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4 老城区有着最地道的钦州味道

老城区有着最地道的钦州味道

一座城市,老城区才接地气,才有最地道的生活味道。

生活在钦州,总想着吃最地道的钦州味道,但由于住在新城区,距离老城区远,很多时候笔者只是想想而已。

这次,笔者半夜肚饿,笔者不想再仅是想想而已,假期在此,第二天没有起早赶车之苦,笔者决定不辞辛苦赶往钦州老城区,到一马路附近找最地道的钦州味道,满足肚子的奢望。

深夜十一点多,笔者骑摩托车来到老城区,此时的老城区热闹非凡。笔者选择到一点五马路猪脚粉店吃一碗叉烧粉,一碗叉烧粉13元,不便宜。

但花钱事小,肚子事大,吃了再说。叉烧粉拿到手,舀汤放上两勺酸菜,马上香味四溢,吃到嘴里,叉烧嫩又香,汤鲜不腻,吃起来满嘴留香。粉要钱,汤免费,笔者又舀了一碗汤,直吃到肚皮滚圆,心满意足。纯粹的吃,没有酒食之扰,还原了美食的初心。一碗叉烧粉,既尝到了最美味的食材,又吃得酣畅淋漓,13元并不贵。

每一座城市,要发现最正宗、最地道的味道,老城区是最好的去处。在老城区,在那些不起眼的小店铺里,你会找到最地道的味道。

老城区,老而弥香,老旧街巷深处散发着最诱人的生活气息,有着最地道的味道。在老旧街巷,一碗汤、一碗粉、一份烧烤、一份卤水、一个馒头、一份白粥等,采用原始食材,用传统做法,做出良心味道,最能挑逗舌尖、味蕾。

老城区有着最地道的钦州味道

深夜,钦州老城区的各个夜宵摊皆是食客云集,这些夜宵摊早已经营多年,深入食客的心。

笔者小时候穷怕了,有吃就满足了,不敢对美食有什么要求,平常都是去八大场馆夜宵摊挑挑螺喝喝啤酒,与朋友叙叙旧。

有次,笔者和对食物有挑剔的朋友去八大场馆挑螺,朋友吃了意见很多,这些食物他觉得没有美食的内涵在里面,吃得满肚子火,决心今后再也不来八大场馆吃夜宵了。

现在,早已不是填饱肚子的年代,对美食有了更多的要求,一部《舌尖上的中国》,圈粉无数。

在一地生活,能够让人多年念念不忘的,一定是从前或过去吃过的好吃的东西。

曾经的老城区,承载了年少时对食物的记忆和追溯。

笔者在灵山工作时,晚上非常喜欢去灵山的小南门等老城区找吃的,在小南门,一碗白粥、一份簸箕粉、一盅炖品、一份灵山大粽、一份卤水,一份烧鸭粉,都有着最地道的灵山味道,调动着舌尖和味蕾。

小时候去赶圩,笔者逛街图的就是吃一碗炸肉粉,一碗放着酱油和炸肉的汤粉是无上的美味,多年后笔者还是念念不忘。但现在笔者想吃一份当时的炸肉粉,再也找不到。

笔者记得,小时候的米饭很香,小时候能吃上一碗酱油饭、猪油捞饭或炒饭,笔者就感觉很幸福了,再能吃上点肉,打打牙祭,就算是榨油后的肉渣,吃起来也是无上的美味。笔者很怀念小时候吃过的味道。但小时候尝过的味道,越来越成为生活的一种追求。

美食,从另外一种角度看,其实就是对小时候味道的一种追求。

我们的舌尖、味蕾,还是喜欢那些品尝过的味道,那些留存在记忆深处的味道。

但小时候的很多东西早已经丢失,当中也包括我们熟悉的食物,我们熟悉的味道。

岁月如流,发展产生巨变,改变了每一个人,也改变了每一个人的生活,很多人离开旧地,到新地方发展。

像笔者,从偏僻山村,辗转多处,来到了钦州港,生活圈子早已经与过去完全不同。

很多东西可以忘记,但关于美好食物的味道从来不会忘记,总想着在一座城市里,在一座城市的老城区里发现小时候的味道。

笔者是灵山人,灵山是钦州的一部分。笔者相信,在老城区,一定有着小时候吃过的味道。一碗叉烧粉,笔者尝到了钦州最地道的味道。这种感觉,正是笔者想要的。

笔者决定,今后再也不随随便便去八大场馆挑螺敷衍肚子了,不管距离老城区有多远,一定去老城区找最纯正的钦州味道,就算简单吃一碗猪脚粉、叉烧粉也好,绝对不能辜负舌尖和味蕾对小时候味道的怀念。

老城区有着最地道的钦州味道

陌上春天花似锦,水下冬天鱼不寒。二叔钦州说事,以文载道,欢迎点击、分享、留言,转载注明出处,谢谢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