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为什么有的人坐出租车不敢为难司机,坐滴滴却变着花样为难司机?什么心理?

三晋新视界


这个问题主要是因为出租车司机没有带上服务分这个紧箍咒,所以,他没有必要对乘客卑躬屈膝低声下气,想坐就坐,不坐就下车。

反观滴滴司机呢?因为有了服务分的束缚,就务必要做到对乘客言听计从,你稍稍有一点惹得乘客不高兴,人家可能当面不说什么,下车就给你个差评,要知道那个服务分涨一分要累计好多个五星好评的,而降一两分,就一条差评就够用了。而且,服务分一旦因为差评而降低,再涨回来是很难的。

滴滴乘客有这样有恃无恐的心理,是因为司机对乘客的好评差评无关痛痒,乘客也不会在乎,滴滴平台对乘客没有什么约束性,这种司机与乘客待遇上的极度不对称性,决定了乘客就是上帝。

还有,滴滴的系统也有很多漏洞,决定了司乘之间容易发生摩擦。

第一种情况,滴滴无法定位司机具体在哪一条车道。也就是说接单距离虽然只限定为三公里以内,但是你在红绿灯路口的直行道,滴滴经常会派给你左转或者右转的订单,平时还好,虽然超过三公里了,一脚油门调头就回来了,但是,在高峰期你想调头回来,那时间可就不是司机可以掌控的了。你一迟到,乘客肯定不爽(高峰期都记着上班),你想想乘客会给你好脸色吗?

第二种情况,滴滴导航无法正确定位乘客位置,有时候司机到了停车点,给乘客打电话,才发现乘客在马路对面,乘客过道就可以上车,而司机想调头去乘客那里却很难,车来车往,想象一下难度吧。但是乘客要求你过去你又没办法,人家发火你就等差评吧,只有委曲求全忍气吞声了 呵呵

第三种情况,乘客醉酒。你到了上车点,他一屁股上了车,这时你才发现是个醉汉,怎么办?滴滴明确规定,可以拒载醉酒乘客,但是你让他下车的话,一场纷争又在所难免。拉与不拉都不是。

第四种情况,高姿态乘客。有些乘客上车就是高姿态,问这问那,比如你怎么年纪轻轻做这个啊,为什么不做点有前途的事啊诸如此类。这种人尤其令人讨厌,花几个小钱,好像自己比人家高大上多少似得 也真是呵呵了。

以本人短暂的跑滴滴经历来说,要开网约车,就要有做孙子的准备,要是自尊心太强的,受不了委屈的,劝你还是放弃这个想法,做点别的吧


移椅倚忆


关于这个我研究过,究其根本原因是跪舔乘客的滴滴,早已惯坏了乘客,以至于多数乘客肆无忌惮,无所顾忌,甚至无理取闹。

我来举例谈谈吧,这些都是我开滴滴过程中亲身遇到的。

1,我到达预约点,乘客上车。我根据导航正常行驶,还没有走到一两百米路程,乘客问道:你怎么开的呀?我说:跟着导航走的,不对你可以提前讲一声哎。乘客:你想怎么开就怎么开,高兴怎么开就怎么开。我说:你这不是废话吗?哪能想怎样就怎样呢……乘客一路上骂骂咧咧。2,乘客上了车,我问道:请问怎么走呀?乘客:你是司机我是司机呀?你开车我开车呀?我回道:OK,打住……一路上,乘客吵个没完。

3,预约点就在十字路口,我到达路口等红绿灯之际,考虑到车流量相当大,就发了一条短信过去:我已经到了,请您及时到达起点并上车。谁知道乘客一上车就说道:为什么不是你到了之后打我电话?为什么不是你等我,而是我等你?我要投诉你!我回道:随便你吧!乘客:你这是什么态度!……路上乘客吵闹不休,没完没了。

4,在瑞金路段,我接到单子发现乘客就在我后面,于是准备调头,由于当时车流量非常大,我在最右侧,要变道,还要找个允许调头的地方才能调头。前面红绿灯要等。接着到了预约点附近,为了找乘客。我把车停在路边,这时看到了乘客就在左侧的马路对面位置,由于车流量非常大,要变道,要找安全的允许调头的地方调头。折腾了一番之后,危险重重,才终于到达乘客所在位置。乘客一上车就说道:刚才能调头哎。我说:车流量大,不好调头,危险。乘客:能调头哎,你不会开车,就不要开车来。我:哪里呀?车太多,危险哎。乘客:不能跑,就不要接单哎。我:你这样有意思吗?不行,你下车吧。乘客:那你取消吧。我:我忙的不得了,你的这个单子还没有开始计费呢?你下车吧,于是乘客下车了……

