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1 註定要白手創天下的豪門大公子


註定要白手創天下的豪門大公子

13歲赴英留學,17歲考入帝國理工大學,24歲拿到化工博士學位,28歲在美國賺到人生的第一個百萬美金,實現美國夢。王文洋既是學霸,也是商業天才,不僅沉迷科技探索,也熱衷商業打拼。他本是豪門大公子,卻並沒有在父親的光環下度日;他沒拿家裡一分錢,卻白手創下了屬於自己的輝煌人生;他沒有受到父親過分的偏愛,卻完美繼承了父親的企業家精神,“胸懷天下,報效社會”是他一生不懈努力追求的方向。

少時赴英 沉迷科研

如果沒有人刻意提及,知道王文洋和王永慶是父子關係的人並不多。王文洋是王永慶的長子,在儒家傳統濃厚的臺灣,長子是要被作為家族的繼承人予以重點培養的。父親王永慶雖然生意做的一流,被譽為臺灣的“經營之神”,但是隻有小學文憑的他一直為自己讀書不多而遺憾,他不想讓自己的後代再有此遺憾。

宿植慧根的王文洋,從小就表現的聰慧過人,王永慶也有意培養。1964年,年僅13歲的王文洋被送去遠在萬里的英國讀書。他沒有辜負父親的厚愛,17歲便考入帝國理工大學就讀物理系,並先後拿到學士和碩士學位,24歲拿到化工博士,企管碩士學位。在異國他鄉求學的王文洋可以說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學霸。

家裡出了這樣的出息孩子,誰不歡喜呢?王永慶看見遠在萬里的兒子如此的刻苦學習,想必也是十分開心的,然而當王文洋告訴父親自己還要繼續攻讀博士學位的時候,王永慶一改從前的態度,對此極力反對,甚至果斷停掉了他的生活費。

“那會兒我沉迷於科學技術研究,對於科研有著自己的理想,父親認為我很有成為書呆子的傾向,這樣送我出去讀書不僅無益而且有害”,王文洋後來在回憶這段往事的時候認為父親當時多慮了。但一般人從這件事情中也不難體會到作為父親的王永慶對於兒子的那份深沉的父愛。

被停供生活費的王文洋並沒有就此停止對學術的追求。反而越發的向自己所執著的理想作出努力。這種愈挫愈勇,不折不撓的性格在王文洋以後的創業歷程裡中也表現的十分淋漓盡致。

王文洋是有貴人運的,在他的博士生導師,英國頂級物流學家菲利克斯·溫伯格教授的幫助下,他成功拿到了獎學金。雖然日子比以往艱苦了很多,但是這足以應付他讀博三年的開支。

學術的研究往往是枯燥而乏味的,但王文洋卻過得異常充實,後來他回憶這段日子的時候,他認為這是他一生中最快樂的三年時光。而對於科技的深入研究和探索,也讓他明白,科技並非是書呆子在書齋裡搞的無用的發明創造,他堅信,在未來的商業社會里,科技的力量將會派上大用場,並改變全世界。

1975年,王文洋成功拿到了化工博士學位。此時的他放棄了帝國理工大學的教職工作,隻身赴美打拼。他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父親,自己除了是一個會讀書的“書呆子”,在商業領域上他一樣能行。

在上個世紀70年代的美國,一個來自異國他鄉之人遠赴美國實現美國夢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就是在30歲之前賺到100萬美金。王文洋輕鬆實現了他的美國夢,他僅僅用了三年的時間就賺取了自己人生的第一個百萬美金,並幫助父親的臺塑集團在美國得克薩斯州興建了石化廠並打理的井井有條。王文洋辦事的幹練與良好的市場業績,讓父親王永慶對這個“書讀的太多了”的兒子刮目相看。1980年,王文洋被父親召回臺灣,入職臺塑集團,成為了父親的得力干將。

註定要白手創天下的豪門大公子

被迫離臺 貴人相助

和從社會底層一路打拼上來的父親不同,拿到博士學位的王文洋堅信在商業市場的開拓中,營銷能力固然重要,但是科技的力量絕對不容忽視,他要將最先進的科技力量注入還處於傳統模式運營的臺塑集團之中,將臺塑集團帶進一個未來新世界。

回到臺灣的王文洋立足自己所學的專業,將玻纖脂、玻纖布、半導體等先進的電子產品先後引入了他一手創建的南亞科技公司。他憑藉過人的商業天賦和出色的運作能力,獲得巨大成功。南亞科技公司不僅為臺塑集團趟出了一條走向高新技術密集型產業的新路徑,也為臺膠集團進軍現代產業奠定了基礎。王文洋獲得了家族內外的一致讚譽。

然而春風得意的王文洋沒有想到,他的人生即將迎來一次重大轉折。1995年,回到臺灣已經15年之久的他,被迫離開臺塑集團,遠赴美國,他在臺塑的事業戛然而止,人生歸零。

中國儒家經典《孟子》中有這樣一段話: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上天也許正是要給這個44歲的青年人更多的考驗,看他是否能夠接受更大的重任吧!

