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黑龙江目前秸秆过剩,应该怎么处理?

万客一工


参考美国大农业,东北大力发展畜牧业(养牛)

养牛和种玉米可以形成完善的产业链!

每100亩玉米田,周边兴建一座养牛场

秋天的秸秆喂牛,冬天牛粪直接施肥!或者圈地散养放牧!

一旦产业链形成,牛肉价格下降,中国人也会改变饮食习惯。吃牛肉的人越来越多!

当然,奶牛,肉牛,甚至养驴产业,可以一起的发展!

黑龙江可以先圈地一万亩,做试点!

我记得我小时候(90年代),东北农村的牛羊马驴,甚至鸡鸭鹅都是散养的。不但省粮食,还省着喂。

早上放出去,晚上自己就回家了


东北味道


黑龙江目前秸秆过剩怎么处理才好?

目前已经到备春耕时节,黑龙江乃至东北地区的田里还有一些玉米秸秆,如果拉出地放在村屯里还不安全,放在村外也没有太多废弃空地,无处安放,是做烧柴用不完,做饲料也使不了,并且现在秸秆还田也过了时了,当下玉米秸秆过剩问题确实比较突出。那么这种情况该如何处理呢,现在建设秸秆固化成型燃料加工厂来不及,分析来分析去没有更好的办法,下面这三个途径:



一、可以联系企业加工消化一部分。马上联系周边是否建有大型的玉米秸秆成型燃料加工企业,如果有,并且对方愿意收购,就应该马上打包卖给加工厂,收购价格只要能够玉米秸秆的费用就行。如果附近有大型养殖场,可以和养殖厂联系,加工黄储饲料,通过粉碎窖储发酵,饲喂牲畜。



二、如果实在没办法,只能堆起来沤肥,请村干部帮忙在村外寻找废弃的空地,将多余的玉米秸秆都拉到那里,垛起来,经过两个夏天之后,自然就腐烂成有机肥了,待充分腐熟后,拌一些土就可以上到地里当肥料了。



三、建议国家加大秸秆处理的政策扶持,以疏导的形式处理好农民的秸秆问题,比如可以投入资金建设一些大型的秸秆成型燃料加工厂,建设一些秸秆粉碎发电厂等,想办法让农民的秸秆科学环保的处理掉,同时也让秸秆变废为宝,让农民从中受益。



综上所述,目前农民的秸秆处理问题确实比较难处理,但只要大家一起想办法,一定会处理掉的。如果国家加大秸秆处理的扶持力度,相信将来秸秆处理难问题会得到妥善解决的。以上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了解更多三农资讯,请点击文章上方关注本号!


三农广讯


黑龙江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对秸秆再利用一直很重视。目前主要还是机械化秸秆还田、过腹还田、培育食用菌、制取沼气、生物质发电等几项措施。这些项目的前景都相当不错,但是这几项措施运行起来主要还得看规模。以制取沼气和生物质发电为例,单家独户的上马成本上显然不太合算。而且东北地区的冬季气温低,沼气池的管理也成问题。但是模规化上马情况就大不相同了,过腹还田(说白了就是牛、马等排泄物堆肥)制取沼气和生物质发电这三者甚至可以形成产业联动效益。把分散在农户手中的有限秸秆资源规模化集中利用,产生的效益按比例回馈农户。形成良性循环链条。

黑龙江省成立中美联合实验室

研究秸秆利用有效治理雾霾

生活报讯(记者于海霞)生活报记者从省农科院获悉,近期,黑龙江省农科院农村能源研究所与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就建立和运作“中美秸秆生态材料联合实验室”签署了合作协议。

据悉,秸秆焚烧造成了大气和环境污染,更是形成雾霾的重要原因之一。该实验室将围绕制约中国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发展的重大关键问题,开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秸秆生态材料研究,加快秸秆生态材料利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的科技创新,提升秸秆在新型生态材料领域的利用率等,实现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

