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看电子书与看买的书有什么差别?

带走你的承诺


三年前我的阅读大部分都是以纸质书为主,但是现在我的阅读,大概有80%电子阅读。关于纸质书阅读和电子书阅读的区别,我还是有比较深的体会。

电子书

我刚开始阅读电子书的时候,最大的感触就是我记不住书中的内容,我对书中的内容也没有深刻的理解,这让我很困扰,尤其是阅读一些专业类的书籍时,阅读电子书,读过一遍之后感觉和没有读一样。

我反思过这个问题,原因可能是在阅读电子书的时候,手里不能拿一支笔,你的身体没有跟着你的大脑一起运作,这样的话阅读效率会比较低,同时,也没有办法及时把自己的想法写在书上,那么也就导致了思考的惰性。

这是我一开始不习惯电子书阅读的最大原因。随着后来我逐渐加深对电子书的阅读,我发现电子书还有其他的弊端。



首先我用的电子书是kindle,但是kindle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是,他的翻页会卡顿。也就是说你很难利用它来实现浏览和略读,速度会很慢,会干扰你的思维。

然而我们的浏览和略读是阅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后来我就放弃用kindle来阅读比较专业的书籍。

电子书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是不方便导出笔记,你必须要把电子书插在电脑上,然后再导出来。

同时电子书也不适合几本书之间的整合,也就是说很难进行主题阅读。其主要原因还是太慢、卡顿、不方便切换。

但是电子书的笔记功能有很方便的一点,就是它方便你对一本书进行复习。你阅读的时候如果做了笔记的话,那么直接点击笔记,所有的内容都会出现在kindle上。

尽管电子书有种种弊端,但是为什么我现在仍然坚持进行电子书阅读呢?因为我发现电子书阅读实际上很可能是未来的一种趋势。如果我不学习如何利用电子书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来学会用电子书进行快速阅读,实现电子书和纸质书之间无差别阅读的话,可能以后会很难跟上这个时代。



而且我觉得我以上说的这些电子书的问题,在我们的后代可能根本就不是问题。 比如说我现在用的电子书,阅读的软件Marginnote,他基本上就解决了笔记不方便导出,不能进行几本书的整合,速度太慢,不方便浏览和阅读,这些问题。

如果你用的是iPad的话,如果你的视域足够广阔,那么其实阅读起来会非常快。

纸质书

相对于电子书,纸质书最大的优点,就是它方便你进行阅读训练。

要知道想要提高阅读速度,那么必须要对自己进行训练,那么电子书就会带来一些问题,你没有办法在书上做一些辅助性的行为,来帮助你提高阅读速度。

打个简单的比方,在提高阅读速度中有一个方法,就是在一页书上画两条竖线,将整页书分为均等的四部分。

那么你的眼睛就看着竖线穿过的单词进行阅读,这样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实现跳读。电子书就无法实现这个功能。



另外,其实纸质书还有一个优点,就是方便我们进行主题阅读,你可以同时摊开几本书,从中找到相似点不同点,进行多本书的整合。

在以后的大趋势当中,可能只有极为经典的书籍才会出纸质书,纸质书在未来可能成为精英阅读的一部分。

如果你还有关于这方面问题的疑惑,欢迎进行评论,关注哦。


苏云景


有2个本质的差异,是电子书与纸质书的区别所在。

第一,买纸质书花钱多、占地方,电子书花钱少、只占内存

不知道你有没有买过书,反正我2017年买了400+本书,包括新书和旧书,单买书的开销就5000+块钱。因为我从来没有统计过,当时就一本本的买,也没有感觉。

但今年有一回仔细一算,吓了一跳,5000块钱啊~啊~啊……而且还占了满满的一大书架,屋里还堆了三摞,把房子都挤掉了一点地方,看着很局促。

但今年我学乖了,我购买了微信读书的年费会员,全场图书免费看,我买了得到的会员,所有图书免费听。两者加起来,基本上我想看的书,网上都有。

即使偶尔没有的,我去百度搜mobi、pdf格式电子版(有网友免费贡献分享哦)。剩下最后最后几本确实没有的,我会买纸质书。

你猜怎么着,2018年到现在都10月份了,我买书钱总共不超过300块钱,即使算上我所谓的买年费的钱等等,加起来也不到800块钱。这一下子就给我省下来4000+块钱啊。于是,我妥妥的赶紧买了个2018款的iPad+Apple Pencil入手,提高自己的效率。

