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剛學又忘”,這3個簡單易行的記憶方法,讓孩子的學習更輕鬆

點擊右下角“關注”我噢~

作者|川媽&liu

今天的文章有些特別。

開始,咱們先來玩個小遊戲吧~

現在,請把手放在下巴上,然後對身邊的人發出這樣一個“指令”:

“把手放在自己的臉頰上。”

猜猜看,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剛學又忘”,這3個簡單易行的記憶方法,讓孩子的學習更輕鬆

我實驗了四次,其中有三人都會把手放在下巴上,而不是臉頰上。

《哈佛幸福課》的主講人TalBen Shahar,在課堂上也和同學們做過這個遊戲。

“剛學又忘”,這3個簡單易行的記憶方法,讓孩子的學習更輕鬆

通過這個小遊戲,我們可以很形象地意識到:

大腦在處理信息的時候,會優先選擇視覺類信息。(就像TalBen Shahar所說的那樣,多數人都是照你做的做,而不是照你說的做)

這就不難理解,為啥我們對圖像的記憶會比文字要深刻得多了。

“剛學又忘”,這3個簡單易行的記憶方法,讓孩子的學習更輕鬆

有個女孩,曾在2小時內記住了53幅世界經典油畫的7376張碎片。你一定覺得她不是普通人。

沒錯,她是第20屆世界腦力錦標賽“世界記憶大師”、《最強大腦》記憶女神盧菲菲。

“剛學又忘”,這3個簡單易行的記憶方法,讓孩子的學習更輕鬆

但她也是普通人,她說,記憶力是學習一切的基礎,是圖像化學習,才讓她有了今天的成功。

愛因斯坦也曾說過:“我思考問題時不使用語言,而是用生動有形的形象去進行。”

“剛學又忘”,這3個簡單易行的記憶方法,讓孩子的學習更輕鬆

那麼,到底什麼是圖像化學習呢?它對孩子的學習又有著怎樣的幫助呢?這就是今天要帶大家瞭解的內容。

1.圖像化學習,告別死記硬背

諾貝爾獎獲得者斯佩裡博士(R.W.Sperry)曾提出了“左右腦的分工”:

“剛學又忘”,這3個簡單易行的記憶方法,讓孩子的學習更輕鬆

左腦主要負責邏輯思維,在記憶方面,往往靠不斷的重複,來刺激大腦“死記硬背”;

而右腦負責形象思維,主要通過圖像或心像來記憶、思考,而且它的記憶容量是左腦的100萬倍。

腦科學研究又證明,我們的記憶分長時記憶和短時記憶。

圖像化有助於信息變為長時記憶,並在右腦中永久儲存;否則容易成為短時記憶,暫存在左腦,被迅速遺忘。

圖像化學習,就是通過圖像來描繪信息內容,這樣就會把五官的感受圖像化,從而達到有效的記憶。

“剛學又忘”,這3個簡單易行的記憶方法,讓孩子的學習更輕鬆

看過《神探夏洛克》的朋友一定記得這個畫面,卷福在自己的“記憶殿堂”裡飛速檢索,每一層、每個位置安放的信息各有路徑、一清二楚

但很多孩子學習的時候,都習慣用左腦去"死記硬背",學起來痛苦不堪,還收效甚微。

右腦沒有被充分利用起來,實在有點可惜。

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三種常用的圖像化學習法,可以充分開發孩子的右腦,讓孩子的學習更高效。

2.3個很好用的圖像化學習法

看圖說話

這個方法大家都比較熟悉,它也是低年級孩子進行寫作訓練的手段之一。

在外語的學習中,也可以藉助豐富有趣的圖片,來幫孩子加深理解。

“剛學又忘”,這3個簡單易行的記憶方法,讓孩子的學習更輕鬆

讓孩子用自己的話複述圖片內容,就能從線性、扁平的知識灌輸,轉化成立體、完整、鮮活生動的學習情境,更容易理解,也會記得更牢。

國外將類似的方法稱為See-Think-Wonder 三步提問法。

“剛學又忘”,這3個簡單易行的記憶方法,讓孩子的學習更輕鬆

它是哈佛大學教育學院的“零點計劃”(Project Zero)的一小部分。(“零點計劃”已經進行了50多年,致力於研究如何讓孩子更好地理解、思考問題,更好地發揮創造力。)

帶大家一起來看看怎麼在日常生活中用這個方法。

第一步:See,根據圖片複述,描述看到了什麼。

給大家舉個例子,讓我們一起帶娃來觀察下面這張照片:

“剛學又忘”,這3個簡單易行的記憶方法,讓孩子的學習更輕鬆

上面這張照片是去年十一,我和川爸帶著小川去河西走廊時,在魔鬼城拍的。

不同的娃關注的角度是不一樣的,得到的答案也會是豐富多彩的:

這裡的小山丘好奇怪,為什麼是黃色的;

為什麼石頭上有那麼多褶皺;

天空好藍;

照片上那個小男孩在做什麼?

