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2018上半年房地产市值蒸发上万亿,房地产真的不被看好吗?

贱贱的凡想世界


地产上市企业市值蒸发原因复杂,房地产未来谨慎看好。

在我看来,这个问题问的不精确,最起码应该是“上市房企市值蒸发”多少钱。这里,我们还没有考虑在香港上市的房企。

客观的讲,2018年上半年地产蒸发上万亿的原因很复杂,地产业前景只能说是扑朔迷离。

其实,如果看业绩,不说别的企业,单看碧桂园、恒大、万科这三巨头,他们的业绩还是非常亮眼的,不信去看财报。

那为何市值蒸发了这么多呢?原因应该是以下几方面。

原因之一,股市萎靡所致。

A股上半年的走向,市值缩水者居多,房地产行业也概莫能外。房企市值缩水只是股市走向的一个部分。

第二,政策调控和棚改政策的转向传言。

政策的调控,影响了市场行情。

而前段时间棚改政策方面的传闻,也让房地产企业的未来业绩蒙上阴影。

第三,部分企业经营计划的负面影响。

比如万科,要去地产,进军文化产业。

但是,市场并不看好万科此举,市值缩水不少。

这样看,房企市值缩水的原因并不仅仅是对房地产的不看好。

而未来,不管如何,房地产行业也不会消失,政策调控之下,只会趋于正常。那么,对于未来,还应该是谨慎看好的。


静观财经


真的不被看好。


我们先来看看,开发商市值到底跌了多少。孔方兄统计了一下,2018年上半年(截至7月6日),开发商市值缩水情况大致如下:


  1. A股总共有143家开发商,其中132家公司市值缩水,仅11家公司市值有增长,这132家公司市值总计缩水5950亿人民币;

  2. H股总计233家开发商,其中148家上半年市值缩水,总计缩水幅度为5117亿港元,扣除同时在A股上市的公司(比如剔除万科H股),按汇率折算成人民币,总计缩水4329亿元。


所以两者相加,A股和H股开发商总市值缩水幅度正好是1万亿元左右(10297亿元)。


各主要房产开发商的市值缩水情况如下图示(H股公司已经经过汇率调整):


  1. 排名第一的是万科,市值缩水高达822亿元,一是其市值规模本身就大,第二是宝能姚振华的大幅减持。

  2. 排第二的就是恒大了,恒大去年太猛了,股价全年涨幅高达4.6倍!不过今年不行了,市值缩水699亿元,为此恒大在截至7月6日的4天时间里,已经累计回购17亿港元的股票。不过相对其2700多亿港元的总市值,回购力度显然还不够。

  3. 排第三的是李嘉诚的旗舰企业长和,总市值蒸发了457亿元人民币。


其实今年上半年,开发商的销售仍然非常火爆。比如碧桂园,上半年其销售金额约4124.9亿元,这是一个很恐怖的概念——2017年全年,碧桂园销售额为5508亿元,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了,谁曾想到今年上半年继续创造出了另外一个天文数字。


还有恒大和万科,恒大上半年的销售额为3041亿元,2017年全年为5151亿元;万科销售额为3046亿元,2017全年为5238亿元。


孔方兄制作了碧桂园、万科、恒大三家开发商2017年上半年和2018年上半年的销售额情况对比,如下图示:


可见房产销售火爆的情况,还是没有得到扭转。


既然房产销售这么好,为什么股价还要跌呢?


这是因为,股市主要是看预期,而不是看现在。以恒大和碧桂园为例,虽然增幅已经非常高,但这样的增速已经无法维持下去了,核心原因就在于,一二线楼市已经被强力的调控政策所冰封,而支撑过去2年房市大幅增长的三四五线城市,则因为棚改货币化政策的重大变动(不一定是全盘取消货币化安置,但安置比例肯定会明显降低,这一点孔方兄在之前的问答中已经详细介绍过),没法继续疯涨下去了。最典型的,就是碧桂园要求三四五线城市拿地后必须尽快设计、上市、销售,以快速回笼资金。


靠卖房子赚差价进而实现高增长的时代结束了。开发商必须寻找下一个增长点,所以我们能够看到恒大许家印要投资1000亿搞科技行业(比如投资贾跃亭的FF公司),万科搞物流地产(收购物流地产商普洛斯)和影视(投资华人文化),融创则是重金投入旅游地产(收购万达很多旅游地产项目)。而在这些转型措施见效之前,很难支撑开发商股价大幅上涨。


关注孔方财经,让你第一时间了解热点财经新闻及其背后的经济逻辑。


孔方财经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发生在北京近郊通州的一场房产“闹剧”,宣告了房价只涨不跌神话的破灭。

是这样的:

话说,在北京近郊的通州,因为被炒房客疯狂哄抬房价,房价从一万多,短时间涨到了4万多,房价翻了几倍,创造了买房暴富不劳而获的神话,令诚实劳动的人唏嘘不已。

然而,正义到来,房产调控发威,炒房客做鸟兽散,通州的房价又快速的从4万多,跌到了2万多一平,价格几近腰斩,一些以4万多价钱买的购房者不乐意了。

于是数十名,身着印有“退房”短袖的购房者,聚集在通州K2十里春风的售楼处,恬不知耻的要求退房。

一个退房者信誓旦旦叫嚣:“刚开盘的时候是4万多,现在的售价是2万多,相差两万,贬了一半,你说谁能愿意?”

