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正史上孙若微喜欢朱瞻基吗?

国宝情敌


🧨各位老师过年好🧨

正史上孙若微没有名字,只称作张氏。十岁进宫与朱瞻基算是俩小无猜,并且朱瞻基继位后,处心积虑废掉胡善祥改立孙氏为后,可见二人关系非同一般,因此推测孙若微喜欢朱瞻基(为了叙述方便沿用《大明风华》中的称呼孙若微。)


幼年进宫与朱瞻基两小无猜,明成祖朱棣棒打鸳鸯,孙若微未能如愿成为皇太孙妃,为胡善祥被废埋下隐患。

正史上孙若微是山东邹平人,父亲是山东永城宪主簿,和婆婆明仁宗张皇后的母亲项城夫人是半个老乡。孙若微自幼美丽出众,项城夫人就打起了小算盘,想把孙若微收做自己的外孙媳妇儿;于是在进宫的时候就跟自己的女儿张氏说起此事,张氏随即报告了朱棣,永乐八年,经朱棣批准,十岁孙若微就进了宫,成了“童养媳。”,孙若微进宫后,朱棣令太子妃张氏教授她宫中礼仪。


永乐十五年,皇太孙朱瞻基大婚,朱棣听信钦天监大臣的祥瑞之说,后星指鲁,然后让派人去山东查访,结果见胡善祥家有祥瑞之气冒出,遂选定胡善祥为皇太孙妃,孙若微只好屈居嫔位。为此,一心疼爱外孙的项城夫人对此跟女儿张氏念叨,但奈何事已至此只能接受现实。

孙若微和朱瞻基两人相处七年,算得上是两小无猜,感情自然要比晚进宫的胡善祥深厚,所以推断,孙若微是非常喜欢朱瞻基的。

朱瞻基专宠孙若微,以胡善祥无子为由,将其废掉,孙若微为夺后位,阴宫女之子为子。

朱瞻基继位后,胡善祥理所应当的成为了皇后,而孙若微只能降一格被封为贵妃,但是因为二人的感情很深,朱瞻基觉得分为贵妃还是对不起孙若微,于是就破例按皇后礼制赐予金册宝(印玺),此后明朝贵妃册封均有金册宝,按礼制皇后以下嫔妃只有金册,无宝,由此可见两人的感情非同一般。


胡善祥成为皇后却一直无子,起初孙若微跟她一样,虽然孙若微受宠幸更多,但也一直没有剩下个皇子,急于得到后位的孙若微就来了一招“移花接木”,令宫女扮作自己让朱瞻基临幸,宫女生子后,把宫女处死,然后买通太医,自己再扮作产后的样子,把宫女的儿子变成了自己的儿子。

有了儿子之后,朱瞻基就更喜欢孙若微了,为了能让孙若微名正言顺的成为皇后,朱瞻基可谓是处心积虑,他以胡善祥无后为由,建议她自己上表退位,胡善祥本就是一个非常贤淑的人,不久胡善祥亲自要求逊位,请朱瞻基早定国本。当时孙若微还假惺惺的说:“皇后病愈之后肯定能生下皇子,我的儿子怎么能先于皇后的儿子呢?”宣德三年,皇后胡善祥被废,不久孙若微立为皇后。

从容应对土木堡之变,夺门之变,孙若微力挽狂澜,救大明与水火,力促儿子明英宗朱祁镇下诏废除嫔妃殉葬制度。

正统十四年,明英宗朱祁镇在亲信宦官王振的怂恿下,携文武百官率50万大军亲征瓦刺,由于听信王振的胡乱指挥,在土木堡被瓦刺大军围困,英宗被俘,百官几乎全部阵亡,50万大军全军覆没,史称土木堡之变。消息传到北京,朝野哗然,大明一下子到生死存亡之秋,孙若微力挽狂澜,准许以郕王朱祁钰为帝,打破也先携英宗要挟朝庭的计划。任于谦为兵部尚书,全权组织北京保卫战,也先最终被击退,将英宗放还。



英宗回朝后,被朱祁钰囚禁于南宫,不许其和外界联系,并派重兵看守。不久朱祁钰废掉了朱祁镇儿子朱见深的太子之位,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这一举动遭糟孙若微的强烈反对,但又无可奈何,只能一边照顾孙子朱见深,一边惦念着儿子朱祁镇。

