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全面戒斷,從出名的“毒仔村”到三年無一例新增吸毒人員澄邁東水港村的“蝶變”之路

東水港村,地處澄邁縣老城鎮,以往是出了名的“毒仔村”、“盜搶村”,2016年省委省政府開展“禁毒三年大會戰”後,此處毒情更是得到了縣委縣政府、縣禁毒委的高度重視,2017年,東水港村被澄邁縣禁毒委列為了“毒品問題重點掛牌整治村莊”。自此,東水港村開始了“自贖蝶變”的治理之路。三年後的今天,東水港村已實現了三年無一例新增吸毒人員、實有吸毒人員全部戒斷並鞏固,“盜搶”侵財類案件逐年下降至2019年零發案的實質性飛躍;每一位吸毒人員信心重拾、家庭和睦和歡聲笑語折射出禁毒幫扶教育和社會治理的累累“碩果”。

三大難題成禁毒攔路虎 領導多次深入當地尋求破“毒”之法

“禁毒三年大會戰”開展後,澄邁全縣掀起了禁毒的高潮,但東水港村這裡依然是“黎明靜悄悄”,涉毒人員的躲閉與對抗、幹部的畏難和群眾的冷漠,無不透露出幹部群眾對毒品問題的心酸與無奈。

為破解東水港村毒品治理難題,查清溯源,澄邁縣委書記、禁毒委主任吉兆民,縣委副書記、縣長、禁毒委常務副主任司迺超多次帶隊深入基層調研,一線指揮禁毒作戰,要求老城鎮落實禁毒“一把手”工程,夯實禁毒主體責任,力求在最短時間內找出病灶。

禁毒機制不健全,工作開展不順暢

經多輪調查與走訪,東水港村基層禁毒工作機制不健全、工作對接和開展不順暢的弊病逐漸顯現。禁毒工作機制立而不行、工作措施布而不施,管控措施時松時緊、漏洞頻出,幫扶救助無法直擊源頭,鬆軟無力的禁毒體系已經成為了東水港村禁毒之路上的一大絆腳石,但是幹部群眾自贖蝶變的“赤心”依然不變。

獵奇心理染毒癮,遠離、厭惡中迷失自我

東水港村深受毒品侵害,許多家庭因親人吸食毒品而導致陷入無盡深淵。在此情形下,吸毒人員的家人逐漸遠離,甚至妻離子散,這對身心受到毒品摧殘的吸毒人員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而周圍群眾眼中的“異類”、“公害”標籤更是讓他們失去信心、自暴自棄,心理迷失成為了禁毒之路上的又一大障礙,但是渴望新生活依然是涉毒人員迷失中若隱若現的一道“熒光”。

外來毒販齊聚集,“毒仔村”成為代名詞

隨著吸毒人員的逐漸增多,周邊吸販毒人員開始逐漸聚集來到東水港村。樹林屋後、港灣漁船、巷尾拐角逐漸夠成為他們的“樂園”,錫紙、針頭散落一地,打架鬥毆、偷雞摸狗成為了常事,村民們的作息秩序被打亂,生命財產安全受到了長期襲擾,生活苦不堪言,東水港村也成為了遠近聞名的“毒仔村”,但是群眾擺脫這種恥辱標籤的願望日益強烈。

對症下藥除“毒根”,上下一心築牢銅牆鐵壁

在縣委縣政府、縣禁毒委及老城鎮委政府的支持指導下, 2017年底,東水港村委會新的禁毒工作領導小組成立,《東水港村委會毒品問題掛牌重點整治工作方案》等方案文件出臺實施,落實禁毒措施步驟,誓言摘掉“毒品重點掛牌整治村莊”的帽子,2019年10月啟動“無毒村莊”創建活動,更是讓東水港村人看到了禁毒之路的曙光。

