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6 过年的习俗 初二回娘家 为什么一定是正月初二?

正月初二,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回娘家的习俗,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

过年的习俗  初二回娘家 为什么一定是正月初二?

给爷爷奶奶拜年

现在年轻人对中国传统习俗于越来越不清楚。大多随着长辈有模有样的拜一通。但却不知其道理。大年初二的习俗有很多。

习俗一:回娘家

过年的习俗  初二回娘家 为什么一定是正月初二?

娶媳妇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儿会带着丈夫和孩子回娘家拜年。女儿回娘家时,必需要准备一大袋的饼干、糖果,需母亲送给邻里乡亲。要是家中有好多个女儿,并且这些女儿又没有同一天归来,那么,就要来一个分一次饼干,礼物很普通,就是四块饼干。然而,它表达的情意却很浓,真的是“礼轻情意重”,它表达了姑娘对乡亲们的深深思念之情。

过年的习俗  初二回娘家 为什么一定是正月初二?

常见的饼干

不仅如此,在过去的时候,一家人也会选择在这样的一天里拍张全家福。孩子们则会提着个鲤鱼灯讨个好意头。

大年初二回娘家的习俗,为亲人间提供了一个聚会的好机会,让好久不见的兄弟姐妹们,能有机会叙叙旧、唠唠家常。

习俗二:开年饭

过年的习俗  初二回娘家 为什么一定是正月初二?

春节年夜饭

年初一吃斋的一天是中国传统的习俗,一年新的开始是年初二是中国传统习俗认定的,第一顿饭鱼肉都要有,换句话说就是要吃得好!

过年的习俗  初二回娘家 为什么一定是正月初二?

传统美食

大年初一过后,大部分家庭都会选择在年初二准备开年,开年饭上,会在新的一年进行第一次祭祖仪式,传统上这天特别受到重视。

一顿丰富的饭菜是中国人每逢祭祀时都少不了的东西,而开年又是新年中的第一件大事,祈求新的一年里事事顺利。

过年的习俗  初二回娘家 为什么一定是正月初二?

正月初二俗称“开年”,这一天据说要做早饭,寓意新的一年里早吃早发财,这就是“开年饭”,要菜式多样,并且都要取吉祥寓意的名字。

鸡是必不可少的食物,红烧肉取名“红皮赤壮”(身体健康)之意,炒饭取意“大显身手”,猪脷(舌)取“大利”之意,还有生菜,取意“生财”,藕喻好事连连,红萝卜喻红红火火,韭喻长长久久等。

过年的习俗  初二回娘家 为什么一定是正月初二?

烤鸡

现在的城里人都没有那么讲究了,况且又不是大家庭过新年也吃不了那么多的食物,就没有必要弄得这么浪费了,但鸡是不可缺少的!

开年即便是定在年初二,但祭祀的时间各家会有差别,一些家庭会选择在年初一刚过,年初二的凌晨进行祭祀仪式以及接下来的时间准备开年饭。

过年的习俗  初二回娘家 为什么一定是正月初二?

丰盛的家庭聚餐

习俗三:“食日昼”

姑娘回到家中,如果家里有侄儿,当姑母的一定要掏腰包,尽管在初一时已经给了压岁钱,但是这一次却少不了,因为这一次的意义不同。这习俗,潮汕人称为“食日昼”。顾名思义,就是仅仅吃中午饭而已,女儿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

各地的习俗又会有什么不同呢?

过年的习俗  初二回娘家 为什么一定是正月初二?

喜气洋洋的大红灯笼

在大年初二时,山西大多数地区开始走亲戚。晋北和晋中的多在初二回娘家,晋南多在初三回娘家。民谚有“正月初二路上看,尽是小生和小旦”,这正和如今的正月初二上午大街小巷携夫牵儿回娘家的城乡景观相映成趣。大同一带却有正月初一接待女婿的习俗。晋南的新绛,正月初二是娘家人去看望出嫁的闺女的日子,去时需要抬着食箩,担上食盒。一箩油食,一箩馍,礼品很重,尤其第一年,样式齐全,相当的排场,一般是会令外人欣赏、赞扬的。婆家取礼极轻,如果没有公婆就不会取油饼,有则取。油饼表示敬老。回礼一般也是回馍,所以有一句民谚道“河东人情薄,总是馍换馍”。

过年的习俗  初二回娘家 为什么一定是正月初二?

山西兵马俑

山西万荣农村则把农历正月初二看作是鬼节,民国《万荣县志》上记载:“二日,新丧之家,亲戚咸来烧纸,女家特送锞串悬门首,邻里皆送锞纸,名曰‘首节’。”有的人家因为不忍心搅扰对新丧亲人的思念之情,就停止了拜年:“二日午前,新丧家门前插纸幡,曰‘过二节’。乡党俱送纸锞,己制止。是日,不拜节。”现如今万荣县人初二仍然不出门拜年,在家祭祀。晋中祁县也有出嫁女子正月初二祭奠去世父母的习俗,所以不能在这天回娘家。初三是看望舅舅的日子,甥男甥女或着单独去,或着和父母一同去舅家看望姥姥和舅父母。

过年的习俗  初二回娘家 为什么一定是正月初二?

为什么必须在农历正月初二(各地风俗不同,很多地方是初三)而不能初一呢?

过年的习俗  初二回娘家 为什么一定是正月初二?

中国传统祭祖

(1)迷信观念认定,已逝的老祖宗,年底(有说腊月28,有说29或30)会从天上回家享受供奉;

(2)如果老祖宗看到家里面有“外人”在,就不愿意进家了;

(3)已婚女人被娘家人认定为“外人”;因为女不祭灶,所以祭灶日也不叫闺女回娘家。正月初一是一年的开始,传统观念认为:嫁出去的闺女就像泼出去的水,嫁到夫家便是夫家的人了

(4)所以已婚女人不能在娘家过除夕、初一;

过年的习俗  初二回娘家 为什么一定是正月初二?

坟前祭祖

(5)老祖宗在享用供奉后,在初一(或初二)晚上就回到天上了,女儿就可以回家了。这个规矩在旧社会特别是农村是特别严格的,违反了就是大不敬。新社会的人们尽管是不相信鬼神,但仍是比较严格地遵守着。如果是由于某种特别的原因,已婚女儿在家里过年,那可能父母、家人包括自己都会非常的不高兴。这也是一种沿袭以久,而且可能还要延续很长时间的文化现象。就是这样的一个个的风俗、传统、甚至是陋习,合起来就组成了--------年!

过年的习俗  初二回娘家 为什么一定是正月初二?

春节阖家团圆

大年伊始,阖家团圆,女人自然也不方便回到娘家去。恐媳妇回娘家全家不团圆。所以一般都是正月初二回娘家,以便于可以更好的照顾到婚姻双方的团圆喜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