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为什么《康熙王朝》中的索额图和明珠,到《雍正王朝》里面就没被提过了?

zy229


电视剧《康熙王朝》跟《雍正王朝》都改编自二月河的小说,既然是说的两个时代,而两个时代都挨着、藕断丝连;那一定要突出各自的重点,所以,不可能在两部小说中对同一件事都进行详细描述;

《康熙王朝》主要讲的就是跟康熙有关的,却与雍正没多大关系的事;里面主要讲了康熙的文治武功,对内讲了如何处理明珠、索额图的问题。

《雍正王朝》主要讲了与雍正有关的事,九子夺嫡就是重要的内容,,还与康熙、雍正密切相关,所以对康熙进行了大篇幅描写,但明珠和索额图之间的党争的情节,不描述不影响整体剧情,再说《康熙王朝》里面已做了详尽描述。


过去即历史


看过《雍正王朝》和《康熙王朝》这两部电视剧的朋友都会有这样的感受,虽然康熙朝之后就是雍正朝,但是感觉两部剧却没有任何的时间传承和历史连贯性,特别是一些主要人物上面,在两部戏中同时出境的并不多,尤其是明珠和索额图,这两位康熙朝的重臣在《雍正王朝》里可谓是只字未提。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索额图和明珠这两位康熙朝重臣。

索额图(1636年-1703年),全名赫舍里·索额图,号愚庵,满洲正黄旗人,大学士、首辅大臣索尼的第三子,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叔父(赫舍里皇后为索尼长子、领侍卫内大臣噶布喇第二女),论辈分索额图是康熙的国丈,同时也就是太子胤礽的叔姥爷了。康熙年间权臣,世袭一等公。崇德元年(1636年),生于盛京。康熙八年(1669年)至康熙四十年(1701年),先后任国史院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等职,曾参与许多重大的政治决策和活动。康熙帝继位之初,鳌拜擅权,索额图辅佐计擒鳌拜,并将其党羽一网打尽,故深受信任。平定三藩时,赞画图谋,颇有功劳。康熙中期,代表满清朝廷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从征谋反的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后期因参与皇太子之争,1703年5月被圈禁宗人府,9月21日因饥饿而死。

(赫舍里·索额图,1636年—1703年)


明珠(1635年—1708年),全名纳兰明珠,字端范,满洲正黄旗人,康熙朝重臣,历任内务府总管、刑部尚书、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傅等要职。他还是满清第一词人——纳兰性德的父亲。纳兰明珠对康熙议撤三藩、统一台湾以及抗御外敌等重大事件中起到积极作用。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因朋党之罪被罢黜,后虽官复原职但不再受到重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病故。

这里要纠正几个电视剧中的错误,明珠和康熙关系并不是相识好友,而是亲戚关系,而且是有三重亲戚关系:明珠的祖父是叶赫那拉部首领金台吉,父亲尼雅哈是康熙的曾祖母(皇太极的生母)孟古哲哲的亲哥哥,这样算明珠和孝庄一样都是康熙的祖辈;明珠娶康熙的叔爷爷、努尔哈赤十二子、皇太极的弟弟、英亲王阿济格的女儿,这样论辈分是康熙的堂姑父;康熙的惠妃那拉氏,其实是明珠的堂侄女,并不是剧中所说是明珠的妹妹,大阿哥胤禔管明珠也不能叫舅舅,而是叫舅姥爷,所以明珠也算是国丈和外戚了。这样看来,明珠和康熙的亲戚关系远近程度,并不比索额图差。

(纳兰明珠,1635年—1708年)


那么在《雍正王朝》中,为什么没有明珠和索额图两位在《康熙王朝》中叱咤风云的权臣出境呢,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我的回答:

第一,历史事实。

《雍正王朝》这部剧的起点始于康熙四十六年,即公元1707年。索额图,已经于康熙四十二年,即公元1703年的5月被康熙圈禁宗人府,9月21日因饥饿而死,也就是说《雍正王朝》这部剧讲述的故事是在索额图去世的四年之后开始的。再看看另外一位权臣明珠,明珠于康熙二十七年,即公元1688年因朋党之罪被罢黜,后虽官复原职但不再受到重用,于康熙四十七年,即公元1708年病故,应该差不多就是胤禛刚刚加冕为雍郡王,正在追缴户部欠款的时候。所以,从历史时间轴上看,明珠和索额图没有纳入《雍正王朝》的剧情非常正常,不过明珠的儿子,纳兰揆叙进入剧本,并且担任非常重要的角色,也算弥补了明珠的遗憾吧。

