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纳雍县:信访关键词见证初心

今年,纳雍县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重要思想,抓住“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契机,将汇民意、解民忧、聚民心作为信访工作总基调,不断深化信访工作制度改革,全力化解攻坚信访矛盾纠纷,妥善解决群众合理诉求。信访工作亮显关键词,见证了党员干部的初心。

接访 下访 约访 网访

坐班接访拆心墙。将县四级视频接访大厅与部门接访窗口整合为县综治中心,建立完善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坐班接访制度及包案化解信访矛盾制度,制定接访日程并向社会公示,明确接访态度、化解要求及化解质量,确保党员干部能倾听民意、疏导情绪、解决问题。今年以来,副县级以上领导坚持每月带头接访群众、听取诉求、释法析理、剖析原因、研制化解方案,共接访群众283批631人次,及时有效处理了群众的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

带案下访解难题。出台《副县级以上领导密切联系群众工作细则》,全面梳理“骨头案”“钉子案”“无头案”,按照“谁分管、谁负责”原则,将复杂疑难信访矛盾落实给副县级以上领导包案,明确包调查、包研判、包调处、包化解的“四包”责任,同时对包案事项实行台账销号管理,确保“一个钉子一个眼”。信访矛盾“百日攻坚战”启动以来,包案领导全力督导有权处理责任部门,深入一线查症结、明思路、定措施,现场化解184件信访矛盾,啃下矛盾化解路上的一个个硬骨头。

联动约访调纠纷。建立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调处矛盾纠纷机制,针对群众反映相对集中、处理难度较大、具有苗头性和倾向性的问题,县级包案领导、责任单位包案人员、村(社区)相关人员联合约访群众,及时从政策、法律、道德层面进行调解,成功调处365起矛盾纠纷。同时,大部分村(社区)积极制定矛盾纠纷调处激励机制,有效整合乡贤、能人力量,探索多元调处模式,促使矛盾纠纷发现在早、调处在小。

网上信访通民意。创建“信、访、网、电”四位一体工作格局,推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依托“书记、县长直通交流台”“领导信箱”等网上信访受理平台,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引导群众多上网,少走访,逐步把网上信访作为解决信访问题的主渠道,切实节约群众走访时间、减轻群众上访成本。今年以来,群众网上信访总量为298件,已按期办结235件,正在办理63件,目前已将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问题纳入主题教育整改内容。


防范 回访 研判

提前介入防风险。构建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联片、部门主要领导联乡镇(街道)、乡镇(街道)班子成员联村(社区)、一般干部联组、村(社区)干部联户的五级联系工作机制,重点抓好矛盾纠纷的及时排查调处。同时注重排查重心下移、调处关口前移,压实乡镇(街道)及村(社区)矛盾纠纷排查责任。各乡镇(街道)及村(社区)积极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大部分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得到早发现、早研判、早处理,有效防范风险隐患。

跟踪回访问实效建立初信初访回访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机制,办理人员逐一对初信初访当事人进行回访,摸清信访群众对初信初访办理程序、办理态度、办理结果的真实评价,认真收集、汇总反馈意见。同时,将信访群众的反馈意见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整改内容,及时督促相关人员落细落实、补齐短板,形成初信初访“受理—办理—办结”闭合圈,提升了初信初访及时受理率、按期办结率、群众满意率,维护了信访人合法权益。

联合研判抓落实。充分发挥信访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强化部门联动协作力度,定期不定期组织责任单位深入细致排查、梳理、汇总未化解的矛盾纠纷信访问题,详细听取事项的具体办理情况,认真摸清事项经过及问题根源,从法、理、情角度把脉认定事项的合理程度,进一步明晰解决思路、研讨化解方案。责任单位按时限、按程序、按政策办理群众诉求,信访部门合理运用信访专项疑难资金解决疑难事项,推动信访矛盾真化实解。今年以来,召开信访矛盾研判会议68次,解决58件疑难信访事项,切实减轻群众“访累”。

纳雍县信访局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