呵呵,真是可笑,你4万买的房子,现在价钱跌到2万,你不愿意?

当你1万买了房子,房子涨到4万,卖房的房东是否也可以不愿意,而让你退房呢?

那些48元买的中石油的股票的人,当中石油的股票跌到8元的时候,股民是否也可以不愿意,让中石油退钱呢?

如果签订了合同,谁都可以反悔,那么信誉何在?信用何在?还要合同干什么,还要法律干什么?

最关键的是你们把房价炒到了4万,你们买房了,你们上了车,但考虑别人了吗?那些等着买房结婚的人,因为房价暴涨而买不了房,结不了婚,他们愿意吗?

所以,这些要求退房的人,不过是些跳梁小丑,无理取闹的典型罢了。如果他们能得逞,那才叫天理不容呢。

今天说这件事,不是讨论这些无赖的行为是否合理的,而是从中看出一个被实践检验的真理:就是三四线城市,即使房价翻倍,也会因为没有真实的购买力支撑而跌回去。

最近,因为炒房客的兴风作浪,全国三四线城市,甚至一些人口外流严重的县城,房价都翻了倍,涨的牛气冲天,不可一世。

似乎买了房子的人,注定包赚不赔,大有气冲斗牛,飞上云霄,登临人生颠覆,直上福布斯富豪榜之势

可是,韭菜总会有到收割的时候,黄粱美梦总有清醒之时。

通州这个比全国大部分三四线城市,都早涨过的三四线城市,已经房价腰斩了,说明什么?

说明,别看现在很多滥竽充数的三四线城市,借着棚改的东风,炒房客的推波助澜,房价涨到了远远高于当地普通民众承受能力的水平,即使看着热烈鸡血,也不过是南柯一梦罢了。

到时候,大潮退去,房价暴跌到正常水平,现在疯狂接盘的接盘侠,希望不要像通州这些无赖一样,做被人耻笑之姿!

谁说房价只涨不跌?请看通州K2十里春风的售楼处的退房闹剧。

谁说警告房价过高没有事实依据?请看通州K2十里春风的售楼处的退房丑行。

谁说什么时候买房都是正确的?请看通州K2十里春风的售楼处的退房无赖们。

舆论似乎对于房价暴涨的实例很是关注,但对于房价大跌的实例,总是避而不谈,想想真是细思恐极:炒房势力绑架了公关舆论,让民众以为房价只会暴涨,而忽视房价大跌的可能性。


军辉论房


美国四大房地产公司的股价,至今也是随着美国不断创历史新高的。

比如莱纳,美国四大房地产商之一,市值174亿美元,股价距离历史最高回调了3成不到,有点像A股的走势。难道美国也对房价暴涨开始担忧了?

不过,总体而言,美国四大房地产市值折合人民币大概都是千亿左右,而A股的龙头规模都在两千多亿元,万科,恒大市值都超了2000亿人民币。

2018年5月,易居研究院监测的10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12514元/平方米,环比增长0.7%,同比增长11.3%。

而美国呢?截止到今年3月份,美国房价中值较去年同期增长5.8%,达到25.04万美元,为连续73个月的同比上涨。

如果以100平方计算,中国百城房价和美国平均房价几乎一样。

现在的问题是,房价暴涨不被允许了,但是下跌,也很不容易,各地对房价不仅有上限,还有下限。
到底房价能否回归正常呢?只有时间说了算。
每天坚持原创,已经很多年了,其中辛苦,只有自己知道!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也希望各位能够给些鼓励,关注,点赞,留言都可以!感谢读者,感谢粉丝的长久陪伴!

赵冰峰财经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房地产行业难逃下跌的命运,但并没出现恐慌性抛售的局面。

货币环境巨变下房地产行业必然下行

去杠杆加速下,货币环境发生巨变,投资增速显著下滑,流动性急转直下,社会融资规模大幅下挫。各行业普遍流动性匮乏。房企更为明显,融资环境持续压缩,面临4年来资金最为紧张的一年。

2018年上半年,上证综指跌幅14.72%。大盘跌成这样,房地产作为典型的顺周期行业,也在劫难逃。



在市场流动性挤压的同时,房地产调控的缰绳也越勒越紧。国家大力发展租房市场,商品房用地得到控制,卖地多是租赁房用地。新房大多限价,对开放商盈利造成冲击。三四线城市,由于不限购,不限贷,加上棚改货币化,成为开发商炒作重点。6月,市场传闻称棚改项目全面暂停,无异于房价釜底抽薪。30城开展市场乱象治理行动,多重利空叠加。