景泰八年,朱祁钰病重,趁着这个机会,徐有贞、石亨、曹吉祥为了自身利益,开始密谋拥立朱祁镇复辟,经孙若微允许,三人于正月十七凌晨砸开南宫宫门,把囚禁了七年的朱祁镇接了出来,拥立复辟,史称夺门之变,又称南宫复辟。朱祁镇复辟后为了感谢母亲孙若微对自己的照顾和支持,特开了加封徽号的先例,封为“圣烈慈寿皇太后”。



孙若微以丰富的政治经验及无可替代的皇太后之尊,力挽狂澜驾驭两“变”,对维护明朝统治和国家安定发挥了作用。在临终之际,孙若微数次敦促英宗下诏废除嫔妃殉葬制度,挽救了明朝后世之君无数嫔妃的性命。

孙若微一生历经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天顺六朝五帝,与朱瞻基感情深厚,尽心竭力保护儿子朱祁镇,两次救大明于危难之中,也是一位了不起的皇后。


古曲古风


正史上的孙氏是个很有心机的女人,她喜欢朱瞻基,更喜欢玩权力游戏,杀母夺子上位,干预朝政,导致两个儿子争皇位,发生夺门之变。

和朱瞻基青梅竹马

史书上并没有记载孙氏的名字,孙若微是《大明风华》编导恩赐的名字,但这个“微”字起的不靠谱,暴露出编剧历史知识欠缺。

孙氏从小就是个美人坯子,被朱瞻基的母亲看中,把她带到了禁宫,亲自抚养,十岁开始和朱瞻基一起玩耍成长,两个人是青梅竹马,按民间的叫法就是童养媳。

但想到的是,朱瞻基立妃时,爷爷朱棣却横插一扛子,另立胡善祥为皇太孙妃。主要原因就是朱瞻基他妈把孙氏养的跟亲女儿一样,朱棣怕立孙氏为太孙妃会导致外戚势力过大。

朱瞻基很喜欢孙氏

朱瞻基和孙氏从小一起长大,不知道许诺过金屋藏娇没有,但从《明史》记载看,朱瞻基对孙氏情有独钟,他登基后立马封孙氏为贵妃,并且给孙氏制造了金宝。金宝就是金印,在古代除了皇帝外,皇后才有,交龙纽,方四寸四分,厚一寸二分,用三等赤金五百两制作,这是地位和权力的象征。为贵妃制作金宝是破天荒的事,可以看出朱瞻基对孙氏的感情。

宣德元年五月,帝请于太后,制金宝赐焉。贵妃有宝自此始。——《明史》

孙氏夺皇子上位

由于皇后是爷爷定的,朱瞻基也没理由废除胡皇后。胡皇后一直没有生皇子,孙贵妃也没有,但孙氏却是个有心机的人,他在后宫长大,熟知后宫上位秘诀——母凭子贵。她发现一个宫女被皇帝宠幸后,怀了身孕,于是也假装自己怀孕了,她利用深得皇帝宠爱,在后宫权力大,暗中将这个宫女软禁在后宫,当宫女生育时,孙氏买通御医,抢走了孩子,伪装成是她亲生的,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明英宗朱祁镇。


胡皇后很善良,一直身体不好没有生太子,就上表让出皇后位置给孙氏,并立朱祁镇为太子。孙氏得了便宜还卖乖,在大臣面前装高尚,说:“太后身体有病没能生儿子,我儿子怎么敢先当太子呢?”说是说,做是做,她给朱瞻基吹耳边风,让他快刀斩乱麻,赶快确立国本,就是太子位。朱瞻基很给力,顶住大臣的压力,很快废了胡皇后,立孙氏为皇后。朱瞻基为立孙氏为后如此卖力气,孙氏当然喜欢孙瞻基。

妃伪辞曰:“后病痊自有子,吾子敢先后子耶?”三年三月,胡后废,遂册为皇后。——《明史》

孙氏喜欢权力游戏

明英宗即位后,孙氏成了皇太后。朱祁镇不听大臣劝告亲自征讨瓦剌,走时立儿子朱见深为太子。孙太后以太子年幼为由,命郕王朱祁钰监国,为兄弟争皇位埋下祸根。

朱祁镇被瓦剌俘虏后,按礼制应该太子朱见深即位,但在孙太后和于谦的操纵下,弟弟朱祁钰接替了皇位。等朱祁镇被放回,被锁在南宫,朱见深的太子位被废除后,孙太后才感到事情的严重性,多次去南宫看望大儿子。

