成国策。


ruixuezhaofeng


以色列同意归还俟及的西奈半岛是因为在美国的压力下所致。美国为和俟及结成美俟同盟关系,达到离间阿拉伯国家的目的,可是俟及同意与美国结盟的要求是西奈半岛必须归还作为先决条件。而戈兰高地虽然面积比西奈半岛小很多,但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戈兰高地问题52年过去了,1800平方公里,居高临下,是加利利湖的供水源地,如果戈兰高地断絶水源,以色列将不战而溃。1967年‘六日战争’阿拉伯联军惨败,以色列乘机占领至今,但是联合国两次通过决议是叙利亚的领土,不是以色列的土地,美国对此当时没有异议。联合国为此派出了联合国特派观察团驻在叙以双方控制区中间执行维和任务,但是今年六月底按照联合国当时的决定驻扎到期,现在美国总统特郎普作为礼物送给了以色列,以便让贪腐丑闻缠身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大选中获胜。可是到期以后美国如果不同意联合国特派观察团延期,那么中东地区战端重启,全世界各国纷纷发表声明表示反对美国的决定,可是特郎普先是撒露郁冷为以色列首都,再来一个戈兰高地,可以完全看出他极右白人至上主义观点,丛林法则的零和思维,将让世界充满战争的危险矣!


感悟77741162




我们认为,西奈半岛确实大,位置也很重要,送还给埃及确实可惜,但它就是以色列嘴边的肥肉,想吃可以随时吃到嘴里。

而戈兰高地却是悬在以色列人头顶上的利剑,也是扼住他们喉咙的绳索。以色列要想存在下去,必须要把生死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更何况,戈兰高地还有肥沃的牧场和丰沛的水源,那么即使是利剑也一定是宝剑,即使是绳索也一定含着金线。



我们知道,西奈半岛问题和戈兰高地问题,都是中东战争的产物。但当时埃及纳赛尔总统很识时务,在战后愿意放弃与以色列为敌的政策,并在美国和西方国家的撮合下,于1979年与以色列建立外交关系,成为阿拉伯世界第一个吃以色列牌螃蟹的国家,所以以色列也心存感激,要给予奖励,这样还可以瓦解'中东敌对阵营的团结和士气。

当然归还西奈半岛是有苛刻条件作为前提的,还有美欧监督实施,以色列当然可以放心送还回去。

而戈兰高地在被以色列占领后,叙利亚领导人老阿萨德就很不识趣,不仅时不时发射炮弹袭扰,还资助黎巴嫩和巴勒斯坦与以色列为敌。对于这样的“刺头”,以色列当然不会轻饶,在回击的同时,还不断加强在戈兰高地的军事部署。

为缓解来自阿拉伯世界要求归还领土的压力,美国设了一个局,通过联合国组建维和部队,来确保戈兰高地的中立地位。虽然以色列没有拿到主权,但却获得托管高地的实惠,不仅拥有了水源地和牧场。同时也获得了掌握自己安全命运的权利。

而失去戈兰高地的叙利亚,虽然没有间断地要求收回自己的领土,但军事实力确实无法与以色列抗衡,而且其领导人也被联合国托管的假象所迷惑,以为只要大家都公认戈兰高地主权还属于叙利亚,那么以后收回来只是早晚的问题。

所以,在不经意间,戈兰高地问题的解决就一直被拖延下来。

当然,在中东战争后,叙利亚选择与前苏联和伊朗靠近,也让美国和西方国家把叙利亚继续视为敌人。既然戈兰高地是敌人的土地,那么在缓和关系前不予归还,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新文化街男孩


因为没有西奈半岛,以色列可以活得逍遥自在,但是没有戈兰高地,却会要了以色列的老命。

西奈半岛,位于亚洲与非洲的结合部,该半岛的拥有很高的战略价值,北临地中海,南接红海,向西则与苏伊士运河为邻,以西奈半岛为跳板,以色列可以控制世界上三分之一的贸易,尤其是阿拉伯国家对欧盟,北美的石油贸易路线,这对于以油为命的阿拉伯人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另外,以色列人一直占领西奈半岛也对埃及,这个中东强国来说不是个什么好事,埃以双方围绕西奈半岛也是多次鏖战,尽管在美国人的帮助下,以色列国防军以惨胜的代价守住了半岛,但是从长期来看,倘若不与埃及的建立关系,半岛迟早会被埃及人拿回来,与其这样,还不如做个顺水人情,一方面卸掉包袱,另一方面,分化敌人,通过土地换和平的政策,使得以色列少了一个强敌。

