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纪录片《中国设计》:匠“新”智造,心怀梦想,中国设计走向世界

方寸之中见技艺,毫厘之间著匠心,细微之处定乾坤;

秉细节之美,树理念之光,铸民族之魂;

凝聚价值,博采众长,从平凡走向卓越,缔造至美设计。

《中国设计》,聚焦创意、立足当下、面向世界。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从中国本土走向世界全球。向世界展示中国设计的风采和魅力,他们一直在践行。

纪录片《中国设计》:匠“新”智造,心怀梦想,中国设计走向世界

《中国设计》是由央视纪录频道与五洲传播中心、法国国家电视集团联合摄制的系列纪录片,于2016年播出。该纪录片主要围绕时装、建筑、产品三个设计领域,通过跟随各个设计领域的典型人物,记录他们的设计作品,向世界介绍中国设计的创新力。

在这部纪录片里,我们能领略到时尚教母郭培、80后新锐设计师吉承、明星建筑师马岩松、中国景观设计学之父俞孔坚等一众设计大师的卓尔风采。

这些杰出的设计大师用自己的设计理念、设计实践创造出非凡的设计成果,丰富并改善着人们的生活,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设计”的坚实生命力和蓬勃创新力:聚焦创意,立足当下,面向世界

纪录片《中国设计》:匠“新”智造,心怀梦想,中国设计走向世界

时尚教母郭培

曾几何时,中国的设计师被外界认为只会画几张图,中国的设计作品更被认为是生产线上的流水作业,国外对中国的设计嗤之以鼻,也知之甚少。

如今,中国新一代的设计师们已经打破并改变了这种尴尬局面。这些设计师不仅活跃在国内的各大设计领域,更是将中国设计的独特风采推向世界。

设计托起了中国人的成长和梦想,而创新设计则托起了中国创造。中国的设计们走过了一段艰苦拼搏、锐意进取的非凡历程,实现了设计史上的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

一个个设计匠人擎着理想的灯盏一路向前,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展现着时代不同的色彩。

纪录片《中国设计》:匠“新”智造,心怀梦想,中国设计走向世界

俞孔坚:海绵城市的先行者

唯有进取,方能卓越

任何人,只有经历一万小时以上的锤炼,才可以从平凡变为超凡。这就是畅销书作家,格拉德维尔著名的“一万小时”定律。

一个人要想练就成为某个领域的标杆和领先者,往往需要经历多年的漫长艰辛过程。中国设计师的成长和蜕变,正是这个定律的真实写照。

纪录片中首个登场的是中国服装高端定制的时尚教母郭培,她是中国第一代服装设计师,也是中国最早的高级定制服装设计师。从初出茅庐的新人到“中国高端服饰定制第一人”,并登上国际时装周,郭培凭借的就是对服装设计的热爱和恒久的毅力、不懈的奋斗。

郭培说,她从不相信“天才”,能有今天的地位全靠认真工作和讲究细节。要想维持“业内领军者”的荣誉,唯有不断进取,方能走向卓越。

这位获得过国际服装设计金奖,如今已经拥有几百名员工的服装设计大咖,现在还保留着一天做20个设计的习惯。她说,人生有一个过程是绝对不能越过的,不要想着有捷径可走,可以一飞冲天。做设计不可以有短途,更不可以偷懒。

纪录片《中国设计》:匠“新”智造,心怀梦想,中国设计走向世界

郭培

对设计师而言,“成功是靠1%的天赋与99%的努力”。这些功成名就的设计师从来靠的不是天赋,而是年复一年的自我锤炼,不断进取。

中国景观设计学之父俞孔坚,他的景观设计作品遍布全国和海外,获得过国内国外的诸多设计大奖。

他创立了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院,用着毕生的时间,始终致力于重建人与土地的和谐关系,使景观设计回归于"生存的艺术"。