多方聯合宣傳齊發力,禁毒氛圍空前強大

為在全村營造拒毒、防毒的社會氛圍,村委會主動多次尋求縣禁毒委支持,聯繫安排縣婦聯、縣團委在全村開展禁毒宣傳工作。三年來,共製作宣傳欄3個,宣傳橫幅102條,聯合“媽媽訓教團”、縣團委禁毒志願者,利用廣播、警示牌、警示標語等多形式開展各類宣傳教育培訓10餘場,發放拒毒防毒手冊等宣傳資料、讀本和禁毒圍裙、禁毒購物環保袋等宣傳品近萬份,營造出了濃厚的禁毒宣傳氛圍,充分調動了全村居民的積極性,築牢了共同抗毒的銅牆鐵壁。三年來,百姓舉報、扭送公安機關的涉毒人員達7人,督促參加社戒社康及普查尿檢200餘人次。

特色幫扶成亮點,吸毒人員走出陰霾

東水港村委會禁毒工作小組在30:1禁毒專幹配比幫扶的基礎上,創新開展基層黨建+禁毒工作模式。安排黨員“1對1教育幫扶”,走村入戶,充分利用空餘時間對吸毒人員和親屬進行心連心活動,解疑釋惑,幫助解決就業問題、生活困難。縣團委在東水港村打造“重見陽光”幫扶行動點,實施志願者、社工“1+1+1戶”禁毒幫扶新模式,並不定期邀請優秀心理諮詢師開展心理訪談助援活動。縣婦聯“小手拉大手”活動,讓涉毒人員感受家庭的親情和溫暖,逐漸燃起心中那道迴歸社會的“熒光”

在如此強大的幫扶力度和群眾的支持下,東水港村的吸毒人員已有54人再就業,在家人期待的目光中重塑信心,迴歸社會。2019年中旬,戒毒人員以媽祖文化節為契機,自發組織演唱歌曲《重頭再來》,以實際行動證明戒斷毒品的決心,並希望能夠得到鄉親父老的監督和認可。

寬嚴相濟成常態,戒毒自覺為雙贏

毒情排查是嚴打,暖心愛護是真情

為做到底數清、情況明,東水港村委會禁毒工作小組與公安機關聯合,對吸毒人員進行持續性的毒情排查,瞭解核實吸毒人員的生活現狀。同時,每月定期和不定期突擊尿檢。

嚴厲的打擊在東水港村形成了威懾,但讓吸毒人員真正遠離毒品的還是一次次的暖心呵護。在看到吸毒人員誠信悔改後,家人和村民們逐漸開始改變態度,家庭得以重組,村民們不但不會以另類的眼光看待他們,甚至還會鼓勵、介紹吸毒人員外出打工,讓他們在感動中更加堅定了遠離毒品的決心。

微信群互助成新寵,村莊社會治安持續好轉

為了能夠使一起戒毒的兄弟們能夠真正的做到互相監督、互相幫助和鼓勵,戒毒人員許勞權主動聯繫村內其他毒友,組建起了戒毒微信群,在群內發佈戒毒信息、公益信息,隨時隨地瞭解戒毒人員的動態,熱心村內建設。剛開始加入的30多個戒毒人員還給這個群起了個響亮的名字,叫“漁家文明兄弟群”。“我們就希望所有的戒毒人員都能夠重新開始,既然黨和政府、親朋好友給了我們重新做人的機會,我們就要做文明人、做好人。”許勞權認真地講出了他們為微信群起名的初衷,“大家都想讓社會和家人認可,我們有信心遠離毒品,有信心過上好日子,東水港也一定會成為“無毒村”。”

正是在一系列的措施和宣傳攻勢下,戒毒人員成為了造福社會的有生力量,東水港村也在三年中實現了蛻變,形成了社會面基本平穩、小偷小摸現象基本杜絕的良好局面,社會治安基本實現“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良好氛圍,人民群眾安全感、滿意度持續攀升,取得了禁毒專項工作和社會發展雙贏的可喜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