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宝宝多大的时候可以吃盐和油?吃盐对宝宝身体有哪些影响?

魍殁


您好,感谢您的邀请!我是高级育婴师、母婴KOL福林妈咪,很高兴能回答您的问题。

宝宝的饮食问题一直就是宝妈特别需要操心的。

哺乳期的宝妈们还好,只要保证奶水充足就够,可进入辅食期以后,宝妈就得万分小心,哪怕是辅食的调味品,宝妈们都要特别谨慎使用,比如最常见的调味品——食盐。

食盐的主要成分是钠离子,而宝宝对钠离子的需求,在6个月之内的需求量也仅是170毫克,这都可以通过母乳或是奶粉获得,不需要额外添加。

进入辅食期后,宝宝对钠离子的需求会增加,但是,制作辅食的材料中也是有钠离子的,所以,这个时候,宝妈也不需要额外添加食盐。

其实,一岁以内的宝宝,他们身体成长需要的钠离子,都可以从母乳和辅食中获取,所以,宝妈不用给宝宝吃盐。

也就是说,宝宝吃盐的年龄应该是在一岁以后。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给宝宝过早吃盐,是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的。

首先,过早让孩子吃盐,会加重孩子的肾脏负担,影响孩子成长。

其实,孩子过早食入的盐会分解到血液中,这就会导致孩子血液渗透压升高,势必会加重孩子的心脏负担。

然后,孩子吃盐早,会让唾液中的酶成分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孩子的免疫力,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

最后,也是最危险的,如果孩子吃盐太早,那就会无形间加重孩子的口味,让孩子养成“重口味”的习惯,这就会加重孩子以后得高血压的风险。

当然,让孩子晚吃盐,也是会影响孩子身体成长的。

最大的影响就是孩子会缺少碘,而碘能合成甲状腺激素,这些激素可以帮助孩子长身体,也能够帮助孩子大脑发育。如果孩子缺少碘元素,那孩子的成长就会受到阻碍。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对不同年龄段宝宝的每日钠摄入量的具体推荐,0-6个月的宝宝不应添加食盐;6-12个月的宝宝不用刻意添加食盐;12-36个月的宝宝应该少加盐。同时中国营养学会推荐,2岁之前的宝宝,每日食用盐量不应该超过1.8克。

而宝宝对于食用油的摄取,我们得另当别论。

食用油对宝宝的成长的好处,就是里面的脂肪成分,它是宝宝智力、神经、视力发育的基础。

实际上,宝宝从一出生就已经接触脂肪了,因为母乳和奶粉中有很多的脂肪来促进宝宝的成长。

因此,6个月之前的宝宝,不管是吃母乳还是奶粉,他们摄取的脂肪都是能满足他们成长需要的,宝妈不用再额外给宝宝添加油脂。

而6个月之后,母乳和配方奶粉,已经不能全力满足宝宝成长的需要,这时候,宝妈在给宝宝添加辅食的时候,是可以使用一点食用油的。

当然,在给宝宝添加食用油的时候,宝妈要根据宝宝具体的年龄。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婴幼儿喂养指南》,6~12月龄的宝宝,每天摄入的食用油量是5~10克,也就是半勺到一小勺的量。而1~3岁的宝宝,他们摄入的食用油量是20~25克,相当于两勺的量。

照顾宝宝可是个细致活儿,宝妈一定要注意细节才可以让宝宝健康成长哟~

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请关注@福林妈咪,每天为您推荐落地实用的育儿知识,陪伴孩子一起健康快乐的成长。(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福林妈咪


过了1岁,宝宝似乎打开了“吃”的新世界大门,在他们的食谱里,不再只有米粉、味道极为清淡的菜泥、肉泥等。随着宝宝的成长发育,他们需要更多的营养物质,也要慢慢适应正常的家庭饮食,于是,各种调味料、牛奶、酸奶等正在一点点地参与到宝宝的日常饮食中。可是,这些我们大人习以为常的食品,如何科学合理地添加到宝宝的食谱中,这让很多家长困惑不已。

别着急,今天小编就针对这些1岁后可以给宝宝添加的调味料或食品,来详细说说每天应该吃多少、怎么吃更科学!

