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6 伟大的小说通常都没有结局|单读

伟大的小说通常都没有结局|单读

小说是一种神秘的存在,而阅读它的乐趣或许就在于自我思想和作者意志的博弈——预设和猜想虽然有时可以做到命中靶心,但小说家的伟大就在于能够巧妙地推翻你的认知路径,在适时的地方留下可延伸的空间,戛然而止。

本期我们选取了教授滕威关于简·奥斯汀小说的阅读分享,一起从细节感受这位伟大女性作家,在作品中埋下的时代精神以及在爱面前,极富尊严的追求。

伟大的小说通常都没有结局|单读

单读 Classics 阅读计划

《简·奥斯汀小说 200 周年纪念版》(套装)

点击上图直接购买

伟大的小说通常都没有结局|单读

简·奥斯汀和大英帝国

主讲人:滕威

(本文为节选)

除了言情模式,奥斯丁另外一个典范意义在于所谓的“以小见大”。可是一般情况下我们只关注她的小,很少有关注到她建立的大到底是什么,大家说的最多的大意义无非是所谓女性的独立。

奥斯丁的小说当中有钱人还是有钱人,但是灰姑娘不那么自卑了,灰姑娘也完全没有被动地等待别人来发现她,来让她试穿哪双鞋,灰姑娘就说我脚能穿多大码你就给我买多大码,所以奥斯丁的小说当中不完全是女性去适应男性择妻的条件,女性开始有一些空间。虽然这些空间不是很大,但是有些空间可以说不,比如说没有爱情的婚姻我要说不,虽然有爱情但是非常贫寒的婚姻我也想说不,包括爸妈在内所有人都觉得非常合理非常划算的婚姻但因为我觉得和那个男人三观不合我可以说不想嫁。一般认为,奥斯丁在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写到这份上已经是很大进步了。

伟大的小说通常都没有结局|单读

电影《成为简·奥斯汀》剧照

我小的时候喜欢奥斯丁,就是认同她在爱情中追求这种尊严感。不为五斗米出卖爱情,但十斗米呢?我们读小说,有时候总是读得很虚飘,今天不是讲究数据说话吗,我提一个问题,大家觉得达西到底多有钱?你不知道达西多有钱的话,你就不能想象伊丽莎白在拒绝的时候到底失去了什么。我查一下资料,达西一年年收入换算成今天是 99 万英镑,宾利年收入是他的一半左右,她们堂哥基本上就是一个零头。今天 romance 最长久不衰的题材叫霸道总裁爱上我,尤其是甜宠文,比你有钱的钻石王老五爱上你这不重要,重要的是钻石王老五比你爱他更爱你,这个童话就实在是太神奇了。

我小的时候读琼瑶小说的时候就知道开平治的人,亦舒小说里坐头等舱的人都比较霸道总裁。但现在霸道总裁一出场要没开个阿斯顿马丁 one-77,带爱人度假没有个私人专机,都不好意思当男 1 号。所以霸道总裁也是随着时代发展水涨船高。放在今天,达西也许不算最有钱,但在当时,确实了不得。这么一看伊丽莎白的拒绝比我们今天拒绝一个山河湖海一类的学者头衔要值得尊敬的多。

伟大的小说通常都没有结局|单读

电影《傲慢与偏见》剧照

但为什么以前的灰姑娘被动,今天有了说不的空间,这跟英国社会的结构性变化有关系。当你说我不想嫁,我要说不,我要反抗原来完全被选择的地位,那你要有一个自己的空间。你拒绝了别人,谁收留你呢?在那个奥斯汀的时代,包括简·爱的时代,英国都还是长子继承制,一个家族世袭所有的爵位、财产都是留给长子,那次子怎么办?就是娶个有钱人家的孩子,这个次子他有一个出生证明,就是我生在公侯伯子男的家族里,但是我没有财产,我只有这个头衔,那就要做一个生意,把次子卖出去,娶一个有钱的但是没有贵族头衔的女儿,他俩一结合他们俩都可以维持各自的体面。