孙太后的转变被石亨等几个大臣看在眼里,在孙太后的默许下,密谋夺门。景泰八年,石亨一行人将南宫大门撞开,再次将朱祁镇送上奉天殿宝座上,重新成为了大明皇帝。朱祁钰没多久,就莫名其妙的死了。宫中这场闹剧表面上是兄弟之间争权夺利,其实都是孙氏从中乱搅和造成的悲剧,

孙氏就是喜欢权力游戏,整天瞎搅的女人,她爱朱瞻基,更爱权利。


聋王异史


大明风华剧中虽然朱瞻基对孙若微倾心,但是在细节上不难发现,其实孙若微并不喜欢朱瞻基。

首先两人毕竟是仇人的关系,虽然在朱瞻基的帮助下,孙若微改善了三万靖难遗孤的生活状态,但是大义与私仇总是难以割舍的。试想那个女人能嫁给自己杀父仇人的后代呢?所以剧中孙若微对朱瞻基总是保持若即若离的感觉。

其次徐宾的存在影响了两人的关系。徐宾与孙若微属于共患难的关系,而在两人都是靖难遗孤,一起生活多年,自然有着深厚的感情。剧中孙若微曾说如果京城的事情完成后,自己会与徐宾乘船出海,过自由自在的生活。显然孙若微心中并没有朱瞻基,否则也不会说出这样的话。

最后朱瞻基与孙若微一直是相互利用的关系。朱瞻基希望通过孙若微获取建文帝的下落,获取朱棣的信任,实现建功立业的理想;而孙若微则希望通过朱瞻基救出被俘的兄弟,同时趁机刺杀朱棣。两人其实更多的是互为利用的关系,虽然目前朱瞻基动了真情,但是孙若微则完全不为所动。

其实通过昨天孙若微与胡善祥的相识,给观众吃了一颗定心丸,毕竟不会出现姐妹争夫这样的狗血桥段,让大家放心不少,希望孙若微对朱瞻基的感情能有所改变,而邓家佳的演技不得不说比《爱情公寓》中唐悠悠的角色要好太多了。









富士康一哥


历史上真实的孙皇后并没有影视剧里面表现的那么心机深沉与狠辣。历史上的孙皇后的可以说是有点自私自利的,当然心机也是有一点的。




历史上的孙皇后本来是明宣宗朱瞻基青梅竹马的伙伴,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两人应该也是互生情愫的,但是由于朱瞻基的爷爷朱棣为了防止明朝两代皇后出自同一系所以硬生生的拆散了这一对,指定胡皇后为朱瞻基的皇太孙妃。



所以朱棣此举显然是使得朱瞻基与孙幼薇心有不满,但是碍于朱棣的威势所以选择了蛰伏。而孙幼薇自幼是在皇宫了长大的,所以对于明朝后宫的争斗显然是了如指掌,但是孙幼薇虽然从小受明朝后宫的熏陶,但是显然并没有足够的政治智慧。从他在明英宗被俘虏后所作的事就可以看出孙太后的自私自利的性格了。


在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俘虏后,孙太后想到的第一件事就会说凑集钱财用以赎回明英宗,而且据说还凑到了相当打的一笔钱财,但是也先并不满足,所以这件事告吹了。

在接下来稳定朝局的时候,孙太后明知朝廷人心不稳,却坚定的要立明英宗朱祁镇的二至朱见深为新皇,此举对于朝政非但无益,甚至还有诸多害处。

可见在如此危机的情况下,孙太后最先想到的并不是如何快速的稳定朝局,护卫大明江山,而是为了一己私利为罔顾国家。

所以在满朝的文武百官的强烈反对下,孙太后最终无奈力明英宗朱祁镇的弟弟郕王朱祁钰为新皇帝,而且就算如此,孙太后依旧事要保朱见深为太子。

所以从历史上孙太后的所作所为来说,孙太后其实并不是一个胸怀朱氏天下社稷的皇后,反而是一个私人牟利的皇后


这个历史很正


在影视剧《大明风华》中,朱瞻基和孙皇后的爱情,可谓是家喻户晓。历史上朱瞻基对孙皇后,也是一样的深情,并且历史上的孙皇后毫无心机,影视剧中的孙皇后和历史上的孙皇后形象完全相符。