其实,食用油在宝宝满6个月添加辅食时,就已经参与到宝宝的饮食中了,比如家长给宝宝做胡萝卜泥时,为了保证胡萝卜素更好地发挥作用,崔医生建议家长将胡萝卜切块后,先煸炒以下,再进行下一步的操作。但是现在仍旧将油单拿出来说,是因为很多家长对宝宝吃什么油心存疑惑,小编就跟大家好好说说宝宝到底吃什么油更健康。

食用油怎么吃更健康?

大家都知道,食用油主要分为两种:动物油(猪油、牛油等)和植物油(橄榄油、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等)。从健康角度来说,不管是成人还是宝宝,我们都推荐吃植物油,这是因为植物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不仅含有我们人体所不能合成的必需脂肪酸,还能够维持我们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而动物油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酸,如果宝宝摄入太多,不能被及时代谢掉,就会引发肥胖或脂肪肝等问题。

橄榄油更健康吗?

事实上,不管是橄榄油,还是其他植物油,如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只要是植物油,对宝宝来说,都是相对健康且适合的,家长没有必要纠结这个问题,也不要盲目跟风,只需要根据宝宝的接受度、自己家庭饮食习惯以及经济条件进行选择就可以了。食用油怎么吃更健康?

其实很简单,家长在烹调时,要提前了解所购买的食用油是否适合高温烹调,有些食用油只能用于凉拌,千万不要因为自己的粗心而错误使用,从而对宝宝的身体健康带来不良影响。

特别提醒:

这个年龄段的宝宝代谢功能还没有发育成熟,不建议给宝宝吃煎炸食品。Ÿ

说完了油,再来说说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所关心的“百味之王”——盐。从宝宝添加辅食开始,老人家们就争相说“要给宝宝加盐,不然怎么长力气啊”,好不容易熬到了宝宝1岁,爸爸妈妈终于允许可以给宝宝加食用盐了,这让老人们无比欣喜。

到底应该吃多少呢?

小编严肃认真地告诉你:少量!少量!少量!如果非要一个数字的话,那么每天吃盐不要超过2g。虽然满1岁的宝宝肾脏、肝脏等器官已经得到了足够的发育,但是与成人相比,仍旧有很大差距,如果摄入过多食盐,还是会给肾脏造成极大的负担。因此,1岁以后宝宝的饮食,可以适当添加少量食盐,但还是要尽可能的保持清淡。

特别提醒:

母乳、配方粉、米粉以及其他经过加工后的食品中,本身就含有一定量的钠,也就是说,宝宝其实从出生开始,就已经在吃“盐”了,所以,即便宝宝已经满1岁了,家长在给宝宝额外添加食盐时,还是要控制添加的量,以免影响宝宝的健康。


崔玉涛育学园


大多6个月后的宝宝需要开始添加辅食了,纯母乳已经慢慢的满足不了宝宝的胃口啦。吃辅食了那么调味品油、盐需要添加吗?


6个月后的宝宝辅食中可以适量的添加一点点食用油,可以让宝宝对辅食更感兴趣一些,但尽量是菜籽油等植物油,动物油之类还是要宝宝一岁后再吃。

食用盐是我们人类最基本的调味品,但是不建议给一岁以下的宝宝食物中添加食用盐,一岁以下的宝宝肾脏器官不同于成人,是比较脆弱的,过早的吃盐会严重的加重宝宝肾脏负担。

人通过食用盐可以获得大量钠元素的补充,而一岁以下的宝宝对于钠元素的需求并不是很高,完全可以通过母乳、奶粉得到补充。


对于宝宝的辅食我们要尽量以清淡为主,尽可能的少油少盐少调料。有其他的疑问可以关注《美女药师伴你健康行》带你了解更多的孕产、育儿健康信息。


美女药师伴你健康行


到了添加辅食的阶段,家长往往都着急在辅食中加入各种调味品使之更美味,以为宝宝会更喜爱,然而宝宝味觉与身体耐受力与成人不同,各种调味品不能一味以大人的喜好去添加,那么对于油和盐该如何正确添加呢?

