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丑书才是书法,你认同吗?

张小锋


所谓丑书,一不按照汉字点画的规则而书;二脱离了书法之法则而乱画;三实际上是对书法自然之美的沾污;四完全歪曲了书法创新之理。丑书妄行是对继承古法,使书法发扬光大的逆叛。








一叶小舟82704


从历史来举证,二王的行书,张旭怀素的草书,楷四家的真书,没有一个是丑书,你能说他们写的作品不是书法吗?

固然,书法如果成为了流水线式的机器模板,笔画成了规格相同的零件,结字成了千篇一律的模具,肯定不是好书法,因为书法艺术的珍品是无法被复制的。但是,这也不能够成为丑书至上的论据。客观上说,读书确实是一种创新,但并非所有的创新都值得褒奖与肯定,有成功的创新,也有雷人的搞怪。

很多丑书家动辄大谈傅山“四宁四毋”,我想说的是,你先把书法写到傅山的水平再来谈吧。傅青主所推崇的丑,是意象概念上的丑,核心打破经验习惯以求新求变,又不是让人把字写成爬爬虫。反观当代的一些丑书家,虽然也有一些心得,但大多是曲解了傅山的原意。

闲谈。插图为抱庸硬笔习作。


抱庸詩書


首先,丑书至今没有人给它下一个定义到底怎么样的书法什么是丑书,很多人都是根据自己的审美来看待评价书法的没丑。比如颜真卿、苏轼的书法都曾经有人认为是丑书。古人书法今且不论,只说当今书坛,有很多人确实以丑为美,比如王冬龄、邱振中、沃兴华等人的字,是大家公认的丑书。

以上分别是三位大家的丑书作品,其实,他们本来能好好写字,而且写的相当了得!但是可能是不甘寂寞吧!就弄了这些东西张牙舞爪的吓唬人,炒作自己!还有一部分人,自身没有什么书法功底,又不愿坐下来静心苦练,急于出名,就搞了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来欺世盗名。

一家之见,不知是否对你有帮助。


缺月挂梧桐700517


丑书才算书法,你认同吗?

老师好!丑书才算书法,你认同吗?这个题目是,让爱好书法的人,一时很容易陷入迷茫的问题。首先感谢出题老师,给予我回答这个问题的邀请。

下面我浅谈个人的一点看法,表达丑书才叫书法,认同不认同的理由,希望能给朋友们在喧闹中,特别是初学书法的朋友们,有所启发,是我的最大荣幸。还请各位老师多多指教。

在展开分析题目前,需要理清以下两个问题,才能阐明个人看法。a.题目中的丑书概念,换句话什么叫丑书。从而解释什么样的丑书才叫书法,什么样的丑书不叫书法的问题。b.最后结论,我的观点。对丑书认同和不认同问题。

一,丑书的因由。下面查阅丑、书两字的基本含义,梳理一下我们思辨的题目中的字义,丑为何、书为何,给丑书下个自定义。

翻阅汉语词典,丑的含义有多种,1,地支的第二位。2,时辰名。3,传统戏剧中,扮演滑稽可笑人物的戏剧角色。如,小丑、文丑、武丑。4,姓。5,可厌恶的,可耻的不光荣的。如丑化,丑恶。6,相貌难看。7,污秽。8,众多。9,愤怒。等

书的含义,1,成本的著作。如,书籍2,信。如,书信3,文件。如,证书4,写字或写的字。如,书法,书写,书画。5,写文章。如,大书特书。6,字体。如,草书,隶书,楷书。7,古书名。8,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如,听书,说书。等

有了以上丑和书两字基本含义解读,从字面诸多条内容对照,可以感悟到当今书法界、书法圈、书法江湖,对丑书的认知的正见与迷障的交织;书写丑书者跟风的热情与理性纠缠,以及书法大众表现出,对丑书的思、行、意多方面狂热;由此引发社会主流文化,对书界的各种丑书现象、各种丑书思潮的汹涌澎湃的讨论。笔者在此归纳其基本含义,表达丑书的基本内涵,期待能筛查到丑书的真谛。

基于以上文意,归纳一下文词,定义什么叫丑书。应该有如下几种:1,是指书写难看的汉字书体叫丑书。2,是指以丑角书写汉字书体叫丑书。3,是指丑化汉字书体的书写形式叫丑书。

