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從蕭峰時代到黃蓉時代的一百多年,丐幫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從蕭峰時代到黃蓉時代的一百多年,丐幫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如果為金庸武俠小說中所有的幫派排個名次的話,丐幫應為第一。無論是從影響力來說,還是從幫中的豪傑數量來講,亦或是從幾位著名幫主,如蕭峰、洪七公、黃蓉等人的知名程度和江湖地位而言,丐幫都當之無愧。

江湖從來不寂寞。作為天下第一大幫的丐幫,有著自己輝煌的“幫史”。丐幫中人,俠義為先,我們很難想象一群衣衫襤褸的叫花子,不管是在蕭峰的那個時代,還是洪七公、黃蓉的時代,永遠都是不知疲憊的奔走於江湖之中,行俠仗義乃至為國為民,上演著可歌可泣的“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催淚片段。雖為小說杜撰,我們也不得不對這群鐵骨錚錚的丐幫好漢子喝一聲彩,也同樣有理由相信,丐幫如同郭靖一樣,是“為國為民,俠之大者”的群像圖。那麼,從蕭峰到黃蓉,丐幫究竟發生了哪些變化呢?我們來一起分析一番,權作笑談。

《天龍八部》成書時間比《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晚,但是它的歷史背景卻比射鵰早了一百年,為了避免混亂,我們僅以書中的歷史背景為順序來講述丐幫由蕭峰時代到黃蓉時代的轉變。

從蕭峰時代到黃蓉時代的一百多年,丐幫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蕭峰時代的丐幫類似“股權鬆散”的企業

蕭峰是金庸小說中大俠的典範。他一生堅毅豪邁,神功蓋世,江湖中人公認他為當世第一高手。這不僅是對他武功的認可,也是對其人品性情的由衷讚歎。

在蕭峰的帶領下,丐幫迎來了高光時刻。此時丐幫中人才輩出,馬大元、白世鏡、吳長風等人皆為江湖上少有的高手。他們在蕭峰的領導下北抗大遼,行俠中原,在江湖上風頭一時無兩,甚至和武林泰斗少林寺平起平坐,端的是一片輝煌景象。

可惜天有不測風雲,丐幫發生內訌。馬大元之妻康敏對蕭峰因愛生恨,誓要蕭峰自中原武林無法立足。她運用一切卑劣的手段來揭開蕭峰身世之謎,逼迫蕭峰離開丐幫亡命江湖,丐幫也就此淪落,全冠清那樣的小人竟也得志,不僅把持幫務,甚至還可以扶持為愛痴傻的莊聚賢作為傀儡幫主,把個好端端的丐幫搞得烏煙瘴氣,江湖地位一落千丈。

我們在感慨丐幫盛衰的同時,也不禁會發出疑問:為何蕭峰那樣的英雄人物,統領丐幫多年,卻能在一夕之間迅速下臺,幫中高層人物無人出面阻攔,且大多有痛打落水狗之嫌?

原因在於,蕭峰時代的丐幫,就像一個股權制度鬆散的企業。蕭峰只是一個出色的職業經理人,當他的身世可能會影響丐幫在江湖中的聲譽時,大中小各類股東出奇的達成了一致把蕭峰“撤職”。唯一和企業不一樣的是,企業在乎的利潤,而丐幫在意的是“名聲”。

我們讀《天龍八部》時發現,丐幫和蕭峰是相輔相成的關係。適時丐幫已有數百年的基業,早已不再是新興企業,難免有尾大不掉的難題。好在當時的乞丐人數眾多,有人不斷的加入丐幫,也算是給丐幫帶來新鮮的血液,讓它不至於那般的暮氣沉沉。

