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从《谁是最可爱的人》看《方方日记》为什么引发两极评论?

70年前,著名作家魏巍赶赴前线采访,历经战火的历练和战斗精神的洗礼,创作了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刊登全文。在两年后的文代会上,周总理在作报告时,放下手中的讲话稿,对着全场大声说,“在座的谁是魏巍同志,今天来了没有?请站起来,我要认识一下这位朋友。”魏巍从座位上站起来,全场热烈鼓掌。周总理接着说,“我感谢你为我们子弟兵取了个‘最可爱的人’这样一个称号。”

从《谁是最可爱的人》看《方方日记》为什么引发两极评论?

《谁是最可爱的人》入选了语文课本,鼓舞和激励了几代中国人,“最可爱的人”也成为对各行各业无私奉献者的最高褒奖。魏巍认为要表现这场伟大斗争,仅有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不够的,于是着手创作长篇小说《东方》,于1978年创作完成,获首届茅盾文学奖、首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和首届人民文学奖,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从《谁是最可爱的人》看《方方日记》为什么引发两极评论?

70年后,著名作家方方面对全国战“疫”,也创作了一部作品——《方方日记》,但是,与《谁是最可爱的人》不同的是,《方方日记》的社会评价呈现两极分化,“正能量”与“负能量”、“真实”与“虚构”等完全对立的标签同时被贴在方方和日记之上。

魏巍和方方都是我非常尊敬和喜欢的作家,最早读到方方的《风景》是在一本过期的《当代作家》(1989年第3期)上,之后的十几年中涌现了大批女作家的优秀作品,包括毕淑敏、黄佳蓓、张抗抗、铁凝、迟子建以及和方方同为武汉作家的池莉等。时隔三十年读到新作《方方日记》(虽然没有正式出版,但也是较完整作品),为了尽量客观公允地评价这部作品,我把目前能搜集到的内容从头至尾读了两篇。毕竟,看到有人在评价方方和日记时,直言“读了两章就看不下去了”,然后评判这部作品如何如何,颇有些“看了标题就评论”的架势。实话实说,从我个人角度来看,这部日记延续了她“剖析人性”和“探索本真”的创作手法,她的成名作《风景》在获得全国秀中篇小说奖(1987—1988年),被评论界认为给予很高的评价,称其为“拉开‘新写实主义’序幕”,而《方方日记》显然也沿用了这种手法。

从《谁是最可爱的人》看《方方日记》为什么引发两极评论?

报告文学和日记虽然是两种迥然不同的文体,但是两者的价值都建立在“真实”之上,在研究历史人物时,当事人的日记是史料性和真实性都非常高的原始材料,甚至高于某些正史记载。从另一个角度说,报告文学是公开的大型日记,而日记是私人的小型报告文学。同为记载史实的作品,为什么《谁是最可爱的人》成为影响全国几代人的经典之作,而《方方日记》刚一面世就饱受争议?

不完整的“真实”会导致“不真实”

魏巍最初的任务是了解被俘敌军的思想情况,期间,大多数的俘虏除了表现出厌战情绪外,直言“感到遇到了世界上最难对付、最不怕死的军队”。 我们凭着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和牺牲精神,将武器装备、军事实力、综合国力远远高于我们的侵略者打成了“纸老虎”。魏巍完成了调查任务和调查报告之后,本可以回国休息,但他义无反顾地奔赴作战前线,开始了为期三个月的战地采访,亲眼目睹战士们杀敌的无畏,亲身感受敌人巨炮的轰鸣,脚踏被炮弹深翻过的阵地,手握鲜血浸透的泥土。

前方将士那不怕死的英雄气概强烈地震撼着我,我急切地想让祖国人民了解自己的儿女,是怎样的英勇,是怎样的顽强。我们眼前这平平常常的一切,都是他们鲜血的代价,这绝不是一句空话。“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个题目不是硬想出来的,而是在战场上激动的情况下从心里跳出来的。


从《谁是最可爱的人》看《方方日记》为什么引发两极评论?

方方身在武汉,相比其他人更能真切地了解疫情期间武汉的日常,她也极力用真实案例和真实感受记录身边的世界。但是,她毕竟不是一线的医护人员,不是一线的防控人员,加上封城后的限制,她的所见所闻是很有限的,更多的信息渠道是“听说”。我们先不探究“听说”的真实度,单从信息渠道而言,方方获取的不是“全景式”的信息视野,所以产生的感悟、得出的结论是会出现偏差的。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基于人们的猎奇和“审丑”心理,我们所传播和听说的往往是“不正常”的事件。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在公交车上看到一个小伙子给老人让座,这是“正能量”的事情,但是传播度如何呢?如果和自己的朋友说起这件事,对方可能会莫名其妙,认为这是再普通不过的事,只有小学生写作文时才可能作为素材。但是,如果看到的是老人强迫小伙子让座,两人争吵起甚至动起手来。那么相信每一位围观者都会加入传播的行列,和家人、朋友或同事讲述一番,还有可能发个朋友圈,引发众人的激烈讨论和转发,成为当天的头条新闻都有可能。因此,同样是“真实”的两件事,一件连传播的价值都没有,一件引发广泛的社会讨论,催生出“坏人变老”“让座是情分,不让座是本分”的结论。一个城市每年成千上万起让座的正能量,会被一起“让座争斗”给完全抹煞。