历史上的孙皇后,是山东邹平人,她五官端正,容貌可人,且在她年仅十余岁时,就被选入宫中。

进宫后,由明仁宗诚孝张皇后教导孙皇后礼仪。可是,不久后朱瞻基大婚,娶妻胡氏,孙皇后只能为嫔。

公元1426年,朱瞻基登基称帝。按照封建礼制,胡氏被立为皇后,而孙氏只能被立为贵妃。按照明朝的礼制,皇后册封时会配有金宝、金册,而贵妃只能有金册,无金宝。但是,因为孙氏和朱瞻基从小相处,感情甚好,所以朱瞻基特意向张太后请旨,破例赐金宝给孙氏。开了明朝贵妃册封赐金宝的先河,可见朱瞻基和孙氏的感情是多么的要好。

在影视剧《大明风华》中,朱瞻基离世后,孙若微一人掌管朝中大小事务,她最辛苦的不是批改奏折,而是对儿子的教育。朱祁镇从小就喜欢贪玩,他没有遗传到父母的任何优点,这让孙若微十分伤心!
她开始想念朱瞻基,经常在梦中梦到朱瞻基,对他诉苦,心血都要熬干了,儿子还是不听话。朱瞻基在世时,他最爱的就是朱祁镇,主要是因为他的母亲是孙若微。朱棣临终前,曾留下一句话:孙若微太聪明了,将来一定会夺取明朝的江山,所以要=朱瞻基死后一定要她殉葬。但最后朱瞻基还是舍不得:“我把你的命还给你”。最是无情帝王家,可朱瞻基对孙若微的感情看来是真的。

朱瞻基第一次见到孙若微时,就已经喜欢上她了,无论是带她去劫狱,还是把她带到宫里见家人,朱瞻基显然已经爱上孙若微了。对于孙若微来说,她对朱瞻基的爱一直是隐藏起来的,但对她对朱瞻基的的爱从未少过。


公元前


这是有的!

孙皇后,山东邹平人,明宣宗朱瞻基的第二任皇后,先后担任过太子嫔、贵妃、皇后、太后,历经六朝五帝,一生可谓是传奇!据史料记载,孙氏幼有美色,从而入宫,与当时为太孙的朱瞻基一同长大,可谓是青梅竹马,说两人没有感情怕是不可能的,就算入宫时没有,但日久生情还是有可能的!

最近某些电视剧里演绎的实在是有些胡扯的嫌疑了,首先胡皇后与孙皇后并非兄妹,唯一的联系就是二人同为山东人罢了;其次胡皇后为人温婉素有闲德,被废也仅仅是因为朱瞻基不喜欢她罢了;最后还是希望大家不要某些电视演绎的情节当作历史事实,历史是客观的,我们还是客观对待比较好!



隔岸灯火


热播剧《大明风华》当中的孙若薇,在剧中几乎就是一个心机相当狠辣的坏女人,为了得到所谓的皇后之位,用尽了心机,而一个心机女又怎么可能爱上朱瞻基呢。哪么在正史当中,孙若薇到底有没有喜欢过朱瞻基呢?

其实在正史当中,孙若薇跟电视剧当中几乎判若两人,虽说也有着一些自私的小性格,但是跟电视剧比起来却是天差地别。

正史当中的孙若薇与朱瞻基之间的关系,就跟《如懿传》当中的乾隆与娴妃是一样的,都属于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那种。