5,起点在医院,我跑了两三公里路程,终于到达起点,找了一个地方打着双闪停下来,电话过去:我已经到了。乘客:我在楼上,等一会儿,马上下来。我便耐心地等她。过了一会儿,乘客下来对我说:你怎么不开空调呀?我说:你还没有上车,我开什么空调呀?!就看见乘客立马取消了订单……

6,这名乘客是淮安的,他要到省中医院。我问他,走隧道还是不走隧道呀?他说你走快一点的路吧。我说:那就走隧道吧,隧道快一点。路上乘客对我说:你怎么走的呀?这条路我太熟悉不过了,你在绕路!我:天地良心哎,这不是按照你的意思走的吗?不是事先问过你了吗?乘客:你在绕路,以为我不知道呀……一路上乘客吵个没完。等终于到了目的地,乘客:不是这个门,你怎么走的呀?我:我是按照导航走的哎,我哪知道你要走哪个门?乘客:不对哎。我:不好意思了。乘客要求下了车,结果连车门都没关就跑了……

可以说,在跑滴滴过程中,几乎天天都能遇到奇葩乘客。有时处理不好,要出人命。所以,跑滴滴,危机四伏,危险重重。有时让人焦头烂额,身心疲惫。面对这些奇葩乘客的投诉和差评,我后来干脆不去理会它,也不去申诉……


诗领头羊


这个问题问得好,其实这个问题不难解答,相信大家都坐过出租车,当你觉得出租车司机服务有问题时,你怎么办?首先我们想到的是投诉,我曾经看到过一位同事投诉,首先是打114找号码!找到了,打过去没人接,还有的是你坐车时根本没有记得出租车的信息,即使投诉成功又怎么样?如果真的管用的吗?出租车司机还可能那样吗?当你没有一个制约他的手段时,你就会无形中没有了那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这就好像是你腰里揣着一把刀,你走起路的可能就特别横,反观滴滴司机呢?一通投诉电话,立竿见影,扣分,罚款甚至封号,乘客有这些手段撑腰,立马就是高高在上,一幅你的生死我来掌握的气质,这种情形下,那些素质不高的人员去欺负司机也就不奇怪了,


飞翔42762711


你好,我是哈尔滨出租车司机,曾经干过一年的滴滴网约车,滴滴网约车以下简称滴滴,这个确实是,乘客投诉只是需要点一下手机,就可投诉司机,不管这个司机在乘客乘车途中到底有没有对乘客服务不满意,哪怕乘客今天出门跟家里吵架,或者莫名其妙的心情不好,都可以投诉,可是毕竟还是在少数。

我现在在干出租车,像视频说的,乘客投诉出租车司机确实是需要经过有关部门验收,才能算投诉成立或者不成立,可是设想一下,毕竟滴滴司机乘客不管是白天,或者晚上,拉的都有有绝大部份意识的乘客,如果没有意识,比如喝的不省人事,也没办法用手机打车,哪怕打车,也会有一个清醒的同胞陪同,可是出租车呢,哪怕乘客坐在道边,出租车也必须停车,让乘客上车,可想而之,尤其是夜班,会有什么情况发生。

不管是出租车,还是滴滴,都不容易,不过我觉得还是好人多,不管遇见什么样的乘客,那都是特例,并不代表全部,竟然选择这个行业,我相信都是为了养家糊口,贴补家用,不管如何只要登陆软件,或者上车干活,都是辛苦了,不容易的。

祝,天下所有的司机同行们,身心健康,家庭幸福,用合理的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不管如何,想想自己的父母,子女,配偶。司机师傅们,辛苦了。


A自律鑫


我遇见一个奇葩;虽然距离很近;用了10分钟才到;因为有一个左转车道;车流量较大:关键这个左转时间特别短;不是前5台车根本一次性过不去;等一下几乎2分钟;那天刚好车特别多;一下了6分钟;打电话过来说我在红绿灯那边故意不走;因为开车;我解释说等红灯;过去接着以后;满脸不高兴;最后地点定位在十字路口;本来直行最好;导航根据她的定位左转;说我开这里干嘛;我说你定位这里;她说你不会问啊……我说你上车直接玩手机;后来没有和她吵架;直接转过去;4.5块钱的车费;还是一个怀孕的孕妇;那天一天的心情都特别差;如果可以选择;我情愿给她5块钱让她滚;活该去医院没有人陪;不是我说话难听;如果可以选择;司机可以选择乘客;很多人根本就坐不上车;忘记了在寒风凛冽中和出租车说便宜一点;好话说尽;拒载;服务行业也是对等行业;滴滴把乘客惯坏了……


一个人的沉默


这个问题问的太好了,开出租车是爷爷,开网约车的是孙子,这样形容我想不过分吧!乘客们你们有地方去投诉出租车吗?有人家投诉只听一面之词吗?不是的的吧!而网约车呢!平台把乘客当做了上帝!只要一投诉就都是司机师傅的错 ,为什么呢?因为现在的人都不懂的包容体谅别人站在不同的立场考虑问题,其实不管是出租也好网约也好,服务行业劳动强度大,体力,精力有限,有时候服务不到位大家相互理解一下,只要不违反相关规定,规则的事,给他们一个改过的空间!人无完人。不要以为你消费了你就是上帝,对不起爷不伺候!