以上是生活报小编为您提供的答案,希望您满意,谢谢


生活报


春节前,中央一台播放了一期关于秸秆还田的专题报道,说的就是近几年关于黑龙江秸秆还田的推广成果。

黑龙江为全国粮食主产区,其秸秆产量也是不可估量的,据官方报道,黑龙江秸秆用量已经破亿吨。按照报道的观点,目前黑龙江秸秆处理主要为秸秆还田,依赖粉碎和大型农业机械的翻耕覆土掩埋。关键是,目前现有的技术条件,主要还是针对玉米和大豆,对于水稻,目前都还没有可行的处理方法。就算是有关部门或者企业来收购,以目前的这个量,肯定是收不完的。

秸秆想要还田成为肥料,但前提条件必须要经过粉碎,没有粉碎的秸秆如果留在地里,根本不会自然降解,肯定影响第二年耕种,一方面滋生病菌,另一方面植物播种后,根系直接长在秸秆上,不利于作物生长。

综上所述,想要真正解决秸秆问题,还得从技术层面取得突破。在处理上,加大国家的资金投入也就是扶持力度,秸秆如果得不到妥善处理,农民还是得烧,一味的加大处罚力度,将会打击农民耕种积极性,国家粮食安全也得不到有力保证。

如果让粮食生产和环境保护成为对立的矛盾,国家将进退两难。


Power泡儿


黑龙江目前秸秆过剩,应该怎么处理?

黑龙江属于农业大省,大部分的土地都种植的玉米、水稻等秸秆类农产品。有数据统计过,黑龙江的秸秆量占了全国的八分之一,所以在秸秆的处理问题上也确实是个难题。现在马上又要即将开始春耕了,农民地里还留存着大量剩余的秸秆无法处理,确实是令农民比较头疼的问题。

现在农民面对地里的秸秆是烧也不敢烧,拉回家又消化不了,处理这些秸秆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至于说有些专家提倡的秸秆还田根本就不现实。秸秆还田后不容易腐烂,况且秸秆中带有的病虫害会在土壤中存活,继续危害农作物的生产。所以单靠现在的处罚与少量的补贴难以改变目前黑龙江遇到的秸秆处理问题。所以要想解决问题,最好从以下方面入手才能解决目前遇到的秸秆困境。一、加大秸秆处理补贴:农民处理秸秆费时费力,就拿玉米秸秆来说,10亩地的秸秆,需要整理,拉回家然后再剁起来,最少需要4-5人干上3-4天的时间,费时、费力拉回去用处还不大,产生不了任何经济效益,所以如果加大处理的补贴,让农民在处理秸秆的时候刨去成本费用,每亩地还能多剩下个100-200元,农民有了收入,自然有了处理的动力。

二、建造专门的秸秆处理厂:现在的秸秆虽然发电厂、和饲料厂能用一些,但是用量比较小,同时因为秸秆的本身利用率的原因,收购价格也特别低。很多农民需要雇佣专门的机器打包,然后再送到指定收购地,卖秸秆的钱还不够花费的钱。所以相关部门可以专门设立秸秆处理厂针对农民的剩余废物秸秆免费处理,加大给这些秸秆处理厂补贴,这样既解决了百姓的难题,又有专门人进行统一处理。三、加大对秸秆的利用研究:以前秸秆是个宝,家家户户烧火做饭少不了,现在农村都实行了电器烧水煮饭,使用秸秆的小型造纸厂、饲养场都关闭了,所以造成了现在的大量秸秆没法处理,相关部门应大力开展秸秆的利用,扩大秸秆的使用效率,才能变废为宝。比如利用秸秆生产酒精等新能源上下功夫,让秸秆成为工业紧缺的原料。