蕭峰加入丐幫完全是前任幫主汪劍通一手操辦,泰山大會上欽定接班人,讓初出茅廬的蕭峰一夜成名。出於對宋遼兩國的敵對關係考慮,汪劍通也埋下伏筆:如果蕭峰日後叛宋歸遼,丐幫中人當全力予以擊殺。這不僅為蕭峰後來的悲劇留下隱患,也顯示出丐幫的“股份制”特色,幫主可以一言決斷繼承人,但是權力並不集中。

好在汪劍通沒有看走眼,蕭峰生生的憑藉著一己之力,再次把丐幫整治的井井有序。如果說江湖中人在蕭峰之前對丐幫的敬畏是出於對百年老企業餘威仍在的懼怕,那麼對蕭峰時代的丐幫,就是發自真心的敬佩了。

如同企業在意利潤一般,江湖中人更在乎的是個“名聲”,有了硬氣的名聲,在行走江湖時只需報出名號,問題就解決了一大半。蕭峰如此豪傑,在還是“漢人”時享受著眾星捧月的待遇,,一旦變成“遼人”,便觸動了丐幫所有人的利益根本,瞬間成為眾矢之的。有些良心的,在蕭峰遇難時閉口不言,剩下的就是“眾口鑠金”般的團結一致,不把蕭峰逼下臺誓不甘休。偌大個丐幫,面對昔日對他們有恩有情的幫主,關鍵時刻竟然無一人力挺蕭峰,寧願選擇相信“遼人”必壞的弱智謠言。也許,丐幫眾人還有著別樣的小心思,想要在蕭峰走後控制這個龐大的“企業”。只是,豪傑如蕭峰尚且如此這般,剩下的人物更無可能統一股東投票,成為蕭峰那樣有號召力的幫主,畢竟,人心散了,隊伍就不好帶了。

蕭峰是個少有的英雄,頗有才幹,正是因為他的能幹,給丐幫帶來了這樣那樣的利益,幫眾們享受到了利益的好處,就會生出保守的想法,不願意失去眼前的一切。至於蕭峰的辛苦付出,也就自然而然的被選擇性遺忘,終成遺憾。

從蕭峰時代到黃蓉時代的一百多年,丐幫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看似懶散的洪七公實則是管理高手

隨著時光的流逝,我們告別了蕭峰的北宋,來到了南宋時代。這時候的丐幫,又湧現出了一位傑出的人物,洪七公。

洪七公的套路和蕭峰類似,除了沒有尷尬的身世之外,他也是在青年時期便執掌丐幫,通過自己的才能,讓丐幫在江湖中重振雄風,依然保持天下第一大幫的名頭。並且,洪七公在華山論劍後獲得五絕中“北丐”的稱號,更是讓丐幫如虎添翼,聲名日盛。

我們讀《射鵰英雄傳》時有這樣一種感覺,洪七公更像一個世外高人,遊走江湖之間。沒事嚐嚐美食,教個徒弟,順帶著行俠仗義一把,端得是一派悠閒景象。好似丐幫於洪七公而言更像是一個累贅,阻礙了他“玩江湖”的步伐,他本人也在對丐幫諸多事宜中,表現的極不耐煩,甚至要把幫主之位交給黃蓉才喜笑顏開。

幽默懶散的洪七公是許多人心中江湖大俠最好的狀態,有武功、有地位、愛生活,有仙氣接地氣,活生生一個江湖逍遙客。可我們細品時會發現,如此“不著調”的洪七公,在丐幫中神龍見首不見尾,丐幫卻沒有發生類似“逼退蕭峰”的局面。

其實,洪七公笑嘻嘻的外表下掩藏的是其出類拔萃的管理手腕。

洪七公管理下的丐幫,最大的特色就是內部分為“淨衣”和“汙衣”兩派。兩派吵的不可開交,甚至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可絲毫沒有動搖洪七公在幫中的地位。由此推斷,這樣的局面肯能不是洪七公造成的,但一定是他刻意維持的。我們對照電視劇《康熙王朝》中明珠和索額圖的黨爭,會發現這兩位位極人臣的朝廷重臣鬥來鬥去,都沒能逃過康熙的五指山。在帝王心術中,維持朝廷中各方面的利益平衡,讓他們形成內鬥,反而更有利於封建集權統治。事實上,中國古代的封建王朝的中央集權制也在清朝時達到頂峰。

