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 中國46座古代園林,讓人驚歎的鬼斧神工


中國46座古代園林,讓人驚歎的鬼斧神工


▲靜心齋原名“鏡清齋”,佔地面積約八千七百平方米。是北海最精巧的一處園中之園。靜心齋原為明代普通官房,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7年)在擴建“西天梵境”時修建了靜心齋(當時稱鏡清齋)也稱“乾隆小花園”。園內主要建築有鏡清齋、抱素書屋、韻琴齋、碧鮮亭、焙茶塢、罨畫軒、沁泉廊、枕巒亭、石橋等。靜心齋東枕山,西倚寺,南面滄波,園內亭、榭、廊、軒、石橋、水池、疊石、假山以及樓臺,殿閣建築形式既不失北方園林宏偉壯麗的氣魄,又有江南園林小巧玲瓏的情趣,是中國造園藝術的珍品。


中國46座古代園林,讓人驚歎的鬼斧神工


▲滄浪亭,是一處始建於北宋的中國漢族古典園林建築,始為文人蘇舜欽的私人花園,位於現蘇州市城南三元坊附近,其佔地面積1.08公頃,是蘇州現存諸園中歷史最為悠久的古代園林。滄浪亭全園佈局,自然和諧,堪稱構思巧妙、手法得宜的佳作。全園景色簡潔古樸,落落大方。


中國46座古代園林,讓人驚歎的鬼斧神工


▲奉先寺,原名大盧舍那像龕,是龍門石窟中規模最大、最具有代表性、藝術最為精湛的一組摩崖型群雕。奉先寺南北寬約34米,東西深約36米,置於9米寬的三道臺階之上,龕雕一佛、二弟子、二脅侍菩薩、二天王及力士等十一尊大像。奉先寺是龍門石窟中規模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露天佛龕,形態各異、刻畫傳神的造像顯示了盛唐雕塑藝術的高度成就,成為石雕藝術史上的奇觀。石窟正中盧舍那佛坐像為龍門石窟最大佛像,身高17.14米,頭高4米,耳朵長1.9米,造型豐滿,儀表堂皇,衣紋流暢,具有高度的藝術感染力,實在是一件精美絕倫的藝術傑作。


中國46座古代園林,讓人驚歎的鬼斧神工


▲廣亮大門又稱廣梁大門,古代漢族建築宅門的一種,是四合院宅門的一種,屬於屋宇式大門,在等級上僅次於王府大門,高於金柱大門,是具有相當品級的官宦人家採用的宅門形式。


中國46座古代園林,讓人驚歎的鬼斧神工


▲虎丘位於蘇州城西北郊,距城區中心五公里,為蘇州西山之餘脈,因周邊地形脫離西山主體,成為獨立的小山。

相傳春秋時吳王夫差葬其父闔閭於此,葬後三日有白虎踞其上,故名虎丘。一說“丘如蹲虎,以形名”。

山高34.3米,古樹參天,山小景多,千年虎丘塔矗立山巔。《吳地記》載:“虎丘山絕巖縱壑,茂林深篁,為江左丘壑之表。”向有“吳中第一名勝”之譽。


中國46座古代園林,讓人驚歎的鬼斧神工


▲漏窗牆也是花式磚牆的一種,與漏磚牆相似,只是因為其透空的牆洞部分開在牆的上部,大致相當於窗子的位置,而且一個個牆洞也是一個個的窗戶所以稱"漏窗牆"。


中國46座古代園林,讓人驚歎的鬼斧神工


▲獅子林始建於元代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是漢族古典私家園林建築的代表之一。屬於蘇州四大名園之一。平面成東西稍寬的長方形,佔地1.1公頃,開放面積0.88公頃。因園內“林有竹萬,竹下多怪石,狀如狻猊(獅子)者",又因天如禪師惟則得法於浙江天目山獅子巖普應國師中峰,為紀念佛徒衣缽、師承關係,取佛經中獅子座之意,故名“獅子林”。