……

大人和孩子的觀察角度也不一樣,所以相互間可以做補充和延伸,這樣能發現更多的細節。

第二步:Think,表達你對這個圖像情景的想法/態度。

再接著上面的例子,這一步就要對前面看到的進行加工和分析了。(不光要問孩子怎麼想,還要問他為什麼這麼想。)

回來後,科考營張丹博士家的果果看到了這張照片,就問他的媽媽:“媽媽,為什麼小川這張照片裡的山,和別處的山不一樣?”

張丹沒有立即回答,而是問他:“是啊,那你覺得是為什麼呢?”

果果想了一會,說:“聽小川說那裡的風力氣很大,是不是岩石都被吹得受傷了?”

先不判斷對錯,相信這是他經過仔細觀察和思考、梳理因果關係後得出的結論。

“剛學又忘”,這3個簡單易行的記憶方法,讓孩子的學習更輕鬆

第三步:Wonder,你還想了解關於這個主題的什麼東西?

在果果講完他的想法後,張丹就問他:“你想不想知道,自己的答案對不對呢?”

他的興致一下子就高了起來。於是,張丹就給他講了這是雅丹地貌以及它的成因。

之後,他們還聊了很多其他地貌的特點和成因,比如,喀斯特地貌、丹霞地貌等……

你看,這樣的方式是不是既能讓孩子發現和解決問題、學到知識,還能讓他們學得更快樂?

再一起來看看國外的孩子是怎麼用這種方法的。

下面是一個孩子在調查蝴蝶時做的記錄:

“剛學又忘”,這3個簡單易行的記憶方法,讓孩子的學習更輕鬆

△ 我看見毛毛蟲在吃東西;我想毛毛蟲已經準備好變成蝴蝶了;我想知道它們為什麼會變成蝴蝶。

“剛學又忘”,這3個簡單易行的記憶方法,讓孩子的學習更輕鬆

△ 我看到它掉下來了;我想它被凍住了;我想知道它為什麼不動了。

美國設計技術專業的學生也用See-Think-Wonder法來探索住宅建築,這是他們做的記錄。

“剛學又忘”,這3個簡單易行的記憶方法,讓孩子的學習更輕鬆

用這種方法,不僅能加深記憶,帶給孩子的好處是多方面的:

  • 可以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
  • 可以讓孩子多角度去思考問題;
  • 可以讓孩子的分析更加有條不紊,有理有據去得出結論。

PS:這種方法,不只適用於看圖說話,帶娃看書、逛博物館時都可以用起來哦~

把故事演出來

著名教育專家Herbert Puchta教授認為,看完圖畫故事後,可以帶著孩子將這個故事演繹出來。

在這個過程中,故事內容就得到了重新的構建,聲音、圖像和動作在孩子腦海中彙集並建立起聯繫,形成形象思維,從而加深了孩子的印象。

有條件的學校都會組織學生排演一些課堂劇,讓學生扮演課文中的人物角色,來幫助孩子們理解知識。

“剛學又忘”,這3個簡單易行的記憶方法,讓孩子的學習更輕鬆

再給大家講個小笑話。小時候學習《白毛女》,扮演黃世仁的同學說:“老楊啊,按個手印吧!”

扮演楊白勞的同學歡天喜地按下手印。

老師無可奈何地說:“感覺你是巴不得把閨女賣掉啊!”