油:添加辅食后就可以马上吃油

  • 吃什么油

富含α-亚麻酸的油,因为α-亚麻酸能在体内转化成EPA和DHA,DHA是我们熟知的脑黄金,对于促进宝宝脑发育和视网膜发育起着重要作用,如亚麻籽油、核桃油、花生油、橄榄油、玉米油等各种植物油,如果有条件,各种油可以换着吃,这样可以保证各种脂肪酸摄入均衡而且更丰富。

  • 不建议吃

动物油,如猪油等,含有大量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易导致肥胖和心脑血管等疾病。

  • 吃多少油?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吃油标准,2岁以下每天5-10g;2-3岁每天15-20g;4-5岁每天20-25g。

盐:一岁内不吃盐,一岁后视宝宝接受能力适当加盐

一岁内宝宝每天纳需求量350mg,而母乳/配方奶和天然食物中的纳含量已经足以满足宝宝日常需求,如一个鸡蛋含钠约为71mg;100g海虾含钠110mg;100g瘦猪肉含钠65mg,随着宝宝辅食种类和量的添加增多,钠摄入量也会随之增加,额外加盐会增加宝宝肾脏负担。


  • 不吃盐好处

一岁内为辅食尝试阶段,不加盐等过多调味品,有助于宝宝接受不同天然食品的味道和能力,减少以后挑食和偏好重口味等坏习惯;同样,不管对于大人还是宝宝,淡口饮食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如果你有更好建议或任何疑问,欢迎留言一起探讨~


小皮育儿经


我们先了解下油和盐是什么?

油主要是让我们的菜更香更好吃,给人提供纯脂肪,而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主要是补充钠元素的。

我们在装过母乳或者牛奶的奶瓶时就发现奶瓶壁非常油,有时候不用奶瓶清洗剂都没办法洗干净,因为母乳或者奶粉中都会含有油(脂肪)我们也会在奶粉罐配料表上看到有植物油(比如大豆油,椰子油)等。

所以孩子在纯母乳喂养或者只喝奶粉时也会有摄入一点的油,到是孩子六个月该吃辅食了,刚开始孩子吃的是半流质的米糊,这时候不着急给孩子加油,但是后来孩子慢慢要吃青菜了,这时候家长可以考虑在菜里给孩子滴两滴植物油(建议亚麻籽油或者是大豆油,核桃油孩子会容易消化)因为中国营养学会建议7-13个月个婴儿每天可以摄入大概10毫升以内的油。

也就是说我们的母乳或者奶粉有油,但是再多吃一点点油对孩子也是有好处没有坏处的。

但是盐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一岁之前的宝宝每天需要盐只是1克,这区区1克的盐在母乳、奶粉,米粉,青菜,肉中也已经够了,大家都可以在买的奶粉,米粉或者是面条中看到营养成分表中“钠”的成分。

所以宝宝一岁前不需要加盐一岁到六岁每天吃盐不超过3克,所以家里有娃的,煮菜请淡一点再淡一点。

菁妈,混迹育儿界的医师,药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四栖生物,家有菁妞,各平台原创作者,希望给焦虑的妈妈们一点支持和帮助。

菁妈育儿


对于满6月龄的宝宝,单纯母乳喂养已经不能满足宝宝快速生长发育对营养的需求,需要开始添加辅食。添加辅食的过程中,宝宝家长们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疑惑。例如,究竟该不该在辅食里加盐,就是奶奶们和年轻家长们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之一。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下婴儿对钠的需要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建议7~12月龄宝宝每天应该摄入钠350毫克。

那如果不加盐,母乳和食材里的钠足够吗?够不够,计算一下就可知。科学研究显示,每100克母乳中的钠含量一般为23毫克,7~9月龄宝宝每天喝母乳约600毫升,可以从母乳中获得120毫克以上的钠。在辅食食材中,1个鸡蛋约含70毫克钠,100克瘦猪肉中约含65毫克钠,100克鲜虾中约含119毫克钠,由此可见,宝宝从辅食中也可以获得相当多的钠。因此,一岁以内的宝宝在制作辅食的时候不用加盐,这样既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食物本来的味道,也有助于宝宝从小形成清淡少盐的口味和饮食习惯。