总体来说,现在黑龙江的秸秆是农民头顶上的一大难题,需要立即着手解决,不仅今年会遇到这个问题,以后的农业生产上每年都会有这个难题的出现。

大家都是怎么处理剩余秸秆的,你认为如果才能更好地处理剩余秸秆问题?欢迎大家交流,更多农村精彩,欢迎关注。

响水大米


作为相对专业的人士,我想对这件事情的评论是,秸秆禁烧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大规模焚烧桔杆确实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黑龙江省大约有7000万亩耕地。如果按照2018年的种植比例来说。产生的秸秆量非常大。主要是玉米和水稻种植产生的,目前没有太好的处理方式。所谓的打包也只能是将桔杆儿相对集中。为什么吉林和辽宁的秸秆儿相对较少?吉林和辽宁的主要种植作物与黑龙江不一样。大规模的玉米种植在收的过程中,可以直接将直接打碎。是采用收棒的方式,水稻收获过程中更是。所以处理秸秆儿的最好方式是。建立统一集中。定点儿集中处理方式。因为秸秆儿深加工工艺不成熟。而且燃烧中不会产生太多热量。所以将它作为替代能源。现在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在种植过程中通过农艺措施,如化控等。减少秸秆量,同时,加快研究桔杆深加工措施,还能有效避免并化解秸秆儿存量。相信政府会有相应的办法。




泽宇小筑


长期以来,农作物秸秆处理是农村生产中的棘手问题。

黑龙江省秸秆处理,一是可以回收喂牲畜,将秸秆粉碎后直接做牛羊鸭的饲料。

二是回收烧锅炉,可以引进生物质锅炉,完全利用秸秆取代煤炭烧锅炉取暖。

三是直接还田,采取多功能秸秆粉碎还田机械,粉碎后直接还田。

同时可以招商引资,引进多家秸秆综合利用企业,进一步有效解决秸秆问题。



乡村兴农电商


我就是做环保废弃物的,秸秆无非就这么几种用法,粉碎翻进地里,沤肥,压块,做板材,十三五规划给了新出路,和养殖场结合综合处理,黑土保护措施,提高黑土有机肥的探索,做沼气,发电,有机肥,这些落实的好不好,就不好说了,最主要,黑龙江没有领先的环保企业,这些技术,黑龙江自己消化不了,也没有专业的人员,不要提那些专家,他们是理论领域的!外省环保企业也有三四家,种种原因吧,效果不太好,国家政策很好,环保补助也有,可都是肥了一些人!德国,瑞士很多欧洲国家在秸秆和禽畜利用上已经可以达到微利了!差距自己悟吧!


溜达两天


关于这个问题,每日粮油不知道答案。目前我国粮食总量一直维持在6亿吨以上,是名副其实的产量大国,同时由于耕地面积的限制,我们的耕地利用率要远远高于其他粮食主产国,我们恨不得一亩地能当成两亩地来种,这种高效率的使用,换来的就是生态平衡脆弱。

所以,说秸秆是造成污染主要原因,是一个非常难令人信服的观点。

而且问题是,现在秸秆处理是个大难题,此前被广为宣传的秸秆还田,最终效果怎样大家也都清楚,我们不清楚下一个大力推广的秸秆处理方案会再遇到何种结局。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环保问题之所以在我们国内目前阶段这么严峻,根源应该还是人口的压力,由于人口的庞大,对生态造成了承载压力,没有所谓的修生养息。

就那种地来讲,以前一亩地小麦五六百斤,现在化肥农药硬要产1000多斤,这地力肯定也是吃不消的。

目前,我们国家已经开始在部分地区实施轮作休耕政策,每日粮油觉得,这个力度可以推进的再快点,粮食问题通过提高粮价等其他方案进行解决(我们的粮食浪费太严重了,因为粮价太低,人们早失去了对粮食的依赖感,总觉得吃饭是件小事),尽快恢复我们炊烟袅袅的闲适生活。

吐槽而已,不正之处还望指教!


每日粮油


烧荒好多人说农民没素质,素质低。我真觉得发表这样言论的人都是傻逼,烧不烧是特么农民能决定的?国家不让烧哪个农民干烧?真敢干的又有几个?现在国家还拿不出最合适的解决办法,只能让先烧着。不烧不种地了?不吃不喝了?你特么不种地就说风凉话能耐!这种人才最没素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