俞孔坚的雄心壮志和坚持的初心,可以用一句名言来形容:“为什么我的眼睛总是饱含热泪,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他把城市景观设计作为“生存的艺术”,倡导人文化的白话景观,以及“天-地-人”的和谐设计理念,立志于将中国改造为美丽的海绵国土。

他关注环境污染,提出还绿色于河流,还梯田于河堤,让人和自然达到和谐共处的上佳境界。他从城市环境和景观建设入手,理山治水,追新逐绿,抢救了一座座被污染的城市。正是通过他的一系列不懈的努力,推动中国认识到景观设计学的重要性。

这就是中国景观设计学之父俞孔坚,一个“土人”的奋斗和梦想。

纪录片《中国设计》:匠“新”智造,心怀梦想,中国设计走向世界

俞孔坚

时间的积累,精神的沉淀,技艺的锤炼,涓涓细流足以汇聚成海。

这份辛勤的耕耘、恒久的坚持、不懈的奋斗和进取,以及良好的自我管理,让中国设计从平凡走向卓越。

延续匠心,衍变为“匠新”

汇聚工匠之才,涵养工匠之心。中国设计师以信仰之名,用工匠精神诠释设计作品。

设计师们的工匠精神,不单单是存在于对产品打磨上的精益求精,还有的是一种匠心的延续和衍变,一种突破平凡的神奇力量。

延续匠心,衍变为“匠新”。时代的变换需要创造者不断升级进步,并在技艺的精进之中发现更好的自我,才能为设计和产品注入更强的动力。

纪录片《中国设计》:匠“新”智造,心怀梦想,中国设计走向世界

80后海归吉承,她有着年轻设计师的无限想象力和活力,继承传统却不因循守旧,能将东西方的经典元素完美融合,设计风格幽默且嬉皮。

她在设计中大胆创新,勇于颠覆中国传统风格,却又能将中国元素与西式优雅、嬉皮混合在一起,擅长借西方剪裁之“形”诠释中国元素之“意”。

吉承对时尚有着敏锐的发现力与洞察力,将一手“融合风”玩转的炉火纯青。中式的传统,西式的表达,二者完美相融却不显突兀。她的创新设计,在国际时尚舞台上大放异彩。

纪录片《中国设计》:匠“新”智造,心怀梦想,中国设计走向世界

吉承

服装设计师李登廷最是有趣,他设计的服饰有着明显的个人风格,可谓是前所未有的大胆创新。

他有着一颗自由不羁的奔放灵魂,选择以冷门生僻的中国古代服饰作为自己的设计元素。自创独立品牌“鹤”,用不同于常人的逆向思维,设计出摩登奇趣的时装,全方位展示出设计师追求自由的精神世界和怡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奇妙的设计理念,对传统纺织的热衷和别出心裁的布料混搭,让独具个人特色的李登廷迅速在服饰设计界占有一席之地。

李登廷的中装设计从来不随千篇一律的大流,他的理念和能力都突破了传统中装的条条框框。他自信地说到:“我的设计被称为新中装,因为它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统,而是用当代设计语言将传统表达得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

纪录片《中国设计》:匠“新”智造,心怀梦想,中国设计走向世界

李登廷

在设计师的眼中,将工匠精神付诸自己所热爱的事业,是需要“心”和“新”的结合。

持之以恒的匠心带动源源不断的“匠新”之作,这份专注和改变也许微不足道,却正是中国设计持续成长的动力之源。

而设计师们,也在每一次的创新中,重塑自我。

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

时代从不缺乏幻想家,但是缺少有智慧的思考者、有魄力的行动者。

从空白中开拓,在平坦中帷幄,向高深处前行。中国设计师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破釜沉舟的勇气,一路高歌走来。

在中国设计师的手中,制造由此迈入“智造”。坚持自主研究,独立思考;洞悉社会实际,定向设计;将作品升级、迭代和进化注入时代需求和设计理念之魂。

明星建筑师马岩松一直关注未来建筑,一心致力于建造“山水城市”。他的建筑设计讲究与自然密切互动,让建筑融于自然山水,增强人和环境的互动和情感交流,而不是一味追求建造的速度与高度,不应让人与自然的距离越来越远。

