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一動不動4個多小時,黑龍江29歲小夥為救人拼了

“祝素未謀面的你,早日康復。”

21日13時55分,在經歷了四個小時的造血幹細胞採集後,來自綏化的姜蒙(化名)來不及好好休息,懷著激動的心情在自己的朋友圈寫下了這樣一段話。

一动不动4个多小时,黑龙江29岁小伙为救人拼了

今年8月15日,姜蒙接到通知,自己與鄭州的一名28歲白血病女孩初配合格,由於患者病情危急,急需造血幹細胞移植。面對這份加急的“生命速遞”,29歲的小夥子姜蒙沒有絲毫猶豫,從初篩、高分辨配型到體檢只用了一個月的時間,為女孩跑贏死神搶回了一線生機。

21日,姜蒙在哈市一院血液病腫瘤研究所,經過四個多小時的採集,完成了造血幹細胞捐獻。

一动不动4个多小时,黑龙江29岁小伙为救人拼了

六年獻出一個成年人全身的血量

兩年前主動加入中華骨髓庫

29歲的姜蒙是一個“90”後,性格內向的他不善言辭,但身上卻有著一種和超出年齡的穩重。

繁忙的工作之餘,熱愛運動的他除了每天晚上雷打不動跑上四五公里鍛鍊身體,還連續六年來堅持無償獻血,每年必獻兩次全血,每次400毫升。

據瞭解,一個成年人的總血量為4000~5000毫升,姜蒙六年捐獻出的4800毫升全血,相當於一個成年人全身的血量。

“每當想到自己捐獻的血液會幫助那些生病的人,心裡就會感到很溫暖。”姜蒙說,2017年,他在一次獻血時,工作人員問他是否願意加入中華骨髓庫。

“說實話當時我對造血幹細胞捐獻還不是很瞭解,就沒同意,回家後我上網詳細查了不少資料,才知道捐獻造血幹細胞不但可以挽救別人的生命,還對身體無害。”第二次獻血時,他主動要求留下血樣,加入中華骨髓庫,成為一名造血幹細胞志願者。

白血病女孩急需移植救命

從初篩、高分辨配型到體檢

只用了一個月

今年8月15日,姜蒙接到了省紅十字會造血幹細胞管理中心打來的電話,說他與鄭州一名28歲的白血病女孩初配合格,問他是否願意捐獻造血幹細胞挽救這個女孩的生命。

“真沒想到救人的機會來得這麼快,我當時在電話裡就同意了。”姜蒙說。

以往從初篩、高分辨配型到體檢一般需要半年左右的時間,由於女孩病情危急,急需移植救命。面對這份加急的“生命速遞”,姜蒙配合工作人員,僅用一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各項檢查,為女孩跑贏死神搶回了一線生機。

一动不动4个多小时,黑龙江29岁小伙为救人拼了

為了不讓家人擔心,直到體檢前一天,姜蒙才和媽媽說了要捐獻的事。兒子從小到大都很懂事,從來沒讓媽媽操過心,雖然打心眼兒裡心疼兒子,但姜媽媽也知道兒子的脾氣,一旦他決定的事就一定會去做。

“捐造血幹細胞就和獻血一樣,只不過時間長點,對身體沒有損害,而且還能救人一命。”聽了兒子的解釋後,姜媽媽心裡釋然了,更支持他的決定了。

志願者親自護送

“生命種子”今晚回輸患者體內

16日,姜蒙在朋友的陪伴下來到哈爾濱,住進了哈市一院血液病腫瘤研究所,正式採集前,他需要連續打五天的動員劑,把骨髓裡的造血幹細胞動員到外周血裡。和一些人打動員劑後渾身疼痛不同,姜蒙的反應並不劇烈,只是有一些腰痠。姜蒙笑著說:“和救人相比,這點疼痛算不了什麼。”

一动不动4个多小时,黑龙江29岁小伙为救人拼了

21日上午9時,採集正式開始,姜蒙面色平靜,眼神裡透出堅定。粗大的穿刺針穩穩地扎進姜蒙手臂上的血管,血液順著輸液管被引入到血細胞分離機,將造血幹細胞分離出來後,剩下的成分從另一隻手臂的血管重新回輸到體內 ……

四個多小時的採集過程中,他必須保持一動不動,額頭上也冒出了細細的汗珠。採集結束後,姜蒙的背部早已麻木,但看著血袋內的造血幹細胞,他咧著嘴笑得很開心。

工作人員將這份帶著溫度的血袋小心翼翼的放在恆溫箱中,由我省造血幹細胞志願者服務隊的徐連森親自護送,乘坐飛機前往鄭州患有白血病的女孩所在的醫院,21日晚,這些“生命種子”就將回輸到女孩的體內,為她送去生的希望。

帶著激動的心情,姜蒙在自己的朋友圈寫下“祝素未謀面的你,早日康復。”

據省紅十字會造血幹細胞管理中心付偉平主任介紹,姜蒙是我省第114例、全國第902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目前,中華骨髓庫累計庫容已達260餘萬人份,成功實施造血幹細胞捐獻9020例。

按照中華骨髓庫的要求,今年黑龍江省已經完成了4000名志願者的招募,目前正在將這些志願者的血樣進行篩查,檢測合格的信息將上傳到中華骨髓庫中,付偉平主任呼籲:希望能有更多的愛心人士,加入到造血幹細胞捐獻的隊伍中來!

龍頭新聞記者 霍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