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1 哪怕連長的遺體已經腐敗,我們就算拼了命,也要把他揹回去

1984年4月28日凌晨5時56分,昆明軍區陸軍第14軍第40師炮兵群和步兵第118團炮兵群,按照預定計劃向老山地區越軍主要高地實施34分鐘的炮火準備,以猛烈的炮擊揭開了收復老山作戰的序幕。14分鐘之後,越軍的炮火開始進行反擊。他們射擊的重點之一,就是118團1營的穿插路線。

這條穿插路線,本來是定在從80號、81號高地之間越過邊境線,沿山腳的森林邊沿直插1072高地。但是戰前14軍軍長卻對穿插路線進行了調整,他把高度提升了400米,提高到了山坡上,要求部隊從80號、59號高地之間出境,沿著79號高地、1214高地、78號高地這條線向1072高地實施穿插。

哪怕連長的遺體已經腐敗,我們就算拼了命,也要把他揹回去

正當1營的幹部戰士沿著軍長選定的路線在叢林中艱難跋涉時,越軍的炮彈如雨點一般從天而降。戰前越軍對我軍可能實施的拔點作戰作了深入研究,準確地判斷了我軍的穿插路線,並且為此周密地計劃了火力。為了增強殺傷效果,越軍特別使用了空爆引信和瞬發引信,裝了這些引信的大小口徑炮彈要麼碰到樹枝就會爆炸,要麼達到一定高度就會爆炸,彈片呈傘狀從空中劈頭蓋臉地傾瀉下來,造成了極為恐怖的空爆效果。正處於穿插途中,沒有任何工事可供隱蔽的暴露的1營指戰員,由此遭受了慘重傷亡。

哪怕連長的遺體已經腐敗,我們就算拼了命,也要把他揹回去

擔任營預備隊的2連,位於整個穿插隊形的腰部,他們的傷亡最大。在經過1214高地南側、在78號高地東側和51號高地東北側時,2連三次遭到越軍炮火攔阻。儘管連長王仕田和指導員高少林指揮連隊不顧一切地朝前面猛衝,但是人又怎麼可能在障礙叢生的山林裡和炮彈比速度?在三次遭敵炮擊之後,2連的傷亡已經高達50餘人,損失了近半的兵力。

哪怕連長的遺體已經腐敗,我們就算拼了命,也要把他揹回去

隨著一發炮彈在樹梢上爆炸,王仕田和高少林都負了重傷。負責戰場救護的副指導員汪斌指派新戰土陳文光和萬建興搶救連長。由於王仕田是胸部、腹部和大腿等多處被彈片擊中,陳文光和萬建興把身上僅有的3個急救包都用上了,也包紮不完連長的傷口。連長一邊喘著粗氣,一邊用微弱的聲音對陳文光說:“不要管我.....”可話沒說完,他就昏了過去。陳文光趕緊把連長背起來,由萬建興在後面扶著,深一腳淺一腳地在山林裡艱難移動,去尋找營救護所。

王仕田由於傷得太重,在他倆沒走出多遠就光榮犧牲了。陳文光和萬建興也因為過度的疲勞和傷痛暈倒在地。當他們甦醒過來之後,已經是正午時分,和連隊失去了聯繫。陳文光、萬建興咬緊牙關,輪流揹著連長的遺體尋找回國的道路。天色漸黑,又下起了傾盆大雨。二人在一棵大樹下鋪了一些芭蕉葉,把連長放了上去,又取下雨衣蓋住連長,就這樣在漆黑的雨夜中守護了一夜。

哪怕連長的遺體已經腐敗,我們就算拼了命,也要把他揹回去

天亮以後,本來就飢渴交加、極度疲憊的兩位戰士揹著連長繼續在密林裡趕路。老山地區晝夜溫差大,白天氣候炎熱,連長的遺體已經開始腐敗、發臭……但他們依舊百折不撓地堅持著。餓了,就吃芭蕉葉和草根;渴了,就舔舐樹葉上的雨水。到了第三天下午,他們終於找到了部隊。當戰友們把暈厥過去的他倆抬到救護所,在除去衣物時,發現他們的雙腳已經蒼白浮腫,傷口爬著螞蟥,流著膿水……

哪怕連長的遺體已經腐敗,我們就算拼了命,也要把他揹回去

陳文光和萬建興為什麼拼了命也要把連長的遺體帶回來?如此深厚的戰友情誼是從哪裡來的?因為陳文光記得,夜裡自己發高燒,連長端來了滾燙的薑湯和雞蛋麵,並一口一口地喂他……因為萬建興記得,自己在烈日下的臨戰訓練中體力不支,是連長接過了他的負荷,扶著他一步一步地繼續前進……

融洽的官兵關係,不是大會小會動動嘴說出來的,而是通過日常瑣事的點點滴滴建立起來的!有如此視戰士為親兄弟的好連長,自然會有這樣不拋棄不放棄的戰友情!

作者為歷史學碩士,大學講師,專注中越戰爭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