如果在制作辅食的过程中加盐不恰当,形成高盐饮食习惯,可能会增加宝宝到成人期后患高血压、脑卒中等疾病的风险。

烹调油,作为另一种重要的调味品,可以在给宝宝制作辅食的过程中适量添加。烹调油可以为宝宝提供能量、必需脂肪酸和脂溶性维生素E等。可以给宝宝选择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和必需脂肪酸含量较高的植物油,如芝麻油、橄榄油、大豆油、核桃油等。

马博士健康团张娜博士


马冠生马上营养


相信很多妈妈们都有一个疑问:宝宝到底多大才能吃盐?一般说是一岁以后才吃,但长辈们会说:“宝宝不吃盐没有力气;加点盐,宝宝胃口好,吃饭香”,可能还会说宝爸从小就吃盐,也没啥事。这个时候我们要怎么解释呢!


“不吃盐没有力气”这个说法其实是这样的:人体是需要一定量的钠元素的,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人体的渗透压平衡,保证人体正常机能和运作,若钠元素摄入不足,就会出现疲累的现象。


但补充钠元素不一定需要吃盐,母乳、奶粉、营养米粉等都是含有钠的,宝妈们可以留意一下食物的成分列表。根据2016年版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不同年龄宝宝的每日钠推荐摄入量为:

0-6个月:170mg

7-12个月:350mg

1-3岁:700mg

4-6岁:900mg


0-6个月的宝宝,吃母乳和奶粉是能够满足宝宝对钠的需求的。至于7-12个月可以添加辅食的宝宝,米粉、鸡鱼肉蛋、水果蔬菜等这些辅食里都含有丰富的钠,也不需要额外补充。


由于宝宝的肾脏发育不健全,如果给宝宝补充过量的钠,会加重宝宝肾脏的负担。而且过早地加盐,不利于宝宝接受不同口味的食物,容易导致偏食挑食。在宝宝1岁以后,可以开始给宝宝的食物添加适量的盐。


另外宝宝的味蕾其实要比成人敏感得多,即使是清淡的菜汁,宝宝也可以品味出其中的鲜美。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还指出,要减少幼儿及成人盐和糖的摄入量,降低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所以爸爸妈妈们也要注意哟。

\n

{!-- PGC_VIDEO:{"thumb_fingerprint": 11452293625201288552, "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pgc-image/1537871448155d32a503ea4\

生了么


盐糖油酱醋,宝宝什么时候吃?怎么吃?关系到宝宝身体健康!

传统美食往往重口味,重盐、重糖、重油及重调料,而这种饮食摄入过多,增加高血压、肥胖等发病风险。加调味品容易干扰宝宝味觉,或导致宝宝拒绝没有味道的食物。让我们爸妈头疼的挑食、厌食,也许就是这样造成的!

盐的摄入量增加肾脏排泄负担,成年后易高血压1岁内不需额外加盐;1-3岁1-2克即可;3岁以上:每天不应超过3克。成了重口味可咋办?不要一下子降低饭菜的盐,而是有个逐步减少的过程,家长不要操之过急。

世界卫生组织对限制糖的建议 摄入过多的危害:增加宝宝肥胖的风险;增加龋齿的风险;增加糖尿病、肾脏病、骨质疏松和骨折等疾病风险。 强烈建议在整个生命历程中减少游离糖摄入量。游离糖摄入量降至摄入总能量的10%以下。幼儿游离糖每天控制在10-15克,较大的儿童不宜超过25克。(4克糖=1茶匙)。

1,糖分类为游离糖和内源性糖。 游离糖:指在食物中添加的单糖和双糖以及天然存在于蜂蜜、糖浆、果汁中的糖分。 内源性糖:包括完整的新鲜水果和蔬菜中天然存在的糖和奶类中的乳糖,粮食薯类和薯类中的淀粉。没有证据表明这部分糖会带来健康危害。 加工食品上的标签,前几名含有游离糖,说明食物中糖的成分较多,一定要适量摄取。

