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秸秆还田,种小麦不用钾肥怎么样?

农村二表哥


秸秆还田种小麦不用钾肥怎么样?

个人观点,我认为光靠秸秆还田,种小麦不用钾肥是不行的,会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为什么呢!理论上讲,秸秆还田后,秸秆经腐熟发酵后能产生一定的氮磷钾成分,但需知,秸秆腐熟到起肥效作用,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温度及借助于化肥中的某种元素如氮元素,而才能发挥它的肥效作用。


而小麦播种至收获这一段时间,因冬季较长,来年5月小麦就成熟了。此期,低温时间长,秸秆根本腐熟不好,起不到多大作用,甚至对小麦还有影响作用,如小麦发芽或苗期,秸秆在未完成腐熟过程中,会对小麦发芽、苗期生长造成黄苗烧苗现象。


一亩地秸秆还田能生成多少肥力呢,据有关资料显示,以亩产1100斤的玉米计算,秸秆还田后(腐熟发酵好),相当于还田N4.5公斤、p2O52.1公斤、K2O6.7公斤,折合成尿素、二銨、氯化钾分别为14.1公斤、5.3公斤、和20.5公斤。注意,这是指腐熟发酵好后所产生的肥效。能不能缺保在小麦播种至成熟期,秸秆还田发酵好,这是播种小麦使不使钾肥的重点问题。

小麦生长中需要的各种化肥元素有个大致标准,以一般的目标产量讲亩产1000斤左右或以上吧,通常亩施尿素17.5~22公斤,二銨18~22.5公斤,氯化钾10~15公斤。或亩施15:15:15的复混肥50公斤左右。



以这个标准计算,就是说每亩小麦施用钾肥10~15公斤即可。而一亩秸秆还田可产生钾肥20.5公斤,由此看来,玉米秸秆还田后,播种小麦不使用钾肥完全可以,还丰丰有余呢!


重点问题说三遍:问题是秸秆还田后,能保证秸秆充分腐熟发生效力吗?这个问题不确定,心里没底,敢去拿一季庄稼去试验吗?人误地一季,地误人一年。如果小麦缺钾,那绝对是不行的。所以,我认为,保险起见,还是施用些钾肥为好,可以适量少施些。你说是不是啊!

个人观点,欢迎大家交流评论!


幸福一家人140113721


根据市政府和农业部门关于作物秸秆还田改良土壤、不准焚烧的要求,经过我们几年的试验,建议采取稻田套播、稻秸覆盖、开沟覆土的麦子播种方法,既利于麦子早播、出苗整齐,又可节省耕田费用和人工。具体技术流程如下:

1.水稻收割前3天内,在稻田均匀施肥,亩施尿素10公斤或复混肥30公斤左右。

2.均匀播种麦籽,亩播种量根据播种早晚:小麦10-12.5公斤、大麦13-15公斤,要求亩基本苗数:小麦15-18万,大麦20万左右,11月下旬迟播田适当增加播种量。

3.收割机割稻时,机器切断稻柴,安装抛散秸秆的装置,把秸秆均匀铺撒田面,田两端收割机调头处稻柴过厚的要挑拨到没有稻柴的地方,用稻秸全面覆盖麦种和基肥,基肥施尿素的田块要在稻柴上再施过磷酸钙每亩25公斤左右。

4.然后在土壤较为干爽的时候用机动圆盘犁开沟覆土,每2米开一条竖沟,田两端各开2条横沟,如天气多雨泥土较烂,可以等天气转好、土壤较干爽的时候再用机器开沟,这样沟泥耕得细、撒得散、覆土均匀,而且机器轮子也不容易压实土壤、不易碾坏麦苗。

5.机器开沟后,要手工疏通横沟与竖沟之间的交叉点,抄掉碎泥,凿通田头总出水沟,能畅通排水,降低土壤湿度,促进麦子根系伸展。


上海12316三农热线


自实行秸秆禁烧以来,秸秆还田就成了农民比较常用的一种处理秸秆的方式。秸秆还田用好的话,有着一定的增肥增产能力,尤其是秸秆本身含有丰富的钾肥,那么不少种植户就问了:在秸秆还田之后,还需要施用钾肥吗?

答案是需要施用钾肥的,如果不施用钾肥的话,小麦的长势就会因为营养不足受到抑制!

哪怕是多年进行秸秆还田的耕地中,都需要在种植小麦的时候适量的施用钾肥,更何况一些地块只是头次进行秸秆还田。

虽然说秸秆中的却含有丰富的钾肥,但是需要秸秆腐烂、分解之后才能将肥效发挥出来,这就需要较长的时间完成。所以一般情况下,当季的作物很难利用秸秆中的肥效,需要隔茬作物才能有所效果。

另外一方面,就算在隔茬作物中能利用到秸秆还田产生的钾肥,但是实际上每亩耕地上能够还田的秸秆数量是有限的。也就是说,单靠还田秸秆所产生的钾肥量并不能完全满足作物生长所需的钾肥量,为了保证作物能够正常生长,也需要农民额外施用钾肥。

除此之外,钾肥还很容易被土壤固定或者随水流失,所以在秸秆分解出钾肥中,其实有部分是无法用于作物的生长的,在本身就供给不足的情况下,还进行多余的消耗,自然也就需要农民施肥补充了。