如此看來,洪七公管理丐幫,不僅不是表面看上去那樣的鬆散,還有著封建帝王的權謀和手腕。丐幫那樣的大幫派,不可能沒有各種利益的糾纏。丐幫中淨汙兩派的爭鬥,反而人為的把各種利益統一在兩個派系之中,於洪七公來講,這不是增加了煩惱,而是減少了管理成本,能更直接把丐幫緊緊握在手中。隨意儘管洪七公在江湖上優哉遊哉,丐幫始終沒有爆發驅逐幫主的內亂。

洪七公時代的丐幫,是丐幫變化中最重要的一環,丐幫鬆散的權利漸漸的向幫主集中。當然,凡事有好有壞,這樣做的結果就是丐幫中除了洪七公之外,再也找不到一個哪怕是像白世鏡那樣的人物,一旦洪七公有失,丐幫必是滅頂之災。

從蕭峰時代到黃蓉時代的一百多年,丐幫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黃蓉時期的丐幫終於完成了私有化進程

黃蓉起先是不情願當丐幫幫主的,說實話,一個出身高貴愛乾淨的小女子,也確實不符合丐幫江湖大老粗的形象。無奈,洪七公感到自己年老體衰,也深知丐幫不能沒有強勢幫主的領導,他在權衡之下,選擇了黃蓉。

其實,當時的黃蓉並沒有刻意震朔江湖的武功,也沒有什麼江湖聲望,可她為什麼能夠在丐幫中迅速立足,地位日益鞏固呢?

原因有兩個:一是黃蓉自身的能力。黃蓉的聰明機靈自不必多說,大家心中有數。她從來就不是什麼善男信女,小小年紀便洞悉人心,手段果辣,巾幗不讓鬚眉;二是黃蓉有著江湖上無可比擬的勢力。她的老爹是東邪黃藥師,那時一個愛女成魔的角色,人人聞之皆會退讓三分。師父洪七公是為北丐,丐幫的前任幫主,對丐幫影響力從未斷絕。再加上她的老公郭靖同學,隱隱之中已經成長為“大俠”,背後更是有著全真教、南帝、北丐、東邪等江湖頂尖勢力的支持,還代表著以柯鎮惡為首的市井江湖的中下階層利益,在江湖上可謂要風得風要雨得雨。這樣的身世背景,足以讓黃蓉在丐幫幫主的位置上無需憂愁。

黃蓉管理丐幫,一改洪七公分門分派的方式,就是簡單直接的任人唯親。魯有腳是她堅定的支持者,那麼好,我就培養魯有腳,權力下放至魯有腳身上,自己落得清閒還在丐幫中說話有力,真是打的一副好算盤。直至女婿耶律齊繼承丐幫幫主之位,丐幫已經完全的被黃蓉私有化了,成為了她和郭靖駐守襄陽期間可以依賴的嫡系力量,在襄陽保衛戰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丐幫的輝煌也到此結束,襄陽之戰後,郭靖黃蓉夫婦和幫中精英為國捐軀,丐幫從此再無崛起。到了《倚天屠龍記》時代,丐幫只能仗著人多勢眾跟在別的門派後面打打秋風,沒有了當年稱霸武林的景象。幾百年的老幫派,終於走到了盡頭,只留下苟延殘喘的遺憾,讓我們唏噓感慨。

從蕭峰到洪七公再到黃蓉,丐幫的發展和變化就是一部江湖史書,它讓武俠江湖變的生動,變得精彩。也許,丐幫的興衰正是江湖引人入勝的地方,熱血和遺憾,都是一種令人難忘的美。


請關注風舞鷹翎,歡迎批評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