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8 尼泊爾自由行詳盡介紹

尼泊爾聯邦民主共和國,簡稱尼泊爾,為南亞山區內陸國家,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的發源地,位於喜馬拉雅山脈南麓,北與我國西藏相接。

尼泊爾自由行詳盡介紹

每年的10月到11月,旱季,氣候溫和,空氣清淨,能見度很高,是尼泊爾旅遊和登山的旺季。

每年的2月到4月,旱季結束時,空氣中塵埃較多,能見度不是很高,但天氣暖和。

每年的12月到次年1月,氣候和能見度不錯,較寒冷,經常會遇到下雪天。

其他時間不適合旅遊,5月和6月上旬太熱,且空氣汙濁;6月中旬到九月,季風氣候使山峰被雲霧遮擋,道路充滿泥濘。

尼泊爾自由行詳盡介紹

簽證資料:

1、身份證原件,身份證 正反面複印件,內容必須清晰;

2、戶口本原件;

3、2寸彩照一張,相片 2張 近6個月內拍攝的白底兩寸(3.5cm×4.5cm)相片;

4、填寫護照申辦表格一份(表格在公安局出入境管理處領取)。

5、護照原件,護照尾頁需持照人親筆簽名;有效期需至少半年(從所申請簽證有效期最後一天算起);護照至少有2頁供使用的簽證空白頁。

尼泊爾自由行詳盡介紹

加德滿都是尼泊爾首都和最大城市,是一座擁有1000多年曆史的古老城市。它以精美的建築藝術、木石雕刻而成為尼泊爾古代文化的象徵,尼泊爾歷代王朝在這裡修建了數目眾多的宮殿、廟宇、寶塔、殿堂和寺院等建築,在面積不到7平方公里的市中心有佛塔、廟宇250多座,全市有大小寺廟2700多座,真可謂"五步一廟、十步一庵",因此,有人把這座城市稱為"寺廟之城"、"露天博物館"。

尼泊爾自由行詳盡介紹

加德滿都杜巴廣場曾是城邦國王加冕登基的地方,這座廣場是老城區的中心,也是加德滿都輝煌的世界文化遺產。精美的寺廟與宮殿加德滿都廣場上保留了尼泊爾16-19世紀的古蹟,共有50座寺廟及宮殿,由紅磚砌成的建築樣式極具特色,雕刻十分精美,值得細細品味。

尼泊爾自由行詳盡介紹

巴德崗杜巴廣場位於加德滿都以東約14公里,是尼泊爾保存最完好的古城。巴德崗杜巴廣場是這裡最大的廣場,四周全是形形色色的塔寺,有“露天博物館”之稱。

尼泊爾自由行詳盡介紹

帕斯帕提那寺位於泰米爾區以東約5公里的環城公路邊、巴格馬蒂河的西岸。這座塔式風格的寺廟始建於1696年,是尼泊爾最大的印度教神廟,也是南亞地區供奉溼婆神的四大神廟之一,並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膽小勿入) 這裡是允許遊客觀看的燒屍廟,顧名思義就是“火葬場”只是對外公開而已,對印度教徒來說死亡並不可怕,死亡只是輪迴的開始,這樣可以讓死去的人進入天堂。

尼泊爾自由行詳盡介紹

巴克塔普爾在尼泊爾語中意為"稻米之城"或-虔誠者之城"(Khwopa),是谷地內的第三大主要城市。多少年來,巴克塔普爾這座城市依然保持著貿易自由和傳統的特色風貌。鵝卵石鋪就的街道將眾多寺廟,庭院和紀念廣場連接起來,小巷中散佈著神殿、水井和水槽。巴克塔普爾的交通並不擁擠,所以在這裡漫步非常愜意。

尼泊爾自由行詳盡介紹

五十五窗宮位於巴德崗杜巴廣場北面,是尼泊爾馬拉王朝王宮巴德崗故宮的一部分。在古都巴德岡城的中心,建於1427年。巴德崗皇宮被譽為中世紀尼泊爾藝術的精華和寶庫,五十五窗宮是其經典之作。

尼泊爾自由行詳盡介紹

巴克塔普爾陶瓷廣場,在這裡可以看到尼泊爾傳統的製陶工藝,也可以買到心儀的陶器。據說尼泊爾70%的陶器都源自這裡,這裡同時也是攝影愛好者喜歡的地方。廣場的歷史變遷據說廣場曾經擁有很大規模,每天在此進行交易,現場製作,場面頗為壯觀。

尼泊爾自由行詳盡介紹

昌古納拉揚神廟———位於巴德崗廣場北邊,是巴德崗很重要的一部分建築,寺廟內的雕刻非常精美,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2005年大地震後,巴德崗被毀壞的很嚴重,大部分古蹟都在修復中。

尼泊爾自由行詳盡介紹

博卡拉,尼泊爾最為盛名的風景地,位於尼泊爾中部喜馬拉雅山南坡山麓博卡拉河谷上的城市,東距加德滿都約200公里。博卡拉擁有與眾不同的湖光山色,在亞熱帶氣候環境中與喜馬拉雅山脈的雪峰如此接近,即使是在炎熱夏季也能與皚皚白雪的雪峰相對而視,加之美麗的費瓦湖總與你相隨,故博卡拉被稱為東方的瑞士。

尼泊爾自由行詳盡介紹

費瓦湖可謂是博卡拉最迷人的休閒度假勝地,你可以在湖面上泛舟、徒步或騎行環湖,也可以找個舒適的湖邊咖啡廳,欣賞美不勝收的湖光山色,甚至還能體驗一回刺激的滑翔傘,從高空俯瞰清澈如鏡的費瓦湖。

尼泊爾自由行詳盡介紹

世界和平塔矗立於費瓦湖南面山頂的一座白色鐘形塔。建成於世紀之交的2000年。這裡景緻絕佳,除了可以看到北面的安娜普納雪山外,還可以俯瞰山下的費娃湖秀美風光。

尼泊爾自由行詳盡介紹

魚尾峰海拔6997米,是安娜普納峰群中最醒目的山峰,是博卡拉的一大地標。魚尾峰的山形像是一條把頭栽進土裡的鮮魚,奮力擺著尾巴想跳出來,因而得名。魚尾峰也是尼泊爾境內唯一一座禁止攀登的山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