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 汪精衛刺殺攝政王的小橋,如今成了美食集散地|那些北京的故事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而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著你。這句話用來形容這座500多歲的小橋本身,最是恰如其分。


汪精衛刺殺攝政王的小橋,如今成了美食集散地|那些北京的故事

“銀錠觀山水倒流”這句俗語中所提到的燕京八景之一“銀錠觀山”,指的就是這座位於前、後海“葫蘆”細腰處的,一座不起眼的小石橋。小橋本身並沒有什麼搶眼的地方,它的風韻在於它所融入的環境。站在橋上,舉目向西眺望,水面經過“細腰”後豁然開朗,碧色水面隨波盪漾,陽光之下,映襯著湖岸上的一片煙波浩渺,可遠處對一抹淡淡的山影。更妙之處在於,由於後海叫前海地勢低,如果關閉前海東、南兩岸處的兩個水閘,水就會由前海通銀錠橋倒流回後海,形成湖水倒流的奇觀。《宸垣識略》中曾記載:“銀錠橋在地安門海子三座橋之北,城中水際看山,第一絕勝處。”清朝的大才子納蘭性德,也曾在銀錠橋畔留下“藕風輕,蓮露冷,斷虹收。正紅窗,初上簾鉤。田田翠蓋,趁斜陽,魚浪香浮。”由此可見,當時的銀錠橋,在老北京人心目中的地位是何等的重要,銀錠橋的美景曾是何等的神奇。

很可惜,隨著時間的推移,城市的建設,銀錠橋的美景漸漸消失在林立的高樓中,再望不見遠山朦朧的倒影,也看不見橋下的“魚浪香浮”。對此,老舍曾經在文中感嘆“銀錠橋再也望不清,望不清那西山”,短短一句話,道不盡的惋惜和遺憾。

汪精衛刺殺攝政王的小橋,如今成了美食集散地|那些北京的故事

銀錠橋的存在,不只代表著美景,作為一座歷經500年風雨的石橋,自然也少不得見證歷史的時刻。1910年3月31日還是青春年少的左翼進步青年的汪精衛,曾在銀錠橋下埋藏炸彈,意圖刺殺當時的攝政王載灃,最終因為事情敗露而失敗被捕。彼時的汪精衛還是熱血青年一枚,曾揮筆留下“慷慨歌燕市,從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的詩篇,堪比文天祥的《正氣歌》。銀錠橋經此一役,更加出名。

汪精衛刺殺攝政王的小橋,如今成了美食集散地|那些北京的故事

如今的銀錠橋隨不復往昔的風采,卻成為了聞名全國的,被美食環繞的地標。作為連通菸袋斜街和後海酒吧街的交通要道,每天都有無數行人匆匆走過這座小石橋,人們的眼光大多集中在“烤肉季”、“爆肚張”等老字號和一眾名噪一時的網紅小店身上,再沒有人停下腳步(也沒有機會多作停留)抬頭望一望遠山的倒影,低頭觀一下橋下的流水中的小魚。

“銀錠觀山”早已隨著歷史的腳步消失在人們的眼前,獨留下一座小小的石橋,在熙攘的人群中,繼續著它的歷史。


不想跟團!也不想窮遊!怎麼用最經濟的費用在旅途中享受最棒的體驗?

更多既舒適又全面的自助遊、自駕遊,盡請關注遊走在感性與理智間的“饕餮小娘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