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大明最后的大明军

---值此纪念400年前那辉煌战役

这是日本人关于文禄•庆长之役人员损失的报告,据日本【旧陆军の朝鲜役研究】记载的战争中人员阵亡情况如下:

日本军14万も死ねば国が倾くのはむしろ当然だよ 明军仅か3万じゃさすがに灭ばないよ三成の秀吉の报告书に具体的な数字を持って 第1军小西军60%死亡。第2军の加藤清正军は被害が37%、锅岛军も36%死亡。3军の黒田军は54%死亡、4军岛津军は60%死亡。5军も40%死亡、6军は44%死亡。しんがりの7军の毛利军で43%死亡。と报告しているけどな。

译文:日本军战死14万人,国家衰弱是理所应当的。而明军只损失了3万人,真不愧是永不败的明朝不灭之军。三成给秀吉报告书里具体的数据是第一军小西军死亡60%、第二军加藤清正军37%被杀、锅岛军也死亡36%、三军黑田军死亡54%、四军岛津军被杀60%、五军也40%死亡,六军44%死亡、殿后的七军毛利军43%死亡。

一、背景

公元十六世纪,日本战国时代,“太阁”(退位摄政关白)丰臣秀吉在1590年统一日本全国后,其侵略野心开始逐渐膨胀,于是在大明万历十九年(1591)六月令对马岛藩主宗义智通告朝鲜国王李昖,表示将于次年春天假道朝鲜进攻大明帝国,而丰臣秀吉真实意图是入侵当时的明朝属国李氏朝鲜王国。

丰臣秀吉致书朝鲜国王云:“吾欲假道贵国,超越山海而直入于明使四百州溶化我俗,以施王政于亿万斯年”;不久李昖便正式回书:“明是独一无而的大国,也是朝鲜的宗主国,要让朝鲜背叛明朝,绝无可能”。

丰臣秀吉在企图臣服朝鲜的同时,亦遣使往葡萄牙印度果阿殖民政府、西班牙之菲律宾殖民政府、琉球王国、暹罗等国,要求他们俯首称臣及帮助日本而向明朝宣战。葡萄牙与西班牙听闻,宣布中立。

琉球国尚宁王拒绝丰臣秀吉的要求,并上报明朝日本的侵略野心。暹罗国纳腊宣王闻之,欲调集暹罗军团协助宗主国大明打击日本,适逢邻国缅甸东吁王朝入侵,因此无法出兵,但还是派遣了百余暹罗武士编入明军出征朝鲜。

明建州卫都督佥事努尔哈赤在朝贡时听说日本入侵朝鲜之事,愿意出兵数万“征杀倭奴”。但朝鲜人恐女真人击败倭寇后占据其王国,予以拒绝,否则历史上将会出现努尔哈赤对决丰臣秀吉之战。

节选【大明征东录】之五

碧缇馆之战

大明最后的大明军

日军在平壤之战失利后,平安道、江源道、黄海道的日军听闻明军大举来袭,自知不敌,全线后撤数百里,日军自侵朝以来所取得的战果失掉一半。负责掩护黑田长政与小西行长南逃的粟山鸟康(黑田家臣)所部被明军副总兵都督佥事(从二品)李如柏统领左军所追歼。

2月末,占据咸镜道加藤清正的第二军团也退到汉城。但撤退时恰逢严冬,九州萨摩兵无法适应朝鲜北部苦寒的气候,沿途倒毙甚多;水町平右卫门(丹后守)、姉川平右卫门(中务大辅)、诸冈彦右卫门、永田源左卫门、横尾十五左卫门、中岛九郎兵卫、纳富六郎、武藤主嘉允、 马渡相右卫门、武藤新九郎、乙咸五兵卫、高木内蔵助、 鹿江太郎左卫门、公文六郎兵卫、绪方牛之介等家臣、武士以及数千士卒皆在撤退途中遭袭杀、冻病而死。

开城是朝鲜三大都城之一,守军小早川隆景第六军团也南撤至汉城以北15公里的碧蹄馆。1月18日,日军撤出开城不到一小时,明军李如柏部已进占开城。朝鲜三都八道,已有二都(平壤、开城)五道(黄海、平安、京畿、江源、咸镜)被收复,明军士气更加高昂。