第二,电子书伤眼睛?兄dei,你把自己想的太清高了

很多人不买电子书是因为电子书伤眼睛,毕竟对着屏幕看,看久了眼睛会发涩。而且电子书没有纸质书的那种手感。手感的问题,我们先不说,咱先说伤眼睛的问题。

为什么Kindle卖这么火,就是因为它打出来水墨屏,不伤眼睛。但请问:你每天平均看多久的书籍?你每天又看多久的手机?

如果没猜错的话,一般人看书每天不超过1h,但看手机的时间却有3-4h左右,总是动不动的拿出手机刷刷微信、回消息、看文案等等等等。一会看几分钟、一会儿看几分钟,用一些APP一统计,平均都在3-4h左右。

每天3-4h的手机和不到1h的读书时间,哪个更伤眼睛?你看了几年手机了?你的眼睛真的近视了?或者度数提升了?你能保证你每天看3-4h的电子书?

我现在每天拿着iPad看书,看久了的确会眼睛发涩,但稍微设置一下改一改,而且每天又不是看5h以上,就2-3h左右,其实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而且大屏幕看书比手机看书要爽的多的多。

所以,综合对比起来,我以前是“纸质书一派”的,现在完全转向“电子书一派”了。不说了,我拿着我的iPad配合微信读书,看书去喽~


我是千城,就是那个要读完1000本书(已读600本)、走过1000座城的男人。公众号:千城撩书


在下千城


买过平板、kindle,也在电脑上看了很多电子书。但是,我个人依然喜欢纸质书一些。电子书和纸质书的区别很多人都谈了很多,我谈谈我印象比较深刻的。

专业类的难度较大,或者需要反复读的书,不适合看电子书。因为经常会在读的过程中往前翻往后翻,需要翻很多遍,总是需要读。这种书最方便的就是在案头准备一本纸质书,在上面写啊、画啊,做标记。我经常会遇到内容都记得不太清楚了,但是我能想到当时我在书的哪个位置做了什么标记,找起来很方便。并且多次读一本书的时候,看到以前的标注和记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电子书我也尝试过做各种标记和记录,总是不如纸质书方便。

当然,电子书的优点也很明显,各有千秋吧。我个人还是喜欢纸质书多一些。


每夕读书


各有千秋,就好比你网恋和现实谈恋爱两种实质都是谈恋爱,但是感觉不一样。电子书相当于网恋,也能恋也能开心,甚至网恋变换的花样会很多,但看得见却摸不着。纸质书本内容实实在在就在你面前任由你自我发挥写写画画,就是消费高一点。


分以下几点:

1.健康角度出发

电子书多数用手机,电脑,kindle等一些列电子产品,这些电子产品虽然方便,但使用多了还是会伤害眼睛。研究调查,我国近视眼年龄越来越小,也正是因为电子产品的兴起导致的。尤其是儿童,学生,孕妇尽量选择纸质书籍。

2.便捷

电子书更方便一些,挤公交坐地铁一个手机,一个kindle就可以尽情享受阅读的快乐。纸质的书比较大不太方便。

3.实用性

纸质书更有利于学习,因为手可以勾勾画画,用脑想像,再用手去勾勒,加深记忆。电子书看过一页迅速跳转很容易忘记。但电子书上面有的是彩色带图片,有的还带朗读功能,你可以不用看,光听就可以了,很有吸引力。


4.环保

这一点电子更好一些,纸质的书材料是树木,出版书籍浪费大量的树木,针对于未来环保这一块有影响。

6.经济

电子书相对来说更划算,纸质书目前正版的少说也在十几块到二十几块,一年买上几十本就要千八百的了,而这些用电子书绝对可以省下一大笔钱。

7.品味

纸质书更有收藏价值和意义,看着书架上摆满你读过的书籍,家里感觉逼格更高一些,亲朋好友来做客还知道你是读书之人,肚子里有点墨水的,这些电子书远远比不上。

最后我觉得两者选一的话,我更喜欢实实在在摸得着的纸质书,因为天生反应慢,需要去勾画,需要去亲自感受书本那种能摸到的感觉,毕竟现实的恋爱更靠谱一些哈。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大家读书会选择哪种方式呢?