有人說如果當年王文洋能夠放下身段向父親王永慶求個情,王永慶或許心一軟就讓王文洋留在了臺灣。但如果只能是如果,王文洋的性格註定他不會這樣做。

離臺赴美的王文洋起初的確失意苦悶了一段時間,正如當年父親強烈反對他攻讀博士,並停供了生活費之後的苦悶一樣。但他並沒有沉淪厭世,而是暗暗等待,伺機再創一番事業。

在這裡不得不提到一個人,時任加州伯克利大學校長的田長霖。田長霖1935年生人,比王文洋年長近20歲。1990年田長霖當選為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122年曆史上的第一位華裔校長,這也是美國有史以來的第一位華裔及亞裔大學校長。田長霖愛才惜才,對這個同樣來自臺灣的小老弟更是關心,得知王文洋被父親的臺塑集團辭退之後,田長霖主動伸出了橄欖枝,邀請王文洋前往伯克利任教。

田長霖不僅給王文洋提供了棲身之所,而且還時常和王文洋探討佛法,告訴他世事如夢皆是虛幻,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的道理。佛法的甚深智慧讓王文洋得到了心靈的滋潤,也讓王文洋對人生有了更多的領悟,使他更加圓融地審視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和田長霖一樣,王文洋也皈依了佛教。信仰的力量讓他直面生活的失意,並重拾對未來的信心,甚至在未來的創業道路上給予了他方向的指引。1996年,在伯克利任教一年之後,王文洋終於按捺不住創業的熱情,他看準了90年代中國大陸的發展機會,他要去那裡建功立業。

註定要白手創天下的豪門大公子

紮根大陸 創建宏仁

王文洋藉助從朋友那裡籌集的幾千萬美金,將大陸開放的前沿城市——廣州作為了東山再起的第一站,在廣州正式成立了宏仁集團,業務覆蓋電子與塑料產業,時至今日,這仍然是宏仁集團的主要業務。

廣州政府對於王文洋來粵投資十分歡迎,給予了諸多便利。1997年,宏仁集團正式投產運營。王文洋在後來回憶這段往事的時候,對於時任廣州市長的黎子流感恩不已。他表示黎子流市長是一位具有政治智慧和市場思維的政治家,對於廣州的發展前景有著清晰而深刻的認識,他對於宏仁的到來非常歡迎,給予了很多的優待,一路幫助宏仁集團成長壯大。

王文洋始終對於這些在人生道路上幫助過他的人心存感念。不論是菲利克斯·溫伯格教授,還是田長霖校長,亦或者黎子流市長。其實到底是千里馬幸遇伯樂,還是伯樂幸遇千里馬呢?或許這兩者很難分的清楚,但是王文洋之所以能夠在人生的道路上逢凶化吉、一路前行,得到眾多貴人相助,關鍵的原因還是王文洋感恩謙遜的品格,讓他處處得遇善緣。王文洋至今已經年近古稀,據瞭解,他依然保持著一個年輕時候的習慣——謙恭地向初次見面的朋友遞上一張名片,從這一點就不難看出,王文洋的成功並非偶然。

二十多年彈指一揮間。如今的宏仁集團,已經發展成為面向國際彙集資金,植基於中國大陸,放眼全世界的新興企業體,資產超過100億,在廣州、上海、無錫擁有三大生產基地,數十家工廠,業務範圍涵蓋高科技電子材料、塑膠材料等領域,在全球擁有頂級科技研發水平。

“高科技、高品質、高投資,我們一開始就決定在大陸要做長期的發展準備,也許要達到理想的收益與回報需要的時間比較長,但我們並不急於求成,只希望能腳踏實地地去一步步去接近這個目標。”正是基於這樣的創業初心,王文洋創業之初就將世界最先進的科技帶入宏仁集團,而這種態度也讓宏仁集團在電子、塑膠領域保持著20多年世界領先的業績,生產的產品往往一經推出市場,便供不應求,甚至出現斷貨局面。

