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 幾年前,馬未都六十大壽那天,沒辦酒席也沒收禮,只拜訪了一個人

文|孟浪

幾年前,馬未都六十大壽那天,沒辦酒席也沒收禮,只拜訪了一個人

生日大概是一個人一年中很重要的一天吧,從小的時候我們就期盼著過生日,因為這一天會有生日蛋糕、一大桌好吃的、家人圍在自己周圍歡聲笑語。

即使這一天犯了錯誤也是不用受罰的,生日這天通常不是我們刻意記得而是最關心我們的人記得的,以前是父母早早就算著日子給我們過生日,如今一人在它鄉生活,如果沒有運營商的祝福大概不會想起自己的生日就在今天吧。原來生日最好的不是蛋糕而是和重要的人相伴。

幾年前,馬未都六十大壽那天,沒辦酒席也沒收禮,只拜訪了一個人

我國著名的收藏家馬未都先生在過他的六十大壽的時候,沒有宴請賓客,沒有接受賀禮。雖然在我國傳統觀念中六十大壽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生日,而馬未都先生卻選擇在這一天見一個人,那就是他的接生婆——葉惠芳大夫。

馬未都生日這天葉大夫已經整整100歲了。在她年輕的時候曾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三0一醫院的婦產科大夫。昔日那位親手將自己接到這個世界上的人現在還好嗎?馬未都通過軍隊醫院找到了葉大夫的住址,準備兩人六十年來第一次正式見面。

幾年前,馬未都六十大壽那天,沒辦酒席也沒收禮,只拜訪了一個人

生日當天,馬未都早早便去了花草市場買了一大捧鮮花,並帶上了自己的新書,自己在書的扉頁寫道“感謝葉惠芳大夫,六十年前為我接生。”到了約定好的時間,馬未都準時叩響了葉大夫家的門。據馬未都回憶當時他站在門外心情是十分緊張和激動的,他不知道與葉大夫見面會是怎樣的場面。

幾年前,馬未都六十大壽那天,沒辦酒席也沒收禮,只拜訪了一個人

門打開了,葉大夫熱情地接待了他。葉大夫雖然已經走過一個世紀,但是聲音洪亮、目光清澈,一點也沒有垂暮的感覺,當時三月份的北京城天氣依然很是清冷。

但老太太已經開始穿拖鞋,並且襪子都沒穿。葉大夫一生中接生了許許多多的孩子,他對馬未都早已沒有印象。但她還是熱情的請馬未都進來坐下,並親自為他泡茶。向來沉穩的馬未都此刻竟也像個孩子一樣變得有些受寵若驚。

幾年前,馬未都六十大壽那天,沒辦酒席也沒收禮,只拜訪了一個人

葉大夫和馬未都邊喝茶邊聊天,葉大夫也像馬未都說起自己年輕的事情。百年前的中國學習西醫的都是大家戶的子女。原來,葉大夫的父親曾是袁世凱的保健醫生,地位很高。但是後來葉大夫的父親走的早,家裡的兄弟姐妹幾個都是靠母親一人帶大。所幸後來兄妹幾人都很有出息,作為醫學教授的葉大夫也在解放軍總醫院享受的是正軍級待遇。

幾年前,馬未都六十大壽那天,沒辦酒席也沒收禮,只拜訪了一個人

說到葉父曾在北京留下一處院子,馬未都來了興趣,好奇的問道“您父親留下的小房子在北京什麼位置?”葉大夫說到“故宮東華門往沙灘走,沿護城河那一溜都是。”北京城共有四層城牆,越靠裡的位置越好。葉父留下的家院曾是皇親國戚們住的地方,當年葉家的顯赫也足以看出一斑。

兩人足足聊了兩個多小時,馬未都不願多打擾老人便提出離開,誰知葉大夫硬是要送送馬未都,一直送到了電梯門口,兩人才相互道別。至此馬未都的六十大壽也就畫上了一個句號。令人惋惜的是,葉大夫在2017年1月18日夜仙逝,享年101歲。此前她曾立下遺囑,病重不要搶救,不要佔用醫療資源,死後將遺體捐給臨床醫學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