纪录片《中国设计》:匠“新”智造,心怀梦想,中国设计走向世界

马岩松

在设计哈尔滨大剧院的时候,马岩松充分考虑到哈尔滨“冰雪之城”的自然魅力。他为剧院外观选的颜色就是纯净如雪的白色,并融入自然流畅的建筑线条。每到严冬,哈尔滨大雪纷飞,大剧院和这座“冰雪之城”融合为一体,显得温情灵动,别有浪漫意境。

马岩松说:“建筑的创造,重要的不是形式,更不是仿照,而是用最有效率的付出,实现最大的意义。我们的建筑绝不是追求形式上的新奇怪异,而是要创造未来。”

纪录片《中国设计》:匠“新”智造,心怀梦想,中国设计走向世界

哈尔滨大剧院

建筑和环境这两个看似对立的矛盾主题,在“都市实践三建客”刘晓都、孟岩、王辉看来,也都能迎刃而解。

通过一系列项目的运作,“都市实践”全方位地参与到了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和景观设计。城市公共项目建设常常成为他们设计的主题。他们试图从都市化问题的角度破题,实现人类“诗意的栖居”,用自己的设计体现独特的人文关怀。

他们设计的围屋既从造型上继承发扬了传统,又丰富了建筑的现代实用功能。新型围屋扬长避短,美观又实用,全依靠设计师的才思敏学和无穷智慧。

纪录片《中国设计》:匠“新”智造,心怀梦想,中国设计走向世界

围屋

如果说设计是一个不断进化的载体,那么“智造”便是这个载体的驱动。

每一位善于发现和思考的设计师,都是中国“智造”最具活力的操作者和实践者。从空白处开拓,向高深处前行。

以东方美学,彰显设计细节

博大精深,底蕴深厚的东方美学,是中国设计师许多作品的灵感来源。

“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出自《易经》,意为繁育万物,赋予形体。设计师团队“品物流形”的名字寓意就是来源于此。

这个团队善于将西式感性与中式实用相糅合,带有浓厚地方气息和文化背景的设计材料是品物流形的首选,尤其注重对纸、竹等东方美学元素的运用。

品物团队从传统的造纸术中获得灵感,将手工纸和瓷器融合一体,设计出获得2011年红点至尊奖的“飘系列·纸椅”。

纪录片《中国设计》:匠“新”智造,心怀梦想,中国设计走向世界

飘系列·纸椅

品物团队在“融”的展览上,就设定了5种材料,每年一种。竹、丝、土、铜、纸,每一个设计作品都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材料背后的美学意蕴。

品物团队说:“你知道你想要的生活,你才知道你需要的设计,那些和你的生活方式有共鸣的,理解你的生活方式的人,就是你的目标人群,这也是我们设计的一个根本来源。”

他们特别注重在设计里融入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典雅的东方美学。在研究考察丝线、丝绸这些特殊的材料和手工艺时,与拥有这些手工艺的师傅们沟通,让他们学习到很多东西,也获得了更多的设计灵感来源。

纪录片《中国设计》:匠“新”智造,心怀梦想,中国设计走向世界

设计师团队“品物流形”

有人说,从作品的细节,可以窥见一个品牌的格局。

生活里的每一个物象,都是汇聚文化的基石。

在“品物流形”团队这里,东方美学与时尚设计的结合得到了充分的呈现,因而他们作品的格局也更加宽广和深远。

结语

在方寸之中打磨技艺,在毫厘之间付诸匠心,在细微之处彰显乾坤。

中国设计师用匠心构筑灵魂,用实力迎接灿烂的收获季节。

设计时代的最强音已经奏响,无限的可能与颠覆,无限的机遇和希望,正呼啸而来。而这些,在中国设计师的手中,一切皆有可能。

匠“新”智造,心怀梦想,中国设计正在走向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