二,丑书的尺度。具备了客观中正的评判标准,才能有的放矢的破除丑书带来的迷障,去伪存真,还原丑书真面目。

1,第一类丑书。书写难看的汉字书体。我以为,所谓书写难看的书法,有多种多样情况,就是通过留存的书法作品的汉字墨迹,来评判。

一种情况是“假丑书”。

观看大量的典籍,在历史上不被当朝主流文化所认同或传承,在民间所留下的书写汉字牌匾、碑版、信札、书籍、书法作品等,在当时认为的难看的书体。也就是说,被当时官方认为的难看书体。比如,秦汉时期隶书是官方流行书体,写别的书体让当时人感觉到不舒服,很难看。再比如,唐朝朝野盛行楷书,当时人们写别的书体,许多人看到也是感觉不爽,称之为难看。很多当时的人书写了当时难看的书体,当然不一定被当时所认同,被称之为丑书。典型的有郑板桥,赵孟頫,张旭等,都被不同时代,有不同诟病,但是这些人都被历史,推崇为书法大家。

21世纪,我们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光电时代、互联网时代,手工书写汉字,不懂的欣赏书法的外行人,自然很多,看啥书写的字,也没有感觉,就看惯了电脑上的字。如果不是横平竖直的书写,势必让这些人感觉难看。这点可以看到我们国家大街小巷,有多少是手写书法的牌匾,有多少是电脑体书法,就一目了然。充分说明提高全民族的,对传统文化素养的学习必要性,提高青少年的审美、创美、藏美的意识,势在必行,在当下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这种“假丑书”的存在是,历朝历代都有发生。因为经过朝代更迭大浪淘沙,并没有将当时难看的书体淹没了。是因为圣贤的存在,他们高瞻远瞩,把审美观念根植于历史的文脉之中,许多历史文化的传承人,在不间断的因时而化,继承发扬美好的东西。只是好多普通人们,受时代的局限,教育落后,审美观没有那么普及,欣赏水平还没有那么高,结果也不足为奇。

二种情况是真丑书。

1.没有进行书写训练,书写者只在实用层面上,进行书写,写出了让人们欣赏时感到笔法、结构、章法,不合乎规矩的,很难看、不入流甚至逆流。这样的书法是真丑书,2.少年儿童书写还没有成熟,书写的汉字书体,因为没有掌握书写法度,这样的书写汉字也是真丑书。3.老年人为了娱乐不求法度,不讲究书法规范,进行的书写,这样书写汉字书体也是真丑书。4,还有没有法度的民间实用体。5,江湖杂耍人士为,哗众取宠没有规矩的书写体。

第二类丑书。以丑角身份书写汉字书体。在当代一些书写者,没有真功底,扮演大家或大师有的标榜成为行为艺术,把书写汉字当做表演节目,衣着打扮奇新特,这类书写汉字书体的人百分之九十九是哗众取宠者,当然书写作品就是真丑书。

还有一些人,书法功底很深,甚至身怀绝技,但以小丑角色,来书写汉字书体,这类型的人有曾祥为典型。这类书写者所书写的作品有些是“假丑书”,有些探索的书写作品也是真丑书。

第三类丑书。丑化汉字书体的书写形式。这类的书写者,没有了书法的基本规则,达到癫狂,疯狂书写的地步,好似一个精神病附体的做法。例如,用书写工具的狂怪,头发,拖布,针管射书,骑摩托车写字方法等。还有,书写位置的离奇,在鼻孔插着毛笔,往人体上写字,更甚的者不雅的地方,插毛笔书写所谓性书。

总之,这类型的丑书不仅伤害了人们的审美情感、亵渎了书法艺术,带给人的积极向上的力量,并且背离文字规范,已经失德违法。这类人的作品是真丑书,人也受到道德的谴责,甚至法律的处罚。我的结论是:“丑书”才是书法,认同“假丑书”,不认同真丑书!


无味书舍



不认同。更不敢苟同。

丑书才是书法,那几千年流传下来的真正的书法作品呢?它们又应该被称之为什么呢?

没错儿,确实在现阶段,有很多丑陋不堪的所谓书法作品登上了大雅之堂,堂而皇之的坐而论道,以为创造了天下第一的书法神迹,却殊不知是在暴殄天物,严重诋毁和破坏了书法在人们心目中的美好影响和神圣地位。

但是,我本人也相信这样一个事实:存在即合理。

丑书之所以在近一历史时段格外猖獗,大有席卷包举之势,还是有它自身的存在理由的。

以目前的书法形势来看,若是不会写几笔丑书,都不敢自称是书法家,这才是现而今的咄咄怪事,不知何时丑书竟然成了蕉下客,席上宾,这才是最无天理的藐然存在,天理何在?公心何在?

或许,也许是看惯了那些俊逸神飞、刚正挺拔的正统书法,感觉大都千篇一律,不能发生自身感悟的化学反应,这才另辟蹊径开始了骄横跋扈的自我矫揉造作,将丑幻化为美,弄的黑白颠倒,人神共愤,这想必就是丑书甚嚣尘上的由来和发端吧?

