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戰“疫”中的思考(14) 西安高五幸

三月初三,春陽送暖。獲悉我生活、工作相關的西安港務區、新城區調整為低風險等級,想到將恢復自由,心裡悠的象搬去塊了石頭,一下子覺得輕快而松泛。

宅家,對我這個自小在外邊跑慣了來說,猶如一個長跑運動員,跑得正歡,立馬剎車停下來,說實話真的還是有點不習慣。

不習慣也得慢慢的去適應,生死悠關,得服從政府,服務大局。

宅家這四十天,可能只是歷史長河中的一瞬,而對時下的人來說,戰“疫”中發生過的點點滴滴,將會銘記在心,揮之不去,伴隨一生。

“停擺”的城市隨著“疫情”向好開始變得靈動起來,在陸續復運、復工、復市、復課、復原的氣氛中,我卻想說說“疫”劫後人們的需要心理疏導和人文關懷的大問題。

這場疫魔,按官方公佈的數字,確診、疑似患者八萬之眾,包括他們的家人親屬,無不經歷了在死亡線上的煎熬,對他們來說,心靈上的創傷不是一時半會就可以癒合,而需要一段較長時間心理的調整,才可以從生活的陰影中慢慢的走出來。同理,參加救治的“白衣戰士”、三軍指戰員,擔負保衛檢查的公安和社區工作者,這些人衝鋒在戰“疫”第一線,高危工作,也需要一個休養時間。就是我們普通的民眾,經受了這場驚恐和不安,亦也需要重振旗鼓,重拾生活的勇氣,重新開始新的生活。

“精神治療有時候比藥物治療還管用。”基此,我提個建議,在抓疫情防控、抓復工生產的同時,需要做好對疫中逝者家屬的心理干預,精神安慰;需要做好治癒患者的後續治療,跟蹤服務,做好參戰一線人員的心理調整,精神鼓勵。我們老百姓則以“國富強,民之幸”為驕傲,想到1932年的“霍亂”(虎里拉)沒人管,抖起生活精神來,更加努力的工作,奉獻社會,把疫情造成的損失補回來;更加熱愛今天的生活,珍惜生命,擁抱快樂,開心健康,儘快從疫情的陰影中走出來。

一切都會好起來,我們相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