1月24日,明军主力二万与朝鲜军五千渡过临津江,挺进至坡州城。李如松令副总兵查大受、参将李如梅、游击李宁领辽骑三千与朝鲜京畿道防御使(从二品)高伯彦所部侦骑百余南下,侦察前往汉城的道路。26日,明军在碧蹄馆(位于汉城西北部的京畿道驿馆)南方的砺石岭遇到日军前野长康、加藤光泰所部斥候队六百余人,明军击溃日军,斩首三百余级。李如松得到查大受捷报后,以为日军如当地朝民所说已放弃汉城撤退,遂于27日率李如柏、张世爵等本部众将与铁骑二千余人从开城出发,准备进占汉城。

孰料退守汉城的数万日军已准备与明军决战,汉城防务交由小西行长等人负责。而以小早川隆景与宇喜多秀家等部主力三万五千余众出城迎战明军。这个庞大阵容是日军侵朝以来前所未有的。而不知敌情,仍在奋勇挺进的数千明军将遭遇前所未有的恶战。

号称日本战国时代“西国无双”的大将立花宗茂率先自领三千人马于27日在砺石岭伏击查大受所部明军,但被明军反击挫败,侍大将十时连久(立花家臣)被李如梅射杀,旗奉行池辺永晟(立花家臣)战死,立花宗茂身中数箭,只得在黑田长政接应下在退避小丸山。

中午时分,日军小早川隆景、吉川广家、宇喜多秀家等部合计三万之众出现在战场。李如松得知先锋已经交战,迅速进军,于砺石岭北方的望客砚接应查大受军后,在碧蹄馆重整军阵。但碧蹄馆地形狭

隘,又多泥泞水田,不利骑兵行动,于是李如松且战且退至北方的惠阴岭,并派信使令统领中军的副总兵杨元火速领兵支援。

明军与日军激战于碧蹄馆

大明最后的大明军

李如松与查大受合军后抢先击败小早川隆景部先锋粟屋景雄的二千兵马,但小早川隆景随即以全军压上,以小早川秀包、筑紫广门、毛利元康率兵六千攻李如松右翼,以立花宗茂与井上景贞率兵四千突击左翼,而小早川隆景以本部八千人马直冲明军正面。但进攻的日军遭到明军蓟镇都司王问所部车营炮火的纵射,一时损失惨重。

鏖战中,面临困境的明军瞬间爆发出了不可思议的战斗力,李如松令一队苍头军重甲骑士,骤然直攻小早川秀包本阵。明军连斩小早川秀包手下侍大将横山景义、桂五左卫门、内海鬼之丞、波罗间乡左卫门、伽罗间弥兵卫、手岛狼之助、汤浅新右卫门、吉田太左卫门等多名旗本武士;小早川秀包也一度被明军击落马下,几乎殒命,幸亏家臣粟屋源兵卫、井上五左卫门、桂繁次、白井包俊、荒川善兵卫等拼死护卫,才将小早川秀包救走。

见久攻不下,日军又投入了吉川广家的四千生力军,此时,战场上日军已占据五比一的优势,遂开始猛攻李如松的本队。安东常久(立花家臣)率领立花家的马廻众(侍卫)突袭李如松时,被李如梅(李如松五弟)射杀,而苍头军左翼统领(千总)李有升为护卫李如松时也被小早川隆景之部将井上景贞、小野镇幸与忍者攻杀,李如松的亲兵战死约八十余人。明军虽然战况不利,但仍力斗不屈,李如柏、李宁、查大受、张世爵、方时辉、王问等明军将领皆各持兵刃率部与日军奋力作战,给以日军极大伤亡。据日方史料记载,领军冲阵的小野成幸、小川成重、安东幸贞、小野久八郎等旗本武士相继被明军格杀于阵前。

此时,两军从午后至黄昏已交战六个小时,日军欲投入黑田长政、加藤光泰、宇喜多秀家(实则为其重臣户川达安所率)等万余生力军围歼明军。危急关头,四千大明援兵终于杀到,杨元领军击破日军包围,抢占李如松右翼阵地,并令所部车营发炮轰击日军,掩护明军撤退。小早川隆景、黑田长政、宇喜多秀家见大明援军携炮到来,方始退军。

