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唱好京劇一定要知道的一些方法

唱好京劇一定要知道的一些方法

第一,總法'五多':多聽,多看,多學,多練,多思,京劇的唱.念可以說是聽覺藝術,可以以多聽為主,同時要多看他人演唱發聲方法和狀態,通過聽和看要'多學'吸收變為自己東西.學會後就要多練.百鍊成鋼!方法就是要有長期合作琴師(過去名角都有傍角琴師).由於京劇的演唱還沒形成理論體系,只是感性模仿故不會十分完美,同一行當流源,同一師承演唱可以說味都不同,故學習者要開動腦筋,要由此及彼。去偽存真。篩選吸收。


第二,演唱無形三要素,一意,二氣,三用力,演唱要意念領先,就是演唱者開唱的一霎那要把唱詞輸入大腦,這樣演唱才有情,情能指導演唱發聲和氣息狀態。“二氣”概要說是指深呼吸和急呼吸(包括噴呼和喘呼吸);呼吸又分為用口用鼻和口鼻同用;“三用力”:一是腹肌,二是口腔上軟顎,三是後脖,由於意氣力量內在,用視覺難察覺故名曰無形。


第三。演唱六規,避手舞足蹈亂擊拍。初學演唱可學會用手和腳正確擊拍,然後轉為心擊拍(心板)。尤其是不要做不正確的外形擊拍,“避閉眼,瞪眼,斜眼歪,”眼是心靈窗戶,演唱不可目無他人閉眼,過份瞪眼也往往給人不舒服的感覺,人的聲音與五官中的耳眼無關。“避低頭仰頭搖頭怪”:低頭,仰頭,過分搖頭都影響咽腔的共鳴,破壞聲音!應該知道豎聲音如裘派,張派絕不可搖頭,可上下點動。而橫聲音可輕搖。但不可過份太多太大!以上三規我叫演唱外科:演唱口腔科是“牙”,“舌”。“唇”:“唇形開合圓扁要分開”,“牙齒並露要有度。”“舌位前後平凹莫亂來”。我有一個演唱口腔發聲原理:“前嘴輕。後嘴撐。下嘴鬆,上嘴弓。要達到內緊外鬆”!(聲樂把嘴分為上下前後)。


京劇演唱,主要是音聲字三方面,音主要指音準,節奏準,腔準,聲主要是發聲科學程度以及流派韻味把握程度,字準主要知道每個字的頭腹尾(包括尖字和上口字)以及還要把它唱準,唱好!我認為京劇的做表舞有基礎訓練,而演唱缺乏基礎訓練,上來就口傳心授,對音樂(音準。節奏)差得較遠,京劇器樂幾大件經過和管絃樂合作的現代戲時代,音準問題對專業和少數票界琴師來說基本上解決了,而演員(無論專業和業餘)音準還沒好解決,業餘荒調多一點,專業不貼弦的多一點!(音樂學院入學視唱練耳時有很多基礎課,而戲曲界都較差!)


正確的氣息應該是提肛,收小腹,把吸的氣存在肺部,同時放鬆腰部以上的肋骨,擴張胸部,使氣像潺潺流水般的呼出,要注意的是呼出(演唱)時不要抬肩,放鬆喉肌,(不抬肩喉頭會鬆開)唱高音時小腹緊收,找頭腔共鳴,唱中低音要沉住氣保持找胸腔共鳴。


已故戲曲聲樂教育家盧文勤很形象的把這種存氣叫做“是拽住氣的感覺”。我們會存氣了實際上是會“攢氣”(節約時用)這是指聲帶以下部分,在上面還有一部分,如聲帶,嘴唇等。他們的任務是擋住氣,我們可以感覺當氣息通過聲帶擋氣上來後,主觀不要把它往口腔前面送出去.而是讓它通過咽管上升,形成氣柱進入頭腔,這時聲音馬上就有豎的感覺了.

另外一點就是在唱的時候,不僅需要擋氣,更要保持吸氣的感覺,他比擋氣更為積極,就是我們平時說的'吸著唱',看來好象不可思議,但是在拖長腔時你會覺得奇妙無比.


我們在平時練習時最簡單的方法是練習慢聞花和輕吹蠟,使氣息能存住,有了一些基礎後我們做有聲的練習,輕輕的數數。從1至10反覆數,數到氣吐盡為止,能數多少數多少,越練氣越長。


氣息的訓練要慢慢體會,細細的琢磨。理解了就會大有進步了。千萬不能操之過急,很多戲迷朋友求知慾望和盼望提高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要掌握這一全身性的運動,不能只求一朝一夕,只有打下良好的基礎,循序漸進才能穩步提高,否則出了偏差就適得其反了。


演員須要學習氣息的運用.氣由聲也,聲由氣也;氣動而生髮,聲發則氣振,善唱者必先調其氣.


演唱時:

忙中取氣急不亂,停聲待板慢不斷。

需時大取氣流連,拗則少入氣轉換。


氣要往下沉,鼻要吸得深;低腔氣上提.高腔氣下沉,胸腹控制好。呼吸要均勻,低腔似流水,高腔似行雲,換氣要從容,偷氣要領神,巧唱七成勁,底氣留三分,字重腔要輕,聲情都要緊。全身別僵勁,面部要傳神,

注意:氣粗則音浮,氣弱則音薄,氣濁則音滯,氣散則音竭,氣沉丹田立於頂,音貫三腔在於通,氣舒則通。氣濁則滯,


三腔指的是頭腔,鼻腔,胸腔,


運用氣息,還要掌握偷氣,換氣,壓氣,歇氣,就氣,需要時一口氣,馬先生唱《四進士》“三杯酒下嚥喉把大事誤了”時,在“把大事”後換氣,“誤了”就唱得十分飽滿,唱《蘇武牧羊》“登層臺,望家鄉,恭身下拜,“家”字後把氣換足,“鄉”字一託腔,一放音,滿堂彩!

“逢放必回藏暗氣”,是說要放長音時,先回勁,把氣藏好,然後再一點點放出音,例如:《碰杯》楊令公唱:金烏墜,玉兔升,黃昏時候”,“候”字一出,存住氣(回氣),一點點托住音,放出來。《借東風》孔明唱:“習天書,學兵法,猶如反掌”,“掌”字一出,存住氣,然後放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