自汉字发明以来,老祖宗就殚精竭虑的为着写好汉字而穷尽毕生所学,退笔堆成山,铁杵磨成针,为着那一笔一划的汪洋正大而废寝忘食,孜孜以求。这才有了我们为之倾倒和膜拜的书写神韵和书法神作。

但这竟然也成了舛错,竟然写出了如此飞扬神采的书法作品,还不是模糊了那些好大喜功、吹毛求疵者的眼球儿,颠倒了他们内心格外扭曲的文化认知?



我个人倒是这么想:那就暂且让这种丢人现眼的丑书再猖獗一时吧,好在它也会给我们提供一些美丑妍媸的绝好参照物,让我们一辩即知哪个是美,哪个是丑。让我们的眼眸更加雪亮,揉不进半点混淆的沙粒,为真正从心理上剔除那些伪文化、伪书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惨淡贡献吧。

但愿这种忝列和跻身不是什么喜获正统,而是告诫后人这种鸠占鹊巢的勾当实属人所共弃,是一种对真正文化养分的摧毁和践踏 从而个;更加分明的站在传统文化的坚定立场上,为真正的书法作品传与袭,鼓与呼。


图片来自网络


龙吟148119260


说到丑书,我想很多学书法的朋友可能都会有一肚子话要说了,今天我就结合该话题,来谈谈我自己看法,仅一家之言,供大家参考!

“丑书”从字面意思可以看出来,就是难看的、不好的、丑陋的书法,被称之为丑书。在当今书法界,可以说是丑书横行,大家在书店的各种报刊读物中也能发展丑书的身影,其实大多数人对丑书都是持否定态度,那到底是什么原因造就了丑书横行呢?

一、傅山曾说“宁丑勿媚”。其实这句话说的本没有错,错的是后人对这句话的理解,今人写丑书的依据就是拿傅山的这句话来当靠山,其实这句话本意是讲,我们写字宁可写的难看点,也不要故意去做作。

那现在有的人恰恰是能写好看,但为了突出个性,故意把字写的奇丑无比,甚至还以此为自豪,岂不知这就是丑陋的行为。

二、跟书展评委有关。现在的书法展有种怪象,写的好的获不了奖,写得不好却能一投百中,什么原因呢?原因就是书展的评委大部分都是写丑书的,参赛选手把字故意写的不伦不类正好合评委的口味,所以写的越难看获奖率越高。

有些人为了获奖,就一味的迎合评委的口味,这就让很多人走上了写丑书的道路,所以我说丑书横行跟评委有直接的关系。


墨香阁书法讲堂


我觉得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界定什么样的书法才是丑书。

丑书有真假之说。真丑书是真丑,包括两类人,一是略懂皮毛、不用功临帖,又想搏人眼球的江湖人士,什么双手写梅花篆字,亚州一笔龙,东北第一虎,苏北第一重书,正字反写倒写,口鼻插笔写字等等,不一而足。

二是有所成就的书法家,好好写字本来书法相当不错,可是为了追求轰动效应,增加自己的曝光度,开始走歪门斜道,诸如目前为书法艺术界所不耻的吼书、射书 、乱书等。

此两者都是违背传统,糟蹋国粹,亵渎书法艺术的跳梁小丑,是举国公认的“真丑”。

另外一种是“假丑书”,假丑书看着“丑”,其实一点都不丑。而是字字有来历,从来不胡写乱画,任意妄为。而是在传统书法功力深厚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变形和创新,形成了鲜明独特的个人风格,朴拙但不稚嫩,特立不媚俗。乍一看,丑,而仔细品味,会发觉很有韵味。如于右任、沈鹏、舒同、尉天池等书法家,他们的书法,乍一看丑,仔细琢磨和玩味,其实非常美。

判定一幅字是否丑书,不能以支持和反对的人数多寡而论,这里面必须排除掉普通老百姓占比,因为这部分人不懂书法,真丑假丑他们根本分不清。而要以真正书法家的审美为依据。三人以上说好,那就是好,反之就是丑。

现列举一些“真丑书”和于右任,舒同,沈鹏,尉天池几位书法家的“假丑书”,朋友们可以对比一下:










秋夜为我长


丑书是丑的一种行为表现,跟书法没有一点关系。书法是在美的范畴内一种反应客观意识的情感表达!