《简·爱》的故事最重要的是罗切斯特是次子,他不能继承他爸爸的财产。他哥哥继承了财产以后,他哥哥和爸爸就把他送去了牙买加,说你娶当地一个有钱人的女儿,你娶了她一年就有多少万英镑的收入,然后你可以把她扔在殖民地就回来。你还可以在英国过纨绔子弟的生活,但是钱是你老婆家里出的,她跟你联姻有什么好处呢?她们家就不是低人一等的殖民地人,而跟大英帝国有某种联系了,大家各取所需。次子都不能继承遗产,就别说女儿们了,我们老说三从四德是中国文化的糟粕,其实西方文化也很糟粕,就男权结构而言,天下一般黑。不管你是多么显赫家庭的女孩子,如果你不能够在你父亲活着的时候把自己嫁出去,那你基本上就没有办法维护你童年的生活条件,因为长子继承,你就要靠哥哥、弟弟这个长子收留和养活你。你变成剩女剩在家里你就成为整个家族的包袱。

伟大的小说通常都没有结局|单读

BBC 出品的迷你剧《简·爱》剧照

而简·奥斯丁自己就是这么一个剩女。今天很多奥斯丁的传记和电影包括小说当中都谈到这一点,她曾经有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但天不遂人愿没能走到最后。她自己最终一直没有出嫁,弟弟养她,但她在弟弟家并没有处于一般剩女的窘境,除了因为弟弟一家人好之外,也是因为他们一家并非贵族,而是职业阶层,奥斯丁自己也因为写作跻身这个阶层。

所谓职业阶层,就是靠一种职业来养活自己,比如说律师、银行家、牧师、军人……女性也可以做护士、做家教。职业阶层在老贵族看来有什么问题?他不是旱涝保收的,老贵族是什么?老贵族是我往这儿一坐啥也不用愁,我有世袭的特权。但在奥斯汀的年代,老贵族越来越走下坡路,新兴的职业阶层中涌现出很多新贵,他们有钱,但没有安全感,因此新旧联姻才成为潮流,才会有那么多描写“平民”女子嫁入豪门的故事。但大家也要注意是平民,不是贫民。可是为什么在奥斯汀的小说当中开始出现这些新的职业阶层,那是因为奥斯汀生活在工业革命的时代,或者说生活在工业革命萌芽的时代,因为 1820 年才有工业化这个词,奥斯丁 1817 年就去世了,但是在她生活的年代已经出现工业化及其带来的职业分工。

伟大的小说通常都没有结局|单读

电影《简·奥斯汀的遗憾》剧照

另外,随着工业化、社会分工和市民阶层的兴起,文化产业也开始蓬勃发展。职业阶层下班了干什么?有一个东西叫图书馆,那时候还没有电影院,但是有图书馆;还有一个东西叫公园,大家去公园干什么?去公园,就像我们这样听一些人演讲,大家在那儿交流思想,还干什么?在今天为止,你们也在欧洲的电影里面看到,有些老人家在公园标配有一张报纸。因为在欧洲,报纸的出现是休闲文化勃兴重要的一个标志。你们知道《鲁宾逊漂流记》的作者笛福是办报纸出身的。阅读俱乐部、私人图书馆、流通图书馆,这些公共文化空间非常重要,尤其是对困守家庭的女性而言。

很多欧美学者研究过奥斯丁、勃朗特姐妹作品中的阅读问题以及 18 世纪女性阅读与图书馆发展的历史。以奥斯丁他们家的财力是不可能拥有非常完备的私人图书馆,但是因为当时在英国这种小型私人图书馆和流通图书馆已经很常见,所以奥斯丁她作为一个没有去什么正规学校读书的一个女孩子,她在进入文学写作之前她已经读了几十本英国文学名著还有很多当代小说。当她开始要写作的时候她很清楚她面对的是什么样的英国小说传统,哪些是她要写的,哪些是她要挑战的。所以奥斯丁在小说当中经常拿以前的小说开玩笑,她读太多了,她看不上。