所以在秸秆还田的地块中种植小麦,如果单靠秸秆产生的钾肥,而农民不进行适量补肥的话,那小麦生长所需的钾肥量不足,植株生长受阻,产量严重下降。


骏景农业


秸秆还田后,种小麦不用钾肥,效果肯定不怎么样,会出现缺钾症状,小麦老叶尖端及叶片边缘逐渐枯黄,茎秆柔弱细小,容易出现倒伏现象。

我们粗略的算一笔账哈。

一,事实证明

作物秸秆还田,是不经堆沤腐烂,直接翻压入土做基肥的一种施肥方式。就拿小麦前茬作玉米来说。玉米秸秆在主要的粮食作物中养分含量是较高的,每百斤干秸秆中含氧化钾0.9斤,一亩玉米地可产干玉米秸2000–2500斤,那折合氧化钾18–22斤。

小麦是一种需肥量比较多的作物,每生产100斤小麦籽粒,需吸收氧化钾3–5斤。那我们按亩产1000斤,需钾最少3斤来计算,那得需氧化钾30斤。

不考虑土壤中原有钾的吸收利用,它俩一比较,就差8–12斤氧化钾,远不够小麦的需求。

这还是按玉米秸秆完全腐烂后,百分百提供的钾元素,事实并非如此。



那秸秆还田有什么好处呢?

二,还田的好处

作物秸秆中的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经土壤微生物的分解后,作物秸秆的干物质约有30%可形成腐殖质,主要是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和理化性质,提高蓄水和保墒能力等。

因此,实行作物秸秆直接还田,既加速培肥地力,缓解干旱威胁,又节约劳力,处理作物秸秆,还可防止火灾,改善环境卫生。

据多年的观察,秸秆还田后的小麦,穗大,茎秆粗壮,根多,发达,不早衰,产量高。

三,秸秆还田的注意事项

有的人说,秸秆还田后的小麦出现麦苗发黄,枯苗,减产等现象,这主要是与这几个问题有关。


1,重视翻压质量。如果翻压不严实,会造成土壤透气跑墒,导致小麦根系难扎到土中,造成架空幼苗,难以吸水水分和养分,冬天会被冻亡,或麦苗发黄。因此要比不还田的麦田多旋耕一遍。

2,增施氮素肥。作物秸秆还田后,微生物会分解秸秆,要消耗土壤中一定量的氮素和水分,导致后期与麦苗争肥争水的矛盾,会导致麦苗发黄。所以要及时浇水,并亩追氮肥,如碳酸氢铵15公斤,或尿素10公斤等。并沉实了土壤,促进秸秆的腐烂。

同时可随水冲施噻唑磷,或阿维菌素,或氯氰菊酯等,可防治地下害虫。

3,如果前茬作物有传染性病害,就不要进行还田了。


总之,作物秸秆还田后,不能不施钾肥,可适当少施,但得增施氮肥,否则会导致小麦根少,棵小,分蘖少,穗小粒少,抗逆性减小,易倒伏,产量低。


努力就好


又到玉米的收获季节,玉米秸秆还田已逐步被农民朋友所接受。农作物的秸秆中,所含的营养元素相当丰富,尤其是钾元素的含量是比较多的。秸秆还田,是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为田间积累有机质和矿质养分的重要措施;也为农业种植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可是,秸秆还田后,播种小麦,地里还需要施钾肥吗?

玉米田秸秆还田后,需要施钾肥

以近几年还田面积大的玉米秸秆为例: 一般一亩玉米地可以生产1000-1200斤的玉米干秸秆。 如果进行秸秆还田,可以为土壤亩增加14-17斤的钾 ,但这些钾肥80%左右不能在当季被作物利用。 再者钾肥还容易被土壤固定或随水流失。

科学实践证明,每生产100斤小麦籽粒,小麦需要吸收土壤中的钾肥3斤左右 。按亩产1000斤小麦计算 ,一亩小麦就要在土壤中吸收大概30斤钾,秸秆还田补充的钾肥对于目前的小麦生长是远远不够的 。秸秆还田对农业的持续性生产是必要的,但施肥还要根据土壤养分状况等而定,进行科学施肥。

秸秆还田后,比较常见的问题和现象。

1、碳氮比失调 碳氮比例失调、秸秆粉碎过粗、土壤过松。土壤微生物在分解作物秸秆时,需要一定的氮素, 玉米秸秆碳氮比为65~85∶1,而适宜微生物活动的碳氮比为25∶1,秸秆还田后土壤中若氮素不足,微生物会与作物争夺氮素,麦苗就会缺氮而黄化、瘦弱,生长不良。

2、耕翻深度要合理 玉米秸秆还田时,在处理秸秆粉碎的程度时,是越碎越好。长度至少要在10厘米以下,推荐5厘米左右,粉碎后要在田间均匀撒施,不堆不露白(土壤)。并在秸秆上均匀撒施秸秆腐熟剂,畜禽分辨或尿素,防止因微生物分解有机物而使田间缺少氮素。 原则上应保证当年还田秸秆充分腐烂,不影响下茬耕作,每亩还田秸秆以300-400公斤为宜,过多会危害下茬小麦根系的生长。

3、防病虫害传播 玉米秸秆还田时要选用生长良好的秸秆,不要把有病虫害的玉米秸秆还田,以免病虫害蔓延和传播。否则翌年夏季若种植玉米易发生病害。这类秸秆应销毁或高温堆腐后再施入农田。


适量的追加钾肥,合理选择秸秆还田作业时间,严格控制秸秆的粉碎长度,并通过深耕、施肥、施药等方式加强土壤与秸秆之间的融合质量,能有效地将土壤内的碳氮比维持在适宜范围内,提高土壤内微生物的活性,增加土壤的养分含量和有机质含量,为作物生长创造出优良的基础条件。


农家时光印记


只有烧过的秸秆翻入土壤里才能产生磷钾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