现在书坛乌烟瘴气以丑为美大行其道。这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亵渎!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国粹,而丑书是当今拜金社会下产生的怪胎!丑书不能成为书法,也终究不会成为书法。丑书现在是一些无才无德的人杂耍,丑书作者混肴视听偷换概念让不懂书法的人或者初学书法的人误入歧途,他们好从中谋取更多的经济利益!他们从而达到劣币祛除良币的效果,用心之歹毒,用心之险恶。我们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多学习古人经典法帖,多向老前辈学习书法的美,中国汉字特有的美,滋养了华夏儿女高贵的品格,自己也要参与一些书法活动和实践!真正的体验书法美给我们身心带来的愉悦!只有我们人人发现汉字的美书法的美才能体会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丑的东西会让人厌恶,我们大家学会怎么鉴赏书法美才能让丑书无处遁形。丑书也自然而然的没有了存在市场!

希望我的回答给你带来帮助



张小禾


这个问题确实不好回答。任何一种观念都不能抽离于时代背景,审美观同样如此。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美与丑的评判标准同样也在不断更迭,比如楚王好细腰,唐人却重丰腴。你很难判断到底是楚人的审美观科学还是唐人的审美观健康。

 

本人一生独钟郑板桥的六分半书,世人亦称"板桥体"。他以隶书笔法形体掺入行楷,创出这种介于楷隶之间,而隶多于楷的字体。由于隶书又称"八分",因此郑板桥戏称自己所创的这非隶非楷的书体为"六分半书"。其书法特征峭拔雄浑,字态的欹正、大小、宽窄、疏密等随机布置,犹如乱石铺街,错落有致。表面上看,郑板桥书法的这种创新,是一种杂凑,而实际上这是以他对传统书法的深厚理解为基础的。他对于"二王"以及颜真卿、苏东坡、黄庭坚等人的书法,对篆隶和魏碑都有很深的研究,但他对古人法帖的学习,是取神遗貌,决不求形似。虽时人以为丑,但现在来看,他的"板桥体"却是书法史上的一颗永放光彩的明珠。

 

个人认为,书法是一门寂寞的艺术,没有十数年乃至几十年的如履薄冰、没有对前人章法的深刻理解,单纯以故弄玄虚、哗众取宠的噱头形式来吸引流量的那些大师作品是不配被称为书法的。




散人衔芦


此贴回复无褒贬之意,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

丑书至少可以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在传统的基础上体现拙美,往往也显得比较有力量。第二种是强调视觉冲击力的作品。第三种在第二种的基础上进一步脱离汉字并且很可能在视觉冲击力方面做更大的夸张。首先能确定的是第一种和第二种如果在使用毛笔的方式上属于书写动作的话,肯定属于书法。第三种因为脱离汉字,所以不属于书法,但有可能会属于艺术,此处无贬义。我下面说的丑书指的是第一种和第二种。

一、从技术方面来欣赏

在视觉感受方面,丑书所用到的法度(游戏规则),在条数上是比较多的。 就我个人的能力而言,截至目前我还是写不出来,很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希望以后通过学习和训练,能够写出合格的丑书作品吧。如果不谈其他方面的技术,只谈视觉感受方面的技术,一般来说个人认为但有的方面,丑书的难度要大于二王,所以能够欣赏和创作丑书,实际上对我们的学习是非常有意义和有必要和重要的。我见过一位以丑书出身,后来回归二王风格的书法家,他的章法和字形个人理解可能是受到了丑书的遗留影响,也有可能其性格就是这样,变化确确实实比较丰富,艺术效果很好。所以能够在视觉观察的技术方面把丑书拿下来,我觉得至少在视觉方面,算是打了一个比较坚实的基础。

二、从审美的角度来理解

这一条我说的是理解,并不是希望大家都接受并且运用到创作当中去。所谓的理解是指有的书家可能其心态和性格确确实实比较符合丑书的创作(此处无褒贬之意,仅分析道理),但是并不代表所有人都适合走这一条路,比如我个人就很不适应丑书的审美,虽然我可以看,但是如果让我常年累月的这样创作,我觉得自己心里接受不了。但是如果是作为初学的话,有条件的话从丑书入手,日后再转别的,我觉得还是很好的一条路。

三、从意义的角度上来分析

丑书是一种视觉极限,其视觉法度森严。能够做到这种极限也是一种能力,像我这样功力不行是写不出来的。如果丑书写的非常自如,有了这个功夫,那去写馆阁体肯定也会比较容易,去临帖也会在视觉观察方面省很多事。毕竟一般来说,在视觉观察角度而言,丑书需要处理的游戏规则条数比较多,处理起来需要考虑很多问题,写的时候主观上也要顾此又顾彼,所以从我们训练自己的能力,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这个角度上说,它是很有意义的。

只想到这些,以后再说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