因此,不完整的“真实”会让人的感受和评价产生偏差,无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在这一点上,《方方日记》是有所欠缺的。同一部作品中读出截然相反的感受是很正常的,尽管如此,部分读者读完之后评价“晦涩”“阴郁”,与负面案例比例较大引发认知误差是有一定关系的。

“听说”是最容易被忽略的词汇

魏巍在创作《谁是最可爱的人》之前,写过一篇题为《自豪吧,祖国》的通讯,里面记录了20多个感觉最生动的事例,因为感觉类似于流水账,因此只作为素材库,没有寄出去发表。后来在创作《谁是最可爱的人》的时候,将这二十多个事例反复筛选,优中选优确定了五个,在修改稿件时又进行了删减,保留了三个最典型的。通篇没有“听说”的案例,所用的都是“见到”“遇到”,是对当事人、战友以及所在连队进行深入采访后才记录和保留下来的,保证了最大限度的真实性。(即便如此,由于当时战场的特殊情况,《谁是最可爱的人》中记录了13位烈士,但后来得知李玉安和井玉琢两位“活烈士”并没有牺牲)

方方在日记中用得比较多的是“听说”,而“听说”的消息有可能是其他人“听说”之后转述的,中间加上转述人自己的理解也是有可能的。因此,真实度是很难把控的。虽然方方也尽力多方求证,也在“听说”的案例前做了说明。但是,读者一开始是能够区分哪些是方方的“所见”,哪些是方方的“所闻”,但是“听说”的案例多了,大脑会放松了“所见”和“所闻”的鉴别,最终都成为方方“所说”。同样,在读者转述《方方日记》的内容时,一开始可能说“据《方方日记》里听别人说的一个案例……”,但是这么拗口的表达方式显然最终会统一成为“《方方日记》里说”。

因此,不论是大脑自动过滤,还是传播中自动省略,“听说”的最终都是“方方说的”,不真实性的黑锅最终都是方方去背。

“作家光环”的副作用

方方在微博上的粉丝有近400万,另外还有众多实体书读者,属于自带光环和流量的著名作家。在亮点被无限放大的同时,“黑子”也会被无限放大。虽然是记录身边事件和内心感受的日记,但是会被公众按照报告文学来看待,小小的失误和偏差都会被关注和解读。写到这里不由得想起“师德”一词,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职业标准,而教师专门设立了“师德”,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不仅仅代表自己,“师”的后面是“范”,会成为众多学子的示范标准和社会的评价标准。同样,“著名作家”的一字一句也有很强的导向作用,也对方方的创作提出更严格的要求。

我在搜集方方的日记内容时,看到了好几个版本,除了方方在微博上自己发布的之外,还有其他人以“转载”“节选”“摘录”等多种形式发布的,但经过比较和分析,很多人是断章取义甚至夹带私货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无论是以报纸还是散文集出现,都是呈现的全文,读者可以完整地阅读和感受。而方方的日记是以微博形式发布的“散装日记”,大多数读者并没有看到全貌,产生碎片式感想和误读也是正常。更为糟糕的是,某些不怀好意的人在“摘录”时按照自己意愿任意增减文字和图片,但仍借助“著名作家方方”的名号。不知道那些将方方认定为“带路党”,将《方方日记》认定为“投名状”的人,读的是不是方方的原版?

《方方日记》的面世不是好时机

《谁是最可爱的人》创作和发表于1950-1951年战争最艰苦阶段,魏巍深刻认识到,需要一部作品“激励了前线广大指战员的斗志,鼓舞了祖国人民努力生产、支援前方的干劲”,这个念头激励他主动冒着炮火深入前线。

同样,在疫情最前线和防控最吃劲的时刻,尤其是在疫情漩涡中心的武汉,更需要一部加油打气的文艺精品,当然不是“县长眼中的血丝,已经织成了迎春的花卉”的谄媚之作,也不是“感谢你,冠状君”的无病呻吟,但是也不需要过多的失落、恐惧和阴郁,也不需要在战鼓正紧的时刻过早的“反思”。魏巍在战地采访中,也遇到了惨烈的战况,也见到了失败的战例,为什么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出现?不是隐瞒不是回避,而是时机不对。战争结束后,除了庆祝胜利,也出现了对战争的回顾和反思的作品,如《错觉》等。

写到最后,有必要提到一部视频《武汉日记2020》,其作者相对于魏巍和方方来说没有多少名气,名叫“蜘蛛”,是一位自由影视工作者。和方方相同的是,两人都是武汉人,都从“封城”的第一天开始记录生活,不同之处是一个用文字一个用镜头,更主要的是,“蜘蛛”加入了志愿者队伍,每天接送医护人员、运输物质、到社区帮忙,同时用镜头记录生活点滴,创作了这部充满温情和希望的《武汉日记》。他说,“视频仅代表我自己的观察视角,但为其真实性负责”。

从《谁是最可爱的人》看《方方日记》为什么引发两极评论?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方方日记》。我无法左右读者的阅读感悟,更无权干涉作者的创作思路,但是希望《方方日记》在记录内心感触之外,能发现和记录在这场特殊战疫中涌现出的“最可爱的人”。“谁是最可爱的人?”,其实答案就在我们身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