心情


因为乘客手中权利变大了,网约车平台对司机的惩罚措施较重,对乘客的行为约束较弱,几乎可以说是无关痛痒。

关于心理问题:

1、出租车司机一直属于一个职业,司机需要考取行业资格,价格由相关部门制定且受国家监管,出租车仅为乘客提供路程送达服务,相当于公共交通出行的延伸服务,由于乘客乘坐出租车心理预期本身就低,且投诉门槛较高,行程中司机不是言行过于恶劣或乱收费绕路,乘客是不会投诉的。且对于出租行业的的市场宣传正面大于负面。出租车最大的问题在于多年来累计的拒载现象及司机态度给市民印象很差。

2、网约车近些年出现且属于商业行为,司机最初都是私家车司机,与平台间是合作关系,价格由平台制定且不受国家监管,且多年来问题频发市场口碑较差,乘客的安全防备心理较高。平台为提高竞争力,故提高司机服务水平,对司机管理较为严格,由此乘客对于网约车服务的心理预期较高,且乘客投诉门槛又极低(通过App点一下可能就会决定一名司机的收入)乘客选择网约车手中的权利要高于选择出租车的个人权益,可是司机制约乘客的权利几乎为0。

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意见。


两点儿也争名为净


其实,滴滴在改成派单模式开始,就由一个信息提供平台,转变成了运输企业平台。由服务者转换成领导者,所以在派单操作上,变得不透明,并在规则制定上打压司机方讨好乘客方。如乘客可在接单二分钟内无责取消,司机方取消则有责这一显失公平的规则,造成司机方利益、精神等伤害。

所以,要破除滴滴的垄断,其实并不一定要再成立一家这样的全国性公司,反而各地方成立一家地方性信息提供平台,以信息提供为任,不收司机方的提成,每月加入平台的司机,交一定的月费,而地方平台可根据当地打情况,制定一个比滴滴平台稍低,但比司机跑滴滴得利高的价格。

由于滴滴快车主要是服务当地,地方平台也是服务当地,所以并不用投入太大,就能与滴滴平台竞争。

如果一家软件公司制作出来这套系统,与全国各地的相应机构合作,专以信息提供的方式,与滴滴平台竞争,则司机、乘客均可享受更好的出行。


缘来是你20180619


其实这个问题很好回答,一切都是利益在作怪。网约车平台也是要赚钱的。他也不会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来专门处理乘客投诉的问题。只要有乘客投诉,一律判定司机的问题。这样做有三个好处。第一,讨好乘客,主要给乘客一点打车券,安抚一下。反正这些券还是要回来的。第二,处罚司机。轻者扣分,罚款,重则封闭账号。罚款的钱落在了平台,也不会给到乘客。第三,如果司机对判罚不满,要申诉的话。平台的客服小妹就会打起太极拳。拖到最后,司机也就不了了之。总之一句话,谁出钱谁就是大爷。乘客出钱给平台,乘客就是大爷。司机通过平台赚钱,平台就是大爷。


猎隼32716272


我在长沙开滴滴4年了,说一说我近期遇到的二件事。

一、今天上午刚刚遇上的,一个女的。从接到定单到定位点不超过两分钟。

等了一下人没到就打了个电话,没接。

又打,接通了说:马上就出门了。

又等了五分钟左右,又打电话,回话说:在电梯里了。

再等,又过了差不多五分钟还没来。

联系平台要求退单(我从不有责退单),平台说:客服联系一下乘客。

过了两三分钟平台回电话:乘客需要用车,不能退单,否则判有责。

没办法,又等。

一个早高峰她浪费了我半个小时,我还不能表达出来。

二、早几天下午晚高峰接了两个老师(听她们聊天知道的),出门就堵车,堵得很严重。

她们主动提出绕路:只要不堵,尽快。

我就开始绕,长沙号称“堵城”,晚高峰走到哪都堵,最后送到比平常多出二十来块钱。

整个行程她们一直聊天,没有看一下路,也没提出任何疑意。

被投诉了,各位朋友,你们说这是我的错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