大家鬨堂大笑,也在那一刻牢牢記住了,人物的心理設定應該是悲傷、絕望的。

不僅僅是課堂上,平時在家裡,我們和孩子一起學到的新知識,都可以用到這種方法。

比如杜甫的《絕句》,我們可以用手機放一段典雅的背景樂,讓孩子根據自己的理解,利用毛絨玩具、手邊的小物件等簡單的道具把內容再現一遍:

翠柳、黃鸝、白鷺、青天、婉轉的鳴叫,沖天直上的動作……形象、聲音、情態等各種因素互動起來,就加深了孩子對知識的掌握。

英語學習中,同樣可以讓孩子再現所學的情境。比如,讓孩子表演一下,一個人困了會是什麼樣子:

“剛學又忘”,這3個簡單易行的記憶方法,讓孩子的學習更輕鬆

孩子將詞彙和情境對應起來理解,會記憶得更加深刻。

用好思維導圖

思考的過程並不可見,那我們怎麼知道孩子理解的程度、效果呢?

有個辦法:那就是再現思維。

讓孩子把思維可視化,除了我以前介紹的錨圖法孩子成績三年級集體下滑?聰明的父母都用這招延長優勢,還有一種常見的方法是畫思維導圖。

記得2015年我在澳洲訪學,在當地老師的安排下,我參觀了當地的一些中小學。

“剛學又忘”,這3個簡單易行的記憶方法,讓孩子的學習更輕鬆

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很多教室的牆上都貼著一張張的Mind Map(思維導圖)。

“剛學又忘”,這3個簡單易行的記憶方法,讓孩子的學習更輕鬆

那裡的老師說:“這是‘Tools For learning’(學習的工具),每個人都會用。”

孩子可以用來記筆記、複習功課,寫作文、甚至做項目策劃,出行規劃.....

“剛學又忘”,這3個簡單易行的記憶方法,讓孩子的學習更輕鬆

寫作文

“剛學又忘”,這3個簡單易行的記憶方法,讓孩子的學習更輕鬆

總結知識

“剛學又忘”,這3個簡單易行的記憶方法,讓孩子的學習更輕鬆

梳理故事

“剛學又忘”,這3個簡單易行的記憶方法,讓孩子的學習更輕鬆

做項目規劃

我平時備課、做讀書筆記的時候,也會經常用到:

“剛學又忘”,這3個簡單易行的記憶方法,讓孩子的學習更輕鬆

“剛學又忘”,這3個簡單易行的記憶方法,讓孩子的學習更輕鬆

其實,任何需要進行記憶和思考的地方都可以用思維導圖(孩子可以用在學習上,成人可以用在工作上),是一個非常好的思維利器。

它就好像一張腦圖,囊括了千千萬萬的重點和信息,彼此像鏈條一樣聯繫在一起。

在大腦裡,隨便提取一個信息,其他的就很容易記起來。

“剛學又忘”,這3個簡單易行的記憶方法,讓孩子的學習更輕鬆

如果想帶著孩子學用思維導圖,這裡給大家推薦一套書——“思維導圖之父”東尼·博贊專門寫給孩子們的《思維導圖》,在家就能帶著孩子練起來。

今天就先介紹到這裡了,希望這些方法能對孩子有用,能讓孩子的右腦充分地動起來,並能和左腦的邏輯思維優勢完美結合,在今後的學習和工作中,可以更高效,可以收穫更多驚喜。

https://thecuriouskindergarten.blog/2014/10/08/see-think-wonder-developing-thinking-routines-in-the-classroom/

川媽說說

已經不記得,這是分享的第幾個學習方法了。小川上了學,估計以後類似的內容會越來越多,大家等著接招吧。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和我相似的體會,現在的孩子真的比我們強很多,人更機靈、眼界更寬、知識面更廣。但其中也有問題,我就在小川身上發現了一個,學的東西多,但不夠深入紮實,做不到舉一反三。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搜尋到了世界第二聰明的人— 聽起來很高大上,其實很簡單,就是讓孩子當老師,把他學的內容再講一遍給我們聽。當他能思路清晰、講的清楚明白時,才說明他真的懂了、透了。

我在教小川數學時,常常運用這個方法,效果挺好。還有今天分享的圖像學習法,弄不明白、記不住的內容,一起畫出來。相比抽象的符號,形象具體的圖像,孩子更容易理解、也記得更牢。

孩子學習不容易,努力固然重要,這隻能靠他自己;好的方法更加關鍵,事半功倍、提高效率,這裡我們是可以使得上勁的。

mom看世界:踐行自然教育,追求自然養育,崇尚自然生活,期待更多的姐妹與我攜手同行。對啦,目前我在“頭條號、公眾號”兩個平臺發佈文章,名字均為【mom看世界】,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