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規模化豬場保育豬養殖技術的管理方法


規模化豬場保育豬養殖技術的管理方法

規模化豬場保育豬的養殖,重點技術在於二個方面,一是根據豬齡配製科學的飼料組合,二是飼養管理技術要切實到位。只有這樣才能夠提升保育豬養殖效果,保證保育豬的出欄率和整體質量,獲得較高的養殖收入水平,促使保育豬養殖業的健康發展。

一、規模化豬場的保育豬飼料管理要點

1、保育豬的飼料質量管理

在豬場的保育豬養殖技術管理要點中,飼養人員應當加強對保育豬飼料的質量管理工作。根據實際的養殖情況,選擇作為合適的飼料,同時要加強對飼料質量的管理,嚴格控制飼料的採購環節,確保飼料的質量符合安全標準。加強對飼料儲藏環節的管理,防止飼料由於存儲不當而出現發黴、變質等問題。保育豬飼料的飼料質量與其身體健康因素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如果保育豬食用了質量不合格飼料或者發黴、變質飼料,容易影響保育豬的腸胃功能,例如出現食慾不振、消耗不良、重度腹瀉等問題,導致保育豬的免疫系統出現問題,甚至會出現器官衰竭等問題,情況嚴重的還會造成保育豬死亡[1]。因此加強飼料的管理,應當從提高採購質量、提高儲存管理質量、提高餵養環節檢查質量,飼養人員一定要在餵養前進行一遍檢查工作,檢查飼料保質期和有無發黴的情況發生,從而確保保育豬的健康。

規模化豬場保育豬養殖技術的管理方法

2、保育豬的飼料養分管理

保育豬的飼養養分全面、充足,能夠提升保育豬的出欄率和整體生長質量,在保育豬飼料養分管理中,飼養人員應當確保飼料成分配比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根據保育豬的個體生長因素,飼養人員應當適當在飼料中加入一些膳食纖維或者維生素養料,這樣能夠保證保育豬攝取養分的充足,同時改善了保育豬的腸道環境,提升了消化能力,這樣對於提高保育豬免疫力和抵抗疾病能力有著顯著幫助。只有保育豬飼料養分充足,胃腸功能消化和吸收效果好,才能提升保育豬的體重。飼養人員還有保證飲用水的充足,要給保育豬提供溫水,同時根據保育豬的實際情況,適當在水中加入維生素和一些輔助藥物,這樣能夠提升個體抵抗力,防止疾病的侵襲。

二、規模化豬場的豬群飼養管理要點

1、確保豬舍環境乾淨整潔

規模化豬場的保育豬數量較多,為了保證保育豬生長環境乾淨整潔無異味,減少細菌的滋生和繁殖,養殖人員應當加強豬舍的通風管理,尤其在夏季高溫季節,更應當保證門窗的通風效果,同時在豬舍內適當噴灑消毒藥液或者生石灰等,起到殺菌的作用,在冬季要對豬舍進行保溫保暖,防止保育豬受凍染病。飼養人員要每天對豬舍進行清理,可以用高壓水槍清洗保育豬的排洩物等,防止疾病和細菌在糞便和尿液中進行傳播,堅決避免保育豬染病。

2、對生豬進行分群養殖

在規模化豬場保育豬養殖技術中,要求養殖人員要對保育豬進行分群養殖,這樣能夠確保養殖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同時降低保育豬傳染病的危險性,避免豬場受到比較嚴重的經濟損失。養殖人員要根據保育豬的天數或者周齡,個體大小和差異性,對保育豬使用“分圈養殖”技術,但要儘量保證“同窩同養”,這樣能夠保證保育豬的健康生長。另外養殖人員要控制好豬舍保育豬的養殖密度,防止同一圈舍保育豬數量過多[2]。採取分群管理能夠防止保育豬群受到驚嚇或出現情緒不穩定而出現撕咬或情緒失控等問題,同時採取這種分群養殖技術,即使出現保育豬混合疾病感染問題,也能將經濟損失降至最低。

規模化豬場保育豬養殖技術的管理方法

3、規模化豬場的疾病控制

在規模化豬場的保育豬養殖技術管理中,養殖人員要及時對保育豬注射防疫疫苗,提升保育豬的疾病抵抗能力,減少出現傳染性疾病的概率。必要的情況下可以為保育豬個體建立檔案,這樣有助於提升養殖人員的疾病控制效果。規模化豬場應當與疾病防疫控制中心建立信息交流平臺,同時在豬場內配置1-2名獸醫人員,這樣能夠及時發現保育豬群出現的疾病,同時更有效的做好相應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當保育豬群出現疾病問題時,應當及時進行隔離,同時進行消毒,並將保育豬的排洩物等病理樣本送至檢驗中心,檢查疾病類型,從而採取針對性疾病預防和控制工作。尤其對於偽狂犬病、豬瘟等常見傳染性疾病,規模化豬場要加強預防控制工作。

總之:在規模化豬場的保育豬養殖過程中,加強養殖技術的管理,提高養殖技術的科學性和規範性,對於提升保育豬養殖的質量和產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養殖人員應當加強保育豬豬群飼養管理、保育豬飼料管理、保育豬群疾病控制管理等方面進行管理,創新管理技術,全面提升管理能力。從而保證保育豬的健康生長,提升規模化豬場的經濟效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