獅子林建築可分祠堂、住宅與庭園三部分,現園子的入口原是貝氏宗祠,有硬山廳堂二進,簷高廳深,光線暗淡,氣氛肅穆。

住宅區以燕譽堂為代表,是全園的主廳,建築高敞宏麗,堂內陳設雍容華貴。沿主廳甫北軸線上共有四個小庭園燕譽堂甫以白、紫玉蘭和牡丹花臺為春景庭園。


中國46座古代園林,讓人驚歎的鬼斧神工


▲此建築落成於明永曆年間,是全臺灣建成的第一座孔廟,也是鄭成功收復臺灣後在臺灣建立的第一所高等學府,清朝初期一度是全臺童生入學之所,因此亦稱全臺首學。有“全臺首學”之稱。建築以主祀至聖先師孔子的大成殿為主體,大成殿無柱子及迴廊,而以伸出厚牆的挑梁插栱支撐,殿梁懸有多方前清諸帝的欽賜御匾,備極尊榮;兩旁東西廡則奉祀孔子72位弟子及歷代先儒先賢神位,兩側毗連禮器庫、樂器庫,古代形制禮樂器皆妥為保存,以供祭孔之用;正殿之後為崇聖祠,祀孔子五代祖先牌位及孔鯉等先達賢儒,建築形式較為古樸。


中國46座古代園林,讓人驚歎的鬼斧神工


▲天壇齋宮幾乎是故宮的微縮版,它位於天壇西天門南,坐西朝東,是皇帝來天壇祈谷、祈天前齋戒沐浴的地方。宮牆有兩層,外層叫磚牆,內城稱紫牆。外城主要是防衛設施,在外城四角建有值守房。外城東北角有一座鐘樓,每逢皇帝進出齋宮,都要鳴鐘迎送。齋宮分前、中、後三部分,前部以正殿為中心,周邊古柏參天;後部是皇帝的內宅寢宮,配有不乏古稀珍木花草的後花園;中部是一個狹長的院子,院內兩端各有廊瓦房5間,是當時主管太監和首領太監的值守房。齋宮面積4萬平方米,有建築房屋200餘間。齋宮面東,是5間正殿,為無樑殿式供券磚石結構。


中國46座古代園林,讓人驚歎的鬼斧神工


▲王家大院是由靜升王氏家族經明清兩朝、歷300餘年修建而成,包括五巷六堡一條街,總面積達25萬平方米,而且是一座具有漢族文化特色的建築藝術博物館。王家大院的建築格局,繼承了中國西周時形成的前堂後寢的庭院風格,既提供了對外交往的足夠空間,又滿足了內在私密氛圍的要求,做到了尊卑貴賤有等,上下長幼有序,內外男女有別,且起居功能一應俱全,充分體現了官宦門第的威嚴和宗法禮制的規整。建築群大小院落35座,房屋342間,主院敦厚宅和凝瑞居皆為三進四合院,每院除有高高在上的祭祖堂和兩旁的繡樓外,又都有各自的廚院、家塾院,並有共用的書院、花院、長工院、圍院。堡內88座院落各具特色,無一雷同。


中國46座古代園林,讓人驚歎的鬼斧神工


▲網師園始建於公元1174年(宋淳熙初年),始稱“漁隱”,幾經滄桑變更,至公元1765年(清乾隆三十年)前後,定名為“網師園”,並形成現狀佈局。網師園為典型的宅園合一的私家園林。全園佈局緊湊,建築精巧,空間尺度比例協調,以精緻的造園佈局,深蘊的文化內涵,典雅的園林氣息,當之無愧地成為江南中小古典園林的代表作品。網師園現面積約10畝(包括原住宅),其中園林部分佔地約8畝餘。網師園分三部分,東部為宅第,中部為主園,西部為內園,境界各異。


中國46座古代園林,讓人驚歎的鬼斧神工


▲霧峰林家,是臺灣省臺中市霧峰區知名的望族,集政、軍、農、商的勢力而興旺約100多年,以佔地廣闊的家族三合院建築(霧峰林家花園)聞名。與基隆顏家、板橋林家、鹿港辜家、高雄陳家並列為臺灣五大家族。福州戲臺和觀眾席精緻華美,為林家過去專屬之宴客與看戲空間,也是林家族人喜事的場地,每每開演盛極一時,林家當時還有專屬的子弟戲班,大花廳是林家鼎盛的象徵,值得一看。


