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我在单位工作22年,单位没给交社保该怎么办?

user1327683435830


在单位工作22年,单位没给交社保怎么办?

这是一个很有争议很有学问的社保追缴或赔偿损失的问题。能追缴多少年限?监察时效、仲裁时效、诉讼时效等直接影响到社保追缴或赔偿的结果。

办法一:直接向劳动监察部门或社保机构举报

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条的规定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在2年内未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发现,也未被举报投诉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再查处前款规定的期限,自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这个方法因为受到监察时效两年的制约,题主可以获得最近两年的补缴机会以及后续公司按时为你缴纳之后在职社保。


注意,公司不缴社保或社保缴纳不足,仲裁机构和法院不受理,只能向社保机构合监察机构举报。

办法二.直接以单位不缴社保为由辞职后仲裁要求单位经济补偿

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第一项规定,劳动者依照本法按第三十八条规定(其中就有一种情形是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的)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这个方法题主将获益22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如题主工资高于当地社平工资的,则可以获赔36倍社平工资补偿),同时还可以要求社保局责令公司补缴2年的社保。但是,这个方法是以题主失去这份工作为代价。这个代价有多大,只有自己清楚,比如公司快倒闭或者题主快到退休年龄时或者在外面能找到合适的工作机会时,实施这个方法代价才最小。


办法三:暂不处理,等到退休年龄时,立即仲裁诉讼至法院要求因公司赔偿未给自己缴纳保险而无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损失

 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三)》(以下简称司法解释三)第一条规定,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为其办理社会保险手续,且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能补办导致其无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为由,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而发生争议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从该规定可知,劳动者向法院要求用人单位赔偿养老金的损失,应当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用人单位未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手续;二是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能补办;三是因不能补办导致劳动者无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而遭受损失。

当前法规没有明确未交社保使养老待遇受到影响的赔偿计算方法规定。司法实践中的有做法如下:

员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缴费年限不满15年且政策不允许继续缴纳至满15年。这种情况下,如果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已经满15年且用人单位未依法参保的,应当由用人单位按月向劳动者支付养老金至劳动者死亡;如果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不满15年且用人单位未依法参保的,用人单位应当将未缴纳养老保险费期间的企业应缴纳部分支付给职工,同时加付未缴纳至退休期间的银行同期利息作为赔偿(江苏对这种情况按解除劳动合同的做法一年赔一个月工资)。

“办法三”需要掌握好仲裁诉讼时效期为一年,即在办理退休后发现公司未缴社保引起无法办理退休手续,然后在此一年内仲裁诉讼。注意,此处一定要以“公司未缴社保引起退休养老待遇损失而又无法补缴”理由上诉法院才受理;如果以“公司未缴社保要求公司补缴理由”上诉,法院不受理而把你推给社保机构处理-因为追缴社保是社保机构的事,与法院无关。

其实,像题主这种情况,最适宜的是坚持“办法三”,忍到退休才处理。有些人认为,公司不给你做到退休怎么办?那更好,不给干到退休,意味着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那是要双倍工资赔偿,这样题主至少能拿到22*2=44个月工资的赔偿金,也很可观的。


职路弯弯


单位缴交社保是法定义务!

1、单位补缴社保是违法行为

(1)与单位进行沟通,要求按照年限进行补缴,按照当地规定不能补缴的部分,协商一定的经济补偿;

(2)可以通过社保机构、劳动监察部门、劳动仲裁等进行干预,督促补缴,并进行处罚。

2、个人要做好相应的证明材料和证据收集工作

(1)上班22年的证明,包括但不限于:工作证、工作记录、工资发放记录、加班记录、员工花名册、员工手册签收单、考勤记录、工作任务单等证明工作事实、工作内容等的原始记录和凭证;

(2)了解单位是否有类似情况的其他员工,在你的证据收集完成后,可以一起完成沟通、投诉等工作。

3、补缴有相关的规定,因单位原因未缴的可以补缴,但各地的年限规定不一致,需要去社保部门了解咨询


镜头iread我读


我是萌萌的大宝,一名基层社保工作者。

我在单位工作22年,单位没给交社保,怎么办?

我国的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题主在工作单位了22年之久,现在才发现单位没有给他缴纳社保,真是心凉了一大截。很多劳动者只重视自己这一个月发工资发了多少钱,却忽略了对社保的关注,认为不交社保也挺好的,最起码工资里,不用扣社保保费自己发的工资多一些。


单位没有为个人缴纳社保,实际上损害了劳动者的权益,劳动者也因为没有缴纳社保,而失去了医疗和养老的保障。 可能很多朋友认为缴没缴社保,其实并不是很重要,反正本来工资也不多,没有缴纳社保,发到手工资还是会多一些,交完之后就更加少了。

这样的朋友你们错了,可不要以为单位没有给你们交纳社保,你们发的工资多了,你们受益了。而是单位受益了,职工社保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单位缴纳的社保,约占总比例的70%的80%而个人只承担20%到30%,要算下来,单位缴纳的保险费是个人所需缴纳的三倍左右。单位没有替个人缴纳社保,单位省下多大一笔钱。


单位没有为个人缴纳社保,该怎么办。

  1. 我们要知道,单位没有为劳动者缴纳社,这是一种违法行为。因为按照劳动法规定,人单位和个人应当且必须缴纳社会。单位位置功办理参保手续并为职工缴纳社保费,这是强制性的事,不能商量。只要存在劳动关系,单位就必须承担这项义务。
  2. 单位没有为个人缴纳社保。首先我们可以跟公司协商,让公司把之前没有交的社保,及时补交,如果单位拒绝,就应该去劳动监察部门举报或者提起劳动争议仲裁,如果没有社保,看病没法报销,退休后没有养老金可。
  3. 收集好与单位的劳动证明关系。工资条、在职期间开出的在职证明用人单位的工牌儿、或者是相关服务证明在用人单位公示期的答案和记录。个人在单位每月的打卡记录和考勤表,同事的证明。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你所在的工作单位生非常小型的个体工商户和打零工,这样的小型单位确实不给劳动者缴纳保险,这也是劳动者应该提前知道的。毕竟经营者经济能力有限,无法交上社保也是可以理解。

总结一下,劳动者工作最好是去正规单位就业,这样的单位会为员工缴纳社保,保障自己的医疗和养老。

我是萌萌的大宝,一名基层社保工作者,欢迎大家在下面的评论区留言评论。


萌萌的大宝


两条途径,一条是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一条是向劳动仲裁提起仲裁申请。

不管选哪条,都应该先固定证据再行动。主要是证明你什么时候参加工作的证据。最好是书面证据,录音证据也可以。书面证据包括劳动合同,工资单,各种证件奖状之类的。

选劳动仲裁的话,可能各地政策不一样,补缴社会保险费的争议在有的地方已经不作为劳动争议处理了。也就是说要求仲裁裁决补缴社会保险费的话,可能会不受理。如果这样的话,你可以要求确认劳动关系,要求确认劳动关系存在的时间。确认以后再去投诉更好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