用我们现代很流行的一句话就是,从小看着对方的生殖器长大的。

简单来说,就是光着屁股从小玩到大的小伙伴,所以说对朱瞻基来说,孙若薇才是自己的最爱,而胡皇后只是一个见缝插针的小三而已。

很多时候,当我们以为自己的生活会按照自己的思路走下去的时候,就会被现实给予两个狠狠的大嘴巴子。

朱棣自从夺了自己侄子的江山之后,看谁都有谋反之心,就怕大家联合起来反对自己。

正因为如此,所以朱棣对自己的锦衣卫十分的看重,于是就指定了锦衣卫百户胡荣的女儿为朱瞻基的皇后。

说白了就是想让朱瞻基将来重用锦衣卫,但是人都是有感情的生物,朱瞻基早就在自己的内心当中定下了皇后的人选,也就是孙若薇。

可是自己的爷爷朱棣却直接指定了胡善祥,这让朱瞻基相当的不爽,但是不爽归不爽,朱瞻基却没有胆量反抗朱棣的命令。

而孙若薇也很体贴自己的情郎,虽说没有成为皇后,但是却成为了朱瞻基的妃子,不管怎么说,也算是有情人终成眷属。

说实话孙若薇其实并没有什么后宫的争斗经验,假如把孙若薇拿到大清王朝的后宫当中,跟嬛嬛之类的人们争宠,也许都活不到第三集就已经结束了。

可谁让朱瞻基是一个情种呢,自己从小就给对方定为皇后的位置,但是真到了自己当家作主的时候,却又不得不听从长辈们的命令。

好不容易等到了朱棣挂掉了,就连自己的父亲朱高炽也病死了,可以说整个大明的天下是由自己说了算的时候,少年时发下了宏志终于可以实现了。

于是朱瞻基就开始跟胡善祥搞条件,反正就是皇后的位置必须让给孙若薇,除此之外,你有什么别的想法,只要不过份,朱瞻基都可以实现。

而胡善祥自从当上所谓的皇后才发现,朱瞻基内心当中早就有一个心爱的女子,只可惜跟自己没有一毛钱关系,并且将来很有可能会因为这件事让自己的皇后之位不保。

在历史上所有的皇后之后被废掉之后,几乎都没有什么好下场,所以胡善祥也早早的就开始为自己的将来早做打算。

其实只是巴结好自己的婆婆而已,不得不说这还真是一个好办法,再加上当朱瞻基提出要求换一下皇后的时候,胡善祥很是果断的就表示退位让贤,也得到了朱瞻基的好感。

于是在胡善祥被废掉皇后之位后,居然以一个废后的份得到了善终,并且在朱瞻基死后,还早一点得到了太后的位置,可以说这一切都跟她知进退有着巨大的关系。

而我们的一对有情人,朱瞻基与孙若薇就更开心了,小时候一起光着屁股玩到大,双方互有好感,并且朱瞻基还实现了自己小时候发下的宏志,早日让孙若薇成为了自己的皇后。除了孙若薇有一些自私自利的性格之外,几乎就是朱瞻基最完美的良配。


虎头山小妖


我是水煮汗青,我来回答。

《大明风华》电视剧的热播让大家又重温了一次明朝历史,剧中的孙若微不但精明能干,而且处理起大事来相当沉稳,颇有贤后风范。

那么真实历史上的孙若微是一位怎样的人呢?其实在历史资料的记载中,明宣宗孝恭章皇后连名字也没有留下,只记载为“孙氏”,孙若微是虚构出来的名字。

综观整个大明朝,能够留下姓名的皇后并不多,嫔妃更是少之又少,朱元璋的马秀英皇后、朱棣的徐仪华皇后,这些都是有留下名字。明宣宗朱瞻基的皇后在史料上只有胡善祥是有留下全名的,就连朱瞻基的母亲张皇后也未能留下全名,史料上只记载为“张氏”。

在古代封建社会,皇后能够在史料上留下姓名的,要么是一代贤明皇后,要么是有外戚专权的现象。然而明朝是严禁外戚专权的,朱元璋在洪武元修纂的《女训》规定:“凡天子、亲王之后、妃、宫嫔,慎选良家女为之,故妃、后多采之民间。”

有了朱元璋的禁令,外戚专权就不会在明朝出现,那么能够在史料里留下姓名的明朝皇后必然有她们的贤明之处。从这里我们也可以大概了解到,胡善祥与孙皇后相比应该是更胜一筹的,起码史官是这样认为。

正史上孙若微喜欢朱瞻基吗?