中國46座古代園林,讓人驚歎的鬼斧神工


▲布達拉宮坐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宮殿、城堡和寺院於一體的宏偉建築,也是西藏最龐大、最完整的古代宮堡建築群。布達拉宮最初為吐蕃王朝贊普松贊干布為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興建。依山壘砌,群樓重疊,殿宇嵯峨,氣勢雄偉,是藏式古建築的傑出代表,中華民族古建築的精華之作。布達拉宮海拔3700米(旅遊要防止缺乏內源氧),佔地總面積36萬平方米,建築總面積13萬平方米,主樓高117米,共13層,其中宮殿、靈塔殿、佛殿、經堂、僧舍、庭院等一應俱全。主體建築分為白宮和紅宮兩部分。宮殿高200餘米,外觀13層,內為9層。布達拉宮前闢有布達拉宮廣場,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廣場。


中國46座古代園林,讓人驚歎的鬼斧神工


▲何園,又名”寄嘯山莊“,是一處始建於清代中期的漢族古典園林建築,被譽為“晚清第一園“。何園由清光緒年間何芷舠所造,其中,片石山房系石濤大師疊山作品,堪稱人間孤本。其原址為乾隆年間古園,名雙槐園。何園規模龐大,佔地面積約1.4萬平方米,建築面積就達7000餘平方米,佔50%以上,密度高,反映清後期園林建築緊湊的特點。全園分為東園、西園、園居院落、片石山房四個部分,其園內的兩層串樓和復廊與前面的住宅連成一體。


中國46座古代園林,讓人驚歎的鬼斧神工


▲諧趣園是清乾隆時仿無錫惠山腳下的寄暢園建造,原名惠山園。位於頤和園的東北角,由於它小巧玲瓏,在頤和園中自成一局,故有“園中之園”之稱。諧趣園中共有橋五座,其中以知魚橋最為著名。該橋接近水面,便於觀魚,故取名知魚橋。


中國46座古代園林,讓人驚歎的鬼斧神工


▲須彌靈境是頤和園(清漪園)萬壽山後山的主要建築群,亦稱“四大部洲”。乾隆時清漪園前山的主體建築群是大報恩延壽寺(現在的頤和園排雲殿建築群),後山的主體建築群則是另一組藏式佛寺——須彌靈境。這兩組建築其實在同一條中軸線上,但彼此隔著山脊,一個朝南,一個朝北,相互背對著。


中國46座古代園林,讓人驚歎的鬼斧神工


▲拙政園,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始建於明正德初年(16世紀初),是江南古典園林的代表作品。與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蘇州留園一起被譽為中國四大名園。全園佔地78畝(約52000平方米),分為東、中、西和住宅四個部分。住宅是典型的蘇州民居,佈置為園林博物館展廳。拙政園中現有的建築,大多是清咸豐九年(公元1850年)拙政園成為太平天國忠王府花園時重建,至清末形成東、中、西三個相對獨立的小園。


中國46座古代園林,讓人驚歎的鬼斧神工


▲北京故宮,舊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明、清兩代24位皇帝的皇家宮殿,是中國古代漢族宮廷建築之精華,無與倫比的建築傑作,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的古建築之一。它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北京故宮由明成祖朱棣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開始建設,以南京故宮為藍本營建,到明代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佔地面積約為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為15萬平方米,它是一座長方形城池,東西寬七百五十三米,南北長九百六十一米。宮城周圍環繞著高12米,長3400米的宮牆,形式為一長方形城池,牆外有52米寬的護城河環繞,形成一個森嚴壁壘的城堡。故宮宮殿建築均是木結構、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飾以金碧輝煌的彩畫。故宮有4個門,正門名午門,東門名東華門,西門名西華門,北門名神武門。面對北門神武門,有用土、石築成的景山,滿山松柏成林。在整體佈局上,景山可說是故宮建築群的屏障。


中國46座古代園林,讓人驚歎的鬼斧神工


▲紫禁城角樓位於北京市,是一座四面凸字形平面組合的多角建築,屋頂有三層,上層是縱橫搭交的歇山頂,由兩坡流水的懸山頂與四面坡的廡殿組合而成,因這種屋頂上有九條主要屋脊,所以稱做九脊殿。中層採用勾連搭的做法,用四面抱廈的歇山頂環拱中心的屋頂,猶如眾星拱月。下層簷為一環半坡頂的腰簷,使上兩層的5個屋頂形成一個複合式的整體。集精巧的建築結構和精湛的建築藝術於一身,充分顯示了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藝術創造力,是我國古代建築的傑作。由於角樓的各部分比例諧調,簷角秀麗,造型玲瓏別緻,成為紫禁城的標誌,使人驚奇,讚歎與敬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