茉莉花开19


这是当下两种阅读方式,看似随着时代的发展,纸质书逐渐被电子书所取代,电子书更低的价格,更方便的阅读,更少的资源消耗,看着是那么完美,但是都忽略了手机带来的其它影响。



如果是想要真正的静下心来读一本书还是建议选择纸质的书籍,手机上存在着太多的诱惑了,看一会书就想看看朋友圈又有了什么新的动态,朋友又去哪里玩了,看一会书就刷一会抖音,玩一会游戏,想要看手机来阅读,心是很难静下来的。

这也就突出了纸质书的重要性,没有那么多的诱惑,单纯又不伤眼,遇到自己喜欢的句子可以随处写写画画,标注自己喜欢的内容,那些读书多的,真正爱读书的都是会选择纸质书,喜欢在床头放上一本书,在睡觉前,他们不玩手机,而是通过看书来使自己忙碌了一天的身体平静下来。



纸质书也不是很贵,却能陪伴你一生一世,甚至传给下一带,网上更多的是毫无营养的网络文学,对三观的建立百害而无一利,你买很多的书,读很多的书,也可以给下一代带来良好的影响,你拿着手机,即便是在读书也没有办法证明自己,只会给下一代子女们带来不好的影响,对视力也是不小的伤害,多读纸质书,可以让心静下来,让整个人都升华。



相信,即便是下去千百年,纸质书依然是阅读的主流!


苏华书屋


现在是电子化的时代,连看书也越来越多人选择用手机软件来看电子书,但还是很多人坚持喜欢看买的纸质书。看电子书和看买的书还是很有差别的:

其一,从携带的方便性看:电子书有携带方便,随时想看就看的特点。纸质书就不行,带起来重不说,一次带多本就很不方便。

其二,从学习的效率看:电子书看过不容易记住而且看到后面想回顾前面的内容很难翻到你想要的那页。


而纸质书,看的时候有优美的语句或者重点可以拿笔画下来,加深记忆,回顾前面也比较容易。

其三:眼睛的健康问题:电子类的书总是比较伤眼睛的,买的书会好一些。

另外,书香书香,经常的书接触的才会有书香味。毕竟在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同时,也希望身上有书卷气息嘛。


等等8899


我不太确定,屏幕上的光和纸张上的字,哪一个更毁眼睛。

不过电子书和纸质书,现在都是可以躺在床上看的书。

要说区别,纸质书,尤其是厚的书,或许让人更有质感,重量感。

比起用手指在屏幕上翻页,有时候更喜欢翻书页的感觉吧。

只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环保是一个趋势,纸张业对于森林树木的需求及破坏,另外生产纸质产品所产生的水污染实在不是一个可取的未来。


从环保的角度上看,更趋向于选择电子书,只是从个人喜好上来讲,还是喜欢纸质的东西。虽不是什么读书人,却也是可以喜欢一下书香味的,来自树木的味道,这本身就是一种生命力的味道,是每个人都需要的味道。


换成电子书的好处还有,可以节省许多空间,学生上学也可以减轻许多负重。但是完全离开了手写,全都用打字的话,未来的孩子们的字迹又是一件令人堪忧的事情。

在可见的完全电子化的未来,还是希望能够偶尔写写字,翻翻纸质书,或许这就是手帐日渐受人喜爱的原因之一吧。平时都是电子邮件什么的,自己的手帐,写点自己想写的东西,记录一下自己的生活。像几千年来人们所做的一样,用纸张记录下来。也许在几千年后的博物馆里,一本不知道是谁写过的手帐就成了展览品,告诉未来的人类,这个时代我们的生活。


夏目萤


说到底,就是习惯和心情。

首先,电子书方便,想看就看,而且价格优惠,容量大,越来越被人接受和喜欢,尤其是随着电子产品的体验越好,有不少人一般情况下都选择阅读电子书,更有甚者,也有人离开学校之后就没有了阅读纸质书籍的习惯。

但是,依然有不少人仍然钟情于纸书,只因为一份情怀和记忆。

设想一下,在一个温馨的午后,一个人安祥的在一个小园子里,面对着鸟语花香,手里捧着一本喜欢的书,偶尔端起茶杯抿上一口,没有工作的压力,没有世俗的烦扰,那是多少人的期望?