此战,明军伤亡一千一百九十人,日军死伤则超过六千人。明军能以五千之众与三万日军鏖战,苦撑至援军到来,并给日军以重创,除参战明军皆为久经战阵的辽东铁骑外,随军蓟镇都司王问的车营也火器精良,该部携带的数十门佛郎机炮给日军以极大的杀伤,这种炮配有可快速装填的子铳,在三百码的距离上,霰弹所及,皆人马洞穿。

大明最后的大明军

明军的佛郎机火炮

另外,护卫李如松的苍头军尽皆骁勇善战。当时,日本随军的耶稣会传教士葡萄牙人路易斯•弗洛伊斯(Luís Fróis)记载中说道:“大明主将李如松的私人武装卫队苍头军是拥有矫健的骑术和高超的

逐斗技艺的战士,而且悍不畏死,更令人惊讶的是他们还装备有新式的多管连发火枪,这给与他们交战的日本人造成可怕的损失”。

大明最后的大明军

明军使用的三管连珠铳

碧缇馆之战,辽东军虽然面对数倍于己的日军,但却毫不畏惧。他们被人骂过贪婪,被人骂过嗜血、残暴,可从来没被人骂过怯懦。他们跟蒙古人、女真人在辽阔原野上拼杀出来的血性与杀气,不会因为区区数万日军而消退,他们在那位无敌的统帅李如松的带领下纵马驰骋,十荡十决,他们是真正的勇士。

而此战中,一起与杨元驰援的朝鲜都元帅金命元等数千朝鲜军,在杨元所部投入战斗后,居然直接还阵退回坡州,然后沾沾自喜地暗自庆幸自己没折损人手。朝鲜军人似乎全然没想到,在他们面前浴血奋战的明军将士,正在为他们的复国而战。

后世关于碧蹄馆之役的说法有二种:一种是,明军先退,日军并未追击,反而退返汉城,显示日军并未完全控制战场,此役胜负各半。而另一种是,明军以少胜多,粉碎了日军在万历朝鲜之役中唯一一次歼灭成建制明军的机会,极大的打击了日军士气,为以后逼迫日军放弃汉城,收复失地奠定了基础。

李如松经此役后,因其苍头军(家将亲兵)死伤较多,加上听闻自咸镜道退军加藤清正第二军团准备转攻平壤(朝奸散布的谣言),李如松于是先退开城,后退平壤。明军撤退的另一个原因是负责明军辎重粮草的李氏王朝后勤保障不利,出征的明军大部为辽东铁骑,但由于粮草短缺,仅军中的战马就饿死万匹,伤病的明军也减员甚多,使明军的战力大打折扣。

李舜臣有些战绩,但被无限夸大了,闲山岛海战,朝鲜史料记载,斩首日军210余级,但被后世夸大为4000。

安骨浦港之战,日军只损失约300,朝鲜上报的数字是斩首260,但也被夸大为6000.

要是李舜臣真能力挽狂澜,却却实实掐断日军海运线,朝鲜也不会八道尽失,小朝廷跑道鸭绿江边泣血求援了。

另外,朝鲜水军号称8万,具估计最少也有3万,可在庆长之役被日本人全歼,不得已大明最终才派出陈璘的水师。

李舜臣有些战绩,但被无限夸大了,闲山岛海战,朝鲜史料记载,斩首日军210余级,但被后世夸大为4000。

安骨浦港之战,日军只损失约300,朝鲜上报的数字是斩首260,但也被夸大为6000.

要是李舜臣真能力挽狂澜,却却实实掐断日军海运线,朝鲜也不会八道尽失,小朝廷跑道鸭绿江边泣血求援了。

另外,朝鲜水军号称8万,具估计最少也有3万,可在庆长之役被日本人全歼,不得已大明最终才派出陈璘的水师。

三管连珠铳,明朝就有的玩意满清居然还骑兵冲击八国联军。说满清统治不是历史的倒退都没人信。

-----------------------------

大明最后的大明军

当时三管连珠铳不光大明有,日本也有,但是数量少,多进口,枪管使用二百次以上就报废了,当时的铸铁炮、铜铸火炮也有使用寿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