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東晉桓溫北伐和諸葛亮北伐的對比

桓溫在公元四世紀三次北伐,和諸葛亮一樣是善於治軍和排兵佈陣的將軍,作為指揮官滅亡巴蜀氐人李氏家族的成漢政權,立下了汗馬之勞。此時的北方後趙大將冉閔(武悼天王)和前燕皇帝慕容皝先後崛起,前秦的苻羆也後來居上,於是桓溫趁亂北伐,先後取得了藍田之戰,灞上之戰的勝利,百姓都來歡迎桓溫,桓溫獲得的民心超過了當初的諸葛亮,但是很明顯苻羆的先見之明超過司馬懿,搶先割取了未成熟的小麥。後來桓溫二次北伐攻破了洛陽,但因為晉穆帝司馬聃偏安一隅消極對待勝利,導致桓溫無功而返,桓溫三次討伐前燕,依然因為漕運問題而先後被前燕前秦擊敗,於是決定在安徽當塗廢了皇帝,獨攬大權,結果還是被晉簡文帝擺了一道。一代名將因為篡位失敗而晚節不保。


東晉桓溫北伐和諸葛亮北伐的對比

桓溫 樹猶如此,人何以堪


東晉桓溫北伐和諸葛亮北伐的對比

五胡十六國


東晉桓溫北伐和諸葛亮北伐的對比

東晉伐前秦


諸葛亮北伐四次,和桓溫不同,諸葛亮面對的敵人是已經統一北方且民心不向蜀漢的曹魏,曹魏方的曹真,司馬懿和張郃都是有豐富作戰經驗的人物,個個不是省油的燈,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時取得了三郡之戰的勝利,但因為孟達,馬謖這兩個豬隊友而失敗,第二次北伐諸葛亮配合東邊的陸遜圍攻陳倉,雖然沒有攻破但在撤退時擊破了曹魏追擊部隊。第三次北伐諸葛亮成功收復了漢中的武都陰平二郡,雖然因為豬隊友的糧食問題而撤退,但依然在撤退中殺死了張郃。第四次北伐依然無法攻破五丈原,在軍中病逝。

就取得的戰果而言,桓溫最大戰果是攻破洛陽,威震關中,諸葛亮最大戰果是取得三郡,讓曹魏嚇得不敢出戰,二人以弱敵強都顯出了相當的軍事才能,但是他們都因為糧食問題和皇帝無能而葬送了成果,可謂生不逢時,但是桓溫的道德政治水平不如諸葛亮,諸葛亮一生廉潔,為了皇帝嘔心瀝血。桓溫因為北伐失利和皇帝沒出息就心生廢帝之意,雖然這樣做也能理解,但實際上和曹操篡漢走向了同樣的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