记得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读书讲究的是一份意境和心情,我觉得很有道理。

当下紧张的生活节奏,阅读更多是为了获取资讯,学习新的知识,或者消磨时光,在这样的前提下,电子书广受欢迎其实太正常不过了。

只不过,这样的阅读体验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恐怕还真的不是。

当我们有机会、有能力按照我们自己的意愿捧起一本纸质书安详的阅读的时侯,也许我们就能真正的体验到了,原来生活还能过成这个样子。


醉美乡野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电子书,网络小说早已风靡全球,这给书友们提供了非常有利的读书条件,可以说是随时随地都可以浏览,阅读,甚至很多都可以免费,但电子书也并非囊括四海,与买书相比而言,笔者以为:


1.消遣型的书友。如果喜欢看小说,以此打发业余时间的话,完全可以以电子书为主,笔者也曾看过一部网络小说《明朝那些事儿》,查阅确实方便,但电子书中的错别字也不少,但并不影响阅读。

2.学习型的书友。如果是以学习为目的的书友,笔者以为应该以买书为主,可以反复背诵记忆,温故知新,并且对于精彩的或者不懂的地方,深入研究,探个明白,问个究竟。此外,对于有价值的经典书籍,比如明清四大小说,世界名著等等,可以珍藏,可以传世,可以借给他人阅读,不亦乐乎?



总之,电子书也好,买书也罢,都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都是读书的渠道,各有优缺点,可以相辅相成,不必拘泥。

温馨提示:读书时,不要躺着,趴着,距书或手机太近,不要在光线强烈或阴暗处读书,更不要一直长时间的盯着读,读一会儿,要向远处眺望眺望,恢复眼睛的疲劳等等,切记: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一双美丽的大眼睛!


青主墨影


对于电子书和纸质档书来说,两者都是在看书,本质上没有什么问题。相比这个而言,我觉得“买书不看书”和“买kinder盖泡面”更有意思。

其实自己发呆的时候,经常会幻想父辈的那个,“车马邮件都很慢”的时代。那个时候,没什么娱乐,另学生们蜂拥而至的,可能就是班级中传阅的《天龙八部》,《三国演义》、《红楼梦》等。

我都可以想象,因为物质的贫乏,传阅的书籍,多半是那种很旧很旧,甚至封面有破损,内容纸张有掉落,但绝对没有因为一个卷的书角,因为每个阅读它的读者,都对这本“破书”爱不释手,甘之若饴。

还有那个时代的书店和图书馆,一定很热闹,可能不大的空间里,灯光不强,也没有足够的座椅,但是靠着墙站着的,直接坐在地上的读者,一定不少。

我想那个时代物质贫乏,可读书人的精神世界更饥饿。他们需要书籍,他们热爱书籍,书籍对于他们来说就是灵魂的归宿,也是与这个世界沟通的桥梁。

多么贫穷,又富余的一个时代啊!

可回到我们现在,目不暇接的娱乐游戏,新闻、小视频,让我们慢慢的已经忘记了书籍,这个老朋友的存在。

我们毫不吝啬金钱,买了多功能的书柜,驱虫防腐的,闪闪发光的、形态优美的等等,这是我们给书籍安置的家,然后我们再买了大量精装书籍,包括文学,历史、学术等,把书柜给装满。看着装满的书籍,我们心中特别的高兴,觉得这样可真美啊!特地还发了个朋友圈,之后更让我们关注的不是什么时候去阅读,而是什么人给我点赞,什么人给我评论呢?

而精美的书柜,也变成了书籍最好的监狱。

所以啊。阅读途径真的有那么重要吗?你喜欢读纸质档的书籍,一年读30本。他喜欢读电子档的书籍,一年读30本。再有个人,纸质档和电子档都喜欢,一年读了15本纸质档,15本电子档。这样有区别吗?

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山顶只有一个,到登山的途径却有很多。重要的不是你选择那条路,而是你真的开始攀登了,绝不是在山脚下一直光遥远山顶,却止步不前。

最后我想说的是,书籍真的有无限的魅力,值得让我们一生去相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