2,蜂蜜和果汁含有游离糖

蜂蜜可止咳,但对便秘没啥效果。1岁以内的宝宝不能吃蜂蜜,满1岁的宝宝,不建议服用蜂蜜,有肉毒芽孢杆菌的污染风险,会危机生命。如必要,每次可服用2-5毫升的蜂蜜。

西梅汁、梨汁对宝宝便秘效果,苹果汁有一定止咳的效果。1岁以下的宝宝都不建议喝果汁;1岁以上的儿童可以限量摄入100%的纯果汁。

辅食应适量添加植物

植物油和脂肪能为宝宝提供能量和必需的脂肪酸,满6个月添加辅食后,就可加“油”了。每个阶段的宝宝吃进去油的推荐量7-12月:每天5~10克;1-3岁每天10~20克;3岁以上25克;(10克油=1瓷勺),

油的种类有很多,适合宝宝的是哪样?

吃含有α-亚麻酸丰富的植物油,不建议选α-亚麻酸含量低的。 亚麻籽油、紫苏籽油含α-亚麻酸非常丰富,可高达50%以上。大豆油、菜籽油都含有10%左右的α-亚麻酸。这些油经常换着吃,摄取全面的营养。

“酱醋”要晚吃、少吃

有些家长以自己的口味来衡量孩子,认为加些酱油、醋,食物会更有味儿,其实酱油:5毫升酱油=1克盐, 宝宝1岁后才可以吃酱油。如果吃了含有酱油的食物,要减少食盐的量。对大豆蛋白过敏的宝宝不能加酱油。 没有权威机构给出摄入醋的建议,个人建议:宝宝2岁以后可少量吃醋或更大一点再尝试。

小编补“叨”: 幼儿口味较淡,约是大人的三分之一,因此,不要以大人的口味为依据,不要过早给宝宝添加调味品以及含人工色素的零食。许多食物有鲜甜的原味,选对了原料,即使不加调味料也非常美味,宝宝一样吃得开心。


心连心好月嫂


6个月以内的宝宝以吃母乳为主,6个月以后可以给宝宝尝试添加辅食,如米粉、米汤、蔬菜汤等,从少到多逐渐增加辅食量。那么,宝宝多大的时候可以吃盐和油?吃盐对宝宝身体有哪些影响?

1岁以内的宝宝不能吃盐,宝宝1岁以后就可以吃一点点盐,每天的食盐量也要控制在1克左右为宜,不能超过2克,因为宝宝的肝脏、肾脏等器官还处在生长发育的阶段,肝肾功能还不完善,功能较弱,吃盐会增加脏器的负担,如果不能及时排泄,会伤害宝宝的脏器,影响宝宝身体正常发育。另外,1岁以内的宝宝,味觉也处在关键的发育时期,吃盐可能会影响到宝宝的正常味觉发育。因此,为了保证宝宝的健康生长发育,最好1岁以内尽量不要给宝宝吃盐。

至于宝宝吃油问题,可以伴随辅食的添加逐渐适量添加一点食用油,最好是菜籽油,如麻油或香油,宝妈给宝宝熬粥或做米糊、蔬菜泥等辅食的时候加上一两滴食用油,这样可以刺激宝宝的味蕾,让宝宝更加喜爱辅食,有助于给宝宝断奶。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祝安康!


红良育儿


宝宝6个月后吃油,1周岁后吃盐。具体如下:

宝宝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的时候就可以吃油了,6个月到1岁的宝宝推荐5~10g的油量。添加油的时候家长要注意3点:①逐渐添加,从1滴开始,慢慢在1岁的时候增加到10g。②给宝宝添加油的时候要选择植物油。③最好不要用调和油。

宝宝未满一周岁不能吃盐,一岁后可以吃少许盐。1岁后的宝宝饭食还是要单独做,盐不要加太多,以免加重宝宝的肾脏负担,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

除了油和盐,还有很多调味料的添加是有年龄限制的,如不满1岁的宝宝不要吃糖,尤其是人工甜食和蜂蜜;1岁内的宝宝不能吃酱油,儿童酱油也不成,也含盐,甚至含盐量比成人酱油更高;2岁内的宝宝不要吃醋,容易破坏小孩子的味蕾,养成一个重口味的宝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