第二,剧情的需要。

看过陈道明老师和斯琴高娃老师主演的《康熙王朝》的朋友都知道,皇位之争最开始并不是“九子夺嫡”,而是大阿哥与二阿哥,也就是皇长子与皇太子的储位之争。明珠和索额图,是在这个阶段分别作为皇长子胤禔和皇太子胤礽的政治靠山,一边为自己争权,一边为所支持的皇子夺势,这里面没有其他皇子太多的事情了,也就包括了皇四子胤禛,也就是日后的雍正皇帝,和《雍正王朝》的主题有些偏离,所以剧情的开始是要突出雍正的主角光环,明党和索党的争斗就被直接忽略掉,直接从后面的事情开始了。

第三,九子夺嫡,突出的是阿哥们的能力和水平。

儿子多,儿子们能力强,对于康熙来说是“幸福的烦恼”,就像剧中佟国维所说的“这些阿哥们哪一个都不是等闲之辈”,而且从剧中可以看到,皇子们之间的斗争,基本都是皇子们以及皇子身后的幕僚们直接面对面的较量,结伙也是阿哥们之间的结伙,没有出现党争,为的就是突出阿哥们的能力,让剧情各加的跌宕起伏。如果贸然加入索额图和明珠两个政治巨头,阿哥们的能力和地位就要受到冲击,矛盾冲突也就会转移,所以“九子夺嫡”好戏的上演,就不能让明珠和索额图进入剧本了。

其实,不仅仅是明珠和索额图,包括像李光地、陈廷敬、张英、于成龙等一些列康熙朝的重臣都没有出境,魏东亭因为本身就是杜撰人物,在两部剧中的人物性格刻画和结局上也出现了巨大反转,反而是在《康熙王朝》中一笔带过的张廷玉以及只字未提的佟国维和富察马齐成为了《雍正王朝》中除皇子之外最重要的政治力量,这些安排也都是为了让荧屏上的政治格局更加纯粹同时也让“九子夺嫡”的剧情更加精彩。


雍亲王府


索额图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被康熙帝处死,其同党多被杀、被拘禁、被流放,同祖子孙都被革职,两个儿子格尔芬、阿尔吉善都被处死。而且康熙帝对对索额图一生参与的重要军政大事,几乎全部否定,并说“索额图诚本朝第一罪人也”。明珠就幸运的多了,他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四月病死。明珠虽然也犯了许多打错,也被人弹劾,但是康熙帝在处理他的问题上,“念其于平定‘三藩’时曾有赞理军务微劳”,而没有“暴示罪状”,仅是降职使用。具体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吧!

索额图

索额图,姓赫舍里氏,满洲正黄旗人。其父索尼在康熙帝即位时,与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同为辅政大臣。康熙六年(1667)六月,索尼去世。康熙四年(1665)的时候,太皇太后挑索尼长子的第二个女儿立为皇后,康熙十三年,皇后生皇二子允礽后不久便去世了。索额图是索尼的第二子,他以皇亲国戚的特殊地位跻身于朝廷。索额图于康熙七年任吏部侍郎。康熙八年五月辞去侍郎职务,任一等侍卫。同样是这年五月,康熙干掉了鳌拜,剪除了其党羽。八月,索额图升任国史院大学士。康熙九年,索额图改任保和殿大学士,一直到康熙十九年八月离任。这十年中,他成为了当时朝廷中最有权势的大臣。他在平定三藩、与沙俄在尼布楚谈判中以及跟随康熙帝出征准噶尔中,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权势的增长,他也日益骄纵,在康熙二十二年(1683)的时候就被朝廷降职惩罚过。最要命的是,索额图为皇太子生母的叔父,太子与索额图关系非常密切。后来康熙逐渐对太子行事不满,所以索额图也被牵连其中。最终,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被康熙帝处死。康熙四十七年(1708),康熙帝对大臣列举皇太子的“种种恶端”,曾说:“从前索额图助伊(皇太子)潜谋大事,朕悉知其情,将索额图处死。”

明珠

明珠,姓纳喇氏,满洲正黄旗人。顺治时,初任侍卫,后任銮仪卫治仪正,又调内务府郎中。康熙三年(1664)升任内务府总管大臣,成为宫廷事务的最高长官。康熙五年(1666)任内弘文院学士,参与国政。康熙亲政后,明珠更被重用,康熙七年(1668),任刑部尚书。他在平定三藩、收复台湾、治理黄河以及对俄交涉中,均有重要表现。但在此期间,他也做了结党营私、贪污贿赂等等不法之事。康熙二十六年(1687)冬季,康熙谒陵,于成龙在路上告诉他说:当今的官已被明珠、余国柱卖完了。康熙帝又询问高士奇,高士奇尽言其状。然后,高士奇与徐乾学密谋,起草参劾疏稿。先呈皇帝改定,又交佥都御史郭琇参劾明珠八大罪状。这八大罪状,欲将明珠置于死地。但康熙采取了宽容的处理方式,革去明珠大学士职务,授位内大臣。明珠同党余国柱、科尔坤等被革职。最终,康熙四十七年,明珠病死。