正史上的孙皇后是十几岁就入宫,与朱瞻基朝夕相处,两小无猜,两人的感情基础应该是相当深厚的。但史料上关于孙皇后对朱瞻基的感情态度并无过多记载,反而是朱瞻基对孙皇后,可谓是百般宠爱。

永乐十五年为朱瞻基选皇太孙妃的时候,胡善祥以贤惠而被选中,孙氏只能为嫔。但因为胡善祥自幼体弱多病,并没有得到朱瞻基的喜爱,而且生了两个女儿后,一直未能生下儿子,更是被冷落。

孙氏在生下一名女儿后,于宣德二年十一月生下长子朱祁镇。不过有意思的是,关于朱祁镇的身世,《明史》竟然记载为不是孙氏所生,而是孙氏将一名宫女的儿子据为己有,即明英宗朱祁镇,也借此机会逼得胡善祥让出皇后之位。

朱祁镇的身世如今也未能有一个定论,但我认为,在规矩森严的明朝后宫,要把一名身怀有孕的宫女藏起来,一直至其临盆生子,然后孙氏再打扮成孕妇的样子骗得众人耳目,这里面要骗过多少人啊?宫女、太医、张太后、朱瞻基……

所以,《明史》记载孙氏“阴取宫人子为己子”的事要么是刻意抹黑,要么就是朱瞻基完全宠爱孙氏,默许她做出这样的行为,也是为了排挤掉自己并不喜欢的胡皇后。

关于朱瞻基与孙若微的爱情故事,大家有什么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呢?欢迎在下方评论留言。


水煮汗青


可能

明宣宗朱瞻基(1398年或1399年2月9日-1435年1月31日),明朝第五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炽和诚孝昭皇后张氏的长子,年号宣德,自号长春真人。洪熙元年(1425年)至宣德十年(1435年)在位。

朱瞻基幼年就深受祖父朱棣与父亲的喜爱与赏识。永乐九年(1411年)被成祖立为皇太孙,数度随朱棣征讨蒙古。洪熙元年(1425年)即位。宣德元年(1426年)平定汉王朱高煦之变。次年,从阁臣杨士奇、荣等议,停止用兵交趾。重视整顿吏治和财政,继续实行仁宗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在位期间文有“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蹇义、夏原吉;武有英国公张辅,地方上又有像于谦、周忱这样的巡抚,一时人才济济。经济得到空前的发展,朱瞻基与其父亲的统治加在一起虽短短十一年,但却被史学家们称之为“功绩堪比文景”,史称“仁宣之治”。 孙若微何许人也?她的原型是明朝第五任皇帝,明宣宗朱瞻基的第二位皇后孙氏。这位孙皇后可是明朝的一位传奇人物,她历经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天顺六朝,是宣德朝的皇后,正统、景泰、天顺三朝的皇太后。并且经历过土木之变和北京保卫战,在其晚年又发生了夺门政变。在国家危难之际,孙皇后每每力挽狂澜,维护了明朝的统治和国家的安定。

电视剧《大明风华》里的孙若微是“靖难余孤”景清的女儿,孙愚为报恩在景清遇难后收养了若微,这纯属改编。《明史》记载孙后之父孙忠,初名孙愚,是永城县的主簿。恰好明仁宗张皇后的母亲也是永城人,听说孙忠的女儿很贤德,于是便推荐孙后入宫。

孙后从小就是个美人胚子,《明史》里说孙后“幼有美色”,进宫后又在张皇后(当时张后还是太子妃)的调教下习得宫中礼仪。既有颜值,又懂礼仪知进退,更重要的是她和当时还是皇太孙的朱瞻基情投意合,成为皇太孙妃仿佛只是时间问题。然而在皇太孙大婚时,“以司天奏故”,锦衣卫百户胡荣的第三女胡善祥被选为了皇太孙妃,而孙后屈居为嫔。直到其祖朱棣,其父朱高炽相继驾崩,他成了皇帝才开始了行动。

他首先将孙若微由嫔册封为了贵妃,并且破格颁发了金宝。

这样孙若微就成了大明历史上的第一位金宝,金册都有的贵妃,这个待遇其实是与皇后一致的。

到了朱瞻基当皇帝的第二年,孙若微为朱瞻基诞下了他的第一个儿子。

朱瞻基非常宝贝这个孩子,还不到百天,就立这个孩子为皇太子了。

子凭母贵,有了这个由头。

一年后,朱瞻基就废了胡善祥,正式册立孙若微为皇后,至此两位有情人终成眷属。 所以说两人还是有一定真感情的,不然孙若微不可能为大明守卫二三十年的江山。


原非本原


正史上孙若微是宠妃一枚,朱瞻基为了她,甘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废后,可谓是三千宠爱于一身。至于两人之间有没有真正的爱情,那就见仁见智了,和皇帝谈真爱,似乎有点奢侈。我宁愿相信,他们之间的喜欢和真爱都是有的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