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 大明风华:朱高炽登基仅10月,为何会无疾骤崩?原因有些隐晦

最近的热播剧《大明风华》,话题和槽点可真是太多了。剧中很多人物的形象也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改编。比如本是锦衣卫高官出身的胡氏,摇身一变成为了靖难遗孤,而且为了给家族复仇,更是和汉王搅和在了一起;本就城府极深、为人狠辣的朱瞻基,也成了一个被逼着走向黑化的阳光少年。

大明风华:朱高炽登基仅10月,为何会无疾骤崩?原因有些隐晦

明仁宗朱高炽的形象也是得到了极大的美化:剧中的他为人老实憨厚、虽然心中有一把秤,但是为了国家、为了孝义,还是对二弟、三弟隐忍不发,忍受着来自兄弟们的恶意。要说这些只是稍微改变了一下以外的话,那么朱高炽的怕老婆、远离女色,就纯粹是虚构了。那么,历史上较为真实的朱高炽到底是什么样子呢?为何登基仅十个月就去世了呢?到底是阴谋还是阳谋呢?

剧中对于朱高炽的刻画,其实并没有像其他人物那般跑偏。就以朱高炽的能力来说吧,剧中可是真没说谎。建文帝统治期间,朱棣终于忍无可忍发动了靖难之役,而留下的守城人员就是世子朱高炽。这朱高炽也真是个有能耐的人,他用一万多人手,就顶住了建文帝大将李景隆五十万大军的进攻。可以说,朱棣的后方能够得以保存,跟朱高炽的善用计谋是分不开关系的。

大明风华:朱高炽登基仅10月,为何会无疾骤崩?原因有些隐晦

不过,历史上的朱高炽和剧中一样,身体素质都不太好,所以并不常随父亲朱棣出征,而是经常留守后方。只可惜,朱棣对于朱高炽的感情很复杂,既喜欢又讨厌。一方面,世子朱高炽是朱元璋在位时就定下的,而且这他世子当得也的确还可以。但是另一方面,朱高炽却不是很受自己朱棣欣赏。

首先,从个人的偏好来说,朱高炽由于身体不够健壮,所以更加重文轻武,而朱棣作为一个行伍出身的武将,自然是更看重和自己相似的汉王,所以不太欣赏这个身体过于虚弱的大儿子。这点倒是和剧中演得一样,尽管汉王朱高煦多有忤逆自己大哥的地方,但是朱棣还是舍不得对自己的二儿子下手,反而是让老大一直宽容老二。

大明风华:朱高炽登基仅10月,为何会无疾骤崩?原因有些隐晦

其次,让朱棣更为不喜朱高炽的原因就是因为朱高炽较为纵欲。也正是因为他不善管理自己的身体和纵欲,一来使得自己的身体状况越来越不好,二来使得他在朱棣那里的印象也越来越不好。但是碍于立嫡立长的规矩,朱棣还是立了朱高炽为太子,毕竟这朱高炽还有个好儿子朱瞻基,朱棣就很是欣赏自己这个有勇有谋且善于用武的大孙子。而这朱高炽的去世,就跟他的纵欲有着分不开的关系。

历史上真实的朱高炽本来就过于肥胖,而且在吃食上也不约束自己,加上平时重文轻武,也没有适当的体育锻炼,所以身子骨本就比一般人弱,就连平时走路多了,都得靠人搀扶。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依旧纵欲。朱高炽的纵欲甚至还引起了大臣的劝诫,大臣李时勉就曾上奏折劝谏朱高炽,但是一片好意却为自己惹来了麻烦:朱高炽命人对李时勉动刑,使得李时勉差点命丧当场。

大明风华:朱高炽登基仅10月,为何会无疾骤崩?原因有些隐晦

所以,朱高炽的骤然去世,与他平时这种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有极大关系。根据后人推断:朱高煦很可能就是因为纵欲掏空了身子、所以引发了其他的不治之症。明人陆釴的《病逸漫记》中曾记载到:仁宗皇帝驾崩甚速,疑为雷震,又疑宫人欲毒张后,误中上。予尝遇雷太监,质之,云皆不然,盖阴症也。这个阴症到底是什么,就很难详细说明了,结合他的纵欲,他去世的原因就显得有些隐晦了。也正是因为朱高煦的去世原因难以解释,当时的明朝史书上对于朱高炽的去世都是多加掩盖,并没有明确记载他去世的真实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