鲸大叔学历史


这个问题很好回答,理由如下:

1.《雍正王朝》的剧设的开始时间是康熙四十六年

雍正王朝电视剧以黄河发大水,朝廷无力付款赈灾,后来点明了这是康熙46年的事,也就是1707年。


2.此时此刻索额图已经死掉了

索额图是在康熙四十二年被干掉的,就是1703年。按雍正王朝开始的时间算,索额图此时已经报到去了。

3.明珠此前已遭罢黜,即将在明年(1708)死去

明珠在康熙27年就被罢黜了,后来又官复原职,但已是日暮途穷,所以雍正王朝不可能把他带入剧情里去。

4.总结

主要还是《雍正王朝》设定的时间范围淘汰了纳兰明珠和索额图。


滋水人自述


“路好好干”


多啦A梦143283681


雍正登基的时候索额图已经去世近二十年


枯木逢春犹在发


文字太多只回答索额图。(正史编)年轻时曾帮助康熙逮捕鳌拜的索额图,也算是个大功臣了,并凭借着其孝诚皇后叔父的身份受到了康熙皇帝的器重。索额图的功劳不只是帮助康熙皇帝制伏了鳌拜这个大奸臣,他后来作为中国全权使臣和俄国谈判签订《尼布楚条约》时,坚持捍卫中国主权的立场,从而建立了历史的功勋。但是,一个人的功绩永远也掩盖不了他的过错!索额图在自己的权力日渐增大后,便开始结党斗争,排斥异己,成为胤礽最得力的支持者。树大招风,在康熙皇帝为限制太子的势力继续发展壮大,而决定采取打击其党人的政策后,索额图便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第一个打击的目标。索额图的势力纵然已经很大了,但是他同当年的鳌拜比起来就相差甚远了,鳌拜尚败在了康熙皇帝手里,那么想打击一个索额图更加不是问题了。康熙四十年,也就是一七0一年,康熙便下旨同意索额图休致(退休)。回家抱孙儿。顾养天年。紧接着,康熙皇帝又开始了下一步行动,在同意索额图退休的第二年,康熙带着胤礽南巡,途中行至德州时,康熙以胤礽得病为借口,突然停止南巡,自己起驾返回北京。同时,让索额图去德州服侍。康熙故意将南巡的时间做了推迟,并且有意安排索额图和太子胤礽两个人单独相处,就是要暗中调查其结党营私的罪证。次年,南巡刚结束,康熙皇帝立即下令囚禁了索额图,想必他是已经掌握了索额图和太子胤礽结党营私的证据。可是对于胤礽,康熙还是不忍心追究其过错,他念及他们之间的父子之情,对胤礽还抱有希望,希望他能从此改过自新,那样康熙皇帝便不会再追究什么了。因此,康熙才将这一切罪名归结到了太子的后台索额图身上,并因此将其处死!!所以雍正朝索额图永远消失了。


茹叔敬


《康熙王朝》和《雍正王朝》是完全不同的故事设计。

《康熙王朝》和《雍正王朝》中人物是没有承继关系的,这个和金庸射雕三部曲是不同的。

比如:《康熙王朝》中的魏东亭最后死在了龙榻之上,而《雍正王朝》中的魏东亭是因为田文镜追缴国库欠款而上吊自杀。


威尔士同志



首先雍正王朝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部历史电视剧。不管是里面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还是,嗯那些。非常吸引人人的故事情节。真的是被喜欢这部电视剧的人们一步步的回看。当然,这部电视剧是假期非常热播的一部电视剧。

首先,我们先看一下雍正皇帝的继位时间。


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他继承了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


索额图于康熙四十年九月,以老乞休,四十二年五月交宗人府拘禁,不久死于拘所。


明珠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因朋党之罪被罢黜,后虽官复原职但不再受到重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病故。

所以不管是根据历史或者是电视剧来说。在雍正继位之前,他们两个都已经去世了。

所以。用正王朝在电视剧中没有索额图和明珠。

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如果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留言,多多指教。


我的黄河入海口


很简单,一是年纪大了,而是在康熙末期已经被打击处理过,雍正启用就是否定自己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