大家可以去观察,在奥斯丁六部小说当中有多少篇章写到他们是在图书馆里面,谁家的图书馆。比如说《曼斯菲尔德庄园》,范妮特别喜欢看书,她是被爱德蒙家收养的。她的父母都特别不值得一提,她母亲就是遇人不淑嫁人嫁错了,下嫁了一个人,所以整个家庭阶层就不行了,范妮被收养就不是名正言顺的同阶层的人。她处于的位置和简爱差不多的,文化也不自信,道路也不自信,有点卑微感,但是另外的小姐就什么都自信,所以他们经常指挥、批评范妮,他们不愿意干的事情让范妮去做。他们骑马,范妮也不会骑,他们要一起排演一出戏,就让范妮演特别不重要的甲乙丙的角色,但是最后你发现是谁坚决拒绝这出戏的上演,是范妮。因为范妮从美学和道德上质疑这出戏。参演的都是名正言顺的贵族公子和小姐,所以他们就觉得你也配来谈论戏剧吗?等到范妮的养父也就是爱德蒙的父亲回来,就说这种戏怎么可以上演,完全和范妮的审美和道德标准是一致的时候,他们才服气。所以你说范妮怎么从一个乡下丫头就变成拥有了比贵族小姐还要精英的这种文学趣味,她怎么判断这出戏可以演和不可以演,就是凭她的阅读积累。来到姨妈家最重要的收获是她可以读到很多书。

伟大的小说通常都没有结局|单读

1999 年上映的电影《曼斯菲尔德庄园》剧照

我们经常说你想了解一个人,你就去看看这个人都读什么书。我们这里今天也来了很多麦青书房的家长和朋友,很多小孩子他们从小在我们书房开始阅读。一个小孩子从小读什么书大致可以看出来他未来 20 年想什么问题和成为什么样的人。今天很多人在很多地方都特别成功,比如说俞敏洪,代表了中国男性的知识、智力、趣味和思想的成熟度。但是当很多成功的精英男士一开始说读书跟赚钱没关系的话的时候,就暴露出来他们不读书了或者他们读错了书。

俞敏洪前一阵子说中国女性的追求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文明程度,我当时觉得,终于有人看出来这一点,我一直认为我们女性有这个责任。我很高兴终于有人发现这一点,我们要更加努力,加速拯救人类。但后来我发现他跟我想得不是一个意思,我很绝望,我对母校最后一点眷恋都被他破坏了,我觉得他从北大毕业之后可能没再读过对的书。我们读的书形成你的知识谱系,你的知识谱系形成你的三观,你的三观决定了你的选择,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文化建构过程。

伟大的小说通常都没有结局|单读

回来我说,以前大家说奥斯汀以小见大,老是不知道她见到什么大的地方,还有很多人批判她说在奥斯汀生活的时代既有工业革命,又有法国大革命,拿破仑战争,为什么她都没写?你看看比她年轻一些的狄更斯是多么伟大,很多小说紧扣时代脉搏。可是我们今天在奥斯丁小说这些家长里短当中,我完全没有看到它跟英国有什么关系,更没有看到我说的大英帝国的关系,那我觉得我们读得可能太粗糙了,或者我们今天总是把很多小说的经典读成一些情节剧,我们老是特别愿意追着情节去看小说,Happy Ending 还是 Bad Ending。

但是我跟大家讲,文学从来不关心结局是什么,只有情节剧关心结局。因为只有情节剧要给这个情节划上一个句号,伟大的小说都是没有结局的,生活在继续,文学就在继续,人类没有灭亡,文学永远继续。我刚才提到的那些细节,大家可以回去好好重读一下奥斯汀,你会发现奥斯汀不是逃避时代的,不是拘囿于自己的闺房的,她不是像狄更斯那样纵横捭阖地写攻城略地,革命斗争,她写的其实是破窗而入成为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痕迹的大时代。

伟大的小说通常都没有结局|单读

点击上图,购买全新上市的《单读 19 :到未来去》

伟大的小说通常都没有结局|单读

▼▼好东西不过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