而戈兰高地,则是以色列不能放弃的生命防线。众所周知对以色列国防军的骁勇善战是如雷贯耳,然而也无法掩盖以色列国土狭窄,缺乏防御纵深的缺点。因此以色列需要有一个天然屏障阻挡住一方之敌,比如说戈兰高地。通过戈兰高地,以色列国防军据险而守,有效阻止了北方强敌叙利亚军队的强攻,同时也是进攻叙利亚的一个重要跳板。其次,戈兰高地拥有中东地区最为珍贵的资源,水源,该高地的水源可以供应以色列大部分的用水,为以色列社会的正常运转,提供了充足水源。

这块肥肉,当然会引得双方眼馋,该高地也是历次中东战争最为激烈的战场之一,就目前来看以色列人面临的威胁仍然是来自北方,这也是以色列不愿放弃戈兰高地的重要原因。

这样来看,以色列人还真的不敢丢了这块高地。


兵说


以色列为什么把西奈半岛归还给埃及:

1、最主要原因是埃及愿意承认以色列,和以色列签署和平条约。

1973年赎罪日战争中夺取西奈半岛的失败,让埃及总统萨达特认识了以色列难以击败。

1977年萨达特总统破天荒的访问以色列并在以色列国会演讲,这是以色列第一次得到阿拉伯国家的承认。

1978年9月6日,在美国总统卡特的邀请下,美国、埃及、以色列三方在戴维营举行会议;9月17日,埃及和以色列签署《关于实现中东和平的纲要》、《关于签订一项埃及同以色列之间的和平条约的纲要》两份文件,及著名的的戴维营协议。

1979年埃及和以色列签署和平条约。

1982年4月25日,以色列将大部分西奈半岛还给埃及。

1989年以色列归还塔巴给埃及,埃及重新获得整个西奈半岛。

相比之下,叙利亚对以色列强硬到底,不肯和以色列进行任何的妥协:

1992年,俄罗斯提出以色列从戈兰高地部分撤军的方案,但被叙利亚拒绝。叙利亚声称:

“只要有一寸阿拉伯领土置于以色列的占领下,就不可能在阿以之间实现真正的和平。”

1995年以色列总理拉宾和外长佩雷斯宣称有意归还戈兰高地;1999年以色列议会更是通过在戈兰高地撤军的方案,但叙利亚都没有抓住时机。

西奈半岛

2、以色列建国的依据是1947年的巴勒斯坦分治方案。

从合法性来说,以色列的国土只能在巴勒斯坦地区,不管是广义的巴勒斯坦,还是狭义的巴勒斯坦。

西奈半岛在历史上从来不是巴勒斯坦的一部分,而戈兰高地在历史上是巴勒斯坦的一部分。戈兰高地在1923年才成为叙利亚的土地。

以色列占据历史上曾属于巴勒斯坦地区的戈兰高地,符合1947年巴勒斯坦分治的建国基础。以色列占领历史上不属于巴勒斯坦的西奈半岛,就不符合1947年巴勒斯坦分治建国基础。

3、西奈半岛的重要性在于控制苏伊士运河,但对于防御以色列战略价值不高。

西奈半岛的主要性在于,可以控制一半苏伊士运河,这对于埃及是关系国家命脉的事情。

以沙漠为主的西奈半岛,易攻难守,对于以色列自我防御基本没有太大的价值。

相比之下,作为水源地和农耕地的戈兰高地,又毗邻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不管是在经济价值,还是军事价值都均有极高的战略地位。


和以色列接壤就四个国家:

埃及,在1979年和以色列签署和平条约;

约旦,1970年驱逐巴勒斯坦民主解放组织,1994年和以色列牵涉和平条约;

黎巴嫩,虽然没有正式承认以色列,但除了真主党,黎巴嫩国内没有人想和以色列过不去;

叙利亚,先是丢了黎巴嫩,然后又被以色列占领戈兰高地,国穷民困,却是反以先锋。


每天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历史哨声


1948年5月14日和15日的午夜之交。已亡国两千余年、已在世界各地四处漂泊的过程中受尽白眼,乃至遭遇屠杀的犹太人,才在古代犹太人国家所在的巴勒斯坦地区宣布建立以色列国。然而仅仅就在一天之后的16日凌晨,埃及、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五个阿拉伯国家就集结了4万多军队向以色列发起进攻,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时才刚建国一天的以色列甚至还没来得及组建自己的军队。在战争的初期阶段以色列临时拼凑起来的部队完全不是阿拉伯国家的对手,这时以色列的美国盟友及时伸出了援手——开战的第三天美国代表向联合国安理会递交了一份议案,建议安理会命令战争双方在36小时内停火。1948年7月9日,经过充分准备的以色列这次选择主动发起进攻,这次进攻一直持续到7月18日。在以色列备战的时期阿拉伯国家之间却爆发了内部的纷争,这回轮到阿拉伯人在以军面前节节败退了。内讧中的阿拉伯国家各自分头和以色列开启了停战谈判。以色列就这样赢得了第一次中东战争的胜利,新兴的以色列国家因此得以生存。然而第一次中东战争并未能解决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的纠纷,相反双方的矛盾进一步增长导致双方在此后又爆发了四次中东战争,结果一连五仗打下来以色列屡战屡胜。以色列不仅牢牢控制着约旦河以西的整个迦南地区,还一度侵入黎巴嫩、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埃及的西奈半岛等地。按说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同样都是以色列在中东战争中从阿拉伯国家占领的,然而以色列对这两个地区的处理方式却大相径庭:1982年以色列将西奈半岛还给了埃及;相比之下以色列自从在1967年占领戈兰高地以来就一直将该地牢牢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迄今已有52年,这也成为一直困扰以色列和叙利亚关系的一大问题。