二十年歲月,時光幾度輪轉。王文洋經歷了父親曾經白手起家的心路歷程,他也深知創業的不易和艱辛。但他從不曾埋怨父親當年對他掃地出門的堅決,反而始終對這段往事抱著感恩的態度。“雖然過去經歷了很多的艱辛,但是我仍然覺得上蒼對我很好,給了我這麼好的機會,讓我從巨大的轉折中體驗到人生的寶貴。”人生的起承轉合讓王文洋深刻明白了禍福相依的道理,上帝關上了一扇門,一定會為你打開另一扇門,而這扇門走出去將會看見一片更美的風景。

註定要白手創天下的豪門大公子

支持科技 熱心教育

值得一提的是,王文洋始終都沒有把自己當成一個唯利是圖的商人,而多年的科學素養讓他也無法成為一個純粹的商人,他對科技與商業的結合始終保持著濃厚興趣與追求。王文洋甚至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王文洋生技啟發研究中心,致力於探索事關人類未來的前沿技術,該中心擁有30多位博士後的專業團隊,在糖尿病、肥胖、護膚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權威科研成果。

2010年,王文洋贊助了一支英國南極探險隊,以促進了解有關生物燃料及其在極冷情況下的運作方式。王文洋的這個舉動甚至被朋友們認為完全是科學家的理想,不像一個商人的作風。王文洋對於朋友的這種評價卻很是自豪,他認為正是社會知識與技術的進步,才有了喬布斯這樣可以改變世界的人出現。他也願意為此而做一點事情。

“宏仁集團的理想就是要在中國大陸建立世界最好的電子/塑膠二次加工生產基地,藉此增強下游客戶的國際競爭力,為全球的經濟發展,人類生活福祉貢獻最大的心力。”“胸懷天下,報效社會”的企業家精神,在王文洋二十多年的實際行動中得到了生動的詮釋。

佛曰:有因有緣集世間。早已走入佛門的王文洋深知自己的事業與財富,都來自於眾多的善緣成就,而非自己一人之功,無論是那些曾經幫助過自己的貴人,還是自己的員工、合作伙伴以及消費者,沒有他們,也就沒有今天的宏仁集團。這種對財富與人生的深刻領悟,不僅僅是來自於佛法的滋養,也來自於父親王永慶的身教。

父親王永慶不僅是世人皆知的臺灣商業之神,也是著名的慈善家。王永慶一生在大陸援建了1萬所小學,極大地助力大陸的教育事業。2008年汶川發生大地震時,王永慶人生只剩下最後幾個月的時間,但他仍心繫災區人民,和弟弟王永在向災區捐贈了1億人民幣,創下了臺灣企業的捐款之最。另外,王永慶還設立了 “王長庚社會福利基金公益信託”、“王詹樣社會福利基金公益信託”兩個信託基金,希望讓子子孫孫長長遠遠的對社會盡一份責任。如今這兩個公益信託,已累積信託資金規模逾一百億元,廣泛用於社會慈善事業。

沿著父親的腳步和基於自己對於教育的熱愛,王文洋為社會的教育事業也貢獻頗多。1994年,為了幫助長庚醫學院順利升格為長庚大學,將長庚大學打造成為一所一流大學,王文洋領銜規劃並創立了長庚大學工程學院和管理學院,他自己親自擔任第一任工程學院院長,他還力邀了世界著名管理大師許士軍擔任了第一任管理學院的院長。

2010年,王文洋更是以自己大媽王月蘭女士的名義,籌備成立了“財團法人王月蘭慈善基金會”,他希望能借此基金會達成大媽回饋社會的心願,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弱勢家庭,讓孩子能夠快樂的成長,成就幼有所養、安和樂業的理想社會。2012年,王文洋還捐資成立了“財團法人王永慶先生教育基金會”用以資助教育事業。


註定要白手創天下的豪門大公子


註定要白手創天下的豪門大公子

“教育是一切之本,學校教育只是初步的教育,走向社會還要有持續的社會教育,學校教給學生的是知識,而社會教給學生的是智慧,因此我在做企業的同時也擔任大學教職,儘自己所能將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連接起來。”少時在英國求學的經歷告訴王文洋,教育對未來社會的重要性,他要讓年輕人都能夠從教育中真正獲益,進而讓未來的社會良續發展。

如今已經68歲的王文洋依然奔波在事業的一線,2019年7月18日,宏仁集團旗下子公司無錫宏義高分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江蘇無錫掛牌成立,王文洋親臨剪綵。對於王文洋來說,這份白手起家的事業,是他人生成長的原動力,他願意為此奮鬥一生,燃盡生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