总体上,2018年,房地产业从疯狂逐步回归理性。房地产业经历着欲上不能,欲下不忍的痛苦煎熬。房企回笼资金收缩战线,房地产市值下行实属必然,但并没有遭到投资者恐慌抛售。房地产在28个板块中跌幅排名18位。


房地产行业将在波动中加速转型

下半年,房地产行业总体发展环境有望趋于稳定。首先,政策基调由去杠杆变成稳杠杆。7月4日,央行定向降准正式施行,预计释放7000亿元资金,市场流动性压力将有所缓解。其次,商品房总体供应不足。二季度以来二手房成交量有所反弹,有助于稳定房价。

伴随宏观调控政策持续加码、土地市场竞争愈发激烈,房地产企业纷纷加入产业转型行列。一方面,战略布局文旅地产已成为房企转型的新趋势。 据了解,目前已有超过1/3的百强房企进入到文旅地产。另一方面,房地产行业加速集中。TOP10房企行业占比上升至30%。

总体上,房地产行业将在颠簸中前行。

…………………………………………………………………


史晨昱


房地产市值蒸发上万亿指的是股市中的房地产板块出现下跌,虽然这跟楼市有一定的关系,但这并不完全是因为房地产前景不好才导致股民抛弃房地产股票的。

大致说来,房地产板块市值蒸发,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投资者不再看好该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从而放弃持有该行业企业的股票,抛售自然会导致股票价格下跌,企业市值缩水;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市场流动性受到挤压,股市资金紧张。从整个市场来看,A股从去年底开始就低开低走,房地产作为典型的顺周期行业,大盘都“跌跌不休”,它自然也难独善其身。

另外,随着去杠杆的继续推进,房地产调控愈趋严厉,融资环境持续挤压,负债率一向高企的房地产行业受到冲击也是情理之中。“弹药不足”是房地产市值蒸发的一个直接原因。当然,投资者对房地产行业的前景预期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随着全国范围内第三次大规模的楼市调控席卷各大城市,投机性资金必然会感觉到寒意阵阵,选择撤离市场。同时,国家大力发展租赁市场等,使得“建房子——卖房子”这种赚钱方式难以为继。像万科、碧桂园等行业巨头都已经在着手转型,但是是否能够成功还存在比较大的不确定性,所以投资者对房地产行业的盈利预期也会相应下调。


盘和林数字经济观察


房地产市值蒸发万亿,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笔者看来,重点是两个方面:

一个方面,调控动真格。为什么要用动真格这个词,是因为此前的调控,总是围绕房价而展开,所以,开发商很容易掌握规律,也能够比较从容地适应调控需要。因此,不怕调控,也不担心调控。甚至出现了越调控房价涨的越快的现象。自然,其在市场的表现,也就不会受到影响,开发商能够不断地拿地,不断地开发,也不断地挣钱,有较好的利润支撑股价。

这次不同,虽然也会围绕房价出台调控政策,但目标是体现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所以,对房价的关注,是有没有体现房子是用来住的。有了这个目标,不仅房价要管,而且要积极发展租赁市场,要租售同权等。自然,市场前景就会更加倾向于稳定有序,这与多数开发商喜欢暴利就不合拍了,开发商的信心也不足了,有的也开始谋求转型了。所以,可以把此轮调控看做是动真格



另一个方面,就是去杠杆的刚性作用。对开发企业来说,这些年都是靠高负债滚动经营的,也是靠高负债赚得利润的。因此,开发企业绝大多数都是高负债。自然,成为去杠杆的重点。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发企业的经营难度会越来越大,拿地的能力和条件都会出现影响。一旦投入与开发的强度减弱了,企业的盈利能力也就降低了,市场表现也会越来越差,估值下降了,投资者对房地产板块的信心和热情都会降低。

也正因为如此,房地产的前景确实不被看好,投资者需要谨慎。


谭浩俊


房地产市值蒸发上万亿指的是股市中的房地产板块出现下跌,虽然这跟楼市有一定的关系,但这并不是因为房地产前景不好才导致股民抛弃房地产股票的,事实上在上半年股市整体都表现的差强人意,这并不是房地产板块单独的问题。

一直以来关于楼市和股市的关系,都有一种跷跷板的说法存在,也就是说楼市好的时候因为资金流入楼市导致股市表示就会变差,而股市表示好的话资金流向股市楼市就会表现低迷,但问题是上半年的楼市表现其实也并不好。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楼市股市都表现低迷的现象,最大的原因在于资金面偏紧。就先在资金环境来看,不管是银行还是社会融资到都出现了收紧,在这样的背景下不管是流向股市的资金还是楼市的资金都大幅度降低,楼市和股市都是需要足够资金支撑才能发展的,现在资金少了表现当然会不好。

在笔者看来,未来楼市里房价肯定是不会出现大幅度的上涨的,但这并不是意味着房地产前景就不好了,毕竟房地产关系到很多行业的就业问题,依旧是一个足以影响市场整体经济的行业,就算未来会不如现在,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未来房地产行业依旧有巨大发展前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