原属叙利亚的戈兰高地是在1967年的第三次中东战争中被占领的:1964年叙利亚、约旦、黎巴嫩在成立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和利用约旦河的问题上达成了协议,这令以色列感受到了威胁:一旦阿拉伯国家改变约旦河上游的流向,那么对国土面积狭小、资源相对匮乏的以色列而言将是关系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以色列身处沙漠的包围之中,水资源严重缺乏,土地荒漠化十分严重,可以说这是一个农业发展条件先天不足的国家。整个以色列在排除掉荒漠后只拥有615万亩可耕地,人均耕地面积大约只有0.7亩左右,和耕地一样稀缺的是水资源——毕竟中东本来就是水贵如油的地区。单纯从以色列人的生存而言:戈兰高地的淡水资源比西奈半岛的石油资源更为重要,这意味着以色列宁可放弃石油也绝不会放弃淡水。以色列为防止事态向不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就在1964年11月轰炸了约旦河上游,阿拉伯各国则针锋相对地扶植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加大对以色列的袭击力度。随着双方矛盾的滋长终于在1967年6月5日早晨7时45分引发了第三次中东战争,由于以色列担心叙利亚和约旦会改变约旦河上游的流向以切断以色列的水源,于是就趁这次战争占领了戈兰高地和约旦河整个河道,同时占领了这些河流发源地的大部分地方。凭借居高临下的地势使戈兰高地可以俯瞰以色列加利利谷地以及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戈兰高地的战略地位可想而知,谁占领戈兰高地,谁就占有控制权。另外戈兰高地大大小小的湖泊相当于北京的密云水库,在缺乏水资源的中东地区这里有着中东水塔之称,整个以色列40%的水源都来自于戈兰高地地区。第三次中东战争结束后以色列归还了绝大多数从阿拉伯各国侵占的土地,然而戈兰高地却并不在以色列归还的范畴之内

戈兰高地虽然不如西奈半岛面积大,但它的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对以色列而言,戈兰高地更是处在致命的咽喉地带。要知道,戈兰高地是以色列西北地区唯一的制高点,如果以色列把这么重要的地方全部还给叙利亚,后者随时可以在两小时内把以色列一分为二,其装甲部队只需要一轮突袭,以色列就有被再度灭亡的风险。就算叙军届时不对以色列动手,前者只要在戈兰高地上部署火箭炮、重炮或者导弹部队,那么以色列将会寝食难安。毕竟,当前的导弹拦截技术不足以完全抵挡“饱和打击”。事实上,以色列很早就吃过戈兰高地的亏。第4次中东战争期间,叙利亚曾经动用八百辆坦克冲击戈兰高地,以军虽然最终击败了叙利亚装甲部队,但自己也有两百辆坦克为此全军覆没。试想一下,如果当时的叙利亚政府军占据戈兰高地的话,以色列可真就危险了。

尽管以色列将西奈半岛归还了埃及,但实际上以色列国内始终存在一种观点认为:归还西奈半岛是一大错误。西奈半岛的面积约为61000平方公里,而如今包括戈兰高地在内的以色列实际控制面积只有25740平方公里,也就是说西奈半岛相当于如今以色列实际控制面积的2.37倍左右。众所周知以色列是一个缺乏战略纵深的弹丸小国:以色列南、北长不过433公里,东、西最宽处只有五十多公里,而特拉维夫走廊的东西宽度也就10公里。缺乏战略纵深的以色列却一直身处在资源、人力等方面占据绝对优势的阿拉伯国家的包围之中,可以说以色列所面临的地缘格局是相当糟糕的。如果以色列占据着西奈半岛将使自己的战略纵深成倍增长,从而大大缓解自己面临的战略压力。同时面积是以色列两倍多的西奈半岛如果为以色列控制,那么将大大缓解以色列地少人多的压